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有趣又實用的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或你專業內的的概念與名詞解釋你樂意給大家分享與科普?
有助於培養邏輯換角度看待事物與問題。
歷史學家們創造的概念之中,能被成功引入其他學科的概念並不多,E.P.湯普森(Edward Palmer Thompson,1924. 2.4 - 1993.8.28)提出的「道德經濟學」算是其中一個。
在1971年發表的《18世紀英國民眾的道德經濟學》一文中,湯普森考察了18世紀英格蘭民眾的搶糧騷動。在此之前,學者們對這一現象的原因歸結為經濟因素,如糧食供給不足,糧價過高,失業等。湯普森在考察了民眾的騷動形式發現,當時的民眾與紳士對中間商人都懷有很深的敵意,把他們稱作「一夥卑劣惡毒的人」。人們懷疑他們與操縱穀物,麵粉價格有關,甚至發出一些真假難辨的控告,聲稱他們在麵粉裡面加入了「成包的地下舊屍骨」,以及明礬,白粉,豆粉,熟石灰和鉛白(是不是很眼熟?)。匱乏時期的糧食出口,分量不足,敲詐勒索和拖延等都引起了民眾的強烈反感。
於是湯普森提出,18世紀的英國存在這樣一種基於公平價格觀念的道德化的經濟學:在舊的家長制的經濟體制下,民眾們形成了傳承已久的共識:
市場銷售應該儘可能地從農場主直接到達消費者。農場主應該整批地把他們的小麥送到當地設攤的市場;他們不應該當它還長在地里時就出售它,也不應該處於抬高價格的意願而扣壓它。市場不應該被控制;在規定的時間之前不應當進行買賣,直到鈴聲響過之後;窮人應當找機會買進重量和容量進行一定監督的小包的穀物、麵粉或上等粗粉。
但是以亞當斯密為代表的新政治經濟學正在吞噬舊的經濟體制:農場主們不再向民眾直接出售產品,而是向商人和磨坊主出售,後者在持有貨物和保持市場價格方面擁有更有利的地位。在豐年這種「看不見的手」可以有效地維持市場平穩運行,一旦遭遇荒年,民眾們就會以他們熟悉的傳統道德作為合法性依據,展開對生存權利的訴求。
這種民眾的傳統道德依賴於舊的由土地貴族與農民主導的,包含了一整套社會規範與義務的經濟體制,在這一社會認可的體系下,貴族鄉紳是作為平民的「保護人」形象行使權力的;但是資本家與工人主導的新的經濟體制已經在日益衝擊舊有的消費習慣。兩種模式的衝突為民眾行使道德經濟學訴求提供了空間,在行將破滅的舊秩序指導下,舊有的法令甚至法官與警察代表的國家機器都成為了民眾「規定價格的幫凶」。
參考資料: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English crowd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Past Present, vol. 50, no. 1 (1971), pp. 76–136. 收錄於《共有的習慣》(Customs in Common: Studies in Traditional Popular Culture,1991)一書中。
廖雅琴,《政治空間與民眾的道德經濟學——愛德華·湯普森的「民眾的道德經濟學」解讀》
「特亞國家」。意為特殊的亞洲國家,指的是中國、朝鮮、韓國三個與日本關係不好的國家。因為日本代表亞洲,跟日本關係不好的國家就是特殊的亞洲國家,是非主流的,壞的。鑒於俄日關係也不好,於是東亞只剩下了一個蒙古,東亞的正常國家只有日本和蒙古。其餘的正常亞洲國家就都是東南亞國家了。這讓我想起了一個笑話,就老婆在家聽收音機說高速公路上有一輛車逆行,請車輛注意安全。老婆不放心給丈夫打電話,丈夫說:「一輛車?我看所有車都在逆行!」
內卷化(involution)
學者黃宗智認為,明清以來,在人口的壓力下,中國的小農經濟逐漸變成一種「糊口經濟」。幾個世紀以來中國農村經濟的商品化並不是「資本主義的萌芽」,而是貧困的小農為了生存而不得已的選擇,商品化並沒有打破小農的經營體制而是進一步強化了它。過多的人口讓人們陷入了貧困的漩渦,人力成本不斷攤低,反而不需要更多的資本技術投入,這個現象普遍存在於東亞,即人口過密,反而阻礙了經濟發展。
當我們喊著人口出生少了,市場要崩了,卻忘記一百多年前大清的四萬萬人口,貧困到無以復加,強行通商也沒有讓列強得到預想的效果,有人認為那個是超級廣大的市場么?同樣是晚清的四萬萬人口,大部分人都不識字,會有人認為那些是人力資源么?
人口問題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少生,老齡化,多生,內卷化。
「帕斯卡爾的賭注」。
這個詞說的是應不應該信上帝的事情。
前提:理性而言,我既不能證明上帝存在,也不能否認上帝存在。
推理:
第一,如果上帝存在,我信上帝,我將得到獎賞;第二,如果上帝不存在,我信上帝,什麼事都沒有;第三,如果上帝存在,我不信,我將受到處罰;第四,如果上帝不存在,我不信,什麼事都沒有。
因此,信上帝的人,或受獎賞,或什麼也不發生;不信的人,或受懲罰,或什麼也不發生。
結論:還是信吧!這麼老的問題應該沒人看了吧→_→就當自己做個讀書筆記實時更新記錄:)1.【霍桑效應】(社會學)指那些意識到自己正在被別人觀察的個人具有改變自己行為的傾向。Hawthorne Effect,或稱霍索恩效應。2.【巴納姆效應】(心理學)
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
3.【鄧巴數】(人類學)我們至今能夠維持緊密人際關係的人數上限為150個。(2016.02.23)4.【本體論】(哲學)從廣義說,指一切實在的最終本性,這種本性需要通過認識論而得到認識,因而【研究一切實在最終本性】的為本體論,研究如何認識則為認識論,這是以本體論與認識論相對稱。從狹義說,則在廣義的本體論中又有宇宙的起源與結構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之分,前者為宇宙論,後者為本體論,這是以本體論與宇宙論相對稱。(2016.04.18)5.【托克維爾定律】
(歷史學)托克維爾始終非常堅定的認為革命絕不是在人們備受壓迫無法生存的時候進行的,而是在社會即將進入繁榮時期或者已經進入繁榮時期的時候爆發的。
托克維爾定律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覺得一個已經腐敗了的政府,最緊急的時候並不是腐敗的過程,而是在腐敗後進行改革的時候。革命並不僅僅因為人們所處的壞境變得更加惡劣,一般情況來說受到最大程度壓迫的人們往往不會真的進行革命,而進行革命的反而是那些最輕壓迫的地區和人民。
托克維爾定律也可以認為是一種鬆動崩潰論,這種定律主要就是對殘暴崩潰論進行反駁和否定,掌控政權的人在殘暴的時候並不會崩潰消失,而是在這些掌權人開始鬆動的時候革命才會爆發,他們手中的政權才開始解體崩潰。因為在最為殘暴的時候人們是沒有能力和勇氣進行反抗和抗爭的,一旦這種殘暴的制度出現了鬆動,讓人們有了勝利的希望,革命才會大範圍的爆發。
(2017.2.18)
6.【皮格馬利翁效應】
(心理學)
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也有譯「畢馬龍效應」、「比馬龍效應」或「期待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暗示在本質上,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期望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充滿自信的期待,真的相信事情會順利進行,事情一定會順利進行,相反的說,如果相信事情不斷地受到阻力,這些阻力就會產生,成功的人都會培養出充滿自信的態度,相信好的事情會一定會發生的。
(2017.4.9)西西里化。。。有趣么?。。
世界史專業俄國史方向。俄國史學界有很多「反轉遊戲」式的術語和概念,比如「蘇俄」VS「俄蘇」、「歐俄」VS「俄歐」等;「蘇俄」既是一個蘇維埃政權「1917~1922」的簡稱,即蘇維埃俄國,又指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還可以籠統地代指蘇聯和俄羅斯聯邦,具體時代界定要看文本要表達的意思;「俄蘇」的歧義要小得多,一般都指帝俄和蘇聯時期;「歐俄」是俄羅斯歐洲地區的簡稱,俄語是Европейская Россия(ЕР),直譯是「歐洲的俄羅斯」;「俄歐」是一個合成詞,俄語是Российско-европейский,常用於俄歐關係、俄歐貿易這樣的片語;
在俄文文獻整理中,還有僅一字之差,而意思迥然不同的術語,如「翻譯」VS「編譯」、「直譯」VS「意譯」等;「翻譯」比較好理解,就是指俄譯漢或漢譯俄,一般學術文獻不要求文采多高明,只要忠實流暢地直譯出原意即可,「編譯」則比較見功夫,需要過硬的文字功底和深厚的「附會」技能。一篇譯文完成後,由於俄國學者行文習慣和學術規範與國內不盡相同,即使是論文也往往是天馬行空,興之所至,隨意命筆,教讀者傻傻分不清「中心思想」和「主旨」,而且幾乎全無章法,也沒有什麼「過渡段」,有時甚至連摘要、內容提要、結語也是草草為之,通篇用很多描述性的語言大加渲染而找不到重點,這就需要譯者再加工了。比如在不改變作者原意和文章風格、風貌的前提下對個別段落內容做適當調整,擬出摘要、結語等,迫不得已時也不得不對原文傷筋動骨地大刪大改,畢竟有些作者寫文章太「資產階級自由化」了,這就是所謂的「編譯」。
在具體文本翻譯中某些詞語甚至字母也都很有講究,需要格外留意,出錯率很高,比如「Пономарев」這個姓氏,初看之下很容易就直接音譯為「波諾馬列夫」,但實際上應該譯成「波諾馬廖夫」,因為該詞中的「e」其實是不加兩點的「ё」。屠格涅夫《貴族之家》中的男主Лаврецкий這個姓氏也容易馬虎為「拉夫列斯基」,但其實是「拉夫列茨基」,一字之差,謬以千里,原來俄羅斯不只有「斯基」,還有「茨基」的。
在學術訓練中對這些細節的處理很重要也很有趣,當然,有時也很棘手,很能考驗一個人的耐心、責任心和想像力。不過,當你真正讀懂了戰鬥民族的「冷幽默」,也就不會在乎這些細枝末節,而會真正愛上他們的小確幸了。
沉沒成本 Sunk Cost
沉沒成本是經濟學中的一個名詞,算是比較入門,但是在生活中很常見。
沉沒成本,顧名思義就是已經付出沒法收回的成本。比如一個漁民,每天出海打魚,回來做成烤魚到集市上賣。那麼,折舊,油費就是沉沒成本。因為不管你打到多少魚還是空手而歸,這些支出都無法收回。
然而在實際中,很多人過分注重沉沒成本而沒有做出理智的選擇。比如,你買了個麵包。吃了一口發現很難吃。相當一部分人會選擇繼續吃,即使這麼做帶來的味覺上的享受實際不如你多花一點錢,買一個新的麵包,所獲得的更多的享受。
很多人覺得已經投入很多了,就要繼續做下去,哪怕希望很渺茫,絲毫不去考慮轉換一下是否能帶來新的收益或者繼續下去依然毫無收穫的風險。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6257657?gw=1修昔底德陷阱
指的是指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
據說源自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他認為,當一個崛起的大國與既有的統治霸主競爭時,雙方面臨的危險多數以戰爭告終。
這一理論也成為中國威脅論、中美宿命之戰等等的基礎理論之一……
社會學
塗爾干 的兩個概念
社會失范
社會轉型期,舊的集體意識和社會規範已經失效,但新的集體意識和社會規範未建立起來,社會處於「價值真空」的狀態。
集體歡騰
在群體集會時,人群進入普遍亢奮的狀態。集體歡騰期過去後進入分散謀食狀態。運動會、演唱會就是典型能夠點燃集體亢奮的特殊場景。
齊美爾 的一個概念
文化悲劇
人們的個人能力無法跟上客觀文化的擴展,人們註定被自己創造的世界所控制。
哈貝馬斯 的一個概念
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原本屬於私人領域和公共空間的非市場和非商品化的活動,被市場機制和科層化的權力侵蝕了。導致現代社會的人際疏離、以及人類自由和生命意義的失落。
飛去來器效應。。。。。
推薦閱讀:
※請問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不同?
※如何看待中國富豪的原罪?
※無政府資本主義如何有效監管?
※如何看待明朝末期在傳統農業經濟社會中發展出的資本主義萌芽?
※在《C》(金錢掌控)這部動漫里出現的金融知識和現實中的經濟學現象有哪些共同點和差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