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朱子對《中庸》中「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的注?

鄭注孔疏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者,言喜怒哀樂緣事而生,未發之時,澹然虛靜,心無所慮而當於理,故「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者,不能寂靜而有喜怒哀樂之情,雖復動發,皆中節限,猶如鹽梅相得,性行和諧,故云「謂之和」。

鄭注孔疏的一個「緣事而生」就比較好理解。

但是朱子在四書章句集注中的,「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無所偏倚,故謂之中。發而中節,情之正也,無所乖戾,故謂之和。」這段注就感覺太過於跳躍性了。

尤其是「其未發,則性也」這句著實不太懂。

小子愚笨,請諸位先生多多指教。

----------------------------------------------------------------------------------------------------------------------------------

還有一個就是一直很頭痛的一組關係老搞不明白。

就是《中庸》之中 」感「、"性「、」情「三者的關係,也請諸位先生解惑,小子感激不盡。


性者,本性,意為人最根本的天性。朱熹認為人心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心之本體,叫做天命之性,是恆久的真善,來自天理的賦予,與天理是同一的;另一部分是來自肉體的,這部分由清氣與濁氣,叫做氣質之性,有善有惡,這部分中的惡叫做人慾。當人與外物接觸,就會動心,動心所表現出來的叫做情,即情感、情緒之謂。

喜怒哀樂未之發,沒有任何情緒的時候,即未與外物接觸,或者與之相接的事不足以使心起波瀾,心未動,則情未發,外在沒有任何情感與情緒的顯現。這時候,心是虛靜的。中者,不偏不倚。心沒動,虛靜待物,自然是不偏不倚,天性在心中佔據著主導地位,天性是中的,不偏不倚的,因此未之發,性也,謂之中。這個中是因為天性純合天道。

發而中節,當心與事相接,情緒開始顯現,比如和久別的親人相見,努力已久的事業付諸東流,這時心動則產生情感,如果表現出來的情正,與親友見不過分喜悅,受到挫折不過分哀傷,說明心中氣質之性的那部分人慾沒有發動,沒有發動,則說明氣質之性中那部分惡沒有了,也就是去人慾徹底,只剩下純合天道的本性,心中善佔據主導地位,沒有乖戾之氣,謂之和。情感宣洩的恰當,不過分,謂之和。這個和不僅是情感上表現出來的和,更重要的是純合天道的本性表現的和。

無論是喜怒哀樂之未發,還是發而中節,都是因為心中純合天道(天理)的本性在起作用。若有人慾夾雜,那麼就達不到絕對的中和狀態,因此朱熹提倡,存天理,滅人慾。

《中庸》的解釋歷來比較多。我的理解是這樣的,性表示心之本體,是身體的主宰,上體天道明明德,下可親民止至善。身與物接,則心生意,意動則生情,情者,情感、情緒、事情發生時的態度等等,其中意境自己體會。感,是心與情的中介,心遇事而有所感發,感發而生情,而有所行為。這個感可以理解為意動。我的理解大體就是這樣,你還需自己細細品味。《中庸》是可以背一輩子,琢磨一輩子的。


朱子注《中庸》:「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無所偏倚,故謂之中。發而中節,情之正也,無所乖戾,故謂之和。」

性:空性,cosmic consciouness。人的本質,亦為萬物的本質,即道。人體性,只能在無偏見的情況下才能體會到。所以,性≈無偏見,中=無偏見,「無所偏倚」。

未發:當一個人無偏見時,ta遇事遇人不會喜怒哀樂。

節=覺,中節=落入覺知。此時喜怒哀樂發作者清清楚楚地知道這情緒是我自己的事,並不是對方的錯,沒有看不起對方,「情之正也」,「乖」與「戾」相反,乖=討好,戾=剝削,大致為上下級關係,情正,則無操控和被操控。

和:一起生活時協同,大家界限分明,同時彼此響應。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就有兩種,「已發」和「未發」的區別,在北宋的時候,曾經變成了一個重要的討論,這個討論在北宋時期,叫「中和」問題,這個問題的關鍵點不在於「已發」,「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但是這個「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個討論很多。

一種討論是說,「喜、怒、哀、樂之未發」是「未嘗發」,「未嘗發」的意思是,它會發,還沒有發,也就是說,人的內心中有那麼一段時間是無喜、無怒、無哀、無樂之時,沒有情緒之時,這是一種理解。

另外一種理解是,「喜、怒、哀、樂之未發」,這個「未發」乾脆是不能發。前者是變成了心的兩個體段,人的心理狀況的兩個時段,一個時段是無喜怒的時候,另一個時段是有喜怒哀樂的時候。那麼把這個「喜、怒、哀、樂之未發」,理解成不能發的時候,這就變成了兩個層次的存在,一個層次是人的可見可感的情緒,另一個是它背後,本身不能顯現,經由情緒顯現出來的本質。因此就訓成了朱熹的性情之別。


性發為情。性本性也。


推薦閱讀:

本人姓張,誰可以幫我想一個謙卑中庸的名字?
如何理解「仁者無敵」。?
古代已經離我們遠去,為什麼我們還要讀古書?
怎麼看待南懷謹其人?
《大學》為什麼說「事有終始」,而不是「事有始終」?

TAG:哲學 | 國學 | 儒學 | 中庸 | 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