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故 常 無 欲 , 以 觀 其 妙 ; 常 有 欲 , 以 觀 其 徼 。這句話怎麼解釋?


這個回答同時這裡的問題和這個問題(《道德經》講了什麼?為什麼它廣受推崇? - in nek 的回答)下面 @Tommy Zhao 問的問題。

有無的概念來自道德經的總綱,是道德經中提出的概念中最難理解的一部分,所以我需要用一個獨立的文檔來展開這個問題。

我先要介紹一下我是怎麼理解道德經的,理解一個正常人說的話,我們不能從一個字,一個詞來理解它的意思,因為這並非自然語言傳輸信息的方法。我前面的鏈接中,一開始講了一個「我操」的例子,一個人僅僅說一句話,你是無法知道它是什麼意思的。他說,「我操」,你很難理解這句話背後的含義,但他接著往下說,你可能就更容易定位它的意思,比如,我們一直聽下去,假設他描述的序列是這樣的:

我操
哪個鳥人在這個地方挖個坑啊?
老子昨天中了六合彩還沒有花出去去吶。
這樣死了太虧了
……

你看,每一句話這麼下來,你對「我操」這句話的含義就會理解得更清晰,這就是我說的架構含義。

我們人類用我們看到的東西來描述我們的意思,但我們關注的僅僅是這個東西的部分屬性。我們指著一條路說,「道」,我們關注的是這個對象的可行走屬性,還是他的容易走屬性,還是可實現屬性,還是可強制屬性呢?僅這幾個字,你無法知道。但我們可以在多個交叉描述中,實現溝通雙方越來越多的共識。

所以,很多人說理解道德經,首先要從訓詁入手,這有一定道理,但並沒有說清楚問題的本質,只有訓詁沒有上下文的對齊,那樣只是尋章摘句。正確的認識是,每看一句話,先給自己留一個很大的限度來容錯,然後根據上下文一步步收窄,這才是理解自然語言,理解別人的方法。

《人物誌》中說,人有水火兩性,水性照人,火性射人。前者重理解別人,後者重表達自己(的思想)。我們要理解別人的意思,就要有水性(別楊花就好),如果你用火性去理解別人,得到的就僅僅是你自己的意思了,在理解上說,這就是一種「死之徒」。聖人者,水火相融,剛柔並濟者也。

我今天去拜訪一個印度合作夥伴,在停車的地方看到一個牌子,寫著「Four Wheel Vehicle",旁邊停摩托車的地方寫著「Two Wheel Vehicle」——你看,他們進行分類的時候,關注的是車有幾個輪子。而我們關注的是這個東西最早傳入中國時的譯音。我們解決一樣的問題,但我們關注點卻不同。你不能說人家寫錯了,一定要寫Motocycle。回來的路上,我又看到看到很多廣告牌,大字寫著PG,我在哪裡想,滿大街寫著「家長指引」是幾個意思?結果找人一問,原來是人家的意思是「Paid Guest」,按中文找一個最容易理解的解釋應該是「出租屋」,但PG永遠也不是「出租屋」。我們身邊充滿著這樣的歧義和交叉。這些現象都在給我們解釋,什麼叫名可名,非常名。每個名稱,我們不細究的時候,它還是那個意思,細究細節的時候,他們永遠都不是你以為的那個意思。因為名稱只是我們認識的抽象,並非認識的全部。

所以,我們認識的這個世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僅僅是我們對所有事物的屬性的抽象,它們從來就不是它們的「本體」,因為他們的屬性可能是無限的。一塊石頭就是一塊石頭,你說另一塊石頭也是石頭,只是認可他們某些屬性相似,他們可不是一個東西。他們是獨立的。

所以,我們的世界本質是是一組屬性,我們對它的認識,是對屬性進行分類和指配。而屬性,是一種量,當我們指向這種量的時候,描述這種量的多少,既可以用這個量本身,也可以用這個量的對比數。

這就是有無,美醜,善惡,長短,高低的由來。我們對世界有所認識,都來自對這些量的分段。當我們說一個東西好的時候,是針對不好來說的,他們是這個世界的一對雙生量。沒有不好就沒有好,好增長了不好也就增長了,本質是一個東西。當我們用正向的方式描述它們的時候,我們關心的是它能為我們做什麼(或者說對我們的影響是什麼),當我們用反向的方式描述他們的時候,我們關心的是我們討論的邊界在哪裡。

好了,現在的問題是到底妙和徼是什麼,這裡有幾種可能,第一,和前面的始和母一樣,這是互文,反正後面認為這兩者同出而異名,用作互文解,毫無違和感。我們可以把這個作為理解的基礎。但我寧願不認為這個是互文,關鍵是其中的那個欲字,欲字包含了個人意願的意思,所以,我覺得老子在這裡突出地放了一個欲字,想表達的意思應該是認為有和無為什麼需要兩個名字。就好像我們平時說話會這樣說:"吃飯和放屁其實是一個東西,不吃飯你就不會放屁,只是你認為增加起來爽的就是吃飯,認為減少起來爽就是放屁「(這句話本身當然只是放屁,但我一時找不到什麼好例子,我們就藉此理解一下這種說話模式吧)。

考慮到老子在表達的時候特別喜歡用身邊可見的東西舉例子,我們猜他會用妙和徼的原始含義。妙字在說文解字中說通眇,目少,表示眯眼睛,也直接表示小,也表示小而完整,也表示現在我們說「微妙」的意思。徼,是循,巡,再引申為求,引申為邊界,這組意思中,我們取「觀察邊界」這個含義。這樣我們就可以這麼認為:我們說一個屬性的時候,把這個屬性充滿,這個屬性就不存在了,因為你不需要討論它。比如至善,那就是沒有不善,這個概念根本不會提出來,我們向下減這個量,我們才注意到它,注意到它的形態,它的細節,這樣我們注意到有,是因為我們要考察對象的形態。而我們注意到這個量的反面,是因為我們要最終定義它的邊界(什麼東西不屬於我們描述的那個對象的屬性)。

所以,我們定義10個人中的3個人是好人,我們注意到他們三個本身的屬性,比如一米八以上,不隨地吐痰,喜歡寫詩……但看了這個定義,其實你是無法知道整個量的邊界是什麼,你會定義「像旁邊那位一米六的矮挫,顯然不是好人……」,這樣你的整個邊界就明顯了。

但老實說,這個是無所謂的,我們要注意到的是,只要我們接受有無是一個東西,整個邏輯鏈都還是自洽的。

2016-3-14更新:最近我找到一個更好的表述,請參考這裡:努力工作的員工會讓老闆感動嗎? - in nek 的回答 - 知乎


整本《道德經》從不同的角度去看,都會有不同的理解。作為修行者,我理解到的整篇《道德經》是在講述禪修境界里的事。「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檄,」講的是「空心」和「動心」兩種狀態。遇到意思是念頭。沒有念頭,也就是在空性狀態下,觀察其奧妙不可思議;動個念頭,沿著這個念頭去觀察他的循環蹤跡。這裡的觀,不是用眼睛看,也不是用心看,而是出於一種自然流露的「如是而已」。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因為人常被慾望填滿,只能看到慾望的東西。比如看到女的,第一反應是去看其美不美,如果美的話多看幾眼,有機會就去認識。 當下被慾望控制,不去注視人群的狀態,不去觀察自身的狀態。 常 有 欲 , 以 觀 其 徼。 當你慾望升起時,你是可以去觀察感受到它的。感受它的局限,感受它的升起,消亡。所以知道其的邊界,如何被觸發,如何發揮作用,了解人只是被這些邊界束縛著。 這是致虛極,也可以叫做進入禪定狀態所觀察到的。


首先呢,很高興題主能對道德經感興趣並去了解它,咳咳,望樓主持之以恆,弘揚我華夏傳統文學。

此句解釋版本甚多,分段也有好幾個版本。那就說說末學的理解吧,我的分段是: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接下來說說末學對這句話的理解吧,可能與現有解釋不盡相同,呵呵噠,那純屬巧合吧。「所以,我們要長時間的處於無的狀態,去觀察道的那種在不同情況下千萬變化的妙處,又要長時間的處於有的狀態,去觀察道的邊界,觸摸它,感受它。 可能末學的這個解釋,比較不清晰,但道本如此,可受不可傳。若他人有何高見,還望提出糾正末學的錯誤。末學在此稽首。


原句讀斷法沒錯。

如果斷成"常無,欲以觀其妙"的話,"無"什麼?"欲以"兩個字表示意圖或方法累贅不?

什麼是無,什麼是有?

"無(亡)",「亡,逃也。從入(人),從乚(yǐn)隱蔽。合起來表示人到隱蔽處。本義:逃離,出走」

"有",金文字形,從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

在後面章節提到的"有生於無"是指可感知的(有)是從不可感知的(無)冒出來的(生。《說文》:「生,進也。象艸木生出土上」)。

而在這裡"有"和"無"是及物動詞,無欲,是隱欲,有欲,是顯欲。

什麼是徼?

「敫」意為「從一點擴散到廣闊空間」。「白+放」,日光放射貌。

  • 繳 - 「糸」與「敫」聯合起來表示「從一個地點向全空域發射帶絲繩的箭」。如繳獲、收繳。
  • 邀 - 「辵」與「敫」聯合起來表示「從一個國家派出使節到各地去請各國國君前來該國參加盛典」或「新郎家廣發請柬請親朋好友來參加婚禮」,本意為廣泛迎請。如邀請。
  • 激 - 「水」與「敫」聯合起來表示「水從一個狹小的孔洞噴出,擴散到一個大範圍空間」。本義:水的噴散。
  • 竅/竅 - 「穴」與「敫」聯合起來表示「(人體)網路入口」。本義:人體開口處,如耳目口鼻等(從從任何一個開口處進入,都可以循經脈穴道到達人體任一部位)。後面文章也有提到孔德之容,也有三十輻共一轂。
  • 檄 - 「木」與「敫」聯合起來表示「從一地發送到全國各地的木簡(文書)」。本義:通電。通告。
  • 噭 - 「口」與「敫」聯合起來表示「口聲向周圍空間擴散」。本義:呼喊。鳴叫。同「叫」。
  • 徼 - 前面幾個字的釋義都可以在百度百科查到,徼的解釋也應該同理解讀,即從某個點向廣闊空間的各個方向行走(彳),而不是沿其邊(循)或來回依次(巡)的動作,更不是處其邊(遠)的狀態。

所以,經常隱藏慾望,來觀它的微妙;經常把持感受慾望,來觀察它從一個點向廣闊空間的行動。

點在哪裡呢?眾妙之門、玄牝。

動的樣子呢?同出兩者,玄轉


我比較贊同這種斷句方式: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檄。

因為,上一句說的是」無「和」有「啊,」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一句接下來說」常無「、」常有「,更順暢啊,以」故「字相連,更通順。

要說理解,我覺得說的是保持心境在自由、約束的前提下,觀察事物的重點所在。

當心境」無「的時候,就是能給予思考對象以充分的空間自由,讓思考對象能自由發揮,由此體味其生機所在,其」妙「。

當心境」有「的時候,就是以」格物「進行」致知「,以事先的條理約束去思考對象的發展狀態,由此體味其」檄「。這個」檄「,我也不知如何理解,檄文是指公文,伸張公事大義的文書,」檄「,應該是指」大義「吧,大白話就是」旗號「,打出來用於團結一個組織、形成一個集體的」旗號「。


隨意地思考,刻意地糾錯


同意 @長風的斷句。

說一下自己的粗淺理解。徼,循也(說文解字)

無,可以做任何事。

有,可以遵循特性,拿來用。

例如一個空空的屋子,你可以把它布置成任何功能的屋子,可以是咖啡廳,會議室,圖書館等等,一旦布置完了,也就只能用這個功能了。

故,無才能妙;有隻能徼。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沒有念頭,沒有想法,所以,才能反而清醒,清醒下,觀察起心動念,會發現沒有念頭下的觀察,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有些觀察者,能觀者,微妙的存在著。

常有,欲以觀其檄。有念頭時,可以觀察念頭的來去,與差異。

這是修心的方法。非常簡單。長期如此,意識越來越清晰,身心通暢。


有的斷句為:「故常無,欲以觀其妙;故常有,欲以觀其徼(邊界)」。常無,是道的境界。常有,是物的境界。道的境界,夷希微,微妙玄通,不可捉摸,卻能無中生有,故曰觀其妙。物的世界,形狀各異,變化多端,故可觀道演化的邊界。


這是指的兩種狀態,「無」和「有」指的是「先天的元神」和「後天的識神」;前者是本我;後者是被教化後的世界觀,也可以理解為「欲」!其實這個已經是二元了,先天一氣其實是「存在」,無和有也是相對立的而存在,老子在描述了兩種狀態,其實也就是生命能量的平衡,人慾多了,自然先天之氣消散。因此,「妙」和「繳」也是相對的,我的理解一種是空明,一種是糾結


我比如認可這樣的斷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不然忽然冒出一個「無欲」出來,挺突兀。

所以「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對無名和有名進一步說明。

個人覺得這一句與「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一個意思。

形而上的東西是抽象的,個人理解,「無」應該可以理解為抽象,

形而下的東西就器,有形之物,所以觀其徼,看它的邊界。


這句話初讀我也想了很久 恍恍惚惚

但是剛剛翻評論有如醍醐灌頂

言語多蒼白 常難描述心中切實所想

如果硬要描述比擬

因為我是學畫畫的 用到繪畫里比喻大概就是

畫一幅畫 例如【一組靜物 】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大概就像

畫畫之前要觀察整體

首先要忽略掉【靜物物體本身】

心中將其置於【無】的境地整體觀察

才能結合【靜物】和【周邊環境】為【一體】

才能觀察到所謂心中想要描繪的整體的融洽微妙之意

才能使畫【構圖能達到和諧】

「常有欲,以觀其徼」大概就像

起筆 要畫【靜物】本身

需要退出大壞境將其【獨立】

心中將其置於【有】的境地

我們將要畫的景物稱之為【陽形】

除主要物體外背景稱之為【陰形】

因為將【靜物獨立】

所以才能觀察到【徼】

觀察到【陰形與陽形的邊界】

從而才能能勾畫出想畫的物體


讀書要聯繫上下,這一整句是: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繳。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老子》第一章)

這整個一段說的是「道」的「無」和「有」,老子認為「道」具有「無」和「有」兩個屬性,「道」是無,就是無名、無極、無形,也就是無規定、無限性,不能直接為感官所感覺。而作為「萬物之母」來說,「道」轉化為「有」,也就是有了規定性、差別和界限。老子認為,把握「道」的「有」的一面,是為了觀照「道」的「妙」屬性,就是「道」中的無規定性、無限性的一面;把握「道」的「有」的一面,是為了觀照「道」的「繳」的屬性,就是「道」的有規定性、有界限性。(「繳」在古代是邊界、界限的意思)


摘自網路:

簡單概括來說,前一句說自然的本來狀態,後一句說人類有目的性參預情況下的狀態。

對自然社會現象,不要先戴上有色眼鏡去看待,要「無覺無欲」地觀察對象的客觀存在。只有置身事外,方能看清事情的來龍去脈。
但是研究自然社會現象,「無覺無欲」狀態只是切入點,而非落腳點。如果沒有演化成後來的「有欲」狀態,就沒有了對人類的現實意義。

在「無欲」狀態下觀察到「妙」的基礎上,按照人類的目的,參與其中,施加影響,以便觀察事物的進一步演化,目的是尋找到能為人類所用的規律。

牛頓無意中觀察到蘋果落地,引起興趣,感覺到蘋果與地球之間存在某種聯繫,或作用力,這就是「故常無欲,以觀其妙」。但是這只是初步認識,他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有目的性的做了很多實驗,最終驗證了萬有引力的存在,這就是「常有欲,以觀其繳」。

這兩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人們在面臨個中紛繁複雜的情況時,需要首先在「無欲」狀態下跳出圈外,秉承冷靜客觀理性的態度,弄清整個情況的來朧去脈,抓住事情的關鍵,認清事情的本質。繼而以「有欲」的心態去決定事情怎麼做。對於人來說,雖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最難得卻是自然處事、一切順「道」,最不難的卻是心懷慾望、自陷困頓。「有欲」容易「無欲」難,所以老子才這樣尊尊告誡我們。


斷句有問題, 不要把這個問題跟禪扯到一塊。有和無的境界比禪定高。有和無既是狀態也是方法。

故常無 ..., 故常有...

而且人有慾望是正常的,善於引導才是方法,絕人慾這是違背規律的。單單把欲拿出來說,層次就低了。


故 常 無 欲 以 觀 其 妙 ; 常 有 欲以 觀 其 徼

有名萬物之母 無名天地之始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根據前幾句我的解釋 寫於 2017年7月20

所以我發獃的時候,觀察道的妙處,我清醒的時候,觀察它的極限

所以 我客觀的不含任何情感,任何權威來觀察其原理。我也主觀的,由己及人,由我的人生來觀察事物的發展規律。我從各個方面各個方法來觀察萬事、萬物的規律來了解其運行過程、其原理。

好像不對 我了解這些幹嘛啊,可能我要發現人生,萬事萬物的所有,來了解這個世界,了解世界的所有。所以我還是在觀察道

---------------------------------------------------

我只是看、觀察,不摻雜任何情感,任何思想,我只是看。這樣我就能,來看它的微小之處、所有細節。

當我們細緻的觀察花朵,花朵的所有細節就會展現在眼前,只是去看,不命名,不管其顏色,忽略所有對其原有的認識。

同時我已經厭倦了這樣的觀察了,何不把我的認知拾起來,我來給它命名,我來說它。去達到我的認知限度

-------------------------------------

接上文的說法,就是宇宙初開的狀態,如果拋卻所有認知,我以宇宙初開的狀態來觀察此物。宇宙初開之後呢,萬物流轉歷史更迭,此物從天地初開以來,達到現在的極限。


「徼」通皦指光亮的,可見的;「妙」指不可見的,神奇的。

從有欲的角度,看道的作為,是有的方面。

以無欲的態度,呈現出道不可思議的自我化育,是無的方面。

有與無「同出而異名」,都統一於道。


老 子: 「道 德 經」: 第 一 章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無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萬 物 之 母 。

故 常 無 , 欲 以 觀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觀 其 徼 。

此 兩 者 , 同 出 而 異 名 , 同 謂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眾 妙 之 門 。

------------------------------------------------------------------------

我們要看整體

故常無:表現為0,故常有:表現為1,可他們又是一個整體

0很妙,她似有似無,你很想一賭她的容貌

1很徼,他代表無邊際的浩瀚,你很想知道它的邊界

然而他們是一體的,你說玄不玄呢?

如果老子說,道生一(生1的時候,也生了0),再接著生... 哪有這麼多誤會

:)

我的公眾號: 知樂隨影 wx / onemaster


故,可以體會故人與古人的區別。

常,可以轉化為盤面後 再體會。。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本人的淺見或偏見:

首先我不知道這句話準確的意思,但我也不糾結它的準確的本意。

姑常無欲,常有欲里的常字,和常道,常名的常字意思應該差不多。無字和有字和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的無和有字意思差不多。

常無,常有。就是大家理解的無和有的概念。欲,我勉強理解為想法的意思。王弼的解釋:妙者,微之極也。徼,歸終也。妙有「渺」之意,當然不是常常三維空間里的大小中的渺小,可以體會一下,那種我們覺得一首詩很妙,一副畫很妙,我們覺得妙,妙在何處?當很多事物沒有嚴格定義的時候,那種妙不過就是我們的一個念頭,這個念頭的確是很抽象,所以這個妙差不多有抽象的意思。徼,為歸終,理解為很有局限的意思。

那麼老子大概就說的這個意思:大家理解的不存在的概念的想法,我發現這種不存在具有抽象的存在性。大家理解的存在的概念的那種想法,我覺得這種存在是很有局限性的。

無,有存在性。有,有局限性。所以無可以理解為有,有可以理解為無。所以老子下一句說「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無和有本來具有相對概念,所有具有相對概念的事物道理都是想通的,我們把它們都叫做「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裡又有個妙字,我覺得還是上文理解的差不多的那個意思。意思:無數的相對概念關係,就是這種抽象性存在的原因。


故得沒道理。道德經里相當一部分文字都是這樣。

比如38章故失道而後德。。。。。。。。故字之前沒有提道字。無以為,有以為。無以為,有以為。上德,下德。上仁,上義。無以為,沒有倚仗來做。有以為,做事有倚仗。下德比上德高明啊。上義比上仁高明啊。怎麼就失仁而後義了?

我的看法,故字之後的文字,註解為數不少。


推薦閱讀:

兩年都看不懂道德經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裡面的三是指什麼?
道德經和易經有什麼內在相關聯嗎?
道德經第三十三節中的「強行者有志」應該怎麼理解?
如何理解《道德經》中「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TAG:道德經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