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和做到工程項目的「可持續建設與管理」?
試答之。簡短些。
在1994年召開的第一屆可持續建設國際會議上提出可持續建設的基本理念:即在建築物的設計、建造、運維、更新改造、拆除掙個生命周期內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指導建設活動的實施,力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可再生資源、減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從而營造一個利於人類生存發展的綠色環境。問題的提出還是由於兩個老生長談的社會問題:資源緊缺、環境污染。最開始倒是沒有想著解決工程建設行業本身的問題。因此,我們可以認為這是個社會課題而不是專業課題。但是社會問題需要專業手段解決,專業領域也需要有胸懷天下的情懷,作為一個龐大的終端產業,解決人類社會的問題當仁不讓。
近年來大熱的綠色建築、精益建造、高性能建築材料都可以看做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嘗試。本人是做BIM的,因此從BIM的角度試答之。
工程建設活動可以看成是物質資料和信息的消耗、累積、轉移。事實上美國物流管理協會也講物流分為實物物流和非實物物流,信息流就是物流的一部分。在這個消耗、累計、轉移的過程中實物活動是由信息發起、控制的的。
大量的工程實踐表明,建設項目中超投資、超期等問題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信息流通不暢。實施可持續建設最大的問題在於協同,可分為橫向的參與各單位協同、縱向的各建設階段的協同。
工程建設活動是連續的,上一階段的的信息時下一階段決策的基礎、上一階段的實物是下一階段工作的載體。
但是現階段工程建設信息卻不是連續的。其原因在於建設主體的不連續性、信息載體的不連續性。簡單地說就是設計、施工、運維不同的活是不同的人乾的,尤其是施工過程中所牽涉到的主體更多,一個具有完整功能的建築物的基礎、主體、裝飾、機電等等建造活動都是由不同單位承擔的;另一方面信息載體也是不連續的,譬如某一個構件他的建造樣式有圖紙規定、相關組成材料的價格又在採購合同當中、相關的物理參數可能又在另一個文檔,這個過程還會牽涉到變更等等一系列的不確定因素。但是這些承載建設信息的載體並不是聯動,即使有相對完善的資料管理制度,仍然無法保證任何一項信息的更改都會引發相關信息的更改。如此信息一次次傳遞,最後錯誤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積累到某一個階段就不得不從頭調查、組織所有信息造成大量的時間金錢的浪費。
關於於建設主體的不連續、信息載體的不連續,行業都做了很多努力。其中關於建設主體不連續就是總承包管理,將所有事情交給一個超人,由一個人負責到底,所有溝通都變成內部溝通,自然而然能提高溝通效率,增加壽命周期工程建設活動的協調性。但是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辦法還是通過某種載體集成所有信息,大家都在一個平台上根據自己的許可權需找自己想要的信息。
這其實就是產生建築物的一個反演:顯然這就是目前我們針對信息載體不連續的努力——BIM 。至於如何實施BIM這又是另一個大的課題了,不做展開。
總結:
我所理解的可持續包含兩個意思:一是建設活動本身的可持續。即各項活動是連續的,不要相互使絆子;二是社會效益的可持續。當然建設活動本身的可持續會降低不必要的損耗,進而對社會效益的可持續產生直接正面的意義。 我上面所說主要針對建設活動本身的可持續。
其實,早在09年,同濟大學的施騫教授就已經就該問題出版了專著。可以去看看。
臨近畢業、忙於論文、勉強答之。先這樣吧。
參考文獻
[1]蔡依平等. 工程建設項目信息流優化模型[C]// 發展與管理論壇. 2009.
[2]施騫.工程項目可持續建設與管理[M].2009.
謝邀,不懂。啊哈哈,慚愧。
難道不是及時辦理竣工結算回籠資金,以免資金鏈斷流把自己活活拖死?
謝邀。簡單從理論與應用兩方面拋磚引玉,分述如下:
1、理論:基於生命周期(Whole Life Cycle)的理念。
首先在建設領域,與「可持續建設與管理」相關的片語有很多,比如綠色建造,精益建造,可持續建造與管理等,但是其本質大抵相同,即從項目全生命周期的視角實現工程項目的節能、節材、節水、節地及環保(即四節一環保),也就是綠色建築的概念(國外叫法不一,可持續建築,低碳建築,零能耗建築,節能建築等)。此處的建設不能狹義的從施工階段理解,而應從勘察設計、施工、運營、報廢直至拆除等生命周期來理解,樹立這樣一種大格局很重要。
2、應用:綠色建築,BIM應用,裝配式建築。
現階段支持可持續建造與管理的方式、技術及手段有綠色施工,BIM技術,裝配式建築(PC建築)。由於本人在BIM技術方面關注頗多,下文重點介紹BIM的發展與實踐。引用美國國家BIM標準對BIM的經典定義, NBIMS (2014) 指出BIM是設施的物理及功能特性的表現,其生成有關該建築物的共享知識源,並且形成了在建築物使用壽命期間制定決策的可靠依據,此期間包括最早形成概念直到建築物被拆除。國外大多數項目都使用BIM技術,發展成熟。在我國,很多設計及施工企業都在積極應用(實力雄厚的大企業),中小企業可能還是處於觀望的態度,畢竟還是要考慮成本效益,初期成本投入巨大,改變既有工作流都是牽絆。但是就長遠角度看,從國家省市密集的政策出台,到學術界公認的BIM效益(本人碩士論文即是研究BIM,所以多說幾句:王廣斌(2009)研究發現業主是BIM應用的最大受益者,其次是設計單位;CIFE(2007) 記錄了使用BIM的 32個主要項目中BIM帶來的一些好處的百分比:1.消除40%預算外變更;2.造價估算耗費時間縮短80%;3.通過發現和解決衝突,合同價格降低10%;4.項目工期縮短7%,及早實現投資回報。Autodesk(2003)認為BIM的初始投資導致初始的效率低下,但是隨著時間項目團隊變得富有經驗,生產效率逐漸提高,從而使得成本節約。) 所以,各利益相關者(尤其是業主方即建設單位,作為BIM效益的最大受益者,更應該是牽頭實施;當然了由於BIM的正外部性,政府宜彌補開發商的損失的收益以及做好相關配套政策,以激勵開發商的積極性。)不應該局限於眼前的障礙與挑戰,而應前瞻性地看待一項新技術的應用,從而在市場獲得核心競爭力立於不敗之地。
如今很多項目都在應用BIM(單階段如設計、施工階段應用居多、少部分生命周期),主要是結構複雜的大型項目,典型如上海中心大廈( 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綠色建築,獲頒有著綠色建築「奧斯卡」之稱的LEED-CS 白金級認證,成為全球範圍內400米以上的第一棟LEED-CS白金級建築 )等建築。然而設計階段也僅停留在碰撞檢查階段,有許多應用仍未深入,這也跟業主要求有關,不再贅述。但我相信,隨著BIM應用的逐步深入與發展,雖然處於初期階段,遭遇阻礙在所難免,重要的是轉變方式,擺好心態,敢於創新,才是新常態下建築業發展的應有之義。
以上愚見,不吝賜教。
不會是中電建的吧。。
推薦閱讀:
※外省的朋友看上吉首大學後就讀是什麼感覺?
※都有哪些持續百年以上的工程?
※可持續、生態、綠色、環保、低碳、節能在規劃建築中的關係是什麼?
※「上海富了周圍,北京坑了周圍」這種說法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