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春田、莫辛納甘、kar 98k、李恩菲爾德、三八式、九九式、中正式等各大老式著名栓動步槍的區別?

對於這些槍的各種認知比較模糊,首先是外觀上的區別,然後是莫辛納甘式槍栓、李恩菲爾德式槍槍栓、98k式槍栓它們優劣式。這些槍各個優點與詬病。


老式步槍的識別對很多新手來說是一個極其頭痛的問題,要麼看什麼都是98k,要麼看什麼都是三八大蓋。我也無法窮盡所有老式步槍,就試著按照題主問的幾個步槍把它們的來歷、特點和識別特徵簡單說一下吧。要說明的是這個回答不是為了窮盡這些步槍所有的技術細節和派生型號,可能到時候你們會說啊彩雲啊,你忘了提xx槍還有個型號,xx國也仿製過這種槍叫xxxx,對,肯定有,但是這個回答只是為了給大家一些分辨這些老式步槍的基本方法,以及這些著名老式步槍的主要歷史,所以無法一一窮盡所有細節,見諒見諒。

帖子很長!!!

很長很長!!!

圖很多!!!


春田步槍

春田步槍——美國Springfield M1903步槍

春田,是Springfield的意譯,在步槍上指的是美國Springfield M1903步槍,有時候用音譯就翻譯成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這種步槍的來源是1898年美墨戰爭,當時墨西哥軍隊使用的是7mm口徑毛瑟步槍,而美軍使用的是一種克拉克步槍,戰後總結美軍認為對手的毛瑟步槍性能更優異,裝填速度更快,子彈威力也更大,於是在給毛瑟公司交了專利費後購買了毛瑟式槍機的專利,著手生產毛瑟式槍機的新式步槍,最後就有了M1903步槍。所以美國的M1903步槍就是改進型的毛瑟步槍。

基本型號即M1903有這樣幾個識別特徵:

M1903基本款識別特徵

1、上護木後段(表尺前的部分)向上拱起,所以M1903給人一種「胖」的感覺。

2、上護木前半段完全包裹槍管,這一段槍管不外露。

3、直槍托。

4、立框式表尺,如果不懂什麼是立框式表尺看下圖:

M1903的立框式表尺

這種表尺的原理見我之前的一個答案:

既然槍的瞄準器安裝在槍口的上方 那為什麼還可以瞄哪打哪? - 知乎

5、擊針尾部為喇叭形,看不清楚的話放個特寫,槍機尾部那個突出的擊針尾,外形為喇叭形,上面有滾花,拉槍栓上膛擊發如果沒打響,可以捏住這個喇叭尾向後拉擊針,然後再擊發一次。

6、向下彎曲的拉機柄。

M1903後來還出現了改進,其中最主要的改進型是M1903A3,這種改進型生產於二戰時期,主要用於彌補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產能不足,以及援助給同盟國軍隊。

M1903基本型(上)和M1903A3(下)

和M1903基本型比,M1903A3外形上的主要區別如下:

M1903A3基本特徵

1、照門後移到機匣尾部,並且改用覘孔式照門

M1903A3的覘孔式照門

2、由於照門後移,上護木拉長,一直覆蓋到拋殼口,並且外形較直,拱起也沒有原先那麼明顯了。

此外,在M1903的改進中槍托形狀也出現了變化,早期是直槍托,後來改用C形槍托,也叫手槍式槍托,改用C型槍托的M1903叫做M1903A1

M1903A1,改用C型槍托

M1903A3也有改用C型槍托的:

改用C型槍托的M1903A3

以及,一種介於直槍托和C型槍托之間的「scant」槍托,手握的彎曲部分沒有C槍托那麼彎

使用「scant」槍托的M1903A3

M1903步槍裝備美軍後參加了一戰,一直到二戰前夕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服役後才開始被取代。但是一開始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產能不足,所以二戰中美國生產了不少M1903A3作為補充。此外,M1903還出現了一個專門的狙擊步槍改進型M1903A4,它是在M1903A3的基礎上加裝狙擊步槍瞄準鏡演變來的。它的識別特徵是

1、有光學瞄準鏡

2、C型槍托

3、因為使用光學瞄準鏡瞄準,槍口上的準星去掉了。

M1903A4狙擊步槍

早期的試驗型棱刺和後來正式服役使用的M1905劍型刺刀

M1903步槍早期曾經試驗性地配過棱形刺刀,但後來正式服役時使用M1905劍形刺刀,刺刀依靠槍口環和刀柄尾部的T形槽兩點固定在槍口——槍口環套住槍口,T形槽和槍口箍下方的T形凸筍配合。刺刀安裝方式也是識別老式步槍的一個鑒別點。

早期的M1903步槍使用30-03圓頭步槍彈,5發固定彈倉供彈,可以用橋夾裝填,這也是M1903步槍比之前的克拉克M1892步槍先進的地方,後者只能從槍身側面的裝填活門逐發裝填。30-03步槍彈口徑0.30英寸也就是7.62mm,彈殼長度65mm,彈殼為無底緣黃銅瓶形彈殼,底火為博克塞式底火,彈頭為圓頭、鉛芯、白銅被甲。美軍剛列裝這種圓頭步槍彈後就發現,歐洲各國都已經開始普及初速更高、射程更遠、致傷效果更好的尖頭步槍彈,隨即不得不對30-03步槍彈進行改進,研製出30-06尖頭步槍彈,後期生產的M1903系列步槍都使用30-06尖頭步槍彈,早期生產的一些使用30-03圓頭步槍彈的M1903也陸續進行了回廠改造,改用30-06尖頭步槍彈,彈倉容量還是5發。

用橋夾給M1903步槍裝填子彈,彈倉容量5發

最左側1發為美軍原先裝備的M1892克拉克步槍使用的30-40步槍彈,也叫.30英寸M1892步槍彈;第2發為30-03圓頭步槍彈;右側4發為30-06尖頭步槍彈。

30-06尖頭步槍彈,又稱7.62x63mm步槍彈、.30勃朗寧步槍彈、.30斯普林菲爾德步槍彈,葯筒長度從30-03步槍彈的65mm縮短到63mm,彈頭改為尖頭。早期的30-06步槍彈為流線形尖頭平底彈頭、白銅或黃銅被甲、鉛錫合金彈芯,彈頭重9,72g,初速823m/s,最大射程達到4100m。在當時,中間威力步槍彈的概念尚未出現,對步槍彈的設計要求都是大威力、高動能、遠射程,30-06步槍彈就是一種典型的全威力步槍彈。

而美軍對此似乎還覺得不夠,於1925年還研製了30-06步槍彈的改進型M1普通彈,其主要尺寸和30-06步槍彈完全相同,屬於30-06步槍彈家族的一員,但是彈頭改為11.2g尖頭船尾彈頭,飛行阻力更小,存速更高,最大射程更遠,彈芯材料為鉛銻合金,彈頭被甲為黃銅。

到1937年,美軍又研製了M2普通彈,外形尺寸還是不變,還是30-06步槍彈家族成員,彈頭改為9.7g尖頭平底輕彈頭,彈芯材料為純鉛。M2普通彈彈頭比M1普通彈輕,並且放棄了船型尾改回最初的尖頭平底式樣,最大射程有所降低,變為3200米,但是初速提高到856m/s。改用初速更高重量更輕的彈頭是因為當時步兵戰術已經出現了變化,人們已經認識到過分追求步槍的遠射程意義不大,M2普通彈3200米的最大射程足以夠用;再有就是當時美軍已經開始列裝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威力過大的M1普通彈在半自動步槍上發射容易出現故障。

總的來說30-06系列步槍彈是一種威力大、精度好的全威力步槍彈,影響極其廣泛,到今天還是美國民用武器市場上非常暢銷的一種商用彈,缺點是槍口動能過大,後坐力較大,這是老式全威力步槍彈的通病。


莫辛納甘

莫辛納甘M1891/30步槍

莫辛納甘步槍是19世紀末裝備俄軍的一種彈倉式旋轉後拉槍機步槍,發射7.62x54mmR無煙火藥步槍彈,以取代之前俄軍使用的發射11毫米黑火藥步槍彈的伯丹式單發步槍。

莫辛納甘的名字來自這種步槍的設計師,俄國陸軍上尉謝爾蓋·伊凡諾維奇·莫辛和比利時的艾米爾和李昂·納甘兩兄弟。1886年,法國率先裝備了使用8x50mmR無煙火藥步槍彈的勒貝爾M1886步槍,這是世界上第一支發射無煙火藥步槍彈的彈倉式步槍。受此風潮影響,在之後的數年裡歐洲各國都開始研製和裝備發射無煙火藥步槍彈的彈倉式步槍,其中也包括俄國。莫辛上尉和納甘兄弟都為俄國政府設計了新式彈倉步槍的樣槍,參加步槍選型。最終俄國政府進行了折衷,在槍身設計上選擇了莫辛上尉的方案,而在供彈系統設計上選擇了納甘兄弟的設計,最後的產品就是莫辛納甘M1891式3線步槍(「線」是舊俄國度量衡單位,1線約等於0.1英寸,3線就是0.3英寸,也就是7.62毫米),彈倉容量為5發。

在其他步槍中識別出莫辛納甘步槍並不難,主要抓住以下幾個特徵,這些也是莫辛納甘系列步槍的共同特徵:

1、扳機護圈前突出的三角形彈倉,彈倉上有兩道縱向加強筋,彈倉底部可以打開快速退彈。

扳機護圈前突出的三角形彈倉是莫辛納甘系列步槍的共同特徵

2、在槍托和護木上開長孔,槍背帶環直接穿過槍托和護木:

槍背帶環直接穿過槍托和護木上的開孔也是莫辛納甘系列步槍的識別特徵。

3、拉機柄裝在機匣拋殼窗內,較短,拉機柄頭部為球形,普通型拉機柄為平直式樣,狙擊步槍型因為加裝了瞄準鏡,為避免撞到瞄準鏡而將拉機柄向下彎折。槍機尾部的擊針尾外形類似鋼筆筆帽,同時兼做保險,向後拉再向一側轉動卡住,擊針就不能向前擊發,保險就關閉了。

普通型莫辛納甘步槍拉機柄較短,平直形,頭部為球形

狙擊步槍型莫辛納甘的拉機柄向下彎曲

擊針尾形狀如同鋼筆筆帽,兼做保險,左邊為開保險狀態;向後拉擊針尾並向左旋轉,卡在機匣上,就是關保險狀態,此時擊針不能向前擊發。

還有就是,莫辛納甘的下護木有點向下鼓出,有種大肚子的感覺,這也是識別這種槍的一個特徵,在莫辛納甘卡賓槍上特別明顯。

最初生產的莫辛納甘M1891步槍有步兵型、龍騎兵型和哥薩克型三種,其中步兵型最長,全長1306mm,哥薩克型和龍騎兵型較短,為1234mm。沙俄時期生產的早期型莫辛納甘步槍大致特徵如下:

莫辛納甘M1891步槍(步兵型)特徵

1、準星無護圈

2、六角形機匣:

早期莫辛納甘步槍的六角形機匣

3、可以豎起的舊式表尺

早期型M1891步槍表尺

1930年,已經是社會主義國家的蘇聯設計了一種現代化的莫辛納甘M1891步槍,命名為M1891/30步槍,和老型號相比,M1891/30的外形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徵區別:

莫辛納甘M1891/30步槍

1、除了最初生產的批次外,後期大量生產的莫辛納甘M1891/30步槍機匣從六角形簡化為圓形。

除了最早批次外,M1891/30步槍機匣簡化為圓形

2、準星增加護圈

M1891/30步槍的準星護圈

3、使用平卧式的、公製為單位的新式表尺

M1891/30步槍表尺

M1891/30步槍批量生產後,取代了沙俄時期和蘇聯早期生產的舊式莫辛納甘步槍,成為蘇聯紅軍的制式武器,並且是二戰蘇軍的主力步槍。此外,蘇軍中還有一些其他型號的莫辛納甘步槍:

1、狙擊步槍型,就是《兵臨城下》里出現的型號

加裝PU光學瞄準鏡的莫辛納甘狙擊步槍型

2、M1938卡賓槍

M1938卡賓槍

全槍長度縮短,不能上刺刀,二戰中裝備給騎兵以及司機、炮手等非一線戰鬥人員。槍一短,這個下護木的「大肚子」就比較明顯了。

3、M1944卡賓槍

M1944卡賓槍

這是在原來M1938卡賓槍的基礎上增加了摺疊槍刺,槍刺不用時摺疊在槍管右側,要用時向前打開固定在槍口。

打開槍刺

莫辛納甘M1891步槍發射7.62x54mmR步槍彈,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種還在大規模使用的凸緣步槍彈。這種槍彈最早是圓頭、鉛芯全金屬被甲彈,彈殼為黃銅。

7.62x54mmR圓頭彈

圓頭彈初速低、存速差、停止作用也不好,到了1908年,俄國順應當時的潮流,改用尖頭彈,也就是M1908步槍彈。其中給莫辛納甘步槍用的是輕尖彈。彈頭較短,為尖頭、錐底、鉛芯全被甲。彈頭底部的錐形孔在射擊時能被火藥氣體膨脹起到閉氣作用。

7.62x54mmR輕尖彈

既然有輕尖彈,就是說還有一種重彈,D型重彈,彈頭也是鉛芯,但是是船型尾、彈頭重量更重,遠距離存速更好,射程更遠。這種D型重彈不發給步槍用,而是給重機槍用,彈頭有黃色色標。

給重機槍使用的D型重彈

到了二戰結束後的1950年代,一種新式鋼芯彈取代了輕尖彈和D型重彈,統一了普通彈彈種。鋼芯彈彈頭為被甲+鋼芯+鉛套三件套式樣,侵徹性比原來的鉛芯彈要好,目前使用的都是這種鋼芯彈。所以「只有兔子家的子彈是穿透力很強的鋼芯彈」純屬胡說八道。

50年代開始使用的鋼芯彈,早期生產的鋼芯彈為了和輕尖彈區分,彈頭有白色色標,後來輕尖彈全部退役,新的鋼芯彈彈頭就不再塗白色。

給莫辛納甘步槍裝填時,可以用鋼板衝壓的5發橋夾裝填。

裝在橋夾上的7.62x54mmR普通彈

總的來說,莫辛納甘步槍是一支結構簡單結實、性能可靠、射擊精確的步槍,但是槍機結構不如毛瑟式槍機簡潔堅固。原來的莫辛納甘步槍型長度偏長,攜行性能不大好,1944-1945年開始蘇聯直接用短槍管的卡賓槍作為統一的步槍型號,步兵也使用短槍管的卡賓槍。


Kar98k

這槍現在火起來完全是因為《絕地求生》

毛瑟Kar.98k步槍是二戰德國軍隊的制式步槍

這種步槍的前身是德國在一戰中使用的毛瑟Gew.98步槍。Gew.98步槍屬於傳統的長步槍,槍管長度740mm,全槍長1250mm,全重4.2kg,彈容量5發。

毛瑟Gew.98步槍

由於全槍長度太長,Gew.98步槍攜行性能不好,正好趕上一戰到二戰爆發前西方國家短步槍的潮流,德國就順勢推出了Gew.98步槍的短步槍型,槍管長度從740mm縮短到600mm,全槍長度縮短到1100mm,重量減輕到3.9kg,當時叫「標準型步槍」,經過一些細節上的改進後就變成了98k——Kar.98k步槍。

Gew.98長步槍和Kar.98k短步槍對比

識別毛瑟Kar.98k步槍並不難,要抓住這樣幾個特徵:

1、頭箍和二箍(槍口從前往後數第一個和第二個金屬箍)之間距離比較近,而且這一段只有下護木,上護木是沒有的,槍管上半部分露在外面。對比一下之前介紹的美國斯普林菲爾德M1903的這個部分,M1903這一段也是有上護木包裹的。

2、刺刀卡筍在槍管下方,而不是頭箍下方。刺刀上沒有套住槍口的槍口環。這也是毛瑟Kar.98k一個主要的識別特徵。

3、使用卧式弧形表尺

4、拉機柄向下彎曲,頭部為球形。為了容納向下彎曲的拉機柄,Kar.98k的右側護木相應位置上挖掉一個凹坑。

5、槍機尾部有毛瑟特色的保險撥片

保險撥片向右時保險關閉,扳機無法扣動,槍機無法拉動;保險撥片向左時保險打開,可以拉動槍機和射擊;保險撥片在中間位置時扳機不可扣動,但是可以拉動槍機裝填與退彈。

6、早期生產型槍托上有分解槍機擊針用的圓孔。

7、槍背帶固定在槍身左側,尾部的一頭穿過槍托。

二戰中Kar.98k步槍有一部分加裝了光學瞄準鏡,改造為狙擊步槍。

Kar.98k步槍發射毛瑟7.92x57mm步槍彈。這是一種誕生自19世紀末期,名氣很大,影響也很大的無底緣、無煙火藥全威力步槍彈。

7.92x57mmM1888圓頭彈(左)和同口徑的S尖頭彈

S尖頭彈的技術圖紙,可見彈頭為尖頭、平底、鉛芯,彈頭較短

sS重尖彈彈頭,尖頭、船型尾、鉛芯,遠距離存速性能更好,最初配發給重機槍使用。

S尖頭彈和sS重尖彈實物對比,仔細觀察可以發現S尖頭彈彈頭弧線較圓潤,sS重尖彈更尖削。

最早的毛瑟7.92x57mm步槍彈是M1888圓頭彈,圓頭、平底、黃銅或敷白銅鋼被甲、鉛芯,彈頭重14.64g,初速640m/s,主要用在德國的M1888委員會步槍上,這種步槍清末到民國的漢陽兵工廠仿製過,就是「漢陽造」步槍。隨後德國於1905年推出了兩款尖頭彈,用於步槍的S尖頭彈和用於機槍的sS重尖彈。S尖頭彈為尖頭、平底、鉛芯、黃銅或覆銅鋼被甲,彈頭重10g,初速870m/s;sS重尖彈為尖頭、船型尾、鉛芯、黃銅或覆銅鋼被甲,彈頭重12.8g,初速760m/s。考慮sS重尖彈配用於機槍是因為其彈頭更重,遠距離存速性能更好。但是到了槍管縮短的Kar.98k步槍上,因為槍管長度短,發射葯燃燒不充分,使用S尖頭彈時槍口火焰和雜訊都太大,槍、彈性能不匹配,相反發射彈頭更重、但是發射葯略少的sS重尖彈槍口火焰和雜訊倒比較合適,於是到二戰時期,德國把7.92x57mm步槍彈統一為一種,也就是sS重尖彈,步槍機槍通用,不再區分步槍用彈和機槍用彈。二戰中為了節約寶貴的戰略物資銅和鉛,sS重尖彈的彈殼改用鍍銅鋼彈殼和塗漆鋼彈殼,彈芯材料也改為軟鋼。

由於Kar.98k步槍是從毛瑟「標準型短步槍」的基礎上改進來的,而「標準型短步槍」(也叫毛瑟M1924步槍)被多國作為仿製的藍本,所以有很多外國後代,這些外國後代和毛瑟Kar.98k算是表親。這裡要說幾種和Kar.98k有淵源聯繫,又容易混淆的步槍:

一、中國中正式步槍

中正式步槍特徵

中正式步槍是國民政府在1930年代從德國購買了毛瑟標準型,也就是M1924步槍的技術圖紙資料後進行仿製的產品,和Kar.98k一樣也是口徑7.92mm,長度為1100mm的短步槍,算是Kar.98k的表弟,但是在細節上有一些不同:

1、拉機柄是平直的,不向下彎曲,護木上也沒有容納拉機柄的凹坑。

2、槍托上沒有擊針分解孔。

3、護木兩側有便於握持的手指槽,而Kar.98k護木是光的,沒有手指槽。

4、頭箍和二箍之間槍管外露,和Kar.98k類似

5、槍背帶環在槍身下方

二、捷克VZ24步槍

捷克VZ24步槍特徵

捷克VZ24步槍也是以毛瑟M1924標準短步槍為藍本仿製的,口徑也是7.92mm。這種步槍國民政府也曾進口過,在中國被稱為捷造二四式步槍、捷克式步槍。1938年捷克被納粹德國吞併後,捷克兵工廠繼續為納粹德國生產VZ24步槍,所以在納粹德國軍隊中也有使用。它的識別特徵是:

1、平直拉機柄,護木無對應凹坑

2、頭箍和二箍之間有上護木,槍管完全被包攏;而Kar.98k這一段是沒有上護木的,槍管上半部分暴露在外。

3、上護木延長,表尺後方還有一小段,而Kar.98k,包括中國中正式的上護木只到表尺前,表尺後就沒了。

4、護木兩側有手指槽。

5、槍背帶環有兩對,槍身左側一對,槍身下方一對,可選擇將背帶掛於左側或者下方。

三、捷克VZ33騎槍

VZ33騎槍是捷克在VZ24標準型步槍上將長度繼續縮短到995mm,適合騎兵使用。這種騎槍的特徵是:

1、全槍更短

2、全包槍管的上護木

3、拉長至表尺後方的上護木

4、Kar.98k式樣的彎曲拉機柄,護木上也有Kar.98k式樣的凹坑

5、和Kar.98k一樣的,穿過槍托的背帶環(但是也有的產品背帶環在槍身下方)

6、Kar.98k式樣的槍托擊針分解孔

VZ33有更多類似Kar.98k的特徵是因為作為騎槍使用時,固定在槍身側面的背帶以及下彎的拉機柄不容易鉤掛到東西,適合斜背著騎馬、騎自行車行軍。

四、南斯拉夫M24、M48毛瑟步槍

南斯拉夫M24步槍

南斯拉夫在二戰爆發前也引進仿製過毛瑟標準型,命名為M24毛瑟步槍,特徵是:

1、全包上護木

2、拉長至表尺後方的上護木

3、平直拉機柄,護木無凹坑

4、護木無手指槽

5、槍托無擊針分解孔

6、槍背帶環位於槍身下方

戰後南斯拉夫繼續生產稍加改進的毛瑟步槍,命名為M48步槍,主要特徵和戰前生產的M24一致,但是槍背帶環改成Kar.98k的式樣,位於槍身左側,後背帶環穿過槍托。

五、波蘭wz29步槍

波蘭wz29步槍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波蘭武器裝備很雜,波蘭政府試圖統一槍械制式,選擇的也是毛瑟M1924「標準型步槍」,波蘭仿製的產品叫wz29步槍,其特徵是:

1、大型準星護翼

2、全包式上護木

3、上護木拉長至表尺後方

4、Kar.98k風格的槍機拉機柄和護木凹坑(有的產品配的還是平直的拉機柄)

5、護木兩側有手指槽

6、槍托上有擊針分解孔

7、兩對槍背帶環


李·恩菲爾德

李·恩菲爾德步槍是英國的。

它的鼻祖是李氏長步槍

李氏長步槍

這種步槍比後來的李·恩菲爾德彈匣式短步槍要長(SMLE),最早發射的是.303英寸黑火藥步槍彈,叫李·梅特福步槍;後改為發射無煙火藥的同口徑步槍彈,叫李·恩菲爾德步槍。

大家比較熟悉的李·恩菲爾德步槍是後來出現的李·恩菲爾德彈匣式短步槍(SMLE),它誕生於1903年,是英國人吸取了布爾戰爭經驗教訓的產物,適當縮短了全槍長度,全槍長1130mm;改進了裝填方式可以用5發橋夾裝填;以及便於在野外校正歸零的瞄準具。新的李·恩菲爾德步槍最早的型號是No.1型:

李·恩菲爾德No.1步槍識別特徵

它的識別特徵如下:

1、槍口有一個一體式的大型槍口箍罩住槍口,槍口箍兼做準星座,有大型準星護翼,槍口箍下方有刺刀座。

李·恩菲爾德No.1步槍槍口箍,兼做準星座和刺刀座

李·恩菲爾德步槍刺刀安裝方式

2、護木很長,一直包到槍口,整根槍管被包攏不外露。

3、向下彎曲的拉機柄,拉機柄所在位置的護木上有一個金屬箍,擊針尾部為方形,有防滑槽,擊發沒打響可以捏住向後拉擊針重新掛住,再次擊發。

紅圈內為方形帶防滑槽的擊針尾部

4、帶大型護翼的卧式表尺

5、早期生產型有齊射瞄準具。齊射瞄準具是早期步槍上的裝置,一排士兵在瞄準具上裝定測距手測出的距離,朝視距外開火,子彈如同拋物線一般拋出落下殺傷目標。由於這種射擊方式實用性差,效果不好,後來的步槍就不再裝這個累贅了。

齊射瞄準具準星

抬起的齊射瞄準具覘孔式照門

齊射瞄準具射擊方式

6、突出的梯形彈匣,特意強調這是「彈匣」不是彈倉是因為它真的是可以取下來的。不過當時設計的時候還比較保守,隨槍只配了一個彈匣,所以裝填時還是只能用5發橋夾或者逐發裝填,不能用直接換彈匣的方式裝填。李·恩菲爾德的彈匣容量為10發,裝滿一個彈匣用兩個橋夾。

可卸下的梯形彈匣,圖中這支其實是李·恩菲爾德No.4步槍

7、上方平緩,下方有一突出的「英國特色」槍托。如果看到這種槍托,一般就是李·恩菲爾德家族的乘員了。

李·恩菲爾德短步槍家族中No.1是第一個型號,No.2是外觀相同,口徑改為.22LR的訓練步槍,No.3很特殊,其實是個異類,我放到下面講,屬於純種的李·恩菲爾德家族中一個大改進型的是No.4。

李·恩菲爾德No.4步槍外觀特徵

No.4是李·恩菲爾德家族中的現代化改進型,在二戰中英軍用的更多的是No.4,和No.1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兩個:

1、槍口箍形狀改變,槍管頭部露出

No.4和No.1槍口外觀對比

相應地,刺刀安裝方式也變了

No.4步槍使用的四稜錐形刺刀

也有劍型刺刀的式樣

用於No.4步槍的劍型刺刀

2、瞄準具改為覘孔式照門。早期的覘孔式照門有一個精密的立框式表尺

二戰時期為簡化生產,直接改成一個L型翻轉式覘孔照門,就兩檔,一個300碼,一個600碼,要用哪個豎起哪個:

在No.4步槍的基礎上增加槍托托腮板和瞄準鏡,就有了No.4T狙擊步槍

No.4T狙擊步槍

還有一個改進型是No.5卡賓槍

李·恩菲爾德No.5卡賓槍

這是給二戰中亞太戰場的英聯邦軍隊設計的短槍管卡賓槍,方便在叢林環境中使用。它的槍管短,護木更短,槍管露出護木較長一段,槍口有喇叭形消焰器;此外為了方便在叢林中行軍不被樹枝掛住,No.5卡賓槍的後背帶環從槍托下面改成側面。

李·恩菲爾德系列步槍(除了另類的No.3)的槍機很特別,區別於毛瑟式的前端閉鎖,和莫辛納甘步槍的也不同,而是一種後端閉鎖槍機:

毛瑟式槍機和恩菲爾德式槍機對比

它的閉鎖凸筍(locking lug)不是裝在槍機機頭,而是在中部靠後的位置。這種設計論閉鎖強度是不如毛瑟的前端閉鎖的,對射擊精度也是不利的,但是帶來的好處是拉動槍機的行程變短,有利於快速射擊。有一種「瘋狂一分鐘」的速射方法是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拉機柄,用中指扣扳機,據說一戰時期德軍遭遇到訓練有素的英軍用李·恩菲爾德步槍排槍速射,感覺如同遭到機槍射擊一般。

李·恩菲爾德步槍使用.303英寸British步槍彈,這是一種老式凸緣步槍彈,設計較早。早期是圓頭彈

早期的.303英寸MKVI圓頭彈,黃銅凸緣彈殼、圓頭、鉛芯、白銅被甲彈頭,致傷效果較差。

圓頭彈初速較低,只有600m/s,擊中人體後彈頭既沒有變形也沒有翻滾,致傷效果較差,英軍在阿富汗吃了不少苦頭,為此使用了印度達姆鎮兵工廠生產的半被甲彈,也就是達姆彈,彈頭部的被甲被切掉,擊中人體後鉛芯受到擠壓,彈頭膨脹變形打出一個很大的傷道。這種半被甲擴張性彈頭被歐洲一些國家指責為「過分殘忍」,在帝國主義的扯皮下1899年各國簽署了一個《海牙公約》宣布禁用。但是隨後英國人就研發出MKVII尖頭彈。

.303英寸MKVII尖頭彈

和之前的.303英寸圓頭彈不同,MKVII步槍彈改用尖彈頭,初速從圓頭彈的600m/s提高到744m/s,彈頭結構又變成了全金屬被甲彈頭,但是彈芯為鉛-鋁複合彈芯,頭部為鋁,後半部分為鉛,前輕後重。別看MKVII彈是全金屬被甲彈頭,但是和過去圓頭的全金屬被甲彈頭不可同日而語——它的彈頭初速大大提高,加上鉛-鋁複合彈芯前輕後重的結構,擊中人體後非常容易失穩翻滾,翻滾的彈頭能打出一個非常大的傷道,完全不亞於半被甲擴張彈頭。所以英國人一方面偽善地表示我要人道主義,你們說半被甲彈頭太殘酷,那好,我就淘汰,另一方面,新式尖頭步槍彈雖然是全金屬被甲彈,但是致傷效果比半被甲彈頭有過之而無不及!


恩菲爾德P14步槍(恩菲爾德M1917步槍)

這個槍雖然也被稱為恩菲爾德,其實和上面那個恩菲爾德差距很大,也就是上面我留了一個尾巴的恩菲爾德No.3步槍,也叫恩菲爾德P14步槍。

P14步槍的出現還是和布爾戰爭有關。布爾戰爭中英國人第一次遭遇到武器裝備不遜於自己的敵人,當時的布爾人裝備的7mm毛瑟步槍射程遠、射擊精度高、7mm毛瑟步槍彈致傷效果也好,讓英軍對手中的李·恩菲爾德系列步槍產生了懷疑。一方面英國人吸取戰場經驗,研製了性能比老式的李·恩菲爾德長步槍更好的李·恩菲爾德短步槍(SMLE),另一方面,另一種聲音就是提出英軍應當裝備一種威力更大、精度更好的毛瑟式槍機步槍,子彈也要使用更先進的無底緣步槍彈,結果就有了一種威力很大的.276英寸恩菲爾德步槍彈和配套的P13步槍。

恩菲爾德P13步槍

和其他的李·恩菲爾德步槍不同,P13步槍是槍機前端閉鎖的,和毛瑟式槍機非常相似。前端閉鎖能承受更大的膛壓,對射擊精度也有利,的確是比後端閉鎖更合理的設計。

.276英寸恩菲爾德步槍彈

.276恩菲爾德步槍彈威力很大,彈頭重165格令(10.7克),初速850m/s,槍口動能達到3916J,加上堅固的毛瑟式前端閉鎖槍機,英軍一度對P13步槍寄予厚望。但是步子太大扯到了蛋,新槍和新彈槍口雜訊、槍口火焰和後坐力都太大了,槍膛燒灼也很嚴重。英國人還沒來得及改進這種彈藥,一戰就爆發了,P13步槍和.276恩菲爾德步槍彈不得不停用,繼續大量生產已經成熟的.303英寸恩菲爾德步槍。

但是P13步槍並沒有死透,因為一戰英軍輕武器短缺,把P13步槍口徑改成.303英寸後,委託美國生產,叫做P14步槍,也叫恩菲爾德No.3步槍,補充裝備給英軍,但是英軍認為這支槍在泥濘戰壕里的可靠性不如原來的李·恩菲爾德(SMLE)步槍,所以只是裝備給後備部隊。美國人生產了一段時間後覺得這槍倒還不錯,不比自家的斯普林菲爾德M1903差,於是又改成美國的30-06口徑生產,命名為M1917步槍裝備給美軍使用,作為對M1903步槍的補充。這些步槍到二戰時期還在生產,其中一部分M1917作為軍援物資給了國民黨軍隊,國民黨軍隊里的「美械師」絕大多數用的就是M1917步槍。

外觀上,P14步槍和M1917步槍外觀上非常相似,僅在細微之處有一些差別,它們共同的特徵大致如下(這是一支美國生產的M1917):

M1917識別特徵

1、大型準星護翼

2、槍口箍下方有T型刺刀座,後面還有一個背帶環。

3、護木下方有一段明顯的「台階」

4、恩菲爾德「英式特色」的槍托

5、向下並向後彎曲的拉機柄

6、帶大型護翼的覘孔式照門

而英國人的P14絕大多數地方和M1917是一樣的,如果要識別的話,主要就抓住兩個地方:

1、槍托上有一個圓的黃銅貼片

2、早期生產的P14還保留有齊射瞄準具


三八大蓋

三八大蓋是日本三八式步槍,是日本於1905年,也就是明治三十八年研製的一種旋轉後拉槍機步槍,在侵華戰爭中大量使用。三八式就是明治三十八年的意思。它有個前身,叫三十年式步槍。

三十年式步槍有個特徵,它的擊針尾部是個鉤子形,所以在中國也被俗稱為金鉤步槍。

而三八式,是對三十年式在使用中暴露出的一些缺點進行改進的產物。它的外觀主要特徵如下:

三八式步槍外觀特徵

1、三八式步槍還是傳統的長步槍,不是Kar.98k、李·恩菲爾德SMLE以及美國M1903那樣的短步槍,所以槍身比較長,全長有1270mm,外觀顯得又細又直。

2、頭箍和二箍之間這一段很長,而且沒有上護木,槍管上方是暴露的。

3、槍口箍下方有T形刺刀座,上刺刀時,通過刺刀上的槍口環和刀柄尾部的T形槽與槍口固定,配用的三十年式刺刀很長,早期刺刀有護手鉤,後期為了簡化工藝把護手鉤取消了。

4、三八式步槍使用改良的毛瑟式槍機。為了適應多風沙的中國東北、華北地區,三八式步槍的槍機上有一個金屬的防塵蓋,蓋住裝填口,拉機柄從防塵蓋側面穿出,拉動槍機時防塵蓋會隨著槍機一起前後運動。「三八大蓋」的來源就是這個防塵蓋。不過這個防塵蓋也有缺點,一個是比較薄所以容易磕碰變形,還有一個是會發出響聲暴露目標,所以也有很多三八式步槍在使用中把防塵蓋拆了,比如作特徵標圖的那一支就沒有防塵蓋。

5、立框式表尺

6、護木兩側有很長的手指槽

7、原三十年式步槍的擊針尾部為一個鉤子,三八式步槍改為一個滾花的蓋子,這個蓋子也兼做保險。滾花的蓋子有利於冬季戴手套時操作。

8、日本為了節省木料,三八式步槍的槍托採用拼接式設計,兩塊木料開出T形槽和T形凸筍,配合後用膠水和螺釘固定。這個設計也是合理的。

三八式步槍的拼接式槍托,注意中間那條拼縫

三八式步槍有一個派生型號是三八式騎槍,比三八式短,而且頭箍和二箍之間有上護木,槍管不外露

還有一個是四四式騎槍,裝上了可摺疊的棱形槍刺

還有一個是九七式狙擊步槍,是三八式步槍加裝光學瞄準鏡的型號

九七式狙擊步槍

20-30年代的舊中國是軍閥混戰時期,各路軍閥進口了大量武器,也包括日本三八式步槍。山西軍閥閻錫山控制的兵工廠曾經仿製過三八式步槍,叫做「晉造六五步槍」,和三八式外觀一致,但能從銘文上區別。

晉造六五步槍

晉造六五步槍銘文

6.5x50mmSR步槍彈

三八式步槍使用6.5x50mmSR步槍彈,6.5代表6.5mm口徑,50代表彈殼長度50mm,這種步槍彈在當時屬於「小口徑」步槍彈,彈頭細長,後坐力柔和,配合三八式較長的槍身,射擊精度較好,缺點是存速性能差,中遠距離致傷效果差。


九九式步槍

九九式步槍是日本吸取了三八式步槍的經驗和不足,在三八式步槍的基礎上研製的新型步槍,於1939年開始投產服役。當年是日本皇紀2599年,所以命名為九九式步槍。舊日本軍隊的武器裝備命名方式發生過改變:一開始以在位天皇年號命名,比如1905年投產的三八式步槍就是當年為明治三十八年。但是天皇會更迭,這種命名方式就不方便,後來就改為神武紀元命名。日本傳說在公元前660年有一位神武天皇登基,為日本的始祖天皇,所以以神武天皇登基那年為元年,神武xxxx年的後兩位作為武器裝備的命名年份,皇紀2600年後以最後一位作為武器裝備命名,如零式艦載戰鬥機是皇紀2600年(1940年)投產的,命名為零式。九九式步槍在中國戰場上出現較少,主要換裝給在太平洋戰場作戰的日軍。

九九式步槍識別特徵

九九式步槍基本沿襲了三八式步槍的結構,但是做了一些改進,外觀上有這樣一些識別特徵:

1、常見的九九式短步槍長度較三八式步槍短

九九式步槍原本有長短兩型,長步槍長度1258mm,短步槍長度1118mm,短步槍長度介於三八式步槍和騎槍之間。日軍在實戰中發現,原來的三八式步槍長度過長,攜行性能不好,所以也跟上世界主流,用長度介於步槍和騎槍之間的短步槍統一槍種,所以大量生產的都是長度為1118mm的九九式短步槍。

2、頭箍和二箍之間有上護木,為全包式,槍管不外露,這一點和三八式不同。

3、早期生產的九九式為了提高卧姿射擊的穩定性,增加了一個奇特的鋼絲單腳架,但是實戰證明整個腳架畫蛇添足。

4、早期生產的九九式表尺兩側有對空射擊估算提前量的橫向表尺

早期生產的九九式步槍有對空射擊表尺

這個表尺其實非常不實用,到後期型也給取消了。

九九式步槍投產已經是1939年,一開始生產質量還比較好,隨著戰爭形勢日益嚴峻,日本的軍事工業生產捉襟見肘,為了產量開始不顧質量,能簡化則簡化。戰爭末期生產的九九式步槍已經是粗製濫造:護木用質量很差的木料製作;頭箍和二箍之間的上護木省略了;金屬表面加工粗糙,留有明顯的加工痕迹;槍機尾部保險蓋的滾花也沒了;甚至連可調式表尺也省略了,就留下一個固定的不可調的照門孔。九九式步槍的生產史也是日本帝國江河日下、走投無路狗急跳牆的歷史。

戰爭後期生產的九九式步槍,前端上護木沒了,槍管外露;木材粗糙;可調式照門變成了一個單片固定照門。

九九式步槍還有兩個比較重要的變種,一個是九九式狙擊步槍:

九九式狙擊步槍

和三八式步槍基礎上發展的九七式狙擊步槍一樣,它就是在九九式步槍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光學瞄準鏡,瞄準鏡安裝方式和九七式狙擊步槍類似,安裝在機匣左側。

九九式狙擊步槍安裝在機匣左側的光學瞄準鏡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又比較罕見的型號是二式傘兵步槍,它是在九九式步槍的基礎上把槍身改為前後兩截可拆卸式,傘降時可以縮短尺寸便於攜帶,落地後組裝起來就能戰鬥:

二式傘兵步槍

拆成兩段的二式傘兵步槍

左邊5發為九二式重機槍使用的T92式半底緣彈,右邊3發為九九式步槍、輕機槍使用的T99式無底緣彈

九九式步槍發射7.7x58mm T99式無底緣步槍彈,強調無底緣是因為還有一種7.7x58mmSR T92式半底緣機槍彈,前者用於九九式步槍和九九式輕機槍,後者用於九二式重機槍。研製兩種互不通用的子彈是日本軍事工業倉促混亂的結果:一開始日本發現三八式步槍發射的6.5x50mmSR步槍彈遠距離致傷效果不好,也不適合機槍使用,於是研製了口徑擴大,仍是半底緣的的7.7x58mmSR T92式子彈,但是發現突出的半底緣在步槍和輕機槍上使用不方便,於是又掉頭研製同口徑但無底緣的7.7x58mm T99式無底緣彈。兩種子彈都是尖頭鉛芯彈,致傷效果比6.5mm步槍彈確有提高,但是彈頭外形不夠流暢,氣動特性不大好,射擊精度和遠距離存速都一般。

其實日本海軍還有一種7.7mm九二式機槍彈,是英國.303英寸凸緣步槍彈的仿製品,專門用在海軍和航空兵的艦載機槍、航空機槍上使用。一個國家的軍隊居然有三種口徑同為7.7mm但是互不通用的步機槍彈,全世界範圍內也是非常罕見的。


老套筒/漢陽造

老套筒/漢陽造指的是德國M1888委員會步槍以及中國漢陽兵工廠生產的仿製品。漢陽兵工廠為清末洋務運動領袖張之洞創建。

M1888委員會步槍識別特徵

這種M1888委員會步槍是德國第一種發射無煙火藥步槍彈的軍用步槍。1886年,法國率先裝備了發射8mm無煙火藥子彈、使用管狀彈倉供彈的M1886勒貝爾步槍,這大大刺激了法國最大的潛在對手德國。為了與法國抗衡,德國急切地成立了一個步槍設計委員會,專門設計現代化的新式步槍。最初的設想是在M1871/84黑火藥彈倉步槍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後來覺得這個方案太落後,於是綜合當時歐洲幾種新式步槍的結構,綜合設計了M1888委員會步槍。

M1888步槍是德國步槍設計委員會的作品,和毛瑟兄弟並無關係。但是因為毛瑟兄弟公司名氣太響,加上當時中國清政府官員孤陋寡聞很好騙,德國在向中國推銷這種步槍時故意謊稱這是「最新式的毛瑟步槍」,信以為真的清政府官員就以訛傳訛,把M1888步槍稱為「毛瑟步槍」,其實這種步槍和毛瑟根本不搭邊。

M1888委員會步槍非常好認,它的識別特徵有以下幾個:

M1888委員會步槍沒有上護木,帶套筒的槍管上半部分是裸露的,另外可以看到使用立框式表尺

1、它的槍管外面有一個薄金屬板包攏的套筒,把槍管套在裡面,這個套筒的作用是隔熱,防止射手握到灼熱的槍管,所以這種步槍在中國被稱為「老套筒」步槍;因為有這個套筒,M1888步槍沒有上護木,帶套筒的槍管上半部分整個都是裸露的。

M1888委員會步槍的刺刀座在槍身右側

上刺刀的M1888步槍,刺刀固定在槍口側面

2、M1888的刺刀座非常奇特,不是在槍管下方而是在槍管右側,上刺刀後刺刀也是偏在一側的。

M1888的拉機柄是平直的,位置在裝填口內,和毛瑟步槍槍機不同

3、M1888委員會步槍的拉機柄是平直的,頭部為球形,拉機柄位置在裝填口內,和毛瑟式槍機不同。

M1888委員會步槍使用7.92x57mm毛瑟圓頭彈,用5發漏夾裝填,裝填時漏夾一起裝入彈倉

M1888委員會步槍彈倉底部的方孔,最後一發彈上膛後空的漏夾會從孔中掉出

4、M1888委員會步槍採用類似當時曼利夏步槍的5發盒式彈倉,彈倉突出於槍身下方,用漏夾裝填。裝填時把裝滿子彈的漏夾一起裝進彈倉,當最後一發子彈推進彈膛時,漏夾會從彈倉下的方孔中掉出。由於這種裝填方式,M1888委員會步槍和中國的仿製型「漢陽造」步槍在中國還有個難聽的名字叫「漏底棺材」。

除了標準的長步槍,M1888委員會步槍還有槍身較短的騎槍型:

M1888騎槍

擺放在一起的M1888委員會步槍和同系列的騎槍(最右)

騎槍型槍身較短,下護木一直包到槍口,有一個和準星座一體的槍口箍,拉機柄改成下彎勺子形,槍背帶也改在側面。拉機柄和槍背帶的改進是為了方便騎兵在馬上操作,不容易被鉤掛。

德國在生產M1888委員會步槍的過程中對其進行過改進:原本這種步槍發射的是7.92x57mm毛瑟圓頭彈,當毛瑟尖頭彈普及後,M1888委員會步槍也改膛發射S尖頭彈,這種發射尖頭彈的M1888步槍叫做 88/S;後來,M1888步槍摒棄了使用不便的漏夾,改用毛瑟M1898式步槍的5發橋夾裝填,為此把彈倉底部用於漏出漏夾的方孔給封閉了,這種改進型叫88/05。

使用漏夾裝填的88式步槍和改用橋夾裝填,發射尖頭彈的88/05步槍

Gewehr 88/05步槍,把彈倉底部的方孔給封閉了

中國漢陽兵工廠仿製的M1888委員會步槍叫做「漢陽造」步槍,最初原樣仿製德國的M1888委員會步槍,後來在生產中對其進行了一些改進,和「老套筒」相比,改進後的「漢陽造」步槍有這樣一些識別特徵:

漢陽造步槍識別特徵

1、去掉了笨重無用的槍管套筒,增加了上護木,所以漢陽造步槍槍管後半段不再裸露在外。

2、刺刀座從原來槍口一側改為槍口下方,刺刀固定方式類似三八式步槍。

漢陽造步槍從清末漢陽兵工廠開始生產,一直生產到1944年,參加了民國時期幾乎每一場戰爭,辛亥革命的第一槍也是漢陽造步槍打響的,同時它也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的主力步槍,甚至有一部分老舊的漢陽造步槍還參加了朝鮮戰爭。這種德國19世紀末期研製的過渡型號步槍在中國卻使用了半個世紀,堪稱一個傳奇。

老式栓動步槍實在太多太多,無法在這個帖子里一一窮盡,今後我能想到什麼就盡量再寫點什麼,先介紹常見的,再介紹比較冷門的。不過這個帖子里介紹的槍如果你都把特徵記住了,看絕大多數戰爭片你都不會認錯了。

想了解更多老式步槍特徵和歷史,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彩雲的機械整備間

我會陸陸續續接著連載更多老槍的。

————————————————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彩雲的機械整備間

微信公眾號以圖文科普為主,你的關注就是最大的支持。


彩雲的回答已經非常全面了,在這裡我給你一個簡明的區分方法。

首先是斯普林菲爾德M1903及其衍生型號:喇叭形的擊針尾和保險兼做彈倉隔斷器

莫辛納干:擊針尾的形狀、槍托比較「圓」、拉機柄在拋殼窗內

毛瑟98系列:片狀保險、槍機的形狀

日式步槍(38、99):橄欖型拉機柄頭、滾花擊針尾(菊花),38前面一段槍管暴露,99沒有

老李:彈匣、擊針尾、槍托

K98K和標準型的區別建議你找圖對一下


見:

匿名用戶:三種旋轉後拉槍機的區別?

去下載Frank De Haas那本書看吧。


推薦閱讀:

TAG:槍械 | 槍械知識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