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冷兵器時代沒有特種部隊?
我的印象中明朝時有五十二個倭寇打垮三千士兵的例子,當然這個例子也有個前提條件就是這五十二個倭寇是從小接受訓練的武士,但是如果古代能夠充分的使用這樣的特種人員,戰爭不是很順利嗎?例如對對方實施斬首行動敵軍必將大亂
現在上海動物園裡如果走失一條狼,也會搞得全城戒嚴,接到消息的人不敢隨意上街,難道能說明全上海那麼多軍民打不過一條狼?把這五十個二倭寇(不管真倭假倭)放到朝鮮戰場上是不是能生擒李如鬆了?
倭寇那個是餓了誤打誤撞幹掉了正在吃飯的明軍指揮部,然後明軍以訛傳訛成一整個800人部隊被幹掉了,於是嚇得不敢出南京城特種部隊的核心是情報,古代不是沒有特種部隊,而是只有部分農民起義軍才能玩得起特種部隊,因為有老百姓提供情報。兩國交戰,你怎麼派人越過邊境,怎麼知道敵方指揮部在哪裡?農民起義軍穿著官軍衣甲旗幟,賺開城門的很多
謝謝邀請,事實上由於裝備的限制,古代特種部隊能承擔的作戰任務較為單一。比如,你需要刺殺某個政要,你需要一支輕裝刺客,攜帶屋子內格鬥用的短兵刃,潛入刺殺。當然,你也可以穿著幾十斤的重甲,拿著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潛入,你要恰好是個紅臉長須,成功率還高點。如果你要先登陷陣,就要長戈大戟,披袍帶甲。當然,穿的像朵花似的也不是不行,反正死都死了,還不穿的漂亮點么?古代能穿掛齊全的往往都是精銳部隊。三國名將高順手下有八百人的陷陣營,每戰當先,無往不利,原因就是這八百人穿掛齊全。日本忍者可以算是特種部隊的一種,但是他們在面對地方大名的清剿的時候,首選就是躲起來,於是有了忍者會隱身的說法。他們的武器多為農具改的,所以形制不適合群體作戰,加上個體短小,在狹窄的室內作戰,他們的各種暗器和短小的武器就佔了便宜。即使是現代特種部隊,也會在執行任務中盡量避免和大部隊直接衝突。忍者也是這個原則,即使是一對一的戰鬥,他們也會優先選擇逃走。宋軍用床弩七百米處射殺敵將,在今天,只要兩個人,再極端一點,狙擊手帶著一把狙擊步槍就可以。但是在古代,這就是幾十人才能做到的事。還要調用十幾台床弩來保證狙殺成功。這還要算宋代機械力使用相當厲害的前提下。
在這之前,七百米射殺是不可能的。
特種作戰的概念形成的晚,特種作戰本身可算是源遠流長了。哨探,刺殺,伏擊敵方傳令兵,在敵人井水裡下毒,焚燒敵人糧草,甚至是策動敵營暴動。這些戰術史不絕書。真正把他們統一起來,還要裝備的進步。不是科技進步使理念更新,而是科技進步使理念實現。如果宋軍有AK47,他們就不會穿步人甲。有時候,事情就是這麼簡單。東宮高力——後趙太子石宣的東宮親兵
《晉書》:高力等皆多力善射,一當十餘人,雖無兵甲,所在掠百姓大斧,施一丈柯,攻戰若神,所向崩潰百保鮮卑
《北史》:(高洋)置百保軍士。每臨行陣,親當矢石。鋒刃交接,唯恐前敵不多。屢犯艱厄,常致克捷《資治通鑒》:齊主簡練六坊之人,每一人必當百人,任其臨陳必死,然後取之,謂之「百保鮮卑」。又簡華人之勇力絕倫者,謂之「勇士」
吾丘窵
《呂氏春秋》:趙攻中山,中山之人多力者曰吾丘窵。衣鐵甲操鐵杖以戰,而所擊無不碎,所沖無不陷,以車投車,以人投人也。幾至將所而後死。陷陣營
《三國志》:(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斗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陳營。虎豹騎
《三國志》:(曹)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玄甲軍
《資治通鑒》:每戰,(李)世民親被玄甲帥之為前鋒,乘機進擊,所向無不摧破,敵人畏之背嵬軍
《雲麓漫鈔》:韓、岳兵尤精,常時于軍中角其勇健者,別置親隨軍,謂之背嵬,一入背嵬,諸軍統制而下,與之亢禮,犒賞異常,勇健無比,凡有堅敵,遣背嵬軍,無有不破者
王莽的特種兵《漢書》:又博募有奇技術可以攻匈奴者,將待以不次之位。言便宜者以萬數:或言能度水不用舟楫,連馬接騎,濟百萬師;或言不持斗糧,服食藥物,三軍不飢;或言能飛,一日千里,可窺匈奴;莽輒試之,取大鳥翮為兩翼,頭與身皆著毛,通引環紐,飛數百步墮。莽知其不可用,苟欲獲其名,皆拜為理軍,賜以車馬,古代沒有特種作戰的這個概念,但是有幾分類似於此思想的部隊倒是挺多的。我能想到的大致有這樣幾種 1.隨主將親自調遣投入戰鬥奇襲突擊打開戰局的精銳部隊 特點是大多為騎兵,機動性極佳,人數多以百或千為單位。人數可以少,但要絕對可靠。以長途奔襲,包抄側襲為主要戰鬥方式。多由主將或先鋒代領,直接指揮指哪打哪,效率極高。這種部隊廣有以少勝多的巨大戰果 【唐太宗玄甲軍,魏武虎豹騎,亞歷山大夥伴騎兵】 2.在古代特殊環境下有專業作戰技能,以此完成偵查,襲擾,破壞,暗殺的部隊。部隊規模普遍不大,且作戰區域多於敵後,少有直接對敵方主力部隊交戰機會,由君主及主將直接指揮,戰術針對極強,多是不死不休。能獨立完成較大戰術甚至戰略目標任務,但風險巨大,極其考驗人員素質。【各種密探,細作,錦衣衛,忍者,及成千上萬「無名」刺客】3.掌握特殊武器裝備,戰場上人數不算多,但有重大戰術價值或可給與敵方重大傷亡及減弱士氣【古代攻城部隊,神機營,鐵炮部隊,各種火槍騎兵】
有特種部隊性質的小部隊。殺手,探子但是通訊問題沒法解決,沒法建設真正的特種部隊的
因為現代特種作戰,是一種專門執行秘密突襲、破襲敵重要的軍事、政治、經濟等目標的戰鬥和其他特殊作戰。特點是利用少量精銳的兵力,利用情報或其他優勢完成某重要目標的打擊。其過程必然有情報偵查–潛伏/滲透–完成打擊/破壞/引導/營救這三個流程
古代和近代兵種單一,各個兵種單兵之間戰鬥力基本一樣,關鍵目標(比如食物和軍械以及高級將領)身邊總是有警衛力量存在,往往將軍身邊還有精銳部隊。像現代戰爭一樣派遣一支少量精銳力量進行摧毀,在偵查上沒有航空航天偵查,發現後方重要是很困難的。即使發現後,也需要可以進行破壞的武器(比如炸藥和遠距離殺傷武器),這樣導致成功率非常低,遠不如通過高機動部隊進行一次合圍。
我印象中的特種作戰,沒有一例是跑過去的,乘車好像都沒有,全是飛機機動(Σ(????)?歡迎打臉,真的懶的去查)。說到底,現代特種作戰是雙方的體系對抗,特種作戰兵只是完成整個作戰的第一步或最後一步,也就是在關鍵點上的打擊。並且這個關鍵點上的敵方部隊,在我方選擇的作戰時間內戰鬥力一定是不如我方的。例如亮劍中山本的特種部隊選擇總部或團部,利用在夜間和懸崖處作戰,放大自己的戰鬥力,達到一定效果。如果特種部隊和普通步兵部隊面對面的在一個點上對抗(士兵突擊老A和機步團,要是真實戰鬥,老A很難贏啊),特種部隊往往占不到便宜。但是一旦利用現代特種的裝備進行偵查、潛伏/滲透選擇有理的時間和地點,往往可以在這個"點"上取得完勝特種作戰,第一打的是情報,第二打的是後勤,戰鬥力反而是其次了。
沒有特種部隊,只有一群武林高手。
額,這不是說得明末的家丁么……
冷兵器時代限於通訊、情報以及後勤手段的低下,並沒有現代意義上的特種作戰,精銳部隊哪個朝代都有,類似「斬首」任務的萬軍之中取敵上將首級,古代也不是沒有發生過,但即使在現代那也不是特種部隊的主要任務。
明朝倭寇入侵中國大概是在嘉靖到萬曆年間,屬於明朝中後期,社會相對穩定,托朱元璋的福,衛所的軍人和農民也沒什麼區別....而且還存在大量吃空餉的情況,除了三大營和邊軍,明朝時的中央軍基本沒什麼戰鬥力,還有倭刀比明刀要長,想跟人打也砍不到人家.......
回答博主的問題,冷兵器時代的特種部隊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至於三國前有沒有,我不知道所以也不說,陷陣營是東漢末年的一支精銳部隊,「將眾整齊,每戰必克」,唐朝的玄甲軍,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明朝永樂年間的朵顏三衛,神機營五軍營三千營,戚繼光的私人武裝戚家軍(3000人臨時組建訓練2個月就能打敗數萬倭寇),明末關寧鐵騎,清朝的健撲營(拱衛京師的御林軍)
純所督虎騎,皆天曉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
這個問題應該問對立問題比較好,為什麼直到二戰才出現現代意義上的特種部隊?(美加聯特和英國空軍特勤團)
以及特工,刺客(忍者)和特種部隊的區別在哪裡?這個問題我現在答不了,回家找找資料。你是不是忘了日本有個叫忍者的東西_(:з」∠)_?忍者乾的就是特種部隊的事情啊,暗殺,潛伏,破壞,和現代特種部隊的性質一樣。
推薦閱讀:
※古代有權者如何操縱輿論、散播假消息?
※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沒有希臘?
※為什麼無論古今中外、文明高低,人類都喜歡黃金這種金屬?
※怎麼評價羅織經這樣一本邪惡文學?
※古代神話中有哪些鮮為人知或細思恐極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