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通往東方的道路,有一條是從黑海南岸的特拉布宗到波斯灣,為什麼不直接從地中海到穿過新月地區到波斯灣?

在熱那亞和威尼斯共和國商業競爭時期,歐洲通往東方的道路,有一條是從黑海南岸的特拉布宗到波斯灣(好像馬可波羅也是這麼走的),為什麼不是直接從地中海到穿過新月地區到波斯灣,非得穿過黑海?


兩條都是長期繁榮的貿易路線。後來黑海路線所以能一枝獨秀,是因為地中海-新月沃土這條路線……被廢了。

地中海-新月沃土這條商路在黎凡特登岸後,首先必須橫穿敘利亞到達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其後沿兩河順流而下到巴格達。無論接下來是走陸路(過伊朗高原)還是水路(進入波斯灣),巴格達都是繞不開的咽喉點。

黎凡特地區的商路雖然呈繁複的網狀結構,但它們在敘利亞就收攏為少數幾條,並最終匯於巴格達;也請注意北邊特拉比松(Trebizond,現代土耳其語稱Trabzon,即特拉布宗)到大不里士的線路。(圖片出處:Shepherd, William (1911), Historical Atlas,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p.98-99)

1258年年初巴格達陷於伊兒汗國旭烈兀之手,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伊兒汗國其後又與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齟齬不斷,在敘利亞長期對峙。關鍵節點巴格達化為焦土,必經之路敘利亞又成為了兩大強權的角斗場,這條繁盛了千年的商路遂告斷絕。

商人們不得不轉向另一條路:在地中海邊奇里乞亞的阿亞斯(Ayas,今土耳其Yumurtal?k)或者黑海之濱的特拉比松上岸,順著阿拉斯河(Aras,希臘語稱Araxes)河谷東行,到達伊兒汗國的首都大不里士。到達大不里士後,他們才能夠在往東進入河中地區或向南進入波斯灣中進行選擇。

1271年馬可·波羅正是在阿亞斯登陸,開始了他前往中國的旅程。阿亞斯一度是地中海通往東方的最後一個窗口,但是這樣的美好歲月享年不永。奇里乞亞(其實應該叫小亞美尼亞王國,當時附庸於伊兒汗國)和敘利亞所處的位置一樣尷尬。1275年馬穆魯克入侵奇里乞亞,把阿亞斯殺成了一座空城。

現在想要進入東方,黑海是無論如何都避不開了。你看,不是說非要繞道,而是只有這條道。義大利海上共和國的商人們通過特拉比松-大不里士線擁入伊兒汗國,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熱那亞人,當時黑海上的霸主。

在從黑海貿易路線獲利的競賽中,熱那亞是古代米利都的真正後繼者。……「這片海」,一位拜占庭編年史家寫道,「只屬於他們」。

《黑海史》,查爾斯·金著,蘇勝捷譯,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2011.3,p.86

同在中國的親戚元朝一樣,伊兒汗國的蒙古統治者對海外貿易所採取的態度十分開明。他們張開雙臂歡迎各方商人,又以熱那亞商人為最——在馬穆魯克的進逼之下,熱那亞人和伊兒汗國很快就找到了common interest(允許我拽個洋詞,總覺得「共同利益」差點意思);汗國濃厚的景教色彩和宗教寬容政策或許也使得熱那亞人在擁抱他們時少了幾分顧慮。熱那亞人在大不里士擁有聚居區,有著特別的政治能量。1294年,歸途中的馬可·波羅經過這座城市時,也注意到了熱那亞在商業領域的支配地位……作為一個威尼斯人,他的心裡大概不會好受。

Among these, at least in Arghun』s time, the Genoese held a unique place for their economic influence and political importance. [...] More detail comes from a document dated to June 1292, which mentions by name three Genoese residents of Tabriz. They were certainly part of the colony which, one or two years later, Marco Polo found dominant among the Western merchants in the Ilkhanid city.

Cioc?ltan, Virgil (2012), The Mongols and the Black Sea Trade in the Thirteenth and Fourteenth Centuries, Brill Publishers, p.119-120

首批進入印度洋的歐洲人毫無疑問是說義大利語的。1291年,一位叫Giovanni da Montecorvino的方濟各會修士和他的商人朋友從霍爾木茲登船出發,開始了中國之旅。馬可·波羅的回歸之路遵循了相同的路線,只不過方向相反——他在杭州登上了商船,這艘船最終把他帶到了霍爾木茲。這條航線,所謂「海上絲綢之路」,途經東印度群島、錫蘭和印度海岸,都是盛產香料的地方。興盛的香料貿易給了這條航線一個雅稱,「香料之路」。

虛線為「香料之路」,粗黑線是陸上的「絲綢之路」。兩條商路各分兩支,只有一支沒有經過黑海。(圖片出處:The Mongols and the Black Sea Trade in the Thirteenth and Fourteenth Centuries, Maps 6

馬可·波羅於1295年末回到了威尼斯。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蒙古各政權都進入了穩定期,文化與經濟在被征服的廣袤土地上緩緩復甦,商隊能夠安然地從亞洲的這一頭走到另一頭。這大概就是所謂的Pax Mongolica,蒙古治下的和平吧。


被邀請有那麼一絲震驚( ̄▽ ̄),還是先說說我的想法吧,個人覺得很簡單啊,南邊走,危險啊,北邊走黑海周圍,到處都是熱那亞和威尼斯的殖民地,也可以說是合作城市,南邊柯穆寧家族的特拉布宗帝國(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後,之前一直是拜占庭帝國的重要部分),北邊羅斯王國,以及後來的莫斯科大公國(金帳汗國也是很重要的存在)總比南方的新月地帶安全的多,南方新月地帶從阿拉伯崛起後就只有十字軍東征時期短暫回來過,剩下一直在伊斯蘭教手裡,小亞細亞上還有塞爾柱突厥人,波斯還有一直以來的伊斯蘭化王朝,中亞同樣,一點都不安全呢,商人經商不就圖個安安生生賺個錢嘛,能安全的賺,誰不想?以上


等等,話說題主是不是玩了ck2然後提了這個問題……


黑海沿岸自古就是不下於白海的貿易區,熱那亞人在克里米亞都有殖民地,從那個地方去波斯,不是太缺心眼的人一般也不會非得從白海(地中海)兜一圈。

在博斯普魯斯那邊說不定還得交稅,在黎凡特海可能被三星教海盜搶,可能被十字教海盜(比如火雞時代在羅德島上的醫院騎士團),上岸了還要面對各種宗教各個民族的領主——事實都是劫匪。

至於馬可波羅為什麼走那條路,只能猜猜。

一來現在有些地圖說他也是從黎凡特上岸的,回程走的是黑海。

二來此人本質身份是個商人,誰知道他帶的貨要賣到哪呢。

三來後續教皇和法王都有使節東來,走的是河中那條路:畢竟去的是蒙古高原,繞圈意思也不大對吧,走北線還能碰到蒙古領主搞接待。

此外我估計邀請我來答這個,是想看批判三星教的話……這就沒意思了啊,無神論者瞧不起所有宗教,不特針對哪一個特定的。


推薦閱讀:

在中世紀徵召一支僱傭軍需要多少錢?有記載嗎?
西方基督教的「封聖」是怎麼一回事?
歐洲中世紀同期,我國的普通百姓吃什麼?

TAG:歐洲歷史 | 中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