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還是「人性向善」?

是動態還是靜態?

是節點還是路程?

是結果還是最求?


人追求利益

由於所處環境等方面的影響,不同的人對利益、追求利益的手段等理解都不完全相同。

有人認為有錢好、有人認為得到認可和贊同好、有人認為掌握權力好

在各自追求其目的時,使用的手段又各不一樣。

有人認為合理賺錢好 有人認為搶錢好

合理賺錢的人創造了財富 增加了社會財富 方便了他人 他人鼓勵其行為

搶錢的人沒有創造和增加財富 損害了他人 他人會聯合加以抵制

經過博弈,整個社會氛圍鼓勵善的行為 抑制惡的行為 驅使人們趨善避惡

所以人性既不「本善」也不「向善」,而是善惡的可能性都存在,即善即惡


最近剛好在和自己探討這個事情,寫了一篇文章後,來知乎看看其他人的意見,發現這個話題還是大多數人認為沒有意義,或者沒有討論出意義來,下面是我的理解,也許會有許多人有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卻不知如何開展,希望後來人會看得到,並一起來找到更多的價值。下面是文章:

《什麼叫人性本善?》

我們小的時候,很有可能都讀過三字經,很小就會搖頭晃腦的說出「人之初,性本善」的言論,所以許多人如果停留在孩童時代,而沒有接受過更多哲人的教育,就會懵懂的知道,人性本善,但為什麼是這樣,怎麼驗證就無從說起了,對與不對,也自己並沒有很好地價值觀判斷。

我覺得讀先賢的書,聽他們的話,一定要引申了去看,因為彼此所處的時代不同,不能因為我們在後來學習的古漢語詞典里,某位後來人把善翻譯成「好的,善良的」就把人性本善理解為:人天生是善良的。我覺得這樣是不對的,沒有當時的語言背景,也不知道當時所處的具體場景,也不知道這麼精闢的理論是不是經過總結才得出的,原話可能並不是這樣,所以,我們看一些自己沒有切身了解的東西的時候,一定都要辯證的看,理解的看,所以,我理解這一句話的意思是:人天生是追求更美好的事物。

我將這句話由判斷句改為了行為主動句,就是從:人性天生是美好的,變為:人性天生是追求美好的。其實你認真看,未必我這翻譯和理解就比古漢語詞典里翻譯的差。

而且我有充足的證據,而這些證據是現實生活中每時每刻發生著的。

而且就連我自己的這句話,也要辯證的來看,你看,唯物論和辯證法這種哲學類的思想精粹還是非常有指導意義的。就是:這美好是建立在每個人自己的價值判斷上的。

每個人生下來到死去,其實都是為自己而活,這點真的毋庸置疑,即使最殘酷沒有人性的奴隸時代,他也想過自由,他也要追求自己的權利,所以這點不用討論。所以,我們說的人天生就是追求美好的事物,是基於每個人的價值觀來作為基準的,這點,相信你也不會反對吧。難道你以普世價值或者他人價值來判斷自己是否幸福么?

那麼,達成共識之後,我們就能輕而易舉的發現,真的每個人天生就是在追求美好的事物。

嬰兒一定要吃奶,看到乳房就想要張開嘴去吮吸,奶水在他眼裡和無意識里,就是美好的事物。小孩很調皮,簡直搗蛋到頭皮發麻,可是你告訴他有個和他差不多大的小姑娘一會來找你玩,他立馬錶現的尷尬,不情願,居然表現出少有的無奈,你知道的他意識里,一樣大的女孩是充滿未知的,是他眼裡的美好事物。一個超級虛榮的女孩,滿腦子的香車豪宅,拋棄了和她許諾一生的少年,因為在她的價值觀里,就是這麼認為的,那些就是她追求的東西,是再美好不過的了,兩個窮困潦倒的少年,吃飽飯是他們的目標,一個富婆要包養他們,一個從了,因為他不想奮鬥,那這就是他認為的好的東西,最起碼沒有足夠的意志去反對,另一個認為人要有骨氣,那麼他認為的更美好是自己的人格,這些本身沒有對錯之分,只是價值導向不同罷了。即使是兇殘無比的黑社會團伙,他為了要追求自己的社會地位,而不擇手段,強行奪取。這也是他的自我意識,他認為通過這些才能達成他所想要的權利、尊嚴和地位。這在別人所不齒的事,在他眼裡正是是美好的事物。

所有的所有,這些人追求的事物本身都是他們認為更好的東西,所以他們的價值觀里認為他們做的就是對的,最荒謬的例子就是:你有一個好朋友,他帶你逛夜場,喝烈酒,抽大麻,甚至吸毒、嫖娼,做一切常人眼中的不檢點行為,認為這個王八蛋居然這麼害你。但是,這些在他們眼裡是看你是鐵哥們好朋友才這麼對你的,毒品那麼貴,妞那麼辣,爽不爽?你要懂得,這些在他們眼裡那可都是最美好的事物啊。

所以呀,這些美好的事物都是自我價值判斷的結果,每個人都在追求自己認為是美好的東西,只是因為價值判斷上的正確與否,但追求美好事物的嚮往卻使每個人內心永遠不變的追求。

回到我們的最初的問題,從這麼多論證里可以明確地看出,人性未必天生分善惡,但人性天生是要追求更美好的事物卻是真切的所在。

也就因為對「人性本善」的含義理解沒那麼準確,所以才會逐漸出現性惡論這樣的學說,但我堅決否定那樣的說法,一,人性本來無所謂善惡,你硬要給一個毫無意識,無思想價值判斷的嬰兒帶上惡人的高帽,我鄙視你,二,我上面說的,人天生是追求美好的,沒有人天生追求自我價值里不好的東西,所以,人性本惡自身就是個偽命題。

而人性本善,按我的理解是可以算作真命題的,也許先賢們本身也就是這個意思,而被一些古漢語詞典所曲解了。

(文作於2015-09-22清晨,是日,來北京漂泊兩周年,卻依然沒有找到方向,心生苦惱)


其實針對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我們的選擇應該是那個相對能夠給社會帶來更多的好處或者更少的傷害的那一個觀點。《三字經》中「人之初,性本善」的言論可能是我們最初接觸這個辯題的開始,如果這是主流思想,那麼儒家的另一位先賢荀子的性惡論就不成立了。但是,相反的,荀子的思想得到了韓非子等法家思想家的繼承和發展。所以說,從根本上說,性善論和性惡論的爭論焦點應該在於究竟人有沒有自我教化的能力,或者是現在爭論的道德和法律哪個至上的問題。

眾所周知,儒家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倫理綱常,強調道德和宗法的作用。如果人性本善,那麼按照道德和宗法的原則應該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可是,現實是殘酷的,人們為了個人利益往往會六親不認,殘殺手足。如果人性本善,那麼世界應該是和平的,就不會有戰爭。生產力在不斷發展,應該遠遠高過了孔子所設想的大同社會的生產力,可是我們還是沒能夠建立起一個那樣的大同社會。也就是說,人性本善在本質上是不成立的。按照儒家的人性本善,那麼人在犯錯誤了以後,我們應該用「禮」來感化他,使他一心向善。如果人性本善,那麼就是承認了道德的教化能力,也就是說罪犯在犯罪後,由於道德的感化,會很好地向善,偷盜的不再偷盜,搶劫的不再搶劫。可是,現實是這樣嗎?即使是警察的說教有的時候也是無濟於事吧?

其實,我們應該勇於承認人性本惡。因為人性本惡,所以需要教化,這樣教育產生了;因為人性本惡,所以需要約束,這樣法律產生了;因為人性本惡,所以需要競爭,這樣社會前進了。

以三角貿易為例,因為歐洲人性惡,所以當航海技術日趨發達的時候,當歐洲人發現了新大陸(美洲大陸)的時候,當一群群黑奴被販賣到美洲的時候,歐洲在不斷的發展。的確,我們承認,歐洲的發展是建立在黑奴和印第安人的屍體上,但是正是因為如此,歐洲才進入了資本主義社會,建立了代議制民主。因為人性本惡,所以他們建立了法律和教育,還有了約束彼此的契約,所以歐洲才能夠在經過數漫長的黑暗的中世紀後迅速進入現代社會。

如果承認人性本惡,那麼就能夠很好地解釋法律存在的必要性。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基礎上的道德不能夠推動一個社會良性發展,因為有的時候在建立在人性本善基礎上的道德,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我們會不由自主地陷入同情弱者的誤區,這樣社會就會混亂,僅僅是因為我們觀念中形成的這樣的觀點——弱者需要保護。那好,舉一個例子,因為沒錢相對有錢來說是弱者,所以當乞丐搶了你的錢包的時候,你不應該要回,因為他沒錢,你有錢,他是弱者,需要保護;或者,你起訴他也沒用,因為他沒錢,你有錢,他是弱者,需要保護。這是一個很可笑的邏輯。相反的,建立在人性本惡基礎上的法律,一條條看似冷冰冰的法律條文,沒有生機,甚至不懂變通,卻是保護個人權利和利益的最有效武器,它能夠使一個無序的社會變得有序。如果按照法律的條文,這件事情很好辦——侵犯財產權就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這是人性本惡使然。法律與人性本惡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沒有了法律條文,惡人就會橫行霸道——因為人性本惡,我欺負你是因為這是人性。多麼荒謬的邏輯啊!沒有了人性本惡,也就是說人性本善,那麼法律也沒必要存在了。因為人性本善是不需要法律的——僅僅利用道德的感化作用就夠了。

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社會需要道德,也需要法律。道德不是萬能的,法律也不是萬能的。但是法律可以離開道德而單獨存在,只不過是人類更加冷漠了而已;但是道德必須依附於法律,因為道德是人良知的體現,是從人性本惡向我們所苦苦追尋的真善美的橋樑。所以,為了人類的發展,必須強調人性本惡,這樣社會才能夠在法律的框架內有序發展,達到真正的真善美。一味地強調人性本善,人類將承受其不可承受之痛!


傾向人性向善。

因為人本身就是動物,所以人性本獸性。

但是,人的社會複雜程度和社會關係層次明顯高於普通動物,使得人類世界中誕生出文明,在文明中才會區分善惡,這是人性與獸性的不同之處。

獸性本無善惡之分,以生存為第一目標是它的根本。文明傾向於以更加有秩序和更加溫和的方式(理性)反作用於社會的發展,大多數情況下表現為抑惡揚善。

因此我覺得人性是從獸性向理性進化的過程,善惡只是進化過程中的中間產物而已。


人性本善--天大的謊言!!

原作者:微信公眾號 ,成功者思維

何為人的本性?與生俱來的習性,為人之本性如何觀察人的本性?看嬰兒和動物世界為什麼人性本惡?所謂人的本性是沒有經過後教育和環境影響的前提下,所產生的習性

所以嬰兒是人的本性最佳體現,當你拿著一個蘋果的時候,嬰兒會直接去搶,你不給他,他就哭或是打你

人最喜歡的是赤裸裸的索取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類漸漸明白赤裸裸的索取,並不能滿足自己的慾望,那一刻學會了分享

付出是為了進一步的索取,當付出沒有回到的時候,就會終止付出

所以不計回報的付出是最可貴的,我想那應該叫做感情

所謂的真情就是不計回報的付出人生而貪婪,自私,懶惰,傲慢,所以要有法律,要有教育,要有信仰,用來約束人不去作惡

法律不健全,或是執行不到位,教育落後,信仰缺失,直接結果就是把人性惡的一面張揚的淋漓盡致

作惡沒有良心的譴責,因為沒有信仰不能受到法律的的懲罰,必然會持續作惡

行善不能得到應有的回到,卻反受其害,必然終止行善,所以惡人越來越多,善良的人越來越少

這個世界最可悲的不是人們沒有信仰,而是不允許你有信仰

微信公眾號 ,成功者思維


我以為大家回答了那麼一大段,應該已經回答挺好了,沒想到,全都是一派胡言,雖說可能年代久遠,大家還不懂,但這些這樣的答案,實在是無知。

人性本善是我們對三字經的誤解,其實是人性向善,仔細研究孟子的《孟子·告子章句上》,馬上就會知道,孟子教導給我們的是我們應該向善而不是本善。人性本來沒有善惡之分,但人是群居動物,都喜歡向著好的方向發展,這是一種本能,沒有人天生噬殺,也沒有人天生慈悲,但是遇到有人樂於助人,你會想要去阻止嗎?遇到有人打罵別人,你會想要去阻止嗎?你心裡的選擇已經說明了人性到底是本善還是向善。並不是你本來就如此,而是你希望如此。

三字經之所以說性本善,那是因為三字經是給小學生啟蒙的書,教導孩子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為什麼要這麼教孩子?因為書是大人寫的,大人希望孩子從小就學習善良,所以三字經本身的出發點就是大人們的性向善。

回到題目:

1.我不明白你的動態和靜態是什麼意思。如果說動態,那是不是意味著人性可以向惡,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人性再變態也還是「人」,再冷血的殺手,心裡仍然有柔軟的地方。所以「動態」這麼理解的話就不對,說是靜態,人性是一直向善的方向前進的,所以他又不是絕對的靜態。這題跳過

2和3.當然是路程和追求,為什麼孔子被稱為聖人,孟子被稱為亞聖,就是因為我們在向善的道路上不停的思索,不停的追求,不停的思索人性、社會,不停的追求最優的最完美的答案。最後當有所成就時,就被後人稱之為「聖」


...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這種事情又有什麼卵用,我只知道「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今天我過得很好,在朋友中也算很隨和,善良;未來時過變遷,處境低下,也許也會戾氣爆發,凶面盡顯。海賊王中多弗朗明哥曾說:正義必勝,那是當然,因為只有勝者才是正義。只有活著的人才能書寫歷史。

我只希望自己可以永遠強大,這樣我可以一直保持善良


本己

善也好,惡也罷,沒有那麼複雜雙向而論。因為,兩者都是本己所演化!

可以無惡不作,也可以扶老攜幼。這就是一個人,因為心,一直會隨著周圍的事物在不停的變化。

本己,沒有善惡,只有願意。


本人認為人性本惡!(人性向?方向不定!看人文社會環境)確定無疑,只有把人性本惡作為社會邏輯起點,作為社會公理(不可證明,無需證明,中國人不要鑽牛角尖),社會才能良性向前發展。在這個問題上,爭論不休只會對社會不利,對邪惡有利。信不信由你,我是不管。

人性本惡,只能作為社會公理,這個不能證明。不要搞論證的無用功了。

本人,傾向人性本惡,因為這個東西,基於自己對人類從原始動物到現代社會人類這個幾億到幾十億年歷史的的認知,基於良心,本人認為人性本惡!人比萬物都詭詐,而動物挺詭詐的,例如蜘蛛結網逮飛蟲,狐狸會設陷阱。再說。人有無盡的貪慾,無師自通無需修鍊獲得。而行善是要修鍊的需要教育的需要下各種功夫需要付出的,從這些情況看,人性本惡是真實的。人性本善是虛幻的。

人性關乎善惡,人性不關乎善惡的騎牆論是愚蠢,其實是隱藏著的人性本善。人性本善說教的人,不是愚蠢就是騙子。


推薦閱讀:

如何解讀「以德報怨,何以報德」與「冤冤相報何時了」?
人到底可以好到什麼程度?
為什麼我讀鄭伯克段於鄢,覺得鄭伯仁愛?
一個人有一百塊錢,買得起可樂買得起雪碧...你是如何理解的?
看到敘利亞受到戰爭傷害的孩子,感到痛心和恐懼,作為生活在和平中的普通國人如何幫助他們?

TAG:哲學 | 國學 | 人性 | 社會學 | 人性善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