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哪些建議給UX設計新人以便少走彎路?
其實,當你是一個新人的時候,是應該盡量去犯錯的,犯的錯越多,學到的也越多。世界上最大的捷徑就是「不走捷徑」。
以下這些不是「新人」要做的事情,而是我要求自己必須堅持做的事情,希望可以給你幫助。
1.了解系統:進入一個公司,也就是進入了一個系統,你會發現所有的東西都是在這個系統下去運作的,你知道了這些就更能看清別人在做什麼,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這樣做,以及學會如何跳出這個系統去做事情。
2.訓練對時間的感知:每天給自己制定規劃,包括上班8小時的規劃、晚上空閑時間的規劃、周末的規劃。如果沒有規劃就會對時間非常不敏感,做著工作就會分心到其他地方,刷會朋友圈,看會視頻,關心下新聞,也許兩個小時過去了發現自己什麼都沒幹。有了時間規劃以後,每個時間段做什麼事情都非常清晰,做每件事情需要多少時間也非常清楚,這感覺好極了。推薦李笑來的《把時間當做朋友》,曾經對我幫助很大,並且作者寫得很有趣。
3.養成習慣:一個工作經驗十年的人和一個剛工作的人,也許在技術上不會有太大差別,但是在習慣上卻是天差地別,工作到最後其實比的就是習慣。
好的習慣有助於在某個點上有深入研究了解,成為專家不是靠的3分鐘熱度,而是習慣的力量,大到對事情習慣地有序規劃,小到電腦文件夾習慣地分類管理、快速查找信息,這些其實都淺移默化地形成一個人紮實的內在體系,就像每一塊小磚都嚴絲合縫整齊劃一的搭好,才能有高樓。4.主動做事:主動的含義不僅僅是要去做leader安排給你的東西,而是要是發現那些不在常規list上,但是對自己重要而有幫助的事情。
5.把「幫助他人」作為出發點:要是想著自己怎麼優秀怎麼成功,會發現身邊的資源屈指可數,但是如果是想著如何幫助他人成長,力量就會變得無窮大,可用的資源無比多。我們團隊做事很強調的一點就是:如何幫你的同事更優秀,如何幫助你的客戶更優秀。- 早點花時間理解整個UX生態系統:流派,理念,實踐,這樣你就不會1.用過時的技巧 2.傻乎乎地糾結某個潮流不放(比如material design);其實這花不了你多少時間;
- 早一點精通快速原型,掌握一兩個原型工具(不是Photoshop)
- 早點買未批恩,早點用英文檢索,中文世界的UX滯後比純代碼要嚴重多了,別讓百度中文結果指導你的設計積累
1.刻苦 比別人付出的多自然就是收穫比較多,多收集整理素材。多看行業相關知識了解行業動向2.思路 多去整理產品思路,產品易用性 產品功能性討論出發。結合創新思路迎合互聯網趨勢。3.吸收 做產品不要一意孤行,畢竟產品不是你自己用你的決定不能代表大部分用戶多去做用戶調研。關注用戶的意見整理修改。
我相信大家養成以上三個習慣在做產品的時候會如魚得水。
多做實際的項目,至少從實際需求出發去思考設計方案,多想想為什麼就是這個方案了,千萬別以為臨摹幾個icon 或者layout後能做漂亮界面了就滿足了
高票答案 @唐婉瑩 已經說得非常好了(也給了我不少啟發),所說自己的看法吧:
其實現在自己還是新人,但的確也比剛開始進行UX設計時進步了一些,希望自己的經歷能提供一點幫助。專業方面1.關注你的設計目標:可能提到UX設大家腦海里出現的是用戶畫像,可用性測試,交互原型,信息架構....但其實那些只是UXD所使用的技術,UXD的核心在於你解決了什麼問題,你想達成什麼目標?我在現在的部門,參與設計評審時,同事們一直會重複的一個問題就是:你這個地方的設計的目的是什麼?也就是說你的UXD的每一處設計,小到按鈕的位置,大到頁面的流程,都必須能夠清楚地說出目的,不能憑感覺。關注與目標本身讓我不再一拿到需求馬上開始畫原型,而是先思考,這個需求的目標是什麼?它是否合理?有沒有別的解決辦法?這樣一輪下來,真的可以幫助省不少心。2.情感化設計:我很幸運遇到了非常優秀的上司與同事。在我的工作期間,我的兩位直繫上司各自有一些偏好,除了保證可用性之外,他們一人強調設計要注入「story」,一人強調設計的「溫度」,其實我覺得這兩者有共同之處,就是諾曼先生提倡的「情感化設計」。如果說易用的設計不會讓用戶放棄你的產品,那麼情感化設計會讓用戶愛上你的產品。像網易雲音樂大受好評的黑膠唱片界面,Mac的微笑icon,Google的doodle都是非常好的範例:
(MAC微笑icon,是不是覺得讓電腦屏幕多了一點人情味呢?)如果想了解更多情感化設計的資料,推薦閱讀諾曼先生的《情感化設計》,當然他的設計心理學四部曲都非常值得一讀(畢竟他可是設計心理學之父呀)
情感化設計 (豆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割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然後想說說個人成長方面吧,交互設計,或者說整個設計領域的迭代都是很快的,所以一定要保持知識的不斷更新:
1. 重複學習:之前在Coursera上修過「learning how to learn」( https://www.coursera.org/learn/learning-how-to-learn/home/info)的課程,裡面說到有效的學習方法應該是少量多次、重複練習。這樣有助於知識的組塊化。所以建議就是學習不要一篇文章看完了就以為掌握了,要多從不同角度學習,多重複學習。像《About Face 3》我其實很早就讀完了,但是裡面的一些概念是到很久之後才真正理解。附上一些我個人覺得UXD中比較優秀的學習資源:- Coursera平台的UXD課程:https://www.coursera.org/specializations/interaction-design
- Lynda平台的UXD課程:Become a User Experience Designer
- IDF的UXD學習社區:Interaction Design Foundation: UX Courses and global UX community
上面的資源都是我親身學習過並篩選出的質量非常高的課程,而且收費都比較低,比起國內動輒上萬的UXD培訓,這些在線資源其實不妨為不錯的選擇。
2.了解最新動向:設計領域的更新迭代是很飛速的,比如作為UXD你現在肯定得了解如何在VR環境中創建場景,關注TUI的復甦趨勢等。多看看資訊網站,不要讓自己落伍。我自己用得比較多的有這些:- Medium, 相當於國外的簡書 https://medium.com/
- Invision社區,Invision本身是一款優秀的原型工具,但其實它的社區也有許多優質內容:Thoughts on users, experience, and design
所以你也應該發現英語的重要性了...
國內:- 優設網,我主要是用來尋找資源的:優設-UISDC: 優秀網頁設計聯盟-SDC-網頁設計師交流平台
- 設計夾:良心免費設計教育,老師多來自江南大學 設計夾
每天都記得看一看,我每天會拿出1個小時來刷這些網站。
3. 加入社群:"Tell me and I forget; teach me and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will learn」 ---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與同行一起交流得到會比你想像的多得多。如果說你沒有一個很好的工作團隊,不妨試試社群,目前我自己加的有幾個:- @尤文文 yoyo建的社群,不知道現在還能不能加人哈,裡面有許多大牛,許多知乎達人也在裡面,群討論質量很高,氛圍也很好。yoyo前輩也很熱心...會經常幫大家解疑,對新人也很關照,之前看到他寫的這篇推薦閱讀!尤原慶的設計之道與成長之路(華為設計總監) ,也很契合這個問題,推薦多閱讀幾遍。
- 生為交互QQ群:群號123737916,是騰訊的evil前輩建的群,群裡面討論不是很多,但質量很高,主動問問題的話會有人回答,evil前輩也經常會分享一些乾貨
有興趣的也可以了解UXPA,IxDA, IAI, IDF這些社區。
4. 不怕犯錯:最偉大的設計師也會做出糟糕的作品。心態一定要好,最開始的時候如果我的工作出現失誤我會很長時間都很自責,但後來了解心理學後明白這種狀態反而使得你不容易從失敗中走出來,所以一定不要怕犯錯,也不要自責。推薦這個ted視頻,看看一個著名作家是如何調節自己的心態的:Elizabeth Gilbert: Your elusive creative genius
希望有所幫助。
我的大學學習經歷了四個階段:1、看視頻教學,設計看花瓣、pinterest;2、刷百度百科、百度知道,設計看UI中國、站酷文章;3、刷知乎,看各類行業名博、看dribbble和behance;4、刷quora、wikipedia,看ios和Android開發者文檔,偶爾看segment fault和stackoverflow……
而學設計只用去體驗好的產品就夠了——做app就去下一個個app,做手機就買下所有型號所有品牌的手機慢慢玩(我最不後悔的一件事就是兩年前花了兩萬買了一台頂配的MacBookPro和iPhone),做包裝就去百貨超市買下一個個你喜歡的包裝,做建築就在你最喜歡的建築里住下來……
學會抓住重點,對用戶做反饋,比如這海報現在讓你為2個海報作出判斷哪個更好,
正好最近遇到一些入行的同學,他們同樣正在一個彎路上「奮鬥」。
總結來說彎路存在以下幾點:
1,投入時間分配有誤2,專研的知識範疇不是UX職能應該具備的
3,以廣度代替深度從第一點說起,用戶體驗本身不應該是一個職能或者職位,而是評定一個產品或者一項服務的綜合指標,同時用戶體驗是由多個職能崗位共同支撐起來的結果,至於具體職位有哪些,可以參考騰訊用戶體驗部門ISUX的職位分布。我相信UX從業者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由工業設計或者UI轉過來的,這導致UX從業時將視效等放在「用戶體驗」過於重的位置,基於這個認知去專研卻始終無法去突破瓶頸。一個合格或者優秀的UX從業者首先會儘可能涉獵相關的職能和知識範疇:交互、視覺、用研、文案、動效、少量研發和測試知識。同時將時間分配到生活靈感與其它領域的學習上,保持靈感和創造力。
第二點,普遍UI培訓班都會教學前端研發,這裡先承認懂研發是對設計有比較大的幫助的,但如果一名設計師在代碼上投入的時間佔了工作或學習時間1/3以上,是比較不合理的。應該對自己的知識體系有個重新的認識和規劃。
第三點,也概括了前面的內容,認為在互聯網崗位上什麼都會一點就能夠作出好的作品,事實上更需要一點或幾點的深度技能才可支撐其它知識的運用到工作中。1.學會識別互聯網雞湯文和真正有意義研究性的文章。
2.實踐為主,光看並不能弄明白很多交互問題,可以嘗試自己去做一個感興趣的虛擬app的原型,或者rebuild一些優秀 app做練習。
3.積累,每天看看dribbble等優秀的網站,好的圖片形式保存到本地收藏。
4.有精力多學一些軟體,可以找知乎大牛推薦的教程,別看一星期精通AE之類的...
5.不要迷信什麼什麼交互就是最好的,很多東西都會被以後的自己推翻。。比如我對material design的感情。。
補充一條...如果不是兼職UI的話不要花太多心思在怎麼把原型畫得像歪果人的那樣漂亮,整齊乾淨、能清晰表達邏輯和意思足矣,加上太多不必要的視覺元素只會干擾UI的設計。
大概這些~我也剛入行不久,不對的地方請大神指出=、=作為ux新人設計紮實的技能是要的,但也結合用戶體驗來設計。例如:情感化ux設計中「愉悅性」
說起「愉悅性」,我們通常會想到一些讓人感到溫暖、開心的東西,譬如毛絨玩具、紙杯蛋糕、擁抱,等等。
不過,具有愉悅性的事物在某些情況下同樣會帶來負面效應。某些笑話可能冒犯到他人,溫馨的廣告可能誤導部分觀眾,即便是可愛的音效也會因為運用不當而使人抓狂。
在UX領域,我們總會對那些體現著愉悅性的設計細節讚賞有加;而另一方面,對其負面效應的了解也將有助於我們更好、更全面的掌握這一設計原則,避開陷阱。
http://18nk.cn/vdo8/
我們將停止使用的辭彙
詞非常有趣。他們有很多的含義,然而最有趣的是看著這個含義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何演變。您是否仍然需要將您的設計打上「適合移動設備」的標籤?你仍然把體驗描述為「直觀」嗎?這又意味著什麼呢?
回到2011年,每個人都在談論響應設計。設計和構建能夠流暢地適應多尺寸屏幕,並且保持一致體驗的可能性在當時是引人注目的。有趣的是,流體布局是HTML的本地功能——只是多年來,web體驗的建立過多關注在桌面大屏的屏幕解析度上。
我們回歸了基礎,並自豪地創造了它「響應式設計」。這是我們每個人在那一年寫作,閱讀和推銷的主題。
快進幾年,設計響應的網站是新的規範。現在我們只會注意例外情況,在許多團隊,項目和公司中,響應式設計是一件默認的前提條件。
http://sina.lt/eRYC
社會認同
用戶體驗的另外一個關鍵支柱是通過設計而觸發社會認同這一心理動機。社會認同這種現象通常表現為藉助別人的行為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引。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每年新iPhone 發布之後,粉絲們的反應。當蘋果商店門口開始有人排隊甚至紮營的時候,其他人會基於他人對於iPhone的認知,自覺不自覺的加入到這個行列當中,這就是社會認同。
網路上利用社會認同的原理來激勵用戶行為的方式有很多種。許多網站會基於其他權威網站的反向鏈接作為依據來給用戶提供推薦和建議。這種策略的效率非常高,下面為你展示一些案例:
a) 用戶評論
b) 社會行為過濾
c) 相同愛好
http://sina.lt/eRZ3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王江民老師?
※John McAfee:殺毒軟體已死 你們怎麼看?
※如何看待在國內製作兒童邪典片的公司「歡樂迪士尼」在微博上正式道歉?
※雷軍會不會真付給董明珠10億?
※為什麼有的人覺得 360 不好用?他們的理由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