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看毛澤東的矛盾論總是看不懂,他講那麼多到底有什麼意義?

有幾點不明白:事物的差異為什麼總要歸結到矛盾上啊?

矛盾的普遍性怎麼能同事物共有的矛盾混淆起來呢?

矛盾不僅存在於思維之中,更存在於客觀事實當中?

在我看來矛盾可以作為理解生活的一種方式,毛澤東也可以將之作為理解社會革命的一種方式,但有必要說得那麼哲學化嗎?

我沒有仔細讀過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更是知之甚少,該如何去理解他這一包羅萬象的矛盾理論?(我寧可去理解道德經)

作為一個理科生,我對投身政治的文人(好辯的動物)動輒用哲學化的語句來建構一套世界觀(更可恨的是一套辯證法)表示厭惡,對他們引用自然科學的觀點來牽強佐證更是極度反感,何況矛盾論有些地方在邏輯上還過不去。希望最終被證明的是我的淺薄,而不是不同性格類型的人的哲學口味有區別。。


任何事物,只要他們是要互相交流的,只要發展不平衡,就一定會有矛盾。有矛盾就要解決矛盾。而解決矛盾就要分析它,看差異是什麼,問題在那裡。然後才能做最重要的工作,如何化解矛盾。這是一種工作方法,也是學習方法。越早掌握這個思維工具,對你個人越有利。你還小,也許不懂。等你走上社會之後,被現實教育之後,就懂了。

在加一句,化解矛盾不一定是消滅了某個矛盾,具體的一個矛盾有時候是無法化解的,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的體現。但是,我們可以想辦法看能不能把這個矛盾轉化為次一節級的幾個較小的矛盾,然後再次分析,看有沒有轉化的機會。如果不能全部轉化,那就要想辦法找到其中比較主要的,想辦法解決。

矛盾論,實踐論,都是很高的方法論,很好的體現了哲學對現實生活的指導作用。如能很早很快的掌握,你在同年的人中,會有相對優勢。

我們中國人的思維應該是很容易理解的,我們的常識和諺語里,有大量的樸素辯證法的思維方式。

例如窮則變變則通,如樹挪死人挪活,如兩害相權取其輕,這些都是勞動人r民在現實生活里總結的方法論。所以說,不要脫離生活,脫離勞動,脫離人民,要改造自己的思想,不要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打轉轉。

may chair man mao be with you!


你就是書讀的太少而想的太多的典型。

給你舉兩個例子:

無論什麼世界,當然特別是階級社會,都是充滿著矛盾的。有些人說社會主義社會可以「找到」矛盾,我看這個提法不對。不是什麼找到或者找不到矛盾,而是充滿著矛盾。沒有一處不存在矛盾,沒有一個人是不可以加以分析的。如果承認一個人是不可加以分析的,就是形而上學。你看在原子裡頭,就充滿矛盾的統一。有原子核和電子兩個對立面的統一。原子核裡頭又有質子和中子的對立統一。質子又有質子、反質子,中子又有中子、反中子。總之,對立面的統一是無往不在的。關於對立面的統一的觀念,關於辯證法,需要作廣泛的宣傳。我說辯證法應該從哲學家的圈子走到廣大人民群眾中間去。我建議,要在各國黨的政治局會議和中央全會上談這個問題,要在黨的各級地方委員會上談這個問題。其實我們的支部書記是懂得辯證法的,當他準備在支部大會上作報告的時候,往往在小本子上寫上兩點,第一點是優點,第二點是缺點。一分為二,這是個普遍的現象,這就是辯證法。

——《黨內團結的辯證方法》(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十八日)(《毛澤東選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第1版,第496--498頁)

蘇聯建成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經驗,鼓舞著我國人民,它使得我國人民對於在我國建成社會主義充滿了信心。可是,就在這個國際經驗問題上,也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有些同志不贊成我黨中央關於我國農業合作化的步驟應當和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步驟相適應的方針,而這種方針,曾經在蘇聯證明是正確的。他們認為在工業化的問題上可以採取現在規定的速度,而在農業合作化的問題上則不必同工業化的步驟相適應,而應當採取特別遲緩的速度。這就忽視了蘇聯的經驗。這些同志不知道社會主義工業化是不能離開農業合作化而孤立地去進行的。首先,大家知道,我國的商品糧食和工業原料的生產水平,現在是很低的,而國家對於這些物資的需要卻是一年一年地增大,這是一個尖銳的矛盾。如果我們不能在大約三個五年計劃的時期內基本上解決農業合作化的問題,即農業由使用畜力農具的小規模的經營躍進到使用機器的大規模的經營,包括由國家組織的使用機器的大規模的移民墾荒在內(三個五年計劃期內,準備墾荒四億畝至五億畝),我們就不能解決年年增長的商品糧食和工業原料的需要同現時主要農作物一般產量很低之間的矛盾,我們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事業就會遇到絕大的困難,我們就不可能完成社會主義工業化。

——《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一九五五年七月三十一日)》

所謂主觀性,就是不知道客觀地看問題,也就是不知道用唯物的觀點去看問題。這一點,我在《實踐論》一文中已經說過了。所謂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問題。例如:只了解中國一方、不了解日本一方,只了解共產黨一方、不了解國民黨一方,只了解無產階級一方、不了解資產階級一方,只了解農民一方、不了解地主一方,只了解順利情形一方、不了解困難情形一方,只了解過去一方、不了解將來一方,只了解個體一方、不了解總體一方,只了解缺點一方、不了解成績一方,只了解原告一方、不了解被告一方,只了解革命的秘密工作一方、不了解革命的公開工作一方,如此等等。一句話,不了解矛盾各方的特點。這就叫做片面地看問題。或者叫做只看見局部,不看見全體,只看見樹木,不看見森林。這樣,是不能找出解決矛盾的方法的,是不能完成革命任務的,是不能做好所任工作的,是不能正確地發展黨內的思想鬥爭的。

…………

半殖民地的國家如中國,其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關係呈現著複雜的情況。

當著帝國主義向這種國家舉行侵略戰爭的時候,這種國家的內部各階級,除開一些叛國分子以外,能夠暫時地團結起來舉行民族戰爭去反對帝國主義。這時,帝國主義和這種國家之間的矛盾成為主要的矛盾,而這種國家內部各階級的一切矛盾(包括封建制度和人民大眾之間這個主要矛盾在內),便都暫時地降到次要和服從的地位。中國一八四○年的鴉片戰爭(21),一八九四年的中日戰爭(22),一九○○年的義和團戰爭(23)和目前的中日戰爭,都有這種情形。

然而在另一種情形之下,則矛盾的地位起了變化。當著帝國主義不是用戰爭壓迫而是用政治、經濟、文化等比較溫和的形式進行壓迫的時候,半殖民地國家的統治階級就會向帝國主義投降,二者結成同盟,共同壓迫人民大眾。這種時候,人民大眾往往採取國內戰爭的形式,去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階級的同盟,而帝國主義則往往採取間接的方式去援助半殖民地國家的反動派壓迫人民,而不採取直接行動,顯出了內部矛盾的特別尖銳性。中國的辛亥革命戰爭,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戰爭,一九二七年以後的十年土地革命戰爭,都有這種情形。還有半殖民地國家各個反動的統治集團之間的內戰,例如在中國的軍閥戰爭,也屬於這一類。

當著國內革命戰爭發展到從根本上威脅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國內反動派的存在的時候,帝國主義就往往採取上述方法以外的方法,企圖維持其統治:或者分化革命陣線的內部,或者直接出兵援助國內反動派。這時,外國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派完全公開地站在一個極端,人民大眾則站在另一極端,成為一個主要矛盾,而規定或影響其他矛盾的發展狀態。十月革命後各資本主義國家援助俄國反動派,是武裝干涉的例子。一九二七年的蔣介石的叛變,是分化革命陣線的例子。

然而不管怎樣,過程發展的各個階段中,只有一種主要的矛盾起著領導的作用,是完全沒有疑義的。

——《矛盾論》(一九三七年八月)

矛盾論都不看完就說自己厭惡哲學,還大膽地跑來提問,你是理科生就很懂科學?認為毛澤東不懂自然科學是吧?

來來來,看看這篇文章,毛澤東和李政道談笑風生講科學的時候你爹出生了沒有?

高中生不好好學習,一葉障目不知泰山,他的姿勢水平比你強不知道哪裡去了。

http://m.guancha.cn/GongYuZhi/2013_12_21_194236.shtml


你讀過《實踐論》嗎?

你學過熱學嗎?你讀過《自然辯證法》嗎?你剖析過多少個事物、多少對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積累過多少感性經驗,提煉出多少理性思考,最終又有沒有投入實踐反覆檢驗、以理性指導實踐、改造世界?

努力吧,青年。世界終究是你們的。


老毛沒學過微分方程/差分方程,所以他定性總結一下,就變成了矛盾論唄。能不能直接指導應用單說,至少直覺上沒啥大漏洞。

理科生是吧,來來來瞅瞅這倆條目。不喜歡文字敘述不是啥問題,但是既不喜歡文字敘述又不喜歡數學就是問題了~

Feedback

Control theory


我沒有仔細讀過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更是知之甚少,該如何去理解他這一包羅萬象的矛盾理論?

我肚子餓,但是不想吃東西,請問應該如何讓我不餓?


不是毛澤東淺薄就是你淺薄,依我看,還是你淺薄的可能性更大。

喏,你看,這就是一分為二,這就是辯證。


高中生就彆強行文理了,理工科研究中矛盾、辯證這些概念普遍存在,你必須掌握一套分析它們的方法。而馬列毛們不過是將他們抽象到哲學理論中去了


恕我冒昧,你說出這句話,我認為是滑天下之大稽,毛的方法論,不僅僅指導了中國革命,也是很多中國企業家的指導方針,這個早先在經濟報道中多次被提到,不是我自我創造的。

作為一個在實踐中被反覆驗證過的方法論,你說他淺薄,我只能說,你很敢說。

作為一個理科生,我對投身政治的文人(好辯的動物)動輒用哲學化的語句來建構一套世界觀(更可恨的是一套辯證法)表示厭惡,對他們引用自然科學的觀點來牽強佐證更是極度反感,何況矛盾論有些地方在邏輯上還過不去。希望最終被證明的是我的淺薄。


我舉個不恰當的例子:

這裡的【矛盾】不必按照字面意思去想,它已經是很抽象的意義了。

就像:

【套路】,字面上是「整一套成習慣、規範的動作流程」,但現在被抽象為「故意忽悠人的慣用手法」;

【加油】,本意是「加大內燃機的液體燃料供給以提升其輸出功率」,現在卻抽象為「鼓勵人儘力奮鬥」;

【打飛機】,字面上是「對天空人造單位進行物理打擊」,但現在被用來影射一種哺乳動物的本能娛樂活動…

所以《矛盾論》里的【矛盾】,不是僅僅指「相互背逆不可調和的針對點」,還包括更加抽象的意味,簡單來說就是「事物之間的非同質性」。

這個「非同質」,其實就是「不一樣」的意思,即便在物理學的理想空間里,有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它們也是有不同的,這個「不同」就是你將它們二者區分的「屬性」,一般人注意不到這個不同,但仔細想想,如果徹底完全一樣,那它們就應該直接重合變成一個了!(所以又有「全同」一說)這與初始設定的「兩個」【矛盾】了又!你看,一個簡單的物理模型就已經推出了自相矛盾的地方。

其實化解上面的矛盾比較簡單,只需添加額外的、不可忽視的「矛盾」就行了,如把「完全一樣」補充為「物理性質完全一樣,但作用效果與位置相互獨立」,這才符合了初高中物理試題里默認的關鍵詞「完全相同」的具體含義。

這裡面新造的【矛盾】,正是對二者的區別做了明確定義,使語句自身本來的矛盾化解了。換成人話,就是用「不同限定為標準」解決了語句中的邏輯硬傷。

矛盾論是既明快簡練又精悍深刻的哲學文章,簡明在大白話,深刻在太抽象,有些概念要答主多多耐心觀察生活,多和物質世界的規律相互對應起來,不要操之過急,心急【打不了爽飛機】,慢慢【加油】,閱讀專著,心無旁騖,才不會被網上各類混雜的信息【套路】。


敢於藐視權威是很好的。希望你能最後證明毛澤東的這篇矛盾論邏輯不好。這樣你可以改寫整個人類邏輯學。因為中外但凡有點的文化與見識的。應該都不覺得這個邏輯推理過程有啥問題。最多是說出發理念不可認同。你能證明毛的邏輯推理有問題,那你可以成為千古一師了。加油少年


毛澤東並不是正經的研究哲學寫論文搞學術的哲學家,對於他的理論和思維方式,並不一定在邏輯上就能完全自洽,也不會有特別清晰明確的定義,如果你把他的東西當數學來推導,那是腦袋被驢踢了。

不過你說他還比不上道德經…………道德經講的東西也很模糊啊。我不太搞得清你的標準。

毛澤東的東西,有理論有實踐,價值很大,找不到幾個能和他相提並論的。


其實,理工科學生應該更容易理解《矛盾論》,為了幫助樓主理解,提幾個思路。

毛澤東在《矛盾論》中明確提出了「和形而上學的宇宙觀相反,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主張從事物的內部、從一事物對他事物的關係去研究事物的發展,即把事物的發展看著是事物內部的必然的自己的運動,而每一事物的運動都和它的周圍其他事物互相聯繫著和互相影響著。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內部,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

這一段話中要特別注意,一事物的內部關係,一事物對他事物的關係,研究事物的發展這幾個範疇。事物的內部關係也就是事物的內部矛盾,運動發展是矛盾,生命過程充滿著矛盾。這些都可以從範疇推衍和證明。也就是說,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關係,那麼這些事物之間就存在著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有時候也把這種相互作用稱為作用力。就構成萬事萬物的宇宙來說,目前的自然科學研究表明,自然界的物質之間存在著四種基本的相互作用,也就是相互聯繫。一是強相互作用,是核子(質子或中子)之間的核力,它是使核子結合成原子核的相互作用。二是電磁相互作用,是帶電粒子與電磁場的相互作用以及帶電粒子之間通過電磁場傳遞的相互作用。它是自然界的一種基本相互作用。三是弱相互作用,次原子粒子的放射性衰變就是由它引起的,恆星中一種叫氫聚變的過程也是由它啟動的。在1968年,電磁與弱相互作用統一了,它們是同一種力的兩個方面,現在叫電弱力。四是萬有引力相互作用。既然整個自然界的物質之間存在著四種基本的相互作用,也就是相互聯繫,具體事物中存在著這些相互作用,也就是說充滿著矛盾,這就是說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二、事物的發展就是變易,運動就是矛盾。其實中國古人很早就得出了這個結論:《周易》中的「易」, 「易者變化之總名,改換之殊稱……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變易本身又是不易,這不是矛盾又是什麼呢?

三《一般系統論》是奧地利生物學家貝塔朗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醞釀,編著的,這是一部運用邏輯和數學方法研究一般系統運動規律的理論。在這本書中貝塔朗菲提出了系統是「處於相互作用中的各要素的複合體」。 貝塔朗菲撰寫的《一般系統論》中論述的系統有幾個要點,一是「一般系統論是關於『整體』的一般科學」;二是「系統從它們的真實性質和定義來看,不是封閉系統。每一個生命有機體本質上是一個開放系統。它在連續不斷的流入與流出之中,在其組分的不斷構成與破壞之中維持自己,只要它是有生命的,它就永遠不會處於化學的和熱力學的平衡狀態,而是維持在與平衡狀態不同的所謂穩態上。」三是「把世界統一起來的原理使我們發現在所有層次上都存在著組織。」什麼是組織呢?貝塔朗菲指出「懷特海從未忘記去強調,一個原子、一個晶體、一個分子都是組織。在生物中,有機體被定義為有組織的東西。無論是生命有機體還是社會,組織概念的特徵類似與整體、生長、分化、層次、支配、控制、競爭等概念。」對照《一般系統論》中提出的系統觀的幾個要點,結合系統的函數關係式,可以看出這正是毛澤東在《矛盾論》中的提出的系統觀。因為,《系統論》的作者提出要研究一個系統的變化規律,就必須要考察事物內部各要素間的相互作用,也就是相互聯繫,以及事物彼此之間的相互作用,即相互聯繫。這不就是毛澤東提出的「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主張從事物的內部、從一事物對他事物的關係去研究事物的發展,即把事物的發展看著是事物內部的必然的自己的運動,而每一事物的運動都和它的周圍其他事物互相聯繫著和互相影響著。」的矛盾觀嗎?

樓主可從以上幾個方面去理解《矛盾論》。


放心吧,孩子!

最終證明的,一定是你的淺薄。


找個文科生,向他借本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學以各門具體科學為標準,是對各門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並隨著各門具體科學的發展而發展,哲學離不開具體科學;哲學又對各門具體科學的研究起著指導作用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具體科學也離不開哲學。」

另外,身為一個文科生,我對理科生動輒就說哲學動輒如何如何表示厭惡,也對莫名其妙毫無道理的反感極度反感


別黑理科生,文科理科都有你這樣不讀書想太多的。


先讀一遍,再想著批判——批判你自己的愚蠢。


普京大帝說:「全部生活都是由矛盾構成的。哪裡沒有矛盾,哪裡就將是一片荒蕪。」

我認為這是當今利用矛盾論最嫻熟的戰略大師在實踐矛盾論中獲益頗豐然後說出的肺腑之言。

所以啊題主你還是太淺薄了。圖樣圖森破。


對於《矛盾論》的要點點評

1.社會的變化,主要地是由於社會內部矛盾的發展,即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階級之間的矛盾,新舊之間的矛盾,由於這些矛盾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前進,推動了新舊社會的代謝。

點評:此要點可合理解釋鄧小平理論及鄧公一手開創的改革開放事業。直至今日種種隱藏的社會矛盾及其演變都可以就此句話解釋。

2.黨內不同思想的對立和鬥爭是經常發生的,這是社會的階級矛盾和新舊事物的矛盾在黨內的反映。黨內如果沒有矛盾和解決矛盾的思想鬥爭,黨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點評:無。

3.這是矛盾的差別性的問題,不是矛盾的有無的問題,矛盾是普遍的、絕對的,存在於事物發展的一切過程中,又貫穿於一切過程的始終。

點評:小到家庭內外,大至國際形勢,均可用此句解釋。

4.所謂了解矛盾的各個方面,就是了解它們每一方面各占何等特定的地位,各用何種具體形式和對方發生相互依存又互相矛盾的關係,在相互依存又互相矛盾中,以及依存破裂後,又各用何種具體的方法和對方作鬥爭。研究這些問題,是十分重要的東西。

點評:可參照歷次國共合作,相互依存又互相矛盾,依存破裂,到瑞金,到延安,到西柏坡,到北京。需要強調的是,用何種具體的方法和對方作鬥爭,是建立在充分認知矛盾的基礎上。

5.研究問題,忌帶主觀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所謂主觀性,就是不知道客觀地看問題,也就是不知道用唯物的觀點去看問題。

點評:可否用此條解釋永動機研究的失敗?

6.一句話,不了解矛盾各方的特點,這就叫做片面地看問題。或者叫做只看見局部,不看見全體,只看見樹木,不看見森林。這樣,是不能找出解決矛盾的方法的。

點評:可參見金門戰鬥。

7.由於事物範圍的及其廣大,發展的無限性,所以,在一定場合為普遍性的東西,而在另一一定場合則變為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場合為特殊性的東西,而在另一一定場合則變為普遍性。

點評:辦公室環境。可能在一個辦公室加班加點同進步。在另一個辦公室喝茶看報搞內耗。

8.在複雜的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種是主要的矛盾,由於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

點評:官渡之戰,曹操抓住主要矛盾去燒袁紹糧草,袁紹反而不去救烏巢,反而督促主力部隊加緊進攻曹軍大營。

9.因此,研究任何過程,如果是存在著兩個以上矛盾複雜過程的話,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點評: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10.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鬥爭性。

第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種矛盾的兩個方面,各以和它對立著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第二,矛盾著的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各向著其相反的方向轉化。這些就是所謂同一性。

點評:戀人之間,愛人之間,婆媳之間,同事之間的磨合。

11.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對抗是矛盾鬥爭的一種形式,而不是矛盾鬥爭的一切形式。

點評:遠有漢朝和親。近有擱置爭議。還有對某省的政策演變。

12.結論

事物矛盾的法則,即對應統一的法則,是自然和社會的根本法則,因而也是思維的根本法則。

矛盾存在於一切客觀事物和主觀思維的過程中,矛盾貫串於一切過程的始終,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絕對性。

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特點,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

矛盾著的事物依一定的條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夠共居於一個統一體中,又能互相轉化到相反的方面去,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絕對性。

當著我們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鬥爭性的時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種不同的鬥爭形式的區別。

點評:前面看懂了,結論就不那麼拗口了。


矛盾是客觀存在的,而不是人為發明的。

最典型的就是電子的動量和位置,二者互為一對矛盾。動量測量的越准,位置的誤差就越大;反之亦然。同時精確測量二者是不可能的,必須二選一。把這個現象抽象一下就是矛盾論的思想。

另外樓主的對於哲學的反感可以理解,跟我當年一模一樣。後來發現反感的不是哲學,而是玄學——形而上學。哲學是從現實中抽象出來的理論,跟數學是非常相似的,只不過表達方式不同而已。因此切記要用學習數學的方法來學習哲學。而且別對文科有偏見,文科不等於文學,不是只有腦殘式的抒情。

還有就是矛盾論是馬哲的實際應用,沒有馬哲的根底肯定看不懂,就像沒學過高數就去學材料力學一樣愚蠢。因此建議樓主還是先去看馬哲教科書吧。

最後,哲學很偉大,哲學很偉大,哲學很偉大!


答主算是不錯了,還知道看看,某些人可是看都沒看就開噴


題主學過 形式邏輯 嗎?形式邏輯裡面的矛盾確實指的是思維方面,但毛主席在他的哲學論文當中所提到的矛盾並不和形式邏輯當中定義的矛盾相同,所以甚至有人說矛盾論這篇論文在矛盾一詞的錯用上帶了很壞的影響。所以毛在他的論文中提到的矛盾一詞只是指的事物的矛盾,或者是思維矛盾的投射?

另外,矛盾的普遍性與矛盾的特殊性,我覺得這是辯證法了。而辯證法是形式邏輯的高級形式,那麼,我們可以把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分別理解為形式邏輯當中的屬和種差。記得形式邏輯當中定義的規則就是屬加種差呢,比如人是會思考,會使用工具(種差)的動物(屬)。這就是為什麼事物的「存在」有賴於矛盾,即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

這只是我的一點膚淺理解。題主真的挺厲害的,我記得我當初看矛盾論的時候一點問題都沒有,只是一味地贊同它,後來才一點一點的發現問題。

最後,感謝閱讀!


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我們應承認矛盾,分析矛盾,解決矛盾。

矛盾具有特殊性,指矛盾著的事物的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矛盾即對立統一,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有共性和個性的關係,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並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

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情是沒有的。

二者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在一定場合為普遍性的東西,在另一場合具有特殊性。

我只是一個剛高考完的文科狗,以上參考高中政治哲學教材,馬哲對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係的理解,可能都是皮毛。

我不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噴馬哲,雖然我對馬哲的了解僅限於教材課本,但我覺得他有些哲學原理和方法論,避開政治因素的話,是非常有道理的。


矛盾論里有講到任何事物都是由外因內因在起作用,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所以勝敗皆決於內因!所以你想要達成自己的目標,首先自己的內因要立於不敗之地,通過外部的其它條件才能達成所願!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存在矛盾,比如戀愛雙方、同事雙方、老闆與員工雙方、生意夥伴雙方、親朋好友雙方、個人與政體雙方、個人與社會雙方,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矛盾,而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如果對事物的發展不能客觀的了解,就不能了解雙方之間現有的矛盾和將有的矛盾,也就不能解決雙方出現的問題。反之,如能客觀的了解事物的發展過程,了解矛盾雙方現有的矛盾和將會有的矛盾,那麼就能夠找出事物的本質,抓住事物發展的軌跡和矛盾,從而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動符合事物發展,客觀處理,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

那麼事物通常是如何客觀發展的呢?「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自身沒有參與到事物中去,那都是在主觀臆斷,那就是唯心論者;事物的發展趨勢都是推陳出新、新陳代謝,然後再到具體一件事物,初步接觸後腦子裡會有大致的印象和感受,再到理性整體(比如文字性總結)就是理性認知,理性認知依賴於感性認知,感性認知有待於發展到理性認知,如此循環,至無窮盡,則能達到我們客觀看待事物。


等於說一個高中生,都能質疑太祖的《矛盾論》咯,還順便夾帶私貨酸一下文科生的咯


題主應該問的是:哲學有什麼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難道沒有了矛盾論這本書你就不能生活了?
生活中我們肯定會用到各種哲學裡面的思想,但是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或者說我們沒有能力用語言和邏輯去表述這些思想。
而哲學家卻可以把這些思想抽象且表述出來,很厲害,哲學也許在普通人看來並沒有什麼作用,但是在宏大的格局上作用還是很大的。

看題主的問題,應該先從入門哲學看起,矛盾論不適合未入門的人。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422851


文科生說,a&>b,然後說b&>c,最後說c&>a。

作為理科生無法理解這其中的邏輯。

文科生說,你還太年輕。


先明白方法論在看毛吧,他的水平不下於馬克思

等到若干年後你看完毛的著作再來回頭看這個問題,你一定會為你的淺薄而感到羞愧


別把這些東西往高大上方面去想,最好回歸到日常生活和常識上來理解。矛盾的根本性質是對立統一。抓住這四個字就可以。什麼是對立統一,一對夫妻,天天吵架,互不相讓,還離不了。什麼是主要矛盾?就是兩人在要不要生孩子和在哪家醫院生之間比較,前者必然是主要矛盾。什麼是主要矛盾方面?就是誰的基因決定生男生女。幾十年沒看了,不知道記得對不對呢。這也是一對矛盾。呵呵。


哲學(矛盾論)是個人建立世界觀與人生觀的一種工具,對理科有所補償,但作用不是很大,

然而,準確來說,世界上每個人並不是都是有自己明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話說回來,既然是工具,你用著不順手就別用,還有其他的工具可以選擇

世界觀:我在哪?

人生觀:我是誰?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努爾哈赤


證明的不但是你的淺薄,還有你的狂妄。


語言是人創的工具,其辭彙初始的定義來源不一定是精確的,更可能是混亂和莫須有的,如冷啊熱啊甜啊咸以及更高級的辭彙,都可能存在不精確的地方。因為世界是複雜的,一般來說人對世界的第一感覺是粗淺的。哲學家和其他學科的工作者當然很早就發現了語言工具的不足,所以或創造或借用地使用了大量普通人看來玄而又玄不容易理解的辭彙,如數學語言,物理學語言。哲學語言也是同樣的。其實你提到的那些矛盾問題,高中哲學就有講,有不懂就問政治老師和文科同學,簡單得很。哲學家引用科學的例子是因為幾百年前哲學家本身或多或少就是科學家,都是對世界好奇而用理性追尋答案的人,近代科學和哲學分道揚鑣了,不代表哲學就不需要科學的滋潤了,畢竟哲學是愛與智慧的學科嘛。你看到哲學家似是而非地引用科學成果,不能站在今天今人的角度上一昧地嘲笑他,要站在他的時代看看,你會發現,說不定他那時候的科學就是那麼告訴他的,又或者這些問題在他那個時代是科學所不能解決的。

祝你越來越有智慧。


不是每個人都能拿得起打神鞭。

人生閱歷還不夠的時候先把《實踐論》讀透,有了經驗、反省、積累再來讀《矛盾論》。

讀不懂也沒關係,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年輕人不會去讀毛的著作,讀過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也沒領會到其含義,能夠踐行毛的方法論的則更少,甚至於可以說萬里無一。


理科生?別別別,您說您自己就好,我可不想我一個學物理的又被代表了


我個人認為矛盾論有些生造概念。比如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這兩個東西。生產力可能是一系列因素的函數,生產關係是另一些因素的函數,同時生產關係也是生產力的自變數。如果要提高生產力,那麼需要改變生產關係和其他一些影響生產力的變數,再細一層,為了改變生產關係,就需要改變影響生產關係的自變數,最後就會把問題確定在一系列更小的變數上,比如氣候,水利,農村的結構,工廠的所有制方式等等。我個人認為這樣才能具體問題具體建模分析,而不是任何問題都去想誰和誰有矛盾,這樣不一定符合世界的自有規律。

用矛盾分析問題應該適用於政治,博弈,對抗的領域,而不是生活的全部,他是一個簡化的模型。一些膚淺的想法,輕噴。


作為哲學生,表示你好屌!


你指望詩人的邏輯思維能有多清晰,看不懂就對了


就好像毛的書法一樣,你一本正經地去研究就輸了。


要理解矛盾的意思。

狹義的矛盾就是我們常說的,生活中常用的矛盾。

廣義的矛盾即是對立統一。要對立統一的看世界,絕對相對的看,共性個性的看,普遍特殊的看。總之,矛盾的看時間。


告訴你一個能看懂得秘密:看至少20遍,我一開始也看不懂,多看幾遍就慢慢懂了。


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認為煤是黑色的人,也存在認為煤是白色的人。

對物理事實,或者說一種常識性的判斷,有著根本的矛盾,所以支持這兩種觀念的人,一定會永恆的對立下去。

你可千萬不要說,認為煤是白的,就一定是錯的。人是有主觀性的,當你覺得某件事情是基本事實,你就選擇了一種立場,你就不再客觀了。主觀性不可消除,所以你會發現,多少你認為理所當然是錯誤的「謬論」,無論何時都有市場。多少你心裡覺得無比正確的「真理」,說出來都可能受到人質疑的目光。

今天,煤是黑的,成為了一種普世價值,只是因為主觀上支持這個立場的人,站到了數量和力量上的主流。

你現在說,覺得某種哲學,是讓你厭惡的。至於理由,那寫的是一段一段,邏輯縝密。

回答里,覺得你的觀念錯誤,覺得這種哲學,是多麼偉大。至於理由,那也是引經據典,不容置疑。

當然,至於誰說的對,那可就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了。這種爭論,現在進行著,以後也會進行下去。

萬世萬物都是運動而矛盾的,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角度出發,當然是說,普世真理作為上層建築,隨著社會和經濟發展而起變化;從主觀唯心主義的角度出發,當然是說,人的主觀立場的集合,構成了普世價值、物質世界。

至於這兩種主義,哪個是正確的,那就自然是,看你站在哪個立場了。


看來,樓主根本不懂啥事抽象。啥事哲學


一、因為這是哲學,不管用什麼語言文體形式哪怕是四格漫畫表示出來它都是哲學。二、哲學問題要用哲學的規矩和方式來辯駁,不是你認為怎樣就怎樣,而應該是你的論述經得起一群懂哲學的人的推敲,就如同論文答辯一樣。三、看不懂矛盾論的人其實看別的也是一知半解,只不過他自認為看別的哲學看得很懂。四、不是每個人都懂哲學,這點最重要了,大學教育的普及,以及網路的發展讓很多人誤以為,上過大學能在網上留個言就不可能不懂哲學,其實,如果那麼多人懂哲學而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因為這些網路哲人的增加而出現哲學家井噴,這足以說明自稱懂哲學和真正懂哲學是是有本質區別的。


雖然我不確定題主是不是毛概論文寫不出來了到知乎求解,如果是,這種方法真是太高明了,我以後會學習如此提問的。如果不是,我就隨便扯兩句啦,咳咳

看到題主提了這麼多問題,又說自己是理科生,我這才有點懂為啥你啥都不太懂。具體問題就不具體回答了,因為自己也不一定解釋的清楚,不過可以講講怎麼去理解矛盾這一類哲學原理。我最開始接觸矛盾是那個關於矛和盾的小故事,題主可以找來看看,再想想,應該會有所領悟。

毛的矛盾論其實已經算是很通俗的了,裡面的例子也是很生活和現實,如果結合歷史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如果說題主對矛盾過於哲學化的解讀表示厭惡,那也可以用dislocation,deconstruction一類的文學理論解讀呀,然後你會發現其實毛已經挺通俗生動了。

而且我認為毛是用例子解釋它的原理,原理本來就是精確簡明的。就像題主在解釋物理化學原理時總要舉例證明一樣,只是題主光看前面的原理而不結合後面的例子,自然就會糊塗了。

看到題主說自己沒仔細讀過毛的文章,對馬克思主義知之甚少,我就放心了。難怪這麼多困惑,可能是高中政治,大學四大金剛課在會周公吧。如果題主願意讀道德經的話,也是十分歡迎嘗試的,或者什麼聖經呀,現代啟示錄呀,論語呀都可以讀讀,書讀多了就機智了。
好了,滾去趕毛概讀書報告了,祝題主早日參透。


我的看法是這樣的,矛盾論與實踐論的前提是認識事物並改造世界,除此之外是價值無涉的。矛盾論的精髓是對事物進行分類(矛盾,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等等都只是針對當下所認識情況的不同層次的事物的名稱),通過實踐論的方法進行分類,但不要忽視類別直接的聯繫與轉化。


毛自己都看不懂,就你?


本本主義,矛盾論,實踐論,論學習方法。我是毛粉。

他用簡單直白的語言解釋了那麼複雜的哲學問題,不服不行。


矛盾論都要學得JJYY的,服了你們,不懂就是不懂,硬掰矛盾論是錯誤的。矛盾論就是一哲學工具書,就跟數學微積分一樣,你沒看懂就說它是錯誤的?不會去跟懂的老師問問的?至於老毛與馬哲,這只不過是矛盾論的具體研究而已,你都沒去看過,那還在知呼上鬼扯什麼。


哲學是將事物的本質表達出來,用語言文字去描述抽象的內容邏輯,然而直接看這些語言文字的人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將其想表達的抽象本質理解明白的。

從題主的問題可知,題主的「看不懂」,是自己「沒讀懂」。其實,缺少實踐的確很難真正理解哲學,哲學是具體科學的升華。題主將自己的專業讀到PhD水平,或者帶著冷靜的眼神在社會中摸爬滾打過,亦或多讀史試著歸納一套能解釋普遍規律的理論,應該就能理解辯證唯物主義說的是什麼了。

本人兩年前考研時系統研讀了一遍馬列,並沒有發現辯證法或矛盾論有什麼邏輯問題,儘管高中時也一直迷惑「矛盾」到底是神馬玩意,反而深深佩服當初能將事物普遍原理提煉出來講清楚的人。

關於矛盾論,懶得去翻哲學書了,隨手百度來:

矛盾對立統一:唯物辯證法的矛盾範疇是辯證矛盾、客觀矛盾,它是指事物之間或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

對立和統一是矛盾的兩個根本屬性,矛盾的對立屬性稱作鬥爭性,矛盾的統一屬性稱作同一性。要深刻理解唯物辯證法的矛盾,就必須弄清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的含義以及兩者的相互關係。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1)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普遍聯繫的根本內容,特別是揭示了變化發展的內在動力。

(2)對立統一規律是貫徹於其他規律和範疇的中心線索。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認識方法。

(4)對立統一規律體現了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根本分歧。

題主的困惑辨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早就給出了解答——多實踐吧,少年!

PS:本人純種理科生,最討厭文科背誦(懶~),高中時太淺薄也曾搞不懂政治書為什麼沒什麼內容也能寫那麼厚。



你知道博士為啥叫PhD嗎?


這個理科學到最後也是有一些哲學的影子的。生活中舉個簡單的例子,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就是一對矛盾,看起來是虧了,實際上是賺了


先從基礎的開始看。


即使是科學技術,也有自己的哲學理念。《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本書我們都知道。那你知不知道物理學為什麼要被稱為自然哲學?任何科學技術體系的建立,背後都有自己的方法論。而方法論的背後,都可以歸納出自己的哲學體系。

物理的背後是實證哲學,與政治並不必然關聯


*這篇哲學論文,是毛澤東繼《實踐論》之後,為了同一的目的,即為了克服存在於中國共產黨內的嚴重的教條主義思想而寫的,曾在延安的抗日軍事政治大學作過講演。

——《毛澤東選集》

毛澤東做事情總是理論先行,為現實服務。


現在初中就開始分文理了么?

別生氣,開個玩笑,無惡意。

既然沒讀過,沒了解過就去讀啊,去了解啊,問這個問題沒用,在這找認同取暖是無意義的。

辯證法都讓你噁心了你說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能告訴你什麼呢


我覺得你把它看成一種實用的思維,而不要當做哲學就好了


題主是不是年紀還小^?_?^


來答題的果然是一群毛粉


為什麼我只想說存在即合理啊。


為什麼大家都忙著嘲諷啊,沒有一個人可以詳細回答樓主的問題呢,不巧,我昨天剛剛讀了矛盾論,我也有類似的疑問(不完全一樣)。

等我邀請幾個人。


看不懂就對了。矛盾論是有一定深度的。你要繼續看,仔細思考,結合實踐進行分析,看多了你就懂了。


你自己看不懂別說毛主席行不,這是以他為代表的革命前輩的經驗總結。


毛粉好多,但是你們既然認為他哲學好,他的哲學卻沒有在哲學家共同體中獲取廣泛認可(包括中國的),能告訴我是什麼回事嗎?

一個在某種意義上的成功者,不一定是各種意義上的成功者。

矛盾論這麼牛逼也未見得他就走對路了,餓殍遍野是崛起的充要條件嗎?我看未必。

毛粉啊,你們這叫媚俗,但歷史從來不缺牽強附會之言,請你們繼續添磚加瓦。


兩種可能:

一是你壓根兒沒看懂,因為你壓根兒沒看懂,所以你沒理解很正常。

二是你已經看穿了一切,發現這特么全是狗屁。永遠不可能自洽的理論,理論本身就是矛盾的,所以才會看誰都是矛盾的。但是詭辯終究是詭辯,也只能是詭辯。

估摸著題主應該還是第一層次。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人民的名義》中的陳岩石,他可以稱得上是老一輩的有理想的共產黨員么?
希臘青年運動消息三則
宗教角度來看,共產主義算一神教還是多神教?
「人口紅利」是否等同於「奴隸紅利」?

TAG:生活 | 社會 | 中國近代史 | 馬克思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