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驅除人心中邪念和惡念?
心裡充滿了惡念,無法被善佔領,如何才能驅逐這些惡念做一個善良的人?對身邊的人發自內心的好?
你希望怎麼被對待,你就怎麼對別人。
諸比丘。
譬如恆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明目士夫。諦觀分別。諦觀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
如是諸所有色。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色無堅實故。
諸比丘。
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滅。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受。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受無堅實故。
諸比丘。
譬如春末夏初。無雲無雨。日盛中時。野馬流動。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野馬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想。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想無堅實故。
諸比丘。
譬如明目士夫。求堅固材。執持利斧。入于山林。見大芭蕉樹。[月+庸]直長大。即伐其根。斬截其峰。葉葉次剝。都無堅實。諦觀思惟分別。 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芭蕉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行。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彼諸行無堅實故。
諸比丘。
譬如幻師。若幻師弟子。於四衢道頭。幻作象兵 馬兵 車兵 步兵。有智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幻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識。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識無堅實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觀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時焰 諸行如芭蕉
諸識法如幻 日種姓尊說
周匝諦思惟 正念善觀察
無實不堅固 無有我我所
於此苦陰身 大智分別說
離於三法者 身為成棄物
壽暖及諸識 離此余身分
永棄丘冢間 如木無識想
此身常如是 幻偽誘愚夫
如殺如毒刺 無有堅固者
比丘勤修習 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 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 永得清涼處
採取行動之前必須了解自己所定義的善惡到底是什麼,只有明確了善惡的本質才能做進一步的操作。 比如偷東西算不算惡? 主動在公共樓道擦拭板是不是善? 如果這個答案很簡單的話,那麼進一步說,如果由於車票被偷而躲過一次車禍這個偷算不算惡? 由於擦拭地板濕潤,導致老人摔倒死亡,這個擦地板算不算善? 善和惡到底是怎麼去評價和定義? 不能明確就無法進行妥善的處理。
慾望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能正視自己的慾望。卻又想著自欺欺人。
其實很難去除的吧。但也不要灰心喪氣。人最怕的就是一口氣散了,那樣只能是行屍走肉,不能算活著。
如若心中充滿了惡念,可能是你被他人以惡相待,心中充滿了委屈,無處發泄,無人可解。別人說多少的道理,都無法真正有感同身受這件事。我生活中也常常遇到這樣的煩惱,有時候想想一些事情,便覺得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要這麼對待我,甚至希望他人遭受同樣的創傷,也嘗一嘗那種無法言說的滋味,懲戒他們的不理解。
但你要知道,如果真的這樣,你便會永恆沉淪,無法自救,更遑論度己度人。
那麼我就給幾條小建議:
1、找到心中惡念的來源,解決得了就儘快解決,解決不了找條件緩解2、打開心扉。你可能在這個過程中,因為種種原因封閉了自我,但事實上,人最初來到這個世界,都並非出自本意,誰在出生前被詢問過要不要來到這個世界呢?所以人人都各有自我的痛苦。不要把任何一個他者想像得全然黑暗,也不要想像得全然光明。我們只把他們當作有緣分共同走過一段路的人,擺正自己的位置,友善待人,漸漸的,別人也會友善的對待你。至少不會很差的對你,除非你遇到了有很大問題的人。3、學會疼愛自己。比如說好好保養身體啊,好好睡覺啊,好好泡腳啊。養成良好正確,對自己有益的生活習慣,無數的小事里,你便擁有了無限向善的可能。當一點點善念驅動自我,慢慢的就會越來越多。4、多讀書,多將眼界放大,你看看這個廣大的世界,多少人蒙受苦難,多少人又正幸福團圓,你便知道自我生命於亘古天地之間,何其渺小。齊彭殤為妄作,人世多得是這樣的不公平。但生自何處,遭遇什麼,不能完全由我們決定,以何種態度應對,卻由我們所決定。事實上,這世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如他們自己所想的那樣幸福和不幸。總有一天,大家都會逝去,成為塵埃。然而,今天所賞的花,所讚歎的月光,卻常在你此一刻的形態里,滋養你的生命。事實上,我從不虔誠的相信這世上任何一個宗教。不信佛,因此佛光也很少普照於我,不信神,神明也不曾向我昭示世上神跡。
但我信善,不為別的,只因為我自己也一樣希望被他人所善待,如若自己不向善,又怎能相信他人之善?古語云: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從一點一滴做起,積累心中善念,如同黑夜有一盞燭火,脆弱又亦熄滅,但它所能燭照之處,一一皆有光明。
念佛念法念僧,
念天念戒念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懷著同情的心,同情世間萬物都受著輪迴之苦。看到這點,你就會覺得什麼瑣碎煩惱都是浮雲,也就自然不願意去計較了。
慈悲觀。觀察他讓你討厭的深層原因。比如他很無厘頭的罵你,可能你不經意的一句話傷害到他,畢竟每個人經歷不同。比如想像發生在他身上的苦難,如果發生在你身上,又是怎樣,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正是菩薩的心態。比如你看他很有錢,不爽,那是你的嫉妒之心在作怪。很多時候,一些事情,越想越氣到最後自己會陷入加速的黑洞,不去想反而很快就過去了,後頭想起來反而覺得不是什麼事兒,時間能沖淡一切,也能沉澱一切,看你如何運用了。
推薦閱讀:
※讀經能消業障嗎?
※觀音聞言,道:「讓眾生覆滅在幻象之中,如何不好?何必點醒?」這個故事說的什麼意思?
※請問佛經中有沒有對我們所理解的時間這個維度的較直接的闡述?請問從世尊的角度來看,時間維度是如何呈現的?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有「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為什麼沒有口(話語)?
※如何理解維摩詰經的是身如焰,從愛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