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民化運動的具體細節?
01-23
1936年,日本準備發動全面侵華,開始在殖民地台灣、朝鮮進行軍事動員。於是不再派遣文官出任台灣總督,而是恢復武官統治,新上任的總督是海軍大將小林躋造。他一上任便遵照日本政府要求,推行了「皇民化運動」,「皇民」即「天皇臣民」的簡稱。與此同時,朝鮮也在進行皇民化,但朝鮮以前是獨立王國,反抗更為激烈,所以朝鮮總督一直都是武官,並且皇民化措施更加激進。
皇民化運動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配合日本入侵中國大陸以及東南亞、大洋洲的行動,對殖民地進行軍事動員,方便以後從殖民地徵調人力物力。
- 防止殖民地的反抗思潮。尤其是防止台灣人配合中國大陸,組織抗日運動。
皇民化運動的主要措施,以台灣為例:
1、推行日本化教育。過去日本人在台灣上的是和本土一樣的小學校、中學校,台灣人只能上本地的公學校。到了皇民化時代,不再區分兩種學校,而一律合併為「國民學校」,並且開始教授日語,鼓勵日本和台灣的學生混在一起上課。
2、推廣日語。過去除教師和公務員,一般台灣人不強制學日語。皇民化以後,開始推行「國語運動」,學校增加日語教育,1941年更是廢除漢語(即台語和客家語)教育,查禁漢文報刊;大量開設「國語講習所」,向成年人傳授日語;推出「台語假名」和「客家語假名」,以日文假名來拼寫漢語方言。台灣總督府還發明了一套「國語家庭」制度,「國語」當然就是日本語;國語家庭的標準是一家人當中所有60歲以下者,都要熟練掌握日語;一旦獲得國語家庭稱號,政府會頒發一張寫著「國語家庭」的門牌,懸掛於自家門口展示,並且國語家庭在就學、就業、創業、甚至結婚都有很大的優勢,戰爭期間的食物配給也會比照日本人的標準,比其他台灣人更多一些。(「國語家庭」門牌)3、灌輸忠於日本的思想。許多學校會經常組織學生唱日本軍歌、參拜日式神社,向學生灌輸忠君思想以及武士道精神;每天早操要升日本國旗、奏唱日本國歌《君之代》,甚至還要全體師生集體朝東京皇宮方向行禮,齊聲高喊「天皇陛下萬歲」。街頭巷尾也時常能見到美化日本軍隊、宣揚天皇至上的宣傳標語。如果日軍在中國或海外取得了戰爭勝利,台灣各地還會組織民眾上街遊行慶祝,並增加部分食物配給作為獎勵。4、更改日本姓名。1940年,台灣總督府發布《戶口規則修正條文》,鼓勵身家清白的家庭改用日本姓名。不同於朝鮮半島實行全面而強制的「創氏改名」,台灣更改日本姓名的範圍很小,且原則上是自願的。更改還必須符合兩條標準:一是接受良好的日本式教育、二是沒有違法記錄。大多數更改的台灣人都是學校師生和政府公務員,上述人當中也有很多為了保住仕途而被迫改姓名。漢族人傳統上是「坐不改姓,行不更名」,所以台灣人改日本姓名,一般都非常巧妙的保留了漢式姓名的特徵:比如作家林呈祿,日本名叫「林貞六」(はやし ていろう),其中台語的「呈祿」和日語的「貞六」讀音近似,且「貞六」又比較像日本人名;有些漢姓恰好有音近的日本姓,比如謝姓改為「四谷」(しや)、蔡姓改為「佐井」(さい)、戴姓改為「田井」(たい);也有很多用拆字、補字、甚至會意的方法取日本姓,比如黃姓改為「共田」(きょうた)或「廣內」(廣內,ひろうち)、尹姓改為「伊東」(いとう)、呂姓改為「宮川」(みやがわ)或「宮本」(みやもと)、高姓改為「高森」(たかもり)或「高川」(たかかわ)、楊姓改為「小柳」(こやなぎ)等。最著名的當屬李登輝,當時改名叫「岩里政男」(いわさと まさお)。總的來講,台灣人更改日本姓氏的比例還是很少,據總督府統計,截至二戰結束以前,改日本姓名的台灣人只佔台灣總人口的2%。但是當時有很多台灣人會給新生兒取一個日本風格的名字,並按日本姓名的讀音拼讀,比如男的會叫「林正雄」、「黃文雄」,女的叫「戴梅子」、「陳幸子」等等,這種姓名大多保留至今,成為老一輩台灣人的一道特殊印記。5、推廣日本宗教信仰。主要是指佛教和神道教,小林躋造就任台灣總督僅兩月,便親自主持「神宮大麻頒布儀式」,發放了34萬張寫著「天照大神」的神宮大麻(這裡的大麻指的是日本佛教和神道教常用的紙質驅邪神符,去過日本的應該不陌生)。考慮到台灣人根深蒂固的祖先崇拜,台灣總督府實施「正廳改善運動」,對台灣人的宗祠、牌位進行日本化改革:按照漢族習慣,祖先牌位應是一人一塊擺成幾排,而「正廳改善」以後則改用日本佛教的「繰出(くりたし)式」牌位,即把每個人的名字寫在一片片小木札上,每十幾片小木札放到一個木龕里,其優點是比漢式牌位節省很多空間,故台灣現在還有人用這種方式供奉祖先。(左:台灣總督府頒發的神宮大麻。右:經過日本化改造的台灣人宗祠)
(日本「繰出式」牌位。我沒找到當年台灣的實物圖片,這是現代日本佛寺所用的)接著,台灣總督府又推出「寺廟整理運動」,拆除傳統廟宇,銷毀媽祖、關帝、觀音等神像,其中台南廳的新豐郡、台東廳的台東郡,這兩個郡所有寺廟全部都被強行關停,這一運動直到1941年才逐漸廢止,但全台灣約廟宇還是減少了約三成。到了戰爭後期,日本方面又開始禁絕台灣傳統信仰,家家戶戶不得不把神像藏起來,躲避日本軍警查禁——台灣光復以後,傳統信仰得以恢復,人們又將家裡的神像抬出來,各地大搞迎神活動以示慶祝。同時,日本人在台灣各地興建神社和日式佛寺,截至二戰結束台灣共有68間神社,其中38間是在皇民化運動時期修築的,戰後台灣的神社大部分都被拆除,小部分改為供奉國軍陣亡將士的忠烈祠;但部分日式佛寺、及日本傳入的佛教宗派得以保留至今。比較特殊的是台灣家喻戶曉的英雄、大明延平郡王鄭成功,因為他母親是日本人,有一半日本血統,故日本剛殖民台灣的時候,便將鄭成功包裝成為日本人的形象,還把供奉他的開山王廟改成開山神社,增加了日本式的鳥居、拜殿,是日本歷史上唯一一座由非日本式廟宇改建而成的神社,但主體建築仍然保持閩台廟宇的風格;戰後更名「延平郡王祠」,恢復為中國式廟宇,但1963年卻被改建為現代的鋼筋混凝土建築,並且採用北京宮殿式的建築風格。(基隆神社,今為基隆忠烈祠)第二是出於自己和家人的榮譽,畢竟從軍是最能證明自己男兒本色的途徑,有人從軍的家族社會名望都會有所提高;
第三是台灣人的社會地位比日本人低,台灣人或多或少都會受到歧視,但在軍營之中大家不分籍貫、一律平等,一些台灣人希望得到和日本人平起平坐的機會,從而參軍;第四是地方政府為了體現政績、討好上級,動員甚至強迫轄區的青壯年男性申請入伍。同年開始,日本陸軍和海軍每年都要招募幾批台籍士兵,每次應徵者都非常多。台籍士兵大多以從事運輸、農墾的後勤人員為主,前線作戰為輔,也有一部分成為飛行員。以自殺式攻擊而臭名昭著的海軍「神風特攻隊」,有不少自殺飛機就從台灣起飛,甚至當中還不乏台灣人的身影,其中一名有史可考的台籍神風隊員劉志宏(日本名「泉川正宏」),1944年於菲律賓海域被美國軍艦擊落,死後入祀日本靖國神社。另外日軍還在台灣山區招募原住民,這些人被稱為「高砂義勇隊」(日本人稱台灣原住民為「高砂」)。除了1942年的第一批參與菲律賓戰役並大敗美軍以外,後來幾乎所有的原住民士兵都被派往印尼叢林地區,對付美國和澳大利亞軍隊。因為這些原住民熟悉熱帶叢林環境,且體格強壯、戰鬥意志高昂(可以徒手爬樹摘椰子,一般日本士兵幾乎不可能做到),大多數都充當了偵察兵或者前線部隊的角色,因此傷亡率非常高。值得一提的是,1974年最後一名仍在作戰的日軍士兵就是一位台灣阿美族原住民,名叫史尼育唔(Suniuo,日本名「中村輝夫」,漢名「李光輝」),因為不知道日本投降,他竟然一個人在印尼摩羅泰島的叢林里生活了31年。1945年1月,日軍大勢已去,日本殖民下的台灣也不得不改行徵兵制,開始強制徵召台灣兵員,但是因為美軍沒有進攻台灣、整個戰爭就結束,故這些人並沒有參與實際作戰。戰後,由於參與了日軍的野蠻暴行,有26名台籍日軍士兵被盟軍軍事法庭審判;還有約175名台籍日軍被澳大利亞軍隊收押於集中營。但是,很多曾加入日軍的台灣人,戰後都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一般的日軍在戰後能夠拿到大量的補償金,而這些台籍日軍得到的補償卻要少很多,有的甚至沒有。一直到現在都有當年的台灣老兵在向日本政府索償賠款。(即將奔赴前線的台灣籍日軍士兵)(1945年被編入神風特攻隊的台灣人,他們大多來自高雄和台南,一共有44人)同求!皇民化運動來自維基百科 尚不完善
背景
日本在大東亞戰爭爆發後,調整對台政策,並且在台灣推行了一系列殖民和強制同化的政策,皇民化運動便是這種環境下的產物。日本在台灣的皇民化運動開始於1936年9月,新任總督小林躋造(こばやし せいぞう)上任後,發表統治台灣三原則:「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到1941年4月9日,日本殖民當局成立皇民奉公會,皇民化運動轉入第二階段,即皇民奉公運動。而朝鮮也在不久後開始推動創氏改名與要求市民朗讀皇國臣民之誓詞的運動。
措施
- 推行日本語言的政策,限制對原本語言的使用,推動所謂「國語家庭」(國語の家)。
- 更改姓氏運動:要求改用日本姓氏,比如李登輝改名為「岩里政男」。
- 要求一般人民對日之丸國旗的敬愛,並要求齊唱君之代(君が代)國歌。
- 建立神道教的象徵物神社。
- 基於教育敕語的國家教育。
推薦閱讀:
※中國如果拍一版《糟糕歷史》會有哪些糟糕的歷史細節上鏡?
※如何看《虎虎虎》和《珍珠港》這兩部片子。?
※歷史上中國的藩屬國是怎麼形成的,跟中國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請教『熊貓外交』與『和親交質』的異同?
※淮海戰役死亡人數幾十萬。距建國不到一年。那麼多屍體如何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