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字真的美觀嗎?

我看繁體字文章的時候,一眼下去總有這樣的感覺:

oooo● ● oooooo● ooooo● ooo● ●ooo ● ● ● ooo● ● ●oo ● o● ●o ●o ● ● ●ooo ● ● ● ● ● ● ooo● ● ooo● ● ● ooooo● ● ●ooo ● ● ● ● ● ● ooooooo● ● ●ooooooo ● ooo●ooooo

實在算不上好看,簡體字一般沒有這樣的感覺,字的筆畫疏密一致,不會黑成一團的啊!


先說螢幕:(小字號比較)

會出現「oooo● ● oooooo● ooooo● ooo● ●ooo ● ● ● ooo● ● ●oo ● o● ●o ●o ● ● ●ooo ● ● ● ● ● ● ooo● ● ooo● ● ● ooooo● ● ●ooo ● ● ● ● ● ● ooooooo● ● ●ooooooo ● ooo●ooooo」這種問題,估計題主還是使用 Windows. 以下比較一下 Windows 內建的字體與渲染效果:

微軟雅黑

微軟正黑體

繁體字文章上,同一個小字號,微軟正黑的黑白平衡完勝。雅黑的「簡」「漢」「數」「覽」糊作一團,「萬」字崩潰,字的頂端底端上下跳動;正黑的完整清晰,字的上緣下緣相對上下對齊。針對繁體字設計的字體,看起來跟只針對簡化字設計的字體,不是那一回事。

繁體字筆畫多,字體不針對之而設計,容易出現筆畫擁擠的問題,導致黑白分布不平衡。

再說印刷: (大字號比較)

上面微軟雅黑,下面信黑體

中國內地針對簡化字設計的字體,遇到筆畫較多的字,普遍比較喜歡把筆畫偷薄得挺厲害;香港台灣針對繁體字設計的字體,一般不太喜歡把筆畫偷薄得太厲害。重點比較「字」、「嘛」和「繁」、「複」,針對繁體的字體顯示繁體還是黑白分布比較平均。

設計繁體字需要多一分細心。還是字體質量問題。


這個鍋也不能完全丟給微軟的渲染策略來背,因為繁體字中有不少單字筆畫較為繁複,也有很多筆畫並不繁複(這部分文字也大多沒有被簡化)本身就容易導致這種灰度不均勻的現象(表現就是閱讀一段文字時發現有「黑塊」)這不僅僅是題主個人的主觀感受,更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而簡體字嘛,因為筆畫繁複的字被極大程度上簡化了,一段文字的灰度看上去就比較平均。繁體字的話,經常會出現前一個字筆畫很少,後一個字筆畫激增的情況。比如本問題中有一位答主的答案里我截取出一部分:「畫一幅字畫」,簡體字的「畫一幅字畫」感覺就要好很多。我不是說簡體字不存在類似這種「兩頭黑」的問題,只是說簡體字文章中出現這個問題的概率遠比繁體字要小。

這個問題的重災區,是小字型大小屏顯字體(比如非高分屏的正文字型大小)繁體中文網站的正文字型大小往往設置的要比簡體中文網站大,就是為了緩解這一現象。所以閱讀繁體網站的時候,可以隨手放大一下網頁,看著舒服最重要,你看就這個問題下很多把這個鍋扔給微軟的繁體字愛好者答主給出的圖不都用的大字型大小嘛。如果你說用 MacType 渲染(FreeType 引擎)之後看著舒服點了 —— 那是因為筆畫少的字也被渲染粗/虛了,這個問題看起來就不像黑白分明邊緣銳利的 Cleartype 那麼嚴重。然而這個問題依然存在,放大幾個字型大小就能緩解不少何必跟自己過不去一定要盯著小字型大小看?

過去受於技術限制,我們無法在正文字型大小下有效的調節漢字平均灰度 —— 一共就那麼幾個像素,勉強塞進去完整的一個漢字還可能要丟掉、合併幾個筆畫,哪裡有空間調節單個筆畫粗細來平均灰度呢?後來有了灰階反鋸齒、次像素反鋸齒 —— 這時候其實簡體字因為筆畫少,灰度不均勻的現象已經基本不再是問題了。再到現在乾脆有了高分屏(可以看作「子像素反鋸齒」)就有空間來調節筆畫繁複單字的灰度了。隨著技術發展,這個問題已經越來越不是問題了。題主你可以試試現在的新技術 + 新字體,而不是老掉牙的 GDI-ClearType + hinting 質量極爛的微軟雅黑。


Inziu Iosevka SC @13ppem

對比起來沒有什麼顯著區別gridfit 的問題在於第一沒有足夠多的輿論壓,第二在於沒有好的 alternative,sfdhanautohint 目前還不夠完美。


○●○○●是雅黑hinting的問題

微軟雅黑只對簡中範圍的字做了湊合能看不瞎成一團的hinting,繁體部份沒做,windows的cleartype又太糟糕,所以你看到了瞎成一團的繁體字。

換freetype吧,美麗新世界

隨便抓一段文字,在橫豎都有灰度平滑的環境下顯示,這樣的繁體,不美觀么?

至於簡體美,筆畫均一,你看隨時會倒塌的「廣」「廠」,二簡字出了個「疒」被否了,

但事實上「疒」跟「廣」「廠」有什麼本質區別么?


繁體字之所以被很多人認為更美觀,是因為繁體字經歷了千餘年的穩定時期,基本沒有什麼變動,在這個漫長的時期內,有大量優秀書法家用畢生的時間把玩其結構,琢磨其常用文字組合的揖讓映帶,形成了無數經典的書法範式,並在傳承中愈發凝練煥彩。

而今天要想寫一篇優秀的簡體字書法作品,不學習和借鑒歷史典範是不可能的,很多簡體字屬當今生造,沒有經典範式可以借鑒,因而要達到相當的水準,難度可想而知。

簡體字更偏重工具屬性,捨棄了不少漢字的內涵。如斗,鬥,愛,愛等,這一點網上能找到很多例子。

當然簡體字也不是所有的簡化都不成功,比如「網」字,本身就是古寫,非常形象,但總的說來,以實用為先。

個人是支持簡化字的。文字的首要作用是便利溝通。但在藝術領域,繁體字的地位還很難被撼動,在古文獻研究及中醫學習中,繁體字目前也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無論什麼字體,真正達到美的角度,不加上藝術以及設計都是不行的……

個人經驗的話,繁體字確實小字體看著很費神,可能習慣了簡體字了吧。


繁體字的美觀,我覺得是體現在書法上,比如隸書、楷體

因為繁體字字形長期保持穩定,所以古代書法家等於是花了上千年的時間在琢磨繁體字的書法字體

簡體字在書法效果上又分幾種情況,

屬於草書楷化的那部分字(東-&>東 這類),也就是生造字形,寫成楷體、隸書就肯定比原先的繁體字難看

屬於聲符替換的字(膽-&>膽 這類),因為 旦 這個聲符本身就存在,不算是生造的字形,所以效果差別不大

宋朝白話文學誕生後,伴隨印刷的普及,漢字發展出印刷體,

同時各種俗字、簡體字大規模產生,適應白話文學、印刷的需要

所以從印刷體的角度說,繁體字就不見得比簡體字美觀了

或者也可以說印刷體本身追求的也不是書法那樣的藝術性

現在幾乎99%的文本都是印刷體,就現代文本而言,繁體字並沒有比簡體字美觀


謝不邀。

1、問題題目,「美觀不美觀」的問題,是審美的問題。

2、問題描述,「好看不好看」的問題,是功能性的問題。

你們呀,耐衣舞,題主問了兩個問題呢~

答題前要仔細審題、閱題。

你們還是要學習一個…

首先,審美的問題,一點淺見。

繁體字,拋開文化因素、日常使用的影響,單從外觀上看,題主問「繁體字美觀不美觀啊?」我說「當然美觀啊~」

相比簡體字、英文字體,同樣的面積內,繁體字有更多的筆畫,這些筆畫在一個字內有規律、有組織的搭建。

對於一些人來說,這些筆畫元素的搭建、組織,意味著更加的豐富、更加的耐人尋味、更多的想像空間。

這種耐人尋味、值得琢磨,想要一探究竟的感受,總歸是順應人的天性。總有不少人對其享受玩味、無法自拔,從這一點來說,它帶來了好的感受,那麼這種感受,配不配用一個「美」字來概括呢?

在古今中外留給我們的藝術品當中,我們看到了藝術家們對這種華麗、豐富感官體驗的極致追求:

一、14世紀的哥特建築者在埃克塞特主教堂西面的窗戶、正面的雕塑上複雜的裝飾展示其技藝。

二、戰國早期的曾侯乙尊盤裝飾複雜紛繁:銅尊有34個部件,56處鑄接,28 條蟠龍,32條蟠螭;銅盤盤體亦裝飾56條蟠龍和32條蟠螭…

可凡事總有兩面性。

你說你喜歡豐富,但我偏要說你那是複雜、是冗餘,是沒有經過歸納的,醜陋。而簡約才是乾淨的美,純粹的美。

你說你喜歡簡約,但我偏要說你那是單調、是乏味,是沒有經過加工的,醜陋。而豐富才是華麗的美,奢侈的美。

複雜豐富?

單調簡約?

日式侘寂遇上歐式的奢華,

誰又說的清誰才是美的嫡系代言人呢?

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且難以被撼動更改。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罷了。

其次,回到另一個「好看不好看」的問題,從日常閱讀使用來看,相比簡體字,上述繁體字看著確實費勁一點……

那麼,你問我「繁體字吼看不吼看啊」?

我說「不吼看啊…」。

你問我「資瓷不資瓷大陸重新使用繁體字?」

我當然也就不資瓷咯……


這真得看字型渲染及 Hinting…據我所知微軟雅黑很多筆劃多的字在 Windows 系統下都會顯示成「糊一團」(除非掛 MacType)。


題主那個字體既視感是不同字體庫渲染的問題。

看下田中太郎的回答,裡面有對比圖一看即知。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9258959/answer/80509318

除卻不同字體庫渲染的問題

我說下我的理解,從一個業餘不懂字體的角度說,我覺得有兩個原因。

我有一段時間覺得繁體字挺好看的,蠻有B格,把手機都換成繁體字,捂臉。

後來想了下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

這個問題其實跟很多像我這樣剛入門的設計師喜歡在設計稿裡面瞎用英文有點像,你要是指著他的設計稿問他為什麼在這裡用英文,他估計只能憋出一個理由,用英文顯得高大上。

設計稿用了英文為什麼絕大多數人就會覺得更加美觀更加高大上了?

實際是因為我們並非處在一個使用英文或者繁體字的環境中,這就導致英文和繁體字在我們眼裡第一眼並非把它當「字」來看,我們腦子裡第一眼會把英文處理成圖像符號來理解。

另外可以套用《談美》裡面的道理,距離產生美,要有多大的距離?

比如我沒有在大海邊長大,那我第一眼看到蔚藍色的大海絕對是震撼的,絕對是美極了的。但是對於從小看著大海長大的孩子,早就對眼前的景色麻木了。

比如我們整天在城市裡生活,那麼有一天突然去了哪個小橋流水的小村子裡,絕大多數人會覺得枯藤老樹昏鴉的情景真真是美極了,超有意境。但是對於天天在這裡勞作的人來說,眼前的景色天天能見,哪有那麼美,明明看到的只有干不完的農活。

也就是說,這個距離要大到和我們平時生活基本沒聯繫。

所以我在第一次把手機設置成繁體字時我會覺得特別酷,過了一段時間就沒這感覺了。

如果周圍都是使用英文字體的環境,那麼使用中文等就會變得「好看」,變得「高大上」。

以上我覺得是認為繁體字比較「美觀」的主要原因。

另外還有個小原因,可能是因為繁體字結構空間撐的比較滿,可以比較充分的佔據田字格,從我這種並非專業從事字體設計的人員眼裡,方塊會顯得四平八穩...

不造這樣理解對不對?

不造這樣理解對不對?

簡體字和繁體字,在我眼裡沒有誰更美誰更丑。用對了環境,用對了地方,都是美的。


大陸現在主要的簡體字設計都是在追尋楷化這個路子,但是簡體中很多字是由俗體中來的,而俗體字在古代很多的使用場景都是以非正式文書出現,並以行書或草書寫就。有人說某些簡化漢字的字形,不夠均衡,重心不穩,或者負空間太大,小於九十度的角度和大麴線太多,空間分割不合理,等等問題。但是如果換一種書體來表現,它是否會產生不同的風貌呢?

有人說簡化字在組成文章時,沒有整體的對比美感,由於負空間的增加,行間空白與文字內容的對比度減小,導致整段文字的體量感減弱,是簡體字無法彌補的缺陷。當年,大學字體設計的老師曾告訴我們,當今漢字字體設計做得最優異的,並不在中國,而在日本,這一點,也幾乎是業內常識。且不說這個論點如何成立的,先看看日語字體設計需要解決的問題。日本的文字往往由三種符號組成,平假名、片假名、日文漢字,平假名、片假名本身是負空間非常大的文字元號,平假名 柔和,曲線多,由日本古代貴族女性而來;片假名則相反,硬角多,從男性學習漢字的注音中來。我們可以看很多日文書籍中的文字排版,雖然文字部分的體量感減弱了,但是整行文字的疏密變化,卻增強了節奏感。可見,負空間的大小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運用負空間,使之達到美觀的效果,才是見證一個設計師的水平,甚至一個地區的設計師水平的問題。

十九世紀下半頁,工藝美術運動如火如荼的在歐洲展開,隨後而來的還有新藝術運動,但是,這些運動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設計運動,這只不過是舊裝飾風格最後的狂歡。在今天的中國設計界,很多人對於繁體的推崇,就如當年威廉莫里斯對大機器生產的對抗一樣,不同的是,威廉莫里斯真的創造了大量優秀的裝飾紋樣,而我們的某些同胞,不過攥著祖宗的木版,轉發著愛無心的文字遊戲,卻沒有真正能超越前人、乃至外人的作品產出。

僅從設計角度來說,簡體字不好看的唯一原因,是因為如今還沒有一個字體設計師或者一個設計師團隊的設計作品,明顯高明於繁體字時代或繁體字區域的作品。當一個設計團隊接到的任務是設計簡體漢字,卻沒有能力將作品做得足夠優秀,是不是能就此將責任推卸在漢字的簡化上呢?


在下不說手寫,說印刷體。

小可以為在新字形下,簡化字、繁體字看起來差不多,而在舊字形下,傳統漢字比簡化字美觀很多(有些簡化字沒有舊字形)。要注意,這裡的印刷字形樣子改變,手寫體不用改變;本來印刷體和手寫體就有很大不同,如拉丁字母「a」,阿拉伯數字「9」。舊字形是以前社會上約定俗成的印刷體字形,後來政府制定印刷字體規範,往印刷體引入了很多手寫特徵,使印刷體更接近手寫體,就是現在常用的新字形。

這張是大對比,宋體黑體都比;上面是舊字形繁體字,中間是新字形繁體字,下面是簡化字:

這張宋體字,繁體相比,上面是舊字形,下面是新字形:

這張比繁體字的黑體,上面是舊字形,下面是新字形:

這張宋體,舊字形繁體字與簡化字對比:

這張黑體,舊字形繁體字對比簡化字:

諸君覺得呢?


漢字是要單個看的,單看一個繁體字,間架結構精妙無比,經久耐看。

實際上,題主真正的疑惑不在繁體字本身美與否,而是排版方式,而繁體字要豎排版才漂亮。


沒有美不美,只有習慣不習慣。假如你從小接觸的繁體你會覺得,簡體字怎麽這麽單薄啊,缺少質感,這還是不是字啦,漢字美感都沒了blabla

真的只是個人習慣問題。


總的來說,繁體字挺美的啊。

我喜歡,如果這個用簡體抄寫肯定沒有那個意思了,用繁體字寫東西就感覺結構比較整齊,


論為什麼繁體字看起來不好看。

前兩行字體是微軟雅黑,第三行是微軟正黑(台灣版Windows的默認字體)。

需要注意的是這是大字型大小,比日常閱讀大了很多。

我們再來看看小字型大小。

看看第二行,是不是看起來就像是一坨……

除此之外,雅黑的繁體均勻度也不算理想。

所以啊,你說繁體字到底好看不好看w

—————分割—————

感謝評論指正,忘了願字………

因為句子是隨便百度的一句繁體字數量比較正常的……

懶得修正了,已經截成圖了……


這個問題我也關注過 並且得到了我覺得不錯的解釋

我是一個設計師,當把設計稿上寫滿英文的時候是比寫滿中文的時候漂亮的。所以很多UI設計師喜歡把設計稿上寫滿英文

為什麼英文比中文漂亮

答案是這樣的 人類的大腦看到文字的時候會進行一次識別,能夠一眼閱讀出文字信息的,信息會在首位 是否美觀的識別會在第二位

當你看到英文而不能在第一時間做出信息判斷的時候,大腦會把這些文字識別為圖形

規則的圖形是漂亮於文字的

我想繁體字也是一樣的 因為不常使用,你的大腦會對一些文字首先進行判斷圖形化處理。


題主的問題是渲染問題,與簡繁無關。

但單說關於簡體字美觀還是繁體字美觀,這完全是個偽命題。

簡體字美觀?繁體字美觀?別做夢了。

自己的同事或同學,看習慣了是不是順眼多了?陌生人,除非真的是特別帥,不然是不是看起來都相貌平平?

同樣一個道理,看習慣了簡體字的人,當然覺得簡體字好看。同理,看習慣了繁體字的人,或者學過書法的人,當然覺得繁體字好看。

爭論簡繁那個好看的人,你們有意思么?!

但舊字形比新字形好看得多倒是真的。這涉及到印刷美學問題。

手寫美學和印刷美學是完全不一樣的,把印刷用的正文字體換成手寫標準(新字形),頓時感覺軟弱無力。同樣,寫字的時候用印刷體(舊字形)寫出來,更是僵硬無生氣。

回到簡繁問題,既然現在我們用手機電腦機會更多,書寫機會更少,書寫的簡便與否不再是話題,並且繁體字識別率要高於簡體字(這個結論是不可爭議的。這主要涉及到格式塔效應,在此不多講,請自行 Google),為什麼不以此為契機恢復繁體字呢?這樣還能更好的解決文盲問題,畢竟掃盲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認字而不是寫字,而對於中小學生來說,他們只是多寫幾筆,獲得的將是一個完整的漢字體系,收穫遠高於付出,能更好地傳承中華文化,何樂而不為?

(不像我們,要長大些才能對我們的傳統漢字有所了解。而我們作為堂堂正正的中華民族的繼承人,我們在使用的文字,不是一脈相承下來的,它們有些來自草書強行楷化,有些來自淘汰幾百幾千年的死字,有些來自街邊的小商販,有些來自抄書偷懶的書生,有些來自不識字的文盲,更有一些是吳老人家臆測出來的,全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我們的傳統漢字,不僅學校不教,還反對使用,私以為,這是中華民族之悲哀。)


盯著一個簡體字看久了就會覺得它不像一個字了

繁體字不會o(≧v≦)o


是。


推薦閱讀:

怎樣優化 MacBook Air 字體顯示?
PDF 格式的文件為什麼可以做到非常出色的字體渲染效果?
如何評價谷歌發布的新字體 Literata?
為什麼思源黑體應用在網頁或者word里很難看?
字元和字體是什麼樣的關係?怎樣去設計一個字體?

TAG:網頁設計 | 字體 | 字體設計 | 設計 | 字體渲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