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值得一看嗎?

對經濟學比較感興趣,想增進一下了解,是否應該讀《資本論》呢

我對政治和經濟學都比較感興趣,能推薦一本入門書籍嗎?


想了解經濟學

推薦從各個高校的教科書開始

如果能找朋友弄到課件之類的也是個選擇

在自己水平到達一定的程度的時候

(參看各個經濟專業本科生培養計劃)

可以回頭翻看過去的一些所謂經典

但是你會發現

不看也沒所謂

後來的總比前面的更加豐滿

與切合實際。

所有推薦經濟學入門者以國富論,資本論等著作的人,

一概可以認為是外行

知乎這樣的人特別多,

慎之慎之


有些回答為了黑而黑,還不說明理由,一味嘲諷還不亮乾貨,真的很 LOW。

不吹不黑地說,《資本論》絕對值得讀,但或許不適合入門經濟學的時候讀。

我沒說《資本論》正不正確,因為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我自己也並不十分清楚。但首先,除了正確和不正確,絕大多數理論都處於兩者之間。其次,嘲諷向的回答似乎都潛意識地把《資本論》和現代經濟學進行了比較,但這根本就是不合適的角度——你讀《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或《化學概要》是為了從中學習現代物理或化學理論么?事實上,這些歷史上的經典著作之所以值得讀,並不是因為其理論的正確性到底有多高而值得現代人將其當成教科書或科普讀物來學習,而是因為這些理論本身就是其所處學科對歷史環境的記錄、反映和研究。

換言之,一本經典著作值不值得讀,和它在多大程度上是正確的,其實是兩個問題。

所以,當你對經濟學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後,《資本論》應該說是值得閱讀的。但在入門階段甚至還沒有入門的時候,《經濟學原理》大約更值得讀。

——我也沒說《經濟學原理》正不正確,我只是說它是一本適合入門的經濟學教科書或科普讀物。

——————————

補充一點:還有人說讀《經濟學原理》永遠看不懂《資本論》的,這就很奇怪了。其一,這個問題問的是經濟學入門,不是政治經濟學入門。其二,別的學校不清楚,就我所知,清華社科學院經濟方向是做政經的,但經濟學原理可是剛上大學的必修課。


對資本論的閱讀,並不如某些答主一樣說的那麼容易參透。

它並不適合一個入門者讀,是因為它所描述的情境、模型是以古典經濟學的基本經濟理論為前提的,因此在沒有對其背景的理論有較充分了解的前提下,你也許會看得一臉茫然,而看書看得「不明覺厲」不是個好事。

如果你已經具備基本的知識,那麼你初閱之後也許會發現:

一、說「馬經毫無道理」「馬經根本上就大錯特錯了」「馬經這也錯那也錯反正都錯」大概率是硬要用不同體系的理論來解釋馬經,或者一拍腦袋,或者一看自己的屁股的結果。說「馬經哪裡哪裡有問題,存在什麼什麼問題」的,可以看一看,一般不管水平高低,還是有理有據的。

二、不要把馬的模型原原本本地搬過來試圖解釋一切,想用一本前時代的書里的模型來解釋一切、說服所有人,捧得像基督徒對聖經一樣的,我們不叫他馬克思主義的研究者和學習者,我們一般稱他「原教旨」。

三、讀這本書的目的,希望你不是用來裝逼,也不是來做「馬教徒」的(我個人很希望多看到一些「馬克思主義者」,但「馬教徒」就算了)。看過之後有了感受覺得應該批判也可以,我認為馬克思主義者歡迎一切對馬經的合理批判,因為那足以幫助我們進步,真理越辯越明。

四、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儘管馬提出的經濟運行的模式和模型部分存在過時的現象,但馬成書的年代正是各種各樣的現代經濟體制在當年比較接近雛形的模樣,那時候「生產力與生產關係」還是能清晰觀察到的,很赤裸裸的東西,大家吃人都不帶吐皮。因此它對你研究現代各國經濟模式的核心目的或者說其實質是有幫助的。

以上,是我的一點淺愚之見。


《資本論》文筆不錯,翻譯得也很精,當課外讀物讀讀挺好的,別當真,就那種翻翻的感覺就可以了。

在我們人民大學,《資本論》是必修大課,70分才能及格的。但是即便老師,也是更多地從馬克思的寫作風格、思維特點等方面,去講述當年的歐洲政治經濟形勢與社會思潮,非常引人入勝。

反正馬克思的「歷史的與邏輯的」思維方式對我的影響,真的就是在人大的《資本論》課堂上得到的。


我的專業是物理,我從沒聽說過有同學看過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或者伽里略的《對話錄》,我相信生物專業的人,即使是很優秀的也沒幾個去讀達爾文的《物種起源》

真正去讀這些20世紀以前的專業著作的人,刨去史學研究者,往往不是專業人士,而僅僅是像題主一樣「感興趣」、「想了解」的人

專業上我們需要的一切知識都已經給distilled down到現代教材中了,而且現代教材有更多up to date的信息和知識,用多代人打磨過的教授體系來編寫,學習成本要比用老著作少得多,而且學到得東西更加relevant

不是說老著作不好,你單獨當作消遣或者興趣去看肯定也能找到那些巨人牛逼的地方,牛頓在《原理》中算行星運動的方式就很特別,和現代教材通行的演算法截然不同,但是so what?這些trivial的智商愉悅感不是一個想「入門」的人一開始就花費主要精力去追求的東西,除非你看一本著作就是為了豐富談資吹牛逼,專業上來說,現在誰還靠手算行星兩體解析運動來搞科研?發在《中學物理》雜誌上還差不多


這東西你上學時候是看不進去的,但是很多關鍵論斷又非得知道,就有了高中政治課。當然我不曉得現在高中政治都講些啥。

等到走上社會被翻來覆去的整了,你自然就想起來當年非常不耐煩的政治課上聽到的那點零碎了,這會子看資本論看毛選的動力十足。


資本論一開始讀應該說字全都認識也知道講的是什麼,但是,讀完之後感覺僅此而已。

後來考研深入學習了宏觀和微觀,又複習政治的時候,裡面有政治經濟學這一部分。這個時候才意識到資本論是本神作。

1.裡面講資本主義的資本來源:掠奪農民土地,高利貸.我想到了,今天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這麼快,高利貸搖身一變成為互聯網網貸,服務的是社會最底層最沒錢的那部分人,本來沒錢才去借的,你這麼高利息,把他們榨乾,社會必然會動蕩。

2.資本主義為什麼剝削.我之前學高鴻業和范里安的微觀時都不懂一點,為什麼在完全競爭市場中,利潤率為0,資本家還願意去投資。後來懂了,原來他們利潤為0,但賺取剩餘價值>0,而這部分價值是工人勞動創造的。換句話說,勞動是社會進步的源泉,你越辛勤工作,社會越進步,資本家越來越富有,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你卻祖祖輩輩只能赤手空拳。

3.這個社會,你為什麼感覺到壓力越來越大.機器的使用,會讓工人的剩餘價值成倍的增加。因此,智能程度越來越高,找不到工作的人也越來越多。之前給你工資養著你,是為了讓你創造更多的剩餘價值,現在給機器人喂點電,我就不需要你了。現實就這樣啊。

4.金融業。這是馬克思抨擊的很厲害的一部分。金融業是資本主義發展的高級產物,也是每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直接來源。記得初中的時候,地理老師就說我們要產業轉型,像歐美國家學習,發展服務業。我當時就想,我們都發展服務業,那糧食哪裡來,鋼鐵哪裡來?事實上,我們現在也產業轉型,而且轉型的很厲害。國家前段時間印了那麼多錢,如果利用凱恩斯的原理,國家增加貨幣供給,是可以一定程度拉動需求的。但是,我們中國卻沒有。為什麼?因為這部分錢去了股市,去了樓市,所以股市和樓市裡面的錢很多,但是消費依然沒帶動起來。後來國家發現刺激需求不那麼管用,那就搞供給側改革吧,去產能。(接下來,是自己的觀點。我們國家真的產能過剩嗎,我們國家實體行業很缺錢,哪門子產能過剩?在西方,產能過剩就是供給大於需求,意味著經濟蕭條。我覺得,所有的產能過剩,都是相對意義的產能過剩,那就是需求不足。我們國家前面印鈔了,依舊沒有帶動需求,因為錢去了股市和樓市啊。確實,從供給側改革,提高實體產業的利潤率是根本,但是直接改革股市和樓市不是最直接最省時省力的嗎?我的想法中央肯定想過,應該有更深層的原因我不知道吧)

5.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

以上的觀點,歡迎網友評論


不建議看,書很厚,內容又多,更像是一本數學書,邏輯能力不強的人就不要折磨自己平庸的大腦了。

如果非要看,就讀前面勞動價值論吧。這部分是資本論的全部預設基礎。如果你同意馬克思所說的一切價值均來源於人的勞動,那麼,以後的剩餘價值啊經濟危機啊,都是邏輯推導的必然結果。


值得一看。

1,底下有人說,裡面很多例子脫離實際。

但人人都有時代局限性,馬克思那個年代,企業等結構相對簡陋,他對當時社會說的,不能指望完全契合現在,只要核心主旨沒錯,那麼不能因噎廢食,認為一些例子不合適,就否認全部。

2,有人說,資本家也要承擔更大的風險,所以有超額利潤並不過分。

可是儘管有部分資本家沒熬過風險,崩潰破產,跌落階層。總有少部分資本家熬過了這些風險,而且財富到了一定的門檻線後,隨著資本越積越多,而面臨的風險反而越來越低。因此對於這部分資本家來說,他們面臨的風險,和獲得的財富是不成正比的,真正承受比較大風險的是中小資本家。

而這種模式,導致的就是財富階層撕裂,少部分人擁有大部分財富。

舉個例子,你認為比爾蓋茨破產的概率高,還是你家附近的小餐館破產的概率高?誰傾家蕩產的風險更大?

即使馬雲破產了,是馬雲東山再起的概率高,還是普通中小資本家的概率高?

風險和財富的關係,不是財富多高,風險就會拔得多高的,風險不可能一直無限增長,財富身價幾十萬和幾十億之間相差一萬倍,但他們承擔的風險也是相差一萬倍?普通中小資本家遇到風險可能傾家蕩產想跳樓,大資本家還有比跳樓風險大一萬倍的事?

大家看到了企業破產的風險,因此忽視了大資本家對中小資本家和其他人的剝削。

風險自然存在,可風險不是和你財富成正比的。

風險並不能掩蓋剝削與被剝削的事實,風險的存在,恰恰說明了資本家內部也存在互相剝削的事實,大魚吃小魚。

3,有人說,按需分配,我想要好多美女怎麼辦?怎麼按需分配給我啊,劉亦菲你按需分配呀?

首先,按需分配不是按慾望分配。

為什麼要提出按需分配?

恰恰是因為人的慾望太大,而財富的積累有馬太效應,越有錢的人越大的概率獲得更多錢。而越沒錢的人越難賺錢,也就是錢生錢比勞動賺錢容易的多。

這導致資本像滾雪球一樣,而普通人靠勞動賺錢的積累速度趕不上頂尖資本家財富增殖的速度。

按需分配是說,你生活需求有多少,你就拿多少。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資本家也只是睡一張床吃三餐飯,卻壟斷了大量社會流動性又不是全部用來滿足自己生活需求,只是單純地囤著,而普通人卻又缺乏足夠的錢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是按需求分配,不是無限制滿足你的慾望。按需分配是對目前的社會現象的一個補丁,而不是憑空設想出來的。

4有人說,以前大鍋飯不是失敗了嗎?所以公有制不靠譜。

首先,人家提出公有制,是針對私有制的弊端來說的,私有制的弊端,私有制情況下,財富分配完全靠自己,而越有錢就越容易擴大自己財富,而越沒錢就越難賺錢,那麼你怎麼防止財富過度集中?怎樣防止財富過分分化?公有制是提出來的一個針對私有制的補丁,因為過分私有制,必然導致財富越發集中,現在政府對富人收重稅之類的措施,其實和公有制措施一樣,都是一種針對目前私有制的一種補丁。但收重稅之類的並不能根本性解決問題。財富的越發集中這個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其實,所有的內容,簡而述之,就是目前的世界的制度是無法持續的。古代王朝末年,土地兼并的現象都很嚴重。

你仔細想想,現在世界的問題根本性解決了嗎?

你怎樣防止財富過分集中?怎樣防止貧富差距越來越拉大?防止階層撕裂?

這個問題,從古至今,一直存在,現在並沒有解決,古代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現在看似好點,普通人也能吃飽,但其實財富撕裂的幅度更誇張。這只是生產力的持續增長掩蓋下的平靜而已。

一旦生產力減緩,那麼這個問題必然會越來越突出,到時候我們怎麼辦?再來一次世界大戰重新分配財富?還是去薅新興國家的羊毛?還是靠債務?

這個問題並沒有根本性解決,從古至今幾千年一直存在。這也就是我們說的共產主義的幽靈一直在徘徊。


你學經濟學是為了做什麼呢?如果是為了上網吹水,或者了解歷史上相應的經濟情況,那麼馬經國富論都值得一看,因為古典經濟學比較簡單了,門檻低,是個人都能看懂,又沒有什麼模型公式,上網吹水足夠用了。如果你要用它來指導生活來賺錢呀,那還是別看這些古典經濟學著作了,浪費時間。去看看正統西經,看看現代經濟學的一些理論,新古典主義,凱恩斯主義(這個相關的東西可以重點看看,因為我國政府奉行凱恩斯主義),奧地利學派,貨幣主義的一些著作都可以看看。學習裡面的一大堆模型公式,這些更實用,並且比較符合現代社會的情況。同時入門的話,我推薦曼昆的書,不要看經濟學原理,太枯燥容易看不懂。曼昆的例子多,比較好理解一點。同時政治方面,如果你是為了吹水,那麼根據你的政治立場選書看吧。如果是為了應用到工作中,如何去管理工作。那麼我首先推薦你去買一些國內大學的管理學教材,先基礎了解管理學。然後可以用德魯克的書打底,同時借鑒性的參考彼得聖吉的書,特別是學習型組織,這一段特別有意思。為了從政的話,那就再加一些法學方面的書和馬經(馬經比起經濟意義,政治上的意義更大一些)


誰會對你了解的最深刻,是你的敵人。致力於做資本主義掘墓人的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認識是最為深刻的。當下社會的本質也從未改變。


資本論的本質不是什麼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精英階級和平民階級誰該得到更多生存資源、生存利益的問題。

大多數地球人都知道馬克思站在哪個立場。

自由主義精英不會讀資本論,也不推薦讀資本論,是因為資本論的觀點、作者,本來就是自己階級的敵人、對頭、利益剝奪者、利益遏制者。


抖個機靈

我們教員給我們上原著課的時候說過,

讀資本論,不一定能讓你知道怎麼富,

但是一定會讓你知道為什麼窮

(?˙▽˙?)


這是一本很好的書,建議拜讀。

讀完之後,再讀一下宋鴻兵老師的貨幣戰爭,你就能了解到當今歐美資本家是如何剝削全球勞動人民的。

最後建議讀一下古蘭經,身體力行,早日站在反抗歐美資本家的第一線,成為光榮的聖戰士。

話說評論區不少人非常有趣,我對資本論的評價只有好和推薦讀,其他評論都是針對別的書,為啥你們會認定我在黑資本論呢?

搞不懂你們耶。


馬克思的《資本論》,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馬基雅維里的《君主論》,都是超越時代的經典。

他們在書中提出的觀點,依據的是歷史進展得出的結論,也符合相應社會規律的。他們開創性地提出新的理論,或者向世人揭示政治經濟學原理,因此引起了一時的轟動。即使經過歲月考驗,仍然有很多可取之處。

時過境遷,我們理解其中邏輯的時候,更需要結合當時的歷史條件來客觀評價。最重要的是,學習方法論來客觀分析事物。一味地迷信,亦或一味地抨擊某一學說,都只能顯得自己學識太淺薄,目光太短淺。


不值得,第一卷從古典經濟學抄了點,加上他自己很淺薄對社會的認識。所謂剩餘價值。全是漏洞不值一駁,列舉的例子遠遠脫離現在實際。第二卷開始東拉西扯,已經完全沒有邏輯性。第三卷更是東拼西湊,最後還歸罪於恩格斯水平低沒整理好。想想浪費一個學期抄20w字筆記真是浪費時間


那些上來就說資本論不是經濟學的答主你們真的不是來秀下限的么…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沿襲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傳統,而現在主流經濟學是新古典的範式,你們要說資本論不是經濟學,那麼從亞當斯密到李嘉圖以來的古典政治經濟學算什麼???新古典是憑空出現的???按你們這麼說最早要到邊際革命才出現經濟學,你們重新定義了經濟學,真厲害。只不過是兩種研究範式的區別而已,非要搞個孰是孰非,難道不是很可笑。

再說題主的問題,我不建議題主直接讀資本論,而建議題主首先閱讀相關的政治經濟學教材,比如人大宋濤老師,南開的逄錦聚老師等的教材,對政治經濟學有了解之後再去閱讀資本論。此外推薦平狄克和曼昆以及薩繆爾森的你們真的是認真的么???讀這些書對了解政治經濟學的範式毫無幫助,至於國富論,我認為對於題主來說沒有讀的必要。


現在知乎都開始流行站隊黑《資本論》了么?

現在才小康幾年哦,當碼農攢下幾張票子,買了房子喂著孩子,健身閱讀要變好,就真的以為自己掌握命運啦?


一、你可以先試著翻一翻能不能讀懂,再考慮值不值得讀;

二、入門書推薦《政治經濟學》。


值得一看,但不應該在經濟學初學階段當做入門書籍看。一是如果沒有任何理論基礎,你看了也不能搞清楚它在講啥;二來其中觀點的時代性同現如今主流的經濟學相比,脫節嚴重。

在我看來,資本論能提供給當代讀者的,更多的是一種看待問題的角度與方法,而不是現成的答案。至於你認為其中觀點是中肯抑或偏頗,於《資本論》本身而言毫無意義。《資本論》它就在那裡,不會跑也不會跳,等待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自去發掘其中的奧妙之所在。

是金子永遠都會發光。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代際流動性(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社會中人的理性的程度是判斷社會受教育水平的高低的標準之一嗎?
哪些經濟學教授對機器學習有所涉獵?(不限國家地區)?
面板數據,截面數據,時間序列數據的區別,適用範圍各是什麼?
有哪些只用了OLS這樣簡單的方法卻發表在經濟學頂級期刊的論文?

TAG:政治 | 經濟學 | 社會 | 政治經濟學 | 資本論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