慕容復為什麼不當官?

《天龍八部》中,在「酒罷問君三語」的章節中,有提到慕容復是白身。

為什麼他不當官呢?

他文武雙全,要想要當個文官武將,都不是難事。有點權力,做事也方便。像是蕭峰上少林寺,也帶了燕雲十八騎,有點背景,總是方便一些。即使慕容復不在大宋做事,也可以去附近別的國家做事。

————————————————————————————————————————————————

補充提問,有答主提到慕容復不會中華文字。這裡就有另外一個疑問了,慕容家族復國夢,並不是慕容復一個人的事情,而是經歷多代人的努力做到的。在古代來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做官是最有權力也最有可能做到攪亂局勢的職業,遠比自己召集一群江湖人士來行動好得多(而且做官還不用擔心被哪個官抓去敲詐勒索)。既然這樣,為什麼慕容家族的先祖不要求後代讀書做官,然後再攪亂局勢呢?


段譽和阿朱抬頭看時,只見粉牆上龍蛇飛舞般寫著四行字,每行四字:「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迷人毒風,原璧歸君。」墨沈淋漓,兀自未乾,顯然【寫字之人】離去不久。

段譽「啊」的一聲,道:「這……阿……這是慕容公子寫的嗎?」阿朱低聲道;「別忘了你自己是慕容公子。我家公子【能寫各家字體】,我辨不出這幾個字是不是他寫的。」

慕容復確實不屑漢人的文化,但不代表他不會,他從小還是苦練過的。但是他不屑於漢人文化,能力肯定有限,應該不足以考上文官科舉。

我剛查了北宋的武舉制度,宋代規定武舉不能只有武力,還要考問軍事策略,比如孫吳兵法(孫子、吳起)等。

宋仁宗以來便有武舉制度。每舉率七十人赴省試。前期軍頭引見司於內弓箭庫試驗弓馬,於別所附試程文七書義五道、兵機策二道。榜首為補保義郎,與巡檢差遣。

宋室渡江以後,試弓馬於殿前司。每舉登第者率20人。

淳熙二年三月乙已,詔武舉第一人為補秉義郎,堂除諸軍計議官。七年,改武舉殿試第一名與御前同正將,三名以上同副將,五名以上及省試魁同準備將,始為中舉者即從軍之先例。

武舉出身的人士,亦有「絕倫」的評價標準。淳熙十年,凡邊縣武舉出身人,能「射兩石弓,馬射九斗」,謂之「絕倫」。

再看這篇論文宋代武舉三題

基本可以得出結論:慕容復如果想做文官基本不現實,想做武將還是可以武舉奪魁的。

但他之所以不做,我覺得主要因為在北宋做武將掣肘很多,看看水滸傳就知道了,不是武功高就牛逼的,要會打點好各種關係。我覺得慕容復看來,他既不甘於人下,也不願意慢慢經營官場關係,做官肯定是不如做一個武林人士暢快的。

從他去下棋、去做西夏駙馬、認段延慶做老爸等可以看出,他非常急於求成,想直接有一支僱傭軍立刻打下大片土地,而不是慢慢在北宋花個幾十年混個一官半職。總的來說,慕容復這個性格要能謀反成功才叫有鬼了。

但其實題主說的我覺得沒錯,從慕容家的利益考慮,他們改名換姓在北宋官場混混資歷,武舉當官後帶帶兵把宋江這種流寇給滅了,建立建立權威、攢攢忠於自己的軍事力量,確實是更好的選擇。但無奈慕容博和慕容復都是江湖人,他們不擅長做這個也不樂意做這個,於是便只能如此了。


天龍八部原文寫的:「他想做胡人,不做中國人,連中國字也不想識,中國書也不想讀。」

這樣一個人,你讓他去考科舉,可能么?


謝邀。驕傲。從慕容復假扮西夏軍官,和段譽過招時候,不露真身去幫助王語嫣可以看出來。雖然他很多行為中有不堪之處,什麼認段延慶為父等。但他言談舉止,行為中,尤其對段譽的態度等,可以看出來。段譽是大理世子,而我是大雁後人,你大理的世子是不如我這個大雁後人的。有些小幼稚的驕傲,但是他有他的驕傲,那是他大雁皇族的驕傲。這樣子的人,怎麼去做官,他要的是帝王之位,怎麼能對著別人下跪三呼萬歲?


一國之君(起碼他自認為)去別國當官,你覺得合適嗎


因為他們是江湖中人


慕容家所謀者大,不願當官


提起慕容復,我就想起另一個篡權成功的人:達斯西迪·呃斯,就是像樓主說的,從做官開始一步一步擴大權勢,最終掌權。


推薦閱讀:

若木婉清與王語嫣交換身份,保持性格不變,將會發生怎樣的故事?
遲到的情人節特供:夜雨亭
安德魯被埋沒的答案(一)

TAG:武俠 | 武俠小說 | 天龍八部書籍 | 金庸小說 | 金庸武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