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達主義、荷蘭風格派、至上主義和表現主義有什麼共同點和區別?比如色彩、形式、風格?
首先,提供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
「 如果你想了解某個風格的具體特徵,那就去看這個風格的代表性畫作,並了解其畫家,了解其歷史,」題主說的這幾種風格都是屬於20世紀繪畫風格。關於20世紀繪畫風格,我認為它有兩個特徵:
1,物體丟失。
2,顏色表達。1,物體丟失
相比於文藝復興以來的畫作,20世紀的畫作更不注重於物體真實形態的表達。這是一幅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
馬薩其奧﹝Masaccio﹞﹝1450 ~ 1516﹞ 《三位一體》點開鏈接了解詳細:馬薩其奧文藝復興的一大創舉是「透視畫法的發現」使人們能夠更加真實的描繪物體,於是,寫實主義成了普遍風潮。
來來來,我們來看看這一時期大家怎麼愉悅的畫妹子(●′?`●)ノ:
轉眼畫風到了20世紀,我們來看看好色出名的畢加索老先生怎麼畫妹子(●′?`●)ノ:
畢卡索﹝Pablo Picasso﹞﹝1881 ~ 1973﹞ 《亞維農姑娘》點開鏈接了解詳細:畢卡索話說,你這老淫棍,就這樣畫黃圖,摔.....
畢加索的這一風格我們稱之為「立體主義」。其實我是很喜歡畢加索的風格的,因為真的很有趣。一直盯著他的畫盯5分鐘我通常都會發笑,你瞧那個女人的眼睛是不是一個笑點,頗有「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應如是」的神態,還有那肚子。大家如果覺得看畫無聊,可以試用這種方法來欣賞大師(笑)~盯個5分鐘,找笑點~
文藝復興之後的畫家們更傾向於客觀,表達出極盡的寫實。而20世紀,畫家們更傾向於主觀,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所想。當然,這是一個慢慢改變的過程,文藝復興到20世紀,中間還經歷好幾個藝術風潮。
PS:從這個角度來理解設計。大家有沒有覺得這好像現在的設計風潮:從擬物到扁平。我一直認為設計史只是在重複藝術史走過的路。2,顏色表達
大量的「物體丟失」,畫家們不再通過描繪物體表達繪畫意圖,那還能通過什麼表達繪畫意圖?答案是強烈的顏色表達。馬諦斯﹝Henri Matisse﹞﹝1869 ~ 1954﹞ 《綠色條紋的馬諦斯夫人》點開鏈接了解詳細:馬諦斯ok,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題主提到的幾個繪畫主義:
達達派:達達派(Dada,即兒語中「木馬」)1915年在蘇黎世成立的藝術運動,狂熱地反傳統、反藝術、反現存建制。它突出荒唐可笑的東西,以此玩弄民意。
相當極盡的「物體丟失」。不過,上面說達達喜歡荒唐,可笑,怎麼說?
杜象﹝Marcel Duchamp﹞﹝1887 ~ 1968﹞ 《清泉》點開鏈接了解詳細:杜象
大家能猜出這貨的本體是什麼嗎?
就TM是一個顛倒過來的小便池。而杜尚還拿這個去參展,並取了這個高大上的名字清泉﹝Fountain﹞,就是為了報復社會,惡意的想讓整個社會大吃一驚。那為什麼這鬼東西還能上展覽,因為杜尚就是這個展覽的主評委之一,濫用職權啊,混蛋!
荷蘭風格派
荷蘭風格派不得不提就是深受學生們色構作業喜歡模仿(chaoxi)的蒙德里安,他的畫大家應該都見過: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 ~ 1944﹞《構成 A》點開鏈接了解詳細: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mondrian/mondrian-1920.htm蒙德里安 《百老匯的爵士樂》
到了蒙德里安時期,「物體丟失」已經到了頂峰,而對於顏色的研究更是到了一個很高的層度。蒙德里安的色彩是相當考究的,輕易模仿不來,這裡有一篇介紹蒙德里安的色彩:
譯言精選-如何欣賞蒙德里安至上主義至上主義(Suprematists)1913年由馬列維奇創建的藝術運動,其基本點是用簡單的幾何形狀尋找「純」藝術,而擺脫一切感情色彩和附加成分。
就如我一開說的,了解一個藝術風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看代表作:
馬列維奇 《白底上的黑色方塊》 點開鏈接了解詳細:http://www.twwiki.com/wiki/%E7%99%BD%E5%BA%95%E4%B8%8A%E7%9A%84%E9%BB%91%E8%89%B2%E6%96%B9%E5%A1%8A表現主義
表現主義是藝術家通過作品著重表現內心的情感,而忽視對描寫對象形式的摹寫,因此往往表現為對現實扭曲和抽象化。
基於以上這個解釋,我認為20 世紀的任何畫派都是和表現主義有所交集的。反正你看不懂的畫都可以這樣可以說:
「噢~,這個是表現主義作品嘛「瞬間逼格滿滿→_→.......當然,我們在來看一下典型代表作:
孟克﹝Edvard Munch﹞﹝1863 ~ 1944﹞ 《吶喊》點開鏈接了解詳細: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munch/munch-1893.htm所有的事物都是扭曲的。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我們看到的不是畫,而是一種絕望的心境。
以上, 希望我到處複製粘貼對題主有幫助~
References:《劍橋藝術史:20世紀藝術》
《視覺素養學習網》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index.html先說共同點吧。這幾個畫派的作品雖然呈現出不同的特質,但是其出發點卻有共通之處。
19世紀中期法國畫家達蓋爾發明了世界第一台真正意義上的照相機,照相機的發明和應用也在此後引起了繪畫界的震動。新技術出現之後,原有的繪畫技巧和藝術表現手法都遭到了挑戰。這幾個藝術派別幾乎都在回應這個問題:有了照相機之後,我們還怎麼做藝術?在高度工業化的資本主義社會中,藝術的作用到底是什麼?很多人把這四個流派都歸類成現代主義的抽象派,從表現技巧上來說,各有各的特點。
現代主義將原先為宮廷、貴族和宗教權威所服務的繪畫藝術,加上了一種更具藝術家個人體驗和私人情感。受到弗洛伊德《夢的解析》等影響,繪畫也不再追求要畫的像實物,而開始追求象徵性、主觀感受和對意念世界的構造等。藝術家也開始主動和畫畫的各種媒材互動,荷蘭風格派、表現主義以及至上主義,主要還在強調,藝術表現的核心,還是畫畫,是painting。而達達主義的很多藝術家開始拋棄畫畫了。荷蘭風格派,在畫畫的表現形式上,多以幾何形狀和原色為主。以皮耶蒙德里安為代表。
除了經典的幾何形狀,蒙德里安代表作《開花的蘋果樹》(1912)。從這幅作品中,就可以看到他放棄了對實物的直接描繪,而轉而構建一種「視覺韻律」。色彩完全為結構和形式所服務,形狀上的細節也完全被模糊了,形成一種有著組織性的中心化結構。顏色也少之又少,完全脫離了自然的景觀,乍一看和畫作的命名幾乎毫無關係。繪畫的能指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已經不僅僅是對自然景觀或人像的摘錄,變成藝術家跟外部事物回應共響之後,一種獨斷性的闡釋,所謂「出乎其外,入乎其內」。
蒙德里安最經典的畫作,Tableau No.IV 1925,排除了一切表現成分,變得完全抽象。也就是高票回答中,簡化物象,直到達到藝術家本人對藝術本身的理解。這種精確嚴格、在數理邏輯性基礎上表現直覺的繪畫,被蒙德里安自己稱為「新造型主義」。表現主義可以說跟歐美工業革命之後,中產階級大量崛起有關。我本人認為,早期表現主義的藝術創作理念,甚至還和馬克思主義有著一點聯繫。他們的繪畫大量展現了中產階級在城市生活中無所適從,漫無目的,平庸虛偽又孤獨悲哀的「現代性困惑」。
Krichner的《Street,Dresden》就展現了人在現代生活中的迷失彷徨和不知所措。一戰爆發後,一些表現主義畫家開始闡釋暴力、血腥和毀滅的主題。上圖為Grosz的《爆炸》。表現主義還有最著名的之一,蒙克的《吶喊》。值得一提的是表現主義還對之後的後現代主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Kooning 的《發掘》,可以看到人的鼻子,眼睛和鳥類魚類。對於抽象和具象物體的衝突,對二維表面和三維立體的一種重構和再造。至上主義,也有稱為絕對主義。這個流派信奉用純粹的藝術直覺直接產生的崇高感。在對幾何形的重建中,摒棄對藝術客觀物體的經驗認知,尋找純粹的感知,進入藝術的新的歷史階段。更加像一種反實用主義哲學。
代表畫家馬列維奇的代表作,他創作初期有36幅類似作品。達達主義被很多人認為是「反藝術」的,是「反諷」,他們要做的可能恰恰去掉對藝術不必要的崇拜。他們用各種材料辦展覽,包括現在已經被我們習以為常的很多裝置藝術,有些嘲笑和批判現代社會。有些藝術評論家將杜尚作為達達主義的一份子。1912年,杜尚在軍械庫展出的《泉》,放了一個小便器就去參展了,表明他已斷然放棄了畫畫。《泉》在藝術史上可謂驚世駭俗,在形式和技巧上前無古人,後面卻引出許多來者。達達主義的很多藝術家算是一些來者們。
達達主義的創作,提醒了世人,藝術還有別的可能性。此後的後現代主義的一個特點就是打破了原先高級藝術和流行文化的藩籬。可以說,杜尚重新定義了「藝術」這個詞,此後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西方社會中非繪畫的藝術創作越來越多。
《現成的自行車輪》,杜尚作品,現藏於紐約現代博物館。杜尚的大型裝置藝術《給予》,被費城藝術博物館收藏。陳丹青有一個講藝術史的《局部》,有一集「杜尚的決定」,講得深入淺出,很透徹。他說,對經歷了上萬年曆史的繪畫來說,它的傳播功能已經喪失。「過去千萬年,大家都需要畫畫和雕刻。不能想像沒有藝術家。而一個社會一個文明不需要畫畫的時代,其實已經悄悄開始了。」(所有圖片均來自網路,侵刪)。如圖。
最近在備考藝術史,所以放上來就算是複習了達達主義、荷蘭風格派、至上主義和表現主義的區別於相同個人覺得,當我們要比較畫派的風格上的相同與不同的時候,從兩個軸切入會比較方便比較。橫軸時間,豎軸文化如果兩幅作品或派別的誕生的時間是很相近的,那麼至少他的大風格,以及繪畫所用到的材料基本上會是一樣的。這個很好解釋,藝術從古至今的演變其實是緩慢而有邏輯性的 即 從客觀到主觀,從紀實到抽象。。。所以,當兩個作品同屬同一時期時,他們的風格大方向基本是一致的,即要麼都抽象要麼都紀實。如果兩種風格起源於同一文化背景,那麼他們極有可能擁有統一或相似的價值觀,或相近的內容表達,但表現形式會是大相徑庭。言歸正傳:我們先看時間:我們知道達達主義始於一戰,大概是二十世紀初期(1920s-1940s)荷蘭風格派 大致也是這個時期,於1917~1928年由蒙德里安等人在荷蘭創立。至上主義作為現代主義藝術流派之一,二十世紀初俄羅斯抽象繪畫的主要流派。創始人為卡濟米爾·謝韋里諾維奇·馬列維奇(1878-1935)。表現主義在20世紀初流行於德國、法國、奧地利、北歐和俄羅斯的文學藝術流派。從時間,我們可以比較出四個風格的相似點,他們都出現大致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而在那個時期,藝術家們都一股腦兒地衝破以往的傳統技藝走上抽象的康庄大道,開始將藝術的重點從描述人或事或景變成自我風格的突破。所以,如果說以往的古典主義,洛可可,印象派,浪漫主義什麼的這些相對傳統的畫派是風格為畫的主題服務,那麼這些抽象的畫派,則是通過簡化,或轉換實物來突破他們的風格。再簡單點說,比如說印象派和浪漫主義的畫家都畫了一個水壺,那麼浪漫派的壺估計會在一個很戲劇化的燈光下,顏色運用的粗獷而大氣;印象派則注重展示壺本身的所受到的光線以及他自身的顏色。但是,不管風格怎樣,畫的重點是讓觀眾欣賞到畫上的壺。然而如果讓達達主義和至上主義也畫水壺。達達主義的藝術家極有可能直接把水壺搬到博物館去展示,而至上主義則會用最精簡的幾何圖形去展示這個壺。水壺本身作為壺的意義在這兩個畫派面前基本上就瞬間秒成渣渣了。因為達達主義不在於展示的是個水壺或尿壺,藝術家致力於通過這樣的一個既定實物來達成他們反藝術,反美學的目地,而至上主義則是打碎,破壞掉所以藝術中的細節,用最精簡的藝術形式表達。然後,我們來看文化。先看達達主義,達達主義始於一戰。老實講,應該是由一批反戰人士(藝術家)通過運用但美學以及不合理的藝術形式,去表達他們反對戰爭的理念。所以,相比於另外三個派別,達達主義的作品會給人一種,卧槽這不合理,以及這怎麼那麼奇怪,再或者我無法欣賞他的美 的趕腳。達達主義的藝術家的創作技巧大致分為以下幾種:?Readymade-藝術家無需自己製作,利用日常生活中現成品或搬用,或重組去打造一個新的藝術作品。
Marcel
Duchamp. Fountain.
1917.
Porcelain urinal and enamel paint. Photograph by Alfred Stieglitz.
[Fig.
19.16] ?Photomontage-用雜誌,相片或者其他的圖像資料,剪輯粘貼成一個新的藝術作品Hannah H?ch. Cut
with the Dada Kitchen Knife through the Last Weimar Beer-Belly Cultural Epoch
in Germany. 1919.
Collage. 44-7/8" × 35-3/8" (114 × 90 cm). [Fig. 19.17] 達達主義就不多說了,因為他和另三個作品真的區別挺大的荷蘭風格派-這個其實和另幾個的區別就在於,他其實是一個極小眾的畫派,一沒宣言,二沒思潮的,僅僅是當時一些荷蘭藝術家收到未來主義,立體主義等等這些風格的影響,而組建的一個小組織而已。(畢竟當時荷蘭才多少人口啊,而那麼多人裡邊才有幾個是藝術家啊)其實,風格派畫家喜歡運用簡單的線條以及原色去作畫。他們追求的是通過抽象的手法表達他們內心的情感,或者是對世界的思考,而非直觀的展現一個東西。 Piet Mondrian. Composition with Yellow, Red, and
Blue. 1927. Oil on canvas. 14-7/8" ×
13-3/4" (37.8 × 34.9 cm).
[Fig. 19.21]順便再說一下,荷蘭風格派並不僅僅是繪畫風格,也是建築風格,這種建築大多是當時的藝術學校之類的,很好看
Gerrit Rietveld. Schr?der House, Utrecht, The Netherlands.
1925.
[Figs. 19.22 and 19.23] 至上主義,這個光聽名字就覺得很極端的風格,確實試聽極端的。因為他追求的都不是什麼情感的表達了,他追求的是繪畫的最高奧義-拋棄沒用的細枝末節,將繪畫作品精簡到最簡。雖然這個畫派和荷蘭風格派都是運用幾何,但是至上派並非覺得畫家需要通過畫去表達什麼,就像馬列維奇自己說的,「至上主義是藝術的絕對真理。」並且「將取代此前曾經存在的一切流派。」 所以至上派的總之就是提純提到最純,精簡精到最簡
Kazimir Malevich. Suprematist
Painting (Eight Red Rectangles).
1915.
Oil on canvas. 22-1/2" × 18-7/8」 [Fig. 19.14]至於表現主義,強調藝術家主觀情感和內心感受 ,(是不是很像荷蘭印象派?!)畫面形象多以變形、扭曲、誇張為主(表現手法不同)。表現主義相比於荷蘭風格派和至上主義在表現手法上要複雜傳統的多,他其實應該算是基於抽象和紀實的夾縫,表現主義可以說是既想傳達給觀眾他所想表達的事物,又想扭曲抽象他。但我覺得如果要去和前三種風格作類比的話,應該放有表現主義演變而成的抽象表現主義,即現代藝術家通過浮雕,平面立體結合,潑濺,色塊等技巧,將表現主義更進一步的抽象化了。下面我放一些抽象表現主義的作品:
Mark Rothko. Untitled (Rothko Number 5068.49). 1949.
Oil on canvas. 6"9-3/8" × 5"6-3/8" (2.1 × 1.7 m). [Fig. 20.7]
Helen Frankenthaler. Mountains and Sea. 1952.
Oil and charcoal on canvas. 7"2-3/4" × 9"8-1/4" (2.2 × 2.95
m).
Louise Nevelson. Sky Cathedral. 1958.
Assemblage of wood construction painted black.
11"3-1/2" × 10"1/4" × 18" (3.44 × 3.05 × 4.57 m). [Fig. 20.8]
先說表現主義
今天提及的表現主義,通常指「德國表現主義」,即20世紀初發生在德國、奧地利的一場聲勢浩大的文化運動。
要注意的是表現主義並非指一種藝術風格或者特定的技法,而是一種對於世界的全新感受方式。
那種純粹個體的、主體性的感官經驗才是表現主義孜孜以求的關注點。
其實表現主義這一表述具有很多的模糊性,它的含義始終還在一種寬泛的國際性與一種較為狹窄的德意志性之間搖擺。
一般人們在追溯根源時,往往將歷史上那些表達了鮮明強烈情感,手法簡練有力的藝術表現方式統稱為表現主義。
代表德國表現主義的橋社和青騎士分別被看作是廣義的表現主義extensive expressionism和狹義的表現主義intensive expressionism
1885年至1900年是表現主義運動的一次浪潮,以梵高,蒙克,恩索,霍德勒,圖盧茲等等為代表,強調形象的力度,色彩的激烈,線的表現力,用筆的尖銳與悲劇性的題材突顯自身的感受,容易感染觀者的情緒使其內心動蕩。當時的浪潮也使得版畫、插畫、招貼畫得到很大的發展。
達達主義與之前激烈的反傳統思潮一脈相承,強調否定一切,從最原始的零點開始新的面貌。
達達主義是人類精神史上造反的極致,它開啟了惡作劇的大門,放進了一群極今顛覆傳統的洪水猛獸,人們的頭腦被極大的解放,一切醜惡和潛意識的慾望都不再掩飾。讀後感:
達達主義主張破壞藝術。
代表人物:杜尙荷蘭風格主義主張以幾何圖形表達設計師的概念。
代表人物:蒙德里安至上主義主張極致純粹的形態,完全拋棄物質為創作來源。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