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時候在商品原產地反而不容易買到優質品呢?
好像經常有這樣的情況,在商品的原產地反而買不到優等品,似乎都被運出去賣了。
在法國玩的時候,問當地人他們都怎麼買葡萄酒,他們說就從商店裡買一般的葡萄酒,還抱怨說好酒都出口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是當地生產,大家不在乎,好產品賣不上價嗎?還是其中有別的經營策略或者經濟學原理?
拋磚引玉,阿爾欽艾倫定理。
個人理解的版本如下,輕拍。假設有好產品和壞產品兩種產品,好產品的成本較高,設為2元和1元。好產品和壞產品的價格比例為2:1。
通常,運費是固定成本(即好產品和壞產品的運價沒有差別),設為1元。當好產品和壞產品都運輸到距原產地遠的地方的時候,包含運費的總成本分別為3元和2元。好產品和壞產品的價格比例變成1.5:1。也就是好產品相對於壞產品在離原產地較遠的地方比較便宜,也就是買好產品相對於壞產品在較遠的地方更划算。所以好東西都運走了。相傳當年林毅夫招姚洋當碩士生的時候就問了這麼一個問題,從新疆到北京販西瓜,你販好西瓜還是差西瓜?我來完成 @Diana Zheng的任務。
其實排名第一的已經回答這個問題了(也就是加上一個固定的成本,也就是運費,二者的相對價格變小了,例如原產地低質量的1塊錢,高質量的10塊錢,相差10倍,然而如果都加上10塊錢額外的加價,低質量的賣11塊錢,高質量的賣21塊錢,這樣只相差2倍了)。下邊有人不同意,認為主要是市場問題。為什麼這個不同意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這裡討論的不是總量,而是比例。換句話說,如果本地對好產品的需求不如外地,那麼他們對壞產品的需求也不如外地。為什麼(從比例上)更多的好產品被送到了外地呢?所以如果市場如果是決定的關鍵,一個前提是,外地人比本地人更加偏好質量好的產品。然而這是怎麼出現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可以認為,質量好的產品是「高檔品」,如果外地的收入水平大於本地人,那麼他們會更多消費高檔品。但是從更普遍意義上說,需求就是被相對價格所影響的。(當然你也可以說,由於邊際效用是遞減的,外地人肯比本地人付更多的錢,但問題仍然是,既然他們肯付更多的錢買高質量產品,也會付更多的錢買低質量產品)
這個現象還有一個說法是「華盛頓蘋果現象」,也就是人們發現華盛頓的蘋果,質量好的都被送到了東海岸,我想用收入水平差距解釋恐怕不夠充分。
其實,在國際貿易領域舉這個例子,是為了類比進口配額對進口品質量的影響。我們知道,一個國家為了保護本國企業會限制國外產品的進入,例如80年代美國汽車廠商要求對日本汽車進口進行限制,結果日本汽車的質量提高了。
有兩種力量推動了日本汽車質量的提高。第一就是既然汽車的數量固定了,我們提高汽車的質量,不就相當於提高了以質量來衡量的產品的「數量」。第二就是上述的「華盛頓蘋果效應」,對汽車進口的限制相當於給每個質量的汽車一個固定的成本,這樣高質量汽車比上低質量汽車的相對價格降低了,對高質量汽車的相對需求自然也就提高了。實證檢驗同時證明了這兩種效應的存在。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好,裡邊有很深刻的東西。而用運輸成本的解釋優於用市場容量的解釋。這個問題是耶魯經濟學課基本內容之一。「為什麼最好的橙子被送去紐約而不是留在產地佛羅里達」是一個經典的經濟學問題。首先非常容易想到的是,紐約消費者較佛羅里達消費者而言更具消費能力。他們買得起,所以他們能得到最好的橙子。然而事實上,佛羅里達居民消費能力並不低於紐約,而且很大一部分佛羅里達居民甚至根本是紐約過來的人。
也可能會想到,紐約消費者對橙子更挑剔。因為佛羅里達居民天天生活在橙子堆里,物以不稀為不貴,不會費心追求最好的橙子;而紐約消費者卻願意花高價買稀罕貨。這點是從市場角度分析,可以講得通。
但是如果想要剖析經濟學道理,可以藉助保姆理論。有兩對夫妻,同年齡段,同收入級別。相比沒有小孩的新婚夫妻,有小孩的夫妻應該有更大支出,所以理論上閑錢較少。可是, 沒有小孩的新婚夫妻會去看20美金一場的電影,而有小孩的夫妻卻會以40美金一晚的薪酬請保姆照看子女,脫身後去欣賞價格更貴、時長更長的百老匯演出。為什麼呢?做過保姆的會這樣回憶:從來沒有僱主為一場電影的時間付我40美金,但凡付了40美金,總歸會很晚才回來,讓我扎紮實實工作一晚。原因在於,花60美金只為了去看一場電影,實在划不來;要知道單單為了出門就花掉40美金,那麼放鬆整晚才比較划算,出門後多花點錢也甘心。同理。普通橙子5美分一隻,最好的橙子10美分一隻;運去紐約的費用是1美金一隻。那麼即使在產品成本上,最好的橙子成本為普通橙子的兩倍,但是這個成本在產品送抵零售環節後的總成本中所佔的比例差異也是微乎其微。看到上面有爭論,其實各種解釋都合理,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來續貂,參考 The Structure of Economics 的11.3 The Composite Commodity Theorem (複合商品定理),有比較好的基於數理的討論。
大致的邏輯仍然是阿爾欽艾倫定理,只是在問題的版本中,消費者是無法從商品運輸成本得到效用的,考慮到一個類似的問題,比如高檔飯店的牛排,按上文的說法,高檔飯店會買價格較高的牛排。但因為高檔飯店所能提供的環境本身可能仍然是可以為消費者帶來效用的,所以這個影響不一定很確定。
上面所提到的這方面的研究都是40年前左右的了,不了解近年來這一問題的新進展。人們普遍有個錯誤認識:某個東西在它的原產地都是真的。
賣假貨的人也知道大家都這麼想,所以就專門到原產地去賣假貨。敝鄉有個國營酒廠,生產的酒不錯,大家都以能買到廠里的散酒為榮,所以該廠的門外整整一條街上開了無數個鋪子,都在賣【酒廠散酒】【酒廠原液】【酒廠原漿】【酒廠老師傅自製酒】,每一家的人都會神秘地告訴你他認識酒廠里的某某,酒都是人家從裡面帶出來的,讓他代賣。實際上沒有一家能搞到原漿。酒廠也知道,但沒法管,人家也沒說玻璃上貼的【酒廠】二字就是指你廠啊。因為相對價格的關係。在商品的非原產地,該商品相對價格更低,更受消費者歡迎,所以供給量也就更大。而在商品原產地,該商品相對價格較高,也就供應量更少。
前面幾位都從經濟學角度理論分析,我從生意人角度實例分析。
以玉石這個行當為例。
從源頭采玉到最後消費者的順序是這樣的:
采玉→篩選→收購→倒賣→倒賣+N→加工→銷售關鍵就在篩選和收購這個環節。
采玉人本身大概知道一塊天然玉石的好壞,但並不知道這塊玉該怎麼加工,最後能賣到多少錢。
從收購人的角度會把他認為最好也是可增值空間最大的玉石毛料買走,再拿到具備加工能力的地方或者出價最高的地方倒賣。
所以在原產地,普通消費者能見到的就是專業玉商挑剩的東西。
以此類推,只要這個行業存在批發、採購環節,在原產地買到的東西,基本不會是最好的。
產出的東西會被批發商先選,最好的東西會被出價最高的批發商先拿走。「原產地東西好」這個概念的產生主要有兩種情況:
在古代,保鮮技術缺乏,或者商品流通匱乏,商品流通不了太遠,「原產」這個詞就有了提價的空間。一種是需要技術加工的,還是拿玉舉例。產玉的地方通常較為集中,離城鎮有一定距離。玉石產地的人就有最大的便利接觸最多的毛料,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去琢磨怎麼把這個東西弄好看,工匠的技藝得到打磨,出來的東西就好。但現代這個情況就變了,信息流通,商品流通,厲害的工匠發現自己打磨出來的東西,自己如果去賣的話,可能遠比賣給商人盈利高得多,而客人在哪?當然在城裡,於是就搬到城裡去了。
這是一個逐步演變的過程。一種是越新鮮越好的,比如水果、海鮮以前保鮮技術差,東西運輸慢,東西遠了就不新鮮不好吃了,越接近原產地,東西越新鮮,質量自然也就越好。有道是「出處沒有聚處多,河裡無魚市上找。」
假設一下,原產地有家大工廠,生產好的產品,售價10元,在當地有2個銷售點,1個銷售點1年賣出10萬件。
然後銷量很高,好多外地企業,個人過來買。當地周邊的人看到了商機,紛紛開始仿製,由於小作坊,成本低廉,也售價10元一個,甚至8元一個。但是仿製的人很多,大概有20家,每家有1個銷售點,則市場上有20家銷售點,每家可能1年就賣出1萬件。
做的好的只有2個銷售點,不好的有20個銷售點,一個外地人(遊客居多),過來買東西,不知道商品質量,看到10家店都說自己是正宗的,隨便挑一家,買到假的概率是18/20。(大概率,實際可能更低。)或者有導遊帶領,帶到返點最多的那家店,不是最好的那家店,買到假的概率是99%以上。
大廠一看,本地銷售競爭太激烈了,外地有個大經銷商,要20萬件,是1個銷售點的一年銷售量,然後同意了,全力生產20萬件,供應給外地大經銷商,自己的店產能不足,1年就賣出5萬件。
再過了一段時間,外地幾個大經銷商要貨,工廠全力生產,1年產量100多萬件,自己當地的店只能賣出5萬件,算了,還是關掉吧,專心生產。結果,本地市場被仿製小廠佔領。
仿製小廠每家每年也就能生產2萬件,自己區域就有20家甚至更多,越來越多的人看到商機,開始加入生產,但大客戶一年要求10萬件以上,沒有幾家能夠提供,所以只能在本地周邊賣賣,大工廠不願趟本地的混水,專心生產,供應大經銷商,導致好的產品在當地沒有售賣。
如果從海南到鄭州賣菠蘿,優品可以賣2元一個,次的買1元一個,一個貨車一車可以裝1萬個,一次運費2千(隨意舉得數字),如果裝一車優品,一車一次可以賣2萬塊,次的只能買1萬塊,賣一車優品的運費只佔總金額的1/10,次品的運費佔了1/5,我覺得優品附加價值高,可以一定程度降低運費比例
從我了解的海參行業來說吧,我走過大連煙台這些產地周邊的很多批發市場、專賣店、超市,一般來說普通消費者在大連煙台反而不如在北京買到優質遼參的機會高。究其原因,第一,消費能力的差距,北京的消費者更願意付高價,購買力更強,所有好貨從工廠訂貨加工起就直接對口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第二,當地小規模低門檻的海參加工企業多,這些企業能力有限,他們生產的產品只能在大連周邊銷售。第三,有實力的廠家為了自身利益(穩定大規模的出貨量等)也願意和北京這邊有實力的大經銷商合作。
綜上原因,如果你是普通消費者抱著買便宜好貨的心態去產地淘貨,最有可能買到的是當地小作坊的便宜劣質貨。反對所有隻提到「阿爾欽艾倫定理」的答案。
商品原產地不易買到高檔品根本不是因為運費的問題。
而是因為產地只有一塊小的市場,而非產地才是一塊大市場啊!也可以這麼說,商品流向哪裡要看市場(需求)所在地,而市場(需求)最大的地方往往不是產地。
舉個最常見的例子:
咱們來看看擁有清華北大北郵北航等眾多國內頂尖大學的北京,
它作為人才市場上最上檔次的程序員的產地,
同時也是北方最大的程序員聚集地。而北京到三亞的機票才區區三千塊啊!即使按照年薪15w來算也是相當便宜的!
可為什麼程序員多數都留在北京了呢?
因為市場也在北京。
如螞蟻般數量的互聯網公司都開在北京,給的起高價的公司多(市場),人才(高檔商品)自然就留住了。而且不但留住了,還向抽水機一樣把北京周邊高校的人才都聚集過來。
天大、南開、哈工大、大工、東大等其他北方高校所屬城市哭暈在廁所...
總結起來也就是一句話,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update-------------------------
看了大家的評論,我輾轉反側,反覆思考,覺得應該是這樣的在法國玩的時候,問當地人他們都怎麼買葡萄酒,他們說就從商店裡買一般的葡萄酒,還抱怨說好酒都出口了。
為什麼都出口了?根本原因是外部市場的需求過於旺盛,內部市場的需求過於短缺,直至乾枯。
我舉的例子正是說明了這一點,噹噹地的市場需求旺盛的時候,並不會產生阿爾欽艾倫定理所推導出的結論。
所以我反對的是推導結論的過程,謝謝大家。中國好的馬桶蓋都到日本賣去了
賣油娘子水梳頭
市場越大 商品被購買越多 商品往這個市場流通就會越多如果產地的市場規模太小,商品自然會流向更大的市場。正所謂出處不去聚處
1、外地市場需求更大。
2、如果你是商家,那花同樣的運費,你是運能賣高價並容易賣的優品還是運賣不上價甚至庫存的次貨?3、經過商家挑選完之後,本地也就剩次貨了。我不是學經濟的,扯不出樓上的那些理論和大道理,回答只是直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