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發布冷聚變堆研究,是否代表主流學界接受並承認冷核聚變存在?這件事與羅西的E-CAT有何聯繫?

Climate Change: Vital Signs of the Planet: The nuclear reactor in your basement

http://climate.nasa.gov/news/864/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先從核聚變的原理以及傳統聚變方式引入,如果您已經了解暫且直接跳過(*′▽`)

那麼:什麼是核聚變?

我想各位看官已經在日常的閱讀及媒體的宣傳中大致知道了一些極其對人類發展的深遠意義。

核聚變主要是指由質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條件下(如超高溫和高壓),發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質量更重的原子核,並伴隨著巨大的能量釋放的一種核反應形式。原子核中蘊藏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變化(從一種原子核變化為另外一種原子核)往往伴隨著能量的釋放。如果是由重的原子核變化為輕的原子核,叫核裂變,如原子彈爆炸;如果是由輕的原子核變化為重的原子核,叫核聚變,如太陽發光發熱的能量來源。  

目前人類已經可以實現不受控制的核聚變,如氫彈的爆炸。但是要想能量可被人類有效利用,必須能夠合理的控制核聚變的速度和規模,實現持續、平穩的能量輸出。科學家正努力研究如何控制核聚變,但是現在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可控核聚變目前主要的幾三種可控核聚變方式:

超聲波核聚變   

激光約束(慣性約束)核聚變  

磁約束核聚變(托卡馬克)

以上三種與題主的問題沒有太大聯繫就不過多敖述。

那麼:什麼是冷聚變?

冷核變是指理論上在接近常溫常壓和相對簡單的設備條件下發生核聚變反應。核聚變反應中,多個輕原子核被強行聚合形成一個重原子核,並伴隨能量釋放。

冷核聚變是現在所用更正式名稱——「低能量核反應」——的通俗名稱,隸屬於凝態物質核科學的範疇。而冷核聚變為大眾所周知起因於1989年3月「弗萊許曼-龐斯實驗」的爭議性——由科學家馬丁·弗萊許曼與史坦利·龐斯所進行。當時有許多科學家努力重複該實驗,卻發現無法再現一樣的結果。人們對於冷聚變最大的疑問集中在其實驗的低重複性和核反應產物不匹配兩點上。

在2013年初的時候我看過關於果殼網的一篇關於NASA開發冷聚變的文章:

原文如下:

【關於冷聚變的夢想正在成為現實。NASA正開發一種便宜,清潔,低能量級別的核反應技術(LENR),在不遠的未來,我們會在汽車,飛機,還有家庭中見到它。那時候,沒有人再會羨慕鋼鐵俠的那顆『心臟』。 每當提起核能利用,擺在我們面前只有兩個選擇:聚變與裂變。裂變指由重的原子分裂成輕的原子,它會產生巨大的能量,並是地球上最常用的核電來源。

聚變恰巧相反,在一定條件下、由小質量的原子核聚合成重的原子核,同時釋放巨大能量。不過人類距離大規模聚變發電尚一些時日。

LENR與我們常談的聚變和裂變都不相同。聚變和裂變需要強大的原子力量支撐,冷聚變則溫和的多。NASA使用一種鎳化晶體和氫離子來進行實驗。氫 離子被吸入鎳晶格中,這種晶格在一種高頻率下震動。震動刺激其鎳中的電子,迫使其融入氫離子里,形成緩慢移動的中子。鎳迅速地吸收了這些中子,令它們變得 不穩定。為了重新獲取穩定狀態,中子衰變成質子和電子,這種反應令鎳轉變為銅,併產生能量。

LENR的亮點在於清潔與安全。聚變通常會產生快中子,快中子撞擊原子核時會造成災難性後果。LENR能減速快中子,並且不產生電離輻射和輻射廢棄物。LENR的這種特質使得它合適在民用中推廣。

根據NASA的說辭,世界上1%的鎳產量就可以抵消掉世界上四分之一的燃煤能量供給。NASA同時也說明,碳晶格可以用來替代鎳,核反應會把碳轉變 成氮。這一切是否意味著大家馬上就能用上安全清潔的核能?實際上用於發電的5-30THz頻率的鎳晶格十分難以生產,與此同時、研究LENR的一些實驗室 也遭遇到了事故。假以時日,普羅大眾也能擁有比肩鋼鐵俠的小反應堆。】

冷核聚變至少目前而言還很遙遠。可以說這在理論上是可行的,實際上則沒有可重複的驗證設備。

這個裝置由義大利人Andrea Rossi 和 Sergio Focardi於2011年公開,但獨立驗證機構均無法證實其宣稱的效果,歐洲專利局也駁回了他們的專利申請。今年1月16日歐洲專利局授予Francesco Piantelli關於「一種利用氫與金屬的核反應產生能量的方法」的專利。參考http://worldwide.espacenet.com/publicationDetails/biblio?locale=en_EPFT=DCC=EPDB=worldwide.espacenet.comNR=2368252A1date=20110928ND=4KC=A1

其裝置號稱已經獲得成功,輸入功率20w,輸出達到71w。參考https://doc-0c-4k-docs.googleusercontent.com/docs/securesc/4nelo5ormg6vv8824hcp278h9v9kkjii/gbiunqpbcqv4c376tvni92ugtsebk61j/1362038400000/00368077949154306257/07161659083878644762/0B6id5Hf-xMWOYXVjekJCN1ZkQk0?e=downloadnonce=d3r3a6e77hca0user=07161659083878644762hash=hi9ha77efbc14nkuviqtdm5a60mu8rpe

http://www.e-catworld.com/2012/04/piantelli-presents-nickel-hydrogen-lenr-research-data-in-siena-italy/

所以我並不太看好這一方面,中國國內現在也並沒有官方上的冷聚變的研究機構。


隱隱中感覺冷核聚變是可控核聚變的唯一正確方向,之前的傳統研究這麼長時間沒有新進展,在哲學上只能是一個原因,方向錯了


推薦閱讀:

聚變等離子體研究中,理論、模擬、實驗這三塊的科研人員分別在做些什麼?
為什麼埃隆·馬斯克不去做可控核聚變?
核反應中到底損失什麼質量 ?
可控核聚變的商業化會對人類社會形態產生怎樣的影響??
假如可控核聚變實現商業化,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

TAG:物理學 | 核聚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