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破壞聖像運動?

如題,聖經上確實明令禁止基督徒拜偶像啊,為什麼這個運動沒有擴散到天主教地區,沒有後來者響應?


不清楚題主指的是東帝國8-9世紀的聖像破壞呢,還是指的是16世紀尼德蘭的那次,不過這裡我想談談東帝國的那次聖像破壞運動。

神學上的東西我並不了解,也就是說聖像破壞在神學上的意義我並不清楚,不過我覺得這個神學運動的其他方面因素也是很深的。

就我個人的看法呢,聖像破壞運動中的主要矛盾是在穆斯林入侵之後從敘利亞、亞美尼亞等地逃到小亞細亞的百萬難民與小亞細亞和希臘的原住民之間的各種層面上的衝突與矛盾;當然,對於中世紀的人們,信仰是人生的頭等大事,所以信仰上的衝突(這一事件神學因素的重要部分)事實上也是一種非常主要的衝突。

(謝評論區提醒上圖應為反對利奧四世支持君士坦丁五世)

(劍橋插圖中世紀史還有個有趣的觀點,就是這一運動也與皇帝加強其地位有關係)

至於神學方面的因素我也不了解,就不妄談了。

從結果而言,聖像破壞運動對帝國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君士坦丁五世在激進的推動這項運動的同時,也選擇了任由倫巴地人進一步在義大利肆虐,最終拉文納淪陷,帝國失去了北義大利的控制權,羅馬牧首為了保全羅馬附近的人們免遭倫巴地人的襲擊,選擇了向法蘭克的丕平求助,羅馬牧首也由此正式的脫離了帝國的控制,其地位也進一步得到了加強。

關於題主的問題,在這一時期並無天主教與東正教的說法,東西教會並未分裂;至於為何沒有擴散到西部區域,只能說君士坦丁五世本身就沒這麼打算,為此甚至能幹脆拋棄了義大利,而且西部也沒有聖像破壞運動產生的諸多因素。

而在這之後其實是有後來者響應的,比如尼德蘭地區在1566年也爆發過類似的事情23333333


聖像破壞運動的時候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聖像聖物被搗毀,教堂關閉,土地和財產被沒收和瓜分。東正教會被折騰得奄奄一息,只能乖乖聽話了。

後來天主教世界也興起了一個類似的運動,在這場運動里很多教會財產也是很快被地方上的地頭蛇們瓜分了。天主教會被弄得元氣大傷,影響力大不如前。這場運動的名字叫宗教改革。

所以說怎麼就沒擴散到西歐了,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嘛。


文筆稚嫩,才疏學淺,望見者不吝賜教。


在公元8到9世紀的拜占庭帝國,世俗皇權與教會神權產生了巨大的碰撞,一場轟轟烈烈的「破壞聖像運動」由此而生。這一場影響頗深的宗教運動始於拜占庭皇帝利奧三世在公元726年頒布的《禁止偶像崇拜法令》,終於公元843年米海爾三世即位後攝政皇后狄奧多拉發布的《西尼亞法規》。本文將通過分析聖像運動的發生原因,再現拜占庭帝國當時的皇權與教權的矛盾焦點。

一、二元權力體系下的拜占庭

(一)二元權力體系概念闡釋:

公元492年到公元496年,在第五十任教皇格拉修斯一世的任上,誕生了著名的格拉修斯原則。根據這一原則,「兩種秩序都保持著其謙卑,它們都不會通過使另一方屈從於自己而得到提升,每一方都履行非凡適合於自己的職責」[①],這一點也根植於《聖經》中的記載,「愷撒的物當歸給愷撒,上帝的物當歸給上帝。」[②]。自此,教權與皇權的關係從隱秘的心照不宣,陽奉陰違,變成了公開的涇渭分明,互不相犯。在這種環境下,人被一分為二:靈魂的人和肉體的人,即宗教的人和世俗的人;人的生活也被劃分成兩部分,屬靈的部分和屬世的部分,也就是通俗講的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與之相對應,社會也被一分為二,宗教管轄的社會和皇帝統治的社會,每一個人的宗教生活,都歸牧師和宗教的管轄,最高的導向是教皇,而他的世俗生活卻歸官僚和帝國的管轄,最高的權威是皇帝。本文所講的二元權利體系,是從政治角度出發的皇權與教權共存的體系。

(二)破壞聖像運動與二元權力體系:

最早的破壞聖像運動由拜占庭皇帝利奧三世發起,從表面上看,這場運動的主要矛盾為是否保留聖像及是否推崇聖像崇拜,但在實質上,這場運動的發生有著複雜的經濟政治背景。控制教會活動和加強帝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才是利奧三世發動這一運動的真正目的。教會領袖和世俗領袖爭奪權力的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爭端,破壞聖像運動正是6、7世紀教權與皇權的爭鋒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但與必然性相對應的是,這種鬥爭的高潮以破壞聖像的形式表現出來,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下文將通過分析破壞聖像運動的必然原因解釋矛盾為什麼會爆發,而對偶然原因的闡述,解釋的問題是矛盾為什麼以破壞聖像的形式爆發。

二、破壞聖像運動的必然原因

(一)經濟原因:教會對國家財富的盤剝

拜占庭的教會在當時佔據著極其重要的社會經濟地位,強大的經濟實力來自於強大的特權,而這些強大的經濟特權來源於悠久的歷史積累。

早至公元313年起,也就是羅馬帝國的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東部的奧古斯都李錫尼在義大利頒布《米蘭敕令》的那一年,教會財產的合法性就得到了確認。《米蘭敕令》明確規定發還已經沒收的教會財產,並允許其接納教徒捐獻的財產。頒布這一敕令之後,君士坦丁一世身先士卒,為教會捐贈了不少財富。這也就說明當時就已經存在皇帝向教皇捐贈財富的行為了。到了5世紀,基督教的影響力得到了增強,這種行為看起來就更有意義了,羅馬皇帝向教會捐贈的財富也就更多了。

但捐獻畢竟不是強制性的義務,隨著權力不斷擴大,教會已經不滿足於捐獻這種有限的財源。到公元四世紀末期,教會又被賦予了接受信徒遺產的權利。根據瓦倫丁尼安一世和狄奧西多皇帝的規定,「凡死而不留遺囑的教士或修道院僧侶所遺留的財產,應給他們所屬的教會或寺院」[③]。信徒死後把遺產轉交給教會,成為一種社會風氣,甚至是一種被剝奪了親屬的財產繼承權的宗教義務。而在那樣一個經濟尚不成熟的時代,個人的遺產又主要是土地,由此,教會通過繼承土地,土地轉讓與買賣,佔領了大量土地。侵佔土地也就侵佔了貴族階層的權益,這一規定不可避免地激化了世俗階級和教會的矛盾。

除了這些慢慢積累的間接衝突之外,教會和帝國在經濟上還有一些更直接的經濟矛盾。其一,教會享有稅收減免的特權,在出現前期,由於教會所擁有的社會財富還不夠多,這種特權的影響還不大,後來隨著教會佔據的社會財富的增多,這種特權帶來的國家稅收流失就越來越明顯,稅收減免特權引發的矛盾也在不斷激化。其二,公元六世紀起,教會利用《聖經》中農牧產品十分之一屬於上帝的說法,鼓吹什一稅。無論是平民還是貴族,只要有基督徒的身份,繳納什一稅就是不可逃避的義務。教會通過這種手段對信徒進行搜刮,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教會與世俗的矛盾。

總的來說,教會通過接收信徒的捐贈,繼承信徒的遺產,經濟實力不斷膨脹,土地和錢財都慢慢集中到了教會的手中。到了8、9世紀,教會經濟實力過分膨脹,教會領袖對土地的佔領侵犯了世俗封建貴族的權力,而教會的財富增長已經威脅到了國家財政,引起了統治者的不滿與不安。在稅收不斷流失到教會手中,甚至世俗貴族還要向教會繳納什一稅的情況下,這種矛盾衝突不斷加劇,最終表現為「破壞聖像運動」。

(二)政治軍事原因:與教會爭奪權力以鞏固軍區制

政治和軍事往往是相互聯繫的,利奧三世發動「破壞聖像運動」,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目的可以從兩方面來分析:

對內,籠絡軍事貴族。公元七世紀末,在拜占庭帝國誕生了軍區制,拜占庭帝國的轄土被劃分為一共11個軍區,軍區的首領為地方軍事將領,掌握著該區域的行政與軍事權力,他們擁有較大的自主權,受中央管制較小。在這種絕對的權力下,地方將領常常擁兵自重,佔地為王,軍事貴族階層往往有著足以與帝國皇帝抗衡的權力。這種力量到達了一種什麼樣的地步呢?發動「聖像破壞運動」的第一任皇帝,即利奧三世,本人就是拜占庭帝國的一方軍事將領。公元717年,正是他聯合了各方軍事貴族,推翻了迪奧多西三世領導下的伊拉克略王朝,建立了以軍事貴族為領導核心的伊蘇里亞王朝。這足以說明軍區制下軍事貴族擁有著巨大的權力,而作為一個依靠軍事貴族力量上台的皇帝,利奧三世十分明白控制軍事貴族階層的重要性。因此,在軍事貴族與教會產生矛盾時,他必須挺身而出,維護軍事貴族階層的利益。

在利奧三世領導期間的拜占庭帝國,軍事貴族與教會的矛盾十分尖銳而複雜。簡而化之,這種矛盾主要涉及到兩個方面,一是土地兼并,二是信仰衝突。教會通過各種手段蠶食而來的土地,原屬於各方軍事貴族。這些佔領著大量土地的軍事貴族原本是帝國的大封建主,當他們的權威受到教會的挑戰時,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更何況教會還侵犯了軍事貴族階層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這些軍事貴族大多在小亞細亞地區,這一地區接近原始基督教的發源地,又受到了伊斯蘭教文化的影響,他們都是不贊同聖像崇拜的,這一點會在下文詳細論述。

對外,改變拜占庭帝國在對外戰爭中的被動局面。拜占庭帝國位於歐亞非三塊大陸的重要交匯點,它面臨的對外環境十分複雜。利奧三世的上台正是鑽了阿拉伯人入侵的空子,他在拜占庭帝國處於空前危機時趁亂登基稱帝,而他上台伊始,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阿拉伯人的入侵,「僅在利奧加冕的4個月後,阿拉伯軍隊就將該城從陸地一側團團包圍,他們的軍營從城牆的一段延伸到另一端。阿拉伯艦隊的主力在兩個月後也到達這裡。」[④]好在保加利亞人對阿拉伯人有著同樣的忌憚,於是拜占庭人與保加利亞人組成同盟,利用「希臘火」擊敗了阿拉伯人。從這裡可以看出,拜占庭帝國在疲於面對阿拉伯人頻繁入侵的同時,還要面對北方保加利亞人的威脅,以及四周小國的侵擾,這種對外形式是十分被動的。

出現這種局面主要是因為軍隊戰鬥能力的減弱,而作為一個由軍事貴族支撐起來的帝國,軍事將領的領導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軍隊兵員的減少,質量的下降以及軍隊士氣的削弱才是最主要的原因。這兩點又不可避免地和教會有著直接的關係。首先,教會財力的增長導致教會大量修建修道院,於是牧師等神職供過於求,又因為神職人員有拒服兵役和減免賦稅的特權,這就吸引了青壯年紛紛躲進修道院,使得軍隊的兵源大大減少,質量也相應下降。其次,分封土地作為建立軍功的獎賞,往往是吸引青壯年走進軍隊的重要因素。但教會佔領了大量土地,原本屬於世俗統治者的土地被奪走,軍功獎賞必然沒有原先那麼豐厚,與此同時,士兵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才能換到的土地在教會那邊卻顯得那麼唾手可得。這必然會降低青年走進軍隊的意願,也會壓抑士兵的鬥志,打擊軍隊的士氣。

三、破壞聖像運動的偶然因素

(一)何為聖像

聖像,通常指的是基督教以《聖經》人物、《聖經》故事為題材繪製的畫像或雕刻的塑像,多為以壁畫、鑲嵌畫或畫板畫等形式表現神靈、聖者和聖跡。總所周知,基督教源於猶太教,而在猶太教的文化中是沒有聖像這種存在的。早期基督教也繼承了這一傳統,不以任何形式物化他們的神。但隨著基督教的普及和信教群眾的增多,大量文化程度較低的信徒開始佔據重要地位,但單純的文字信仰不足以讓他們感受到神的福音。與此同時,在眾多異教和基督教融合的過程中,這種有形神像崇拜的模式,在爭議中被引進了基督教。在當時的教會,有著這樣一種說法,「聖像之於文盲的作用猶如文學之於識字的人,它們對視力之作用猶如語言之於聽力」[⑤]。聖像的應運而生順應了廣大信徒的需要,神被塑造成可以為沒有文化的人所欣賞的形象。這種通過繪畫等藝術形式宣傳基督教教義的方法,在當時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二)聖像的宗教衝突

1) 猶太教的影響與基督教的內部矛盾

猶太教是最早且最古老的宗教,基督教與猶太教雖同屬天啟宗教,但實際上基督教是由猶太教發展而來的。世俗領袖摩西在猶太教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認為是猶太教的創始人,在舊約聖經中提到摩西約一百七十次,新約聖經提到摩西七十幾次。因此,他的「摩西十誡」也被認為是猶太教基本的教義。摩西十誡中的第二誡這樣記載道:「除我之外,你不可以有別的神,你不可以製造任何彷彿天上或地下水中的雕像,你不可叩拜他們,不可敬奉他們。[⑥]」,這也就說明了猶太教對建造聖像的抵制。

基督教是公元一世紀從猶太教分離出來的一個教派,基本繼承了猶太教的教義與經典。因此,早期的基督教像猶太教一樣是贊同建造聖像和鼓吹聖像崇拜的。由於受到希臘文化的影響,基督教在脫離猶太教以後逐漸發展出了建造聖像的傳統。但是這一傳統對於虔誠的基督教徒而言是難以接受的,因為聖像崇拜不符合基督教教義(即摩西十誡)的要求,他們強烈要求毀壞聖像以求純潔的信仰。更讓這些虔誠的信徒氣憤的是,基督教會不只是把這些建造出來的聖像當做信物來供奉,更是通過兜售聖像騙取財富以滿足自己的私慾,正如基督教在中世紀時出售聖物也是源於這一傳統。

這種建造聖像的行為是受到猶太教忠誠的教徒所不屑甚至不齒的,但這種鄙視還不足以引發兩種宗教之間的矛盾。直至公元五世紀末期,猶太教徒佔領了原受基督教統治的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社區,由於猶太教對社區里的聖像等未作改造,引起了猶太教內部的爭論,然後這場爭論又衍生到了外部,引起了基督教內部對聖像問題的討論,繼而引起了基督教與猶太教的矛盾衝突。這個問題得以上升為一個社會性的問題,受到了皇帝利奧三世的關注。

對利奧三世發動聖像破壞運動的這一段歷史有這樣的記載;「利奧開始明白上帝憤怒的原因,這是因為拜占庭人在耶穌基督和聖徒的畫像前祈禱,違背了摩西律法中反對崇拜偶像的規定……隨著他的軍隊在與阿拉伯人的戰爭中不斷獲勝,他更堅信破壞聖像的必要性。」[⑦]但我認為利奧三世發動這一次運動並非出於迷信的想法,而更像是一場精明的政治權謀,即通過鼓吹破壞聖像運動來拉攏教會內部的反對聖像派,利用教會內部的不和諧來實現他的政治意圖。

2) 伊斯蘭教傳入帶來的衝擊

從南邊入侵過來的阿拔斯朝哈里發國家,是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國家,而伊斯蘭教是明確反對聖像崇拜的。伊斯蘭教的核心信仰是那句著名的「清真言」,即「萬物非主,惟有安拉;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這句話強調了真主安拉的唯一性。在《古蘭經》里更有記載稱:「你說:他是真主,是獨一的主;真主是萬物所仰賴的;他沒有生產,他沒有被生產;沒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敵。」這樣看來,基督教的聖像崇拜是穆斯林完全不能容忍的。而當時的拜占庭帝國與阿拔斯朝的聯繫十分緊密,其東南部與其接壤的阿納托利亞軍區、基維萊奧冬軍區等軍區受伊斯蘭教的影響較深,他們的軍區首領在一定程度上是抵制聖像的。因此,有理由從中推斷,拉攏這部分軍閥勢力,維護統治也是利奧三世發動聖像破壞運動的目的之一。

四、結語

在公元8、9世紀的拜占庭帝國,二元權力體系中的兩個主體——「上帝」和「愷撒」之間的矛盾的激化引發了一場以聖像崇拜為焦點的宗教運動。這場運動本質上是由世俗權力和宗教權力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的,受到對外戰爭的推動,最終以破壞聖像為表現。其中的原因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宗教等各個方面,甚至也有統治者個人因素影響。其複雜性並非本文之隻言片語所能盡表,本文僅提供一個角度,論證破壞聖像運動產生之必然性,形式之偶然性,以此來展現當時的權力交鋒。


[①]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Medieval Political

Thought, 350-1450, Cambridge, 1988, pp.288-289

[②] 《聖經·馬太福音》第22章,第21節;《馬可福音》,第12章,第17節

[③]《中世紀經濟社會史》,(美)湯普遜著,上卷第83頁,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

[④] 《拜占庭簡史》沃倫·特里高德著,第四章第四節,P114,上海人民出版社印 ,ISBN978-7-208-08046-1/K·1477

[⑤] 《宗教古今談》張綏 p.162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⑥] 《舊約·出埃及記》,20章3-5節,中國基督教協會,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印,1982

[⑦] 《拜占庭簡史》沃倫·特里高德著,第四章第四節,P115,上海人民出版社印 ,ISBN978-7-208-08046-1/K·1477


我知道的一次聖像破壞運動的原因是:東羅馬帝國覺得老被伊斯蘭壓著打,原因一定是伊斯蘭從不造像,連副畫都沒有,而東正教立太多像了。所以除了十字架其他的全砸了。不過沒卵用,東羅馬帝國還是被滅了,而天主教到處立像屁事沒有。工業革命之後還把那幫畫像都不允許的也揍的很慘。所以說有些話不能全部照做,領會精神就行了。神其實不在乎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神說不讓立像是因為古人審美實在夠嗆,立的像太丑神看不下去隨便吐槽兩句,腦殘粉還就當真了……教會其實是個挺無腦的組織。


推薦閱讀:

在雕版印刷時代,像資治通鑒這樣大部頭的書,大概需要多少版?保存雕版的倉庫的要多麼大?雕版又如何防蛀呢?
為什麼戚繼光以前,中國人很少用投石索?
中國如果拍一版《糟糕歷史》會有哪些糟糕的歷史細節上鏡?
皇民化運動的具體細節?

TAG:歷史 | 基督教 | 東正教 | 世界歷史 | 中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