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金融學領域上出現了哪些反轉前人結論的實證研究?
本問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2017 年度盤點」,更多討論歡迎關注。
行為金融學可不是什麼2017年才出現的東西。諾貝爾是對前人傑出貢獻的嘉獎,可不是最前沿的理論。無非是因為諾獎名氣大讓普通人知道了罷了,至於對學界的影響怕是很小。fama的理論都盛行四五十年了,不過是13年才獲諾貝爾獎。況且,早在21世紀初Robert Shiller已經帶著行為經濟學大火了一把了。
行為金融學呀。(雖然學科很早就在領域內受到關注,不過鑒於richard thaler行為金融學之父今年才獲得諾貝爾獎,顯然在未來該學科將更受矚目,而且基本上實證研究發現以前結論是錯誤的essay都多少和行為金融學沾邊)
補充:更切題一點的說,實證研究的結論和前些年的發現相反其實不是很罕見。比如上個月前才在(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貌似)上讀到一篇essay說」顏色」對投資者行為的影響不顯著。文章大概指出前人控制變數的方法以及抽樣方式不合理balabala。
回到主題,行為金融學從根本上否定了傳統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投資者都是理性的。從而推論出了一系列的理論較完美的解釋了諸如
*為什麼投資者會傾向長期持有虧損的股票
*為什麼投資者會在股票上漲時反而早早套現清倉
*為什麼人會在內心裡把收入劃分為」血汗錢」「快錢」「黑錢」等*為什麼不看基本面只憑個人喜好、觀點,坊間新聞進行交易的投資者可以在股市裡獲得利潤。並且指出這類」雜訊交易者」的存在是有意義的。進一步的研究比如Chen發在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s的文章關於投資者所使用的語言所如何影響儲蓄率、健康習慣已經引起了很大反響。
*例如:英語使用者會更加強調{時態}的使用—It rained yesterday. It will rain tomorrow
相反對於中文/德文等語言來說相同意思的翻譯則為—昨天下雨(了). 明天(要)下雨.在控制了大概10多個變數之後,(如細分了72種宗教信仰)文章的結論簡單來說是越注重時態的語言會讓投資者更加覺得「未來」很遙遠,從而降低了儲蓄率。(正因為他們認為未來很遙遠,所以不想急著現在就存錢;同時認為抽煙導致的健康問題離他們他們也更遙遠)!此外*另外一篇AER的文章 「it pays for writing so well」也非常受到矚目。文章指出了公司的年報中出現的{冗長句子}{專業名詞}{被動語態}等越多, 則對股價的影響越負面。這些研究都算是在行為金融學領域內研究投資者的非理性行為和認知偏差。所以也都算切題了,否定了以前傳統金融學的一些研究成果。
前幾天和南大的兩個碩導聊到相關發展的時候發現,國內好像還是更側重於傳統金融學模型的修補和完善。藥丸藥丸。
除了行為經濟學甚至還有神經元經濟學(可以可以算在行為經濟學裡面)其實都算是為了解決問題的不同思考方式尤其是在現代 交叉學科的興起 使得不同學科背景的人都開始進行跨學科的思考
和經濟學有關的小眾經濟學有特別多
不只是和心理學進行交叉 還有認知神經、計算機等等等等都可以交叉推薦閱讀:
※如何建立管理文獻的總體框架和思路?
※如何整理紙質論文和文獻?
※大家談談國內學術腐敗的事吧?
※現在學術腐敗有多嚴重?大家能不能說說經歷見聞?
※工科生如何應對大量記憶背誦性的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