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口感上東北大米和南方大米有什麼區別?
突出一個香字。
鮮香軟糯和粒粒飄香
米飯,在國人餐桌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哪個地方的米飯最好吃?多數人會告訴你:選擇東北大米,尤其是吉林大米。即便是在素有「魚米之鄉」之稱的江浙地區,吉林大米也是同樣十分受歡迎。
不同的澱粉結構
大米口感的不同,是由於其澱粉的不同結構等原因所引起的。大米裡面澱粉的組成部分有兩種,一種是直鏈澱粉,它的含量低,做出來的大米就比較粘,含量高,煮出來的大米就硬硬的,沒有彈性;另外一種叫支鏈澱粉,支鏈澱粉含量越高,米飯的粘度就越高,蒸煮後膨脹得很大,顯得飽滿又豐潤。南方大米都屬於秈米,直鏈澱粉含量普遍在20%-24%之間,食用口感較散,口感較差。而東北大米、吉林大米則屬於粳米,直鏈澱粉在15-18%左右,因此彈性十足,嘗上一口,唇齒留香。
氣候優勢明顯
專家告訴我們,不同的氣候決定了南北大米的口感差異。吉林大米產區位於北緯40°52′-46°18′,東經121°38′-131°19′,水稻從抽穗到收穫期間,≥10℃的積溫溫度在900℃-1000℃之間,這與日本優質米產區青森、岩手和秋田縣北部的條件很接近。更重要的是,水稻灌漿期間最適合的溫度是21-25攝氏度,而我國東北地區早晚溫差大,較大的溫差可以使平均氣溫控制在21攝氏度到22攝氏度,讓籽粒灌漿時間長而充分,促進優質水稻的形成。相比之下,南方的平均溫度都是30攝氏度以上,會導致胚乳透明度降低,品質相對變差。
珍貴的黑土地,讓品質更安全
還有一點極其重要的原因是,吉林大米來自於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東北平原,深達40厘米至80厘米的黑土層,富含氮、磷、鉀和各種有機物,土壤肥力較高,因此氮肥使用量相對偏低。而南方水稻的氮肥含量較高,質量自然高下立見。另外,吉林省冬季的嚴寒,讓大部分害蟲和病菌都難以越冬,病蟲害相對較少,農藥使用量更低,產出大米品質自然更佳。
北方的大米通常是粳米,南方通常是秈米,此知識點初中地理書上應該有。
答主東北大妞,國內也走了15個省(特意數了一下),大米也算是吃了不少種。
北方的粳米(此處猶指東北大米,比較有代表性,而且我是真愛粉),Q彈飽滿,晶瑩潔白,軟糯濃香,不是和你吹,干吃白飯這種事情在東北並不是件凄涼慘淡的事兒,一碗剛出鍋冒著熱氣的大米飯,能讓整個屋子氤氳著飯香,飯鍋一打開爹媽就不用喊我去吃飯,所以在我們大東北,米飯是幾乎每頓必吃的,有如此大米,我們很少吃饅頭麵條米粉紅薯粉這類主食。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東北大米粘性較強,一碗飯扣在桌子上保持原樣不散開,米粒呈半透明狀,生米腹白較小,膠質含量高。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中所寫「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此處所指得飯黏子,想必說的不會是南方的秈米,因為粘不住。作為江南人民的一員,表示東北大米在本地並不受歡迎,粳米在咱這裡,只能用於煮稀飯做糕團,咱這裡更喜歡質地鬆軟粒粒分開的秈稻米
東北大米是粳米,橢圓的,有點粘性,南方吃的應該是秈米,長型的,沒有粘性,像香米就是秈米一類的。這是兩種不同的大米,吉林生產的大米有機質和礦物質含量高,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氨基酸,營養豐富;碾出的大米潔白晶瑩,質地密實,重如砂,亮如玉,溢馨香,做出的米飯油亮溢香,煮粥漿汁如乳,米香濃郁,有嚼頭,口感好,出飯多,堪稱米中精品;各種有害物質和農藥殘留遠低於國家標準,安全度高。
大米以「肥瘦」而分為兩種:粳米與燦米。
粳米短而寬,多指東北大米。
燦米則外形修長苗條,常指南方米。
南方大米生長期短,看上去粗糙無光澤,蒸米飯時特能吸水發散不粘;北方大米好吃而在於它生長期長大米看上去晶瑩剔透有油性,好米不太能吸水,蒸出米飯又粘又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