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婁燁、王小帥三人的電影風格各有什麼特點?你更喜歡誰的風格?
此三人都是第六代導演中的佼佼者,也是各大電影節的常客
偏愛婁燁
他的電影中的場景總是陰雨綿綿 潮濕 沉重 壓抑 讓人心情沉重彷彿有一塊巨石放在胸口他在敘述 敘述著每一個平凡抑或不平凡的故事 讓人不可控制地沉迷於其中情慾在婁燁的電影中是不同的 它很美麗 很醜陋 很純潔 很骯髒我偏愛他的讓人看完想吐的晃得不行的鏡頭 還有那些故事中的女演員們 男演員們
那些生活中的場景 讓你覺得你彷彿剛剛從那裡走過 那些煎熬在愛情之中的人們 你總能在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那些醜惡的東西讓人無望卻也無法逃避我覺得婁燁的電影是一塊鏡子 它可以幫你看到很多潮濕陰暗的角落 它也可以幫你直視鏡中的自己樓上說得比較多,簡單說兩句;
王小帥,大家都認為匠氣重,骨子裡標榜著「我是文藝片」的嬌作感,單獨乍一看還不錯,和婁燁賈樟柯比立馬低一截;賈樟柯,實際上和婁燁沒有可比性:婁燁關注個人而賈樟柯關注時代——幾乎賈樟柯所有的電影都有一種時代和宿命感,人物標籤也很明顯,隱喻和彩蛋非常多。這正是賈樟柯的電影「好看」的原因,你會在片中隨著三峽,隨著重慶,隨著西北那些真實無比的場景,陷入主角命運的漩渦里。看完一部賈樟柯就像過完了一種生活。(科長喜歡的莫名魔幻的鏡頭真的是在認真的賣萌好嗎!) 婁燁,更關注個人,他的片子永恆的主題是「愛」,男同、男女、各種愛。但是和王家衛的感覺不一樣,王家衛的感覺更夢幻更華麗也更適合十八九歲的年紀看,婁燁的片子需要觀眾年齡更大些感受會更透徹;雖然都是在講愛,但每一種愛都是完全不同的——頤和園裡余虹站在橋上拍照寂寥的笑透著對遠去的人的愛、春風裡秦昊紋身之後看似洒脫走在街頭刻意微笑卻想起舊時戀人的愛、蘇州河裡瘋狂尋找到頭來卻如夢一場的愛……婁燁強大就在於這些愛在每一個人身上發生,他卻精確的捕捉到了這種細微的感覺。嗯,喜歡賈樟柯和婁燁,不分高下,不喜歡王小帥。沒喜歡過王小帥。
賈樟柯嘛,初中高中的時候很喜歡他的片子,故事+時代,能滿足我當時對世界的好奇心,也符合那個時候的一種…價值取向。我看他的片子的同時也在刷李安的片子,雖然二人風格很不同,但我認為內核是有相似之處的。他們著重探討的是人和社會、人和世界。
但是婁燁,高二才開始接觸,最初看的是他的《蘇州河》和《頤和園》,當時我認為我理解了他60%的意思,還有40%待發掘。
後來的幾年裡,陸續又看了其他的,但是仍在以每年兩三次的頻率複習看過的婁燁的片子。每次都覺得還有意思待發掘,每次都覺得待發掘的意思不在20%以下。說回區別。婁燁的片子著重展示人和他自己的情感、人和他自己的彆扭、人和他自己的和解。人與人之間、甚至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都是其次的,不是著重表現的,一帶而過。
舉個例子就很清楚了。《頤和園》裡面提及的社會運動。婁燁的做法是把人放在一個時代裡面、放在社會運動裡面,通過這種劇烈的撕裂和衝突來讓我們了解主人公、認識主人公。
時代故事是自然發生的,時代潮流是自然推動的,這一切發生的目的只是為了表現人與自我本身。這就暗合王陽明「心外無物」的觀點。這種觀點十分動人,我贊同這種觀點。
婁燁的故事是:主人公在那樣的環境做了那樣的事情。他表現的是主人公,表現的是個體的精神。經過婁燁認真細膩的刻畫,諸多細節的推敲琢磨,我們可以看到,他所介紹給我們的這個主人公,作為一個個體,非常的多面。因為其多面,因此非常獨特、非常鋒利、非常清晰。因此他的作品中,主人公都像鑽石一樣耀眼。
你完全可以想像余虹在古代會是怎樣的際遇、在2017年的今天又會是什麼樣的際遇。她的形象是鮮活的。婁燁講的不是一個故事,他是向我們介紹一個人,從這個人出發,你可以自己想像出千千萬萬的故事,這是他的豐富內核,這是他的作品最迷人的所在,最含義無窮的地方。
類比《活著》,這也是對於諸多XX運動有所刻畫的電影,但人只是其中的道具。賈樟柯等人的做法是:把人(多半是個可憐蟲)放在一個時代裡面、放在社會運動裡面,通過這種主人公巨大的不幸和際遇來讓我們了解時代風貌、認識社會現實——但又沒有上升到更高的層面,比如人性。我們看完《活著》,卻無法想像福貴在唐朝會怎樣,在2017會怎樣。我們只能推測當年那個歷史背景下的千千萬萬個福貴,僅此而已。這並不是貶義的,但對於看電影的個體來說,就沒有餘音繞樑的作用,也無法給我們以指導,也就不會「入戲」。
上面說的是藝術價值和故事內核的區別,那麼我最喜歡婁燁最重要的原因是——我認同他對個體的這種關注。
因為實際上你會發現,關注社會、關注歷史、關注世界確實重要,但是社會歷史的發展——首先,它不以你的意志為轉移;更重要的是,社會歷史並不care個人的意志。我看青山不嫵媚,青山看我亦如是,那麼何不相忘於江湖呢?人必要自愛自重,其他的一切才會愛你。
所以人能改變、能和解、能了解的只有自己。一切生產力生產關係、一切社會關係和人際關係最終都要歸於——你自身的完善。
關注自己。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在乎什麼想要什麼。不要被貪嗔痴控制,也不要太在乎外界的一些東西。
Crazy Up!
只喜歡婁燁,最動人。
基於身份認同,比較喜歡賈樟柯電影里那種四線城市小市民漫無目的的迷茫
王小帥匠氣太重,沒有強烈的個人風格,是個好導演,但不是個有力度的電影作者;
賈樟柯文藝氣息很濃,看重電影內核,弱化電影的外在,和侯孝賢有點像,個人不是很喜歡;
極度偏愛婁燁,沒有理由。婁燁第一
賈樟柯第二
王小帥重在勤奮踏實吧,沒看到什麼天才之處。賈樟柯一直在吃《小武》的老本,再見不到如小武最後一幕那麼天才的手筆了,賈太精明了,總覺得《天註定》已經用完了他所有的才氣。但垂死掙扎也比現在的張藝謀好。婁寫事,賈畫人賈以人反應時代,婁以時代襯託故事個人比較喜歡婁燁,其次賈樟柯,再次王小帥
幾乎看過賈樟柯所有的故事片,個人還是對他的寫實主義風格充滿敬意,他對中國現實社會的冷靜揭露與悲憫關懷,會讓觀眾發出這樣的驚嘆,這不就是我們生活的周遭境遇嗎,我們習慣了對之的視而不見,體而無感,可是賈樟柯就是要我們看到這些塵土滿面的面孔,苦苦掙扎的心靈,他的電影不帶有一點時下盛行的娛樂氣質,顯得沉悶、抑鬱和感傷,他的電影是一朵沾滿淚水的悲情之花。王小帥早期的《十七歲的單車》《青紅》,是對易逝青春的一種緬懷,女主角對於青春時光的美好希冀,最終化成了心頭的苦痛烙印,《闖入者》中女主角纏裹於夢魘的負罪感,無時無刻地不在折磨著她,王小帥對於人的內心世界的洞若觀火,讓觀眾會產生很深的代入感。婁燁的電影只看過《蘇州河》,全片瀰漫著那種陰鬱的灰暗色調,恍如夢囈般的獨白,骯髒的河流,童話世界裡的美人魚,都在向觀眾傾訴著這個一點也不美好的世界裡的尚存的一點美好之音。
一代不如一代,都一個屌樣 如果能聯合起來一定可以搞出比《黃土地》牛逼的作品 !
婁燁給我的感覺真是眼前一亮,我追求的是心靈上的東西,婁燁和我口味!
偏愛婁燁 王小帥賈樟柯也不錯
推薦閱讀:
※婁燁的電影總是遭禁,哪來的資金讓他不停地繼續拍 ?
※為什麼婁燁的電影永遠是陰雨連綿,從來沒有陽光明媚?
※如何評價電影《推拿》?
※電影《頤和園》中余虹在家鄉圖們的郵遞員男友曉軍是一個怎樣的人?
※如何評價電影《浮城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