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細細的紅線》?

我更想知道從資深影迷角度出發的,僅對你自己來說,這部電影是怎樣的,所表達的是什麼,優秀在何處,有哪些令人稱道之處,又給你帶來何種體驗等第一視角的評價。


感覺是王家衛在美國拍的,神經質的台詞,神經質的面部動作,大牌影星扎堆。

不該出現的劇情接踵而至,人物為了死而死,為了離開而離開。

士兵開始時候誇張過度的緊張和忙亂,殺人過程中的殘酷和瘋狂,結果要麼死了,要麼得到救贖。連表現出十足冷血的長官也要有一番獨處然後漠然流淚的特寫。

日本人的處理則很失敗,不如鋼琴師中的德國軍官,也不如硫磺島家書。就像是動物一樣,剛開始堅決抵抗,我還以為這些人讓美國大兵打的哭爹喊娘,應該會很厲害,結果美國大兵一衝過來,直接膽小如鼠,抱頭鼠竄,要麼直接嚇哭了,要麼在哪裡打坐等死,要麼就直接嚇傻了,瘋瘋癲癲。這是士兵么?麻煩好好打仗不行么?

感覺不像是戰爭片,披著戰爭片的外衣,抒發著導演和編劇們的某種情懷,對生命?對死亡?總之不是戰爭。因為這部片子裡面每個士兵,包括日本人都沒有好好打仗,都在迷茫,都在瘋狂,都在成長,抒發著對待人生,生老病死,甚至是宇宙的感懷。

真正的瓜島戰役美國大兵和日本大兵們在這個島上打的很苦,美國的後勤補給絕不是說的暫時沒有水和食物那麼簡單,他們都不會像閑暇時間打仗,剩下的時間相互交流,探討人生。感覺是美國整個哲學系的大學生全都被扔到這個島上一樣。

我不喜歡這部電影。


講講我印象最深刻的兩個地方吧。

A:影片開頭,在登陸前一刻, Bell用對妻子的思念說服自己從容赴死——「why should I be afraid to die ?I belong to you. If i go first,I』ll wait for you there .」這一刻他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他認為自己已經把生命交給了愛人。然而歷盡艱辛打完惡戰後,Bell卻收到了妻子的分手信,讀罷臉上露出可怕的失望與狂笑。

B:還有Witt,同樣,Witt也有著對另一個完美世界的信仰,他真實地進入過這個伊甸園版的原始世界。然而,休假時他再去探訪那個原始部落,卻發現自己一身的軍裝只帶給了那裡人以恐懼。一臉無奈之時,他驀然發現了部落中潛藏的惡的符號——草棚外堆放的骷髏頭。

——————————————————————————————————————

Bell因得到了真愛而不懼死亡,卻不知在真愛幻滅後如何繼續活下去。愛情,這個現代人視之如宗教的信仰,在馬利克的鏡頭中被與戰爭一併質問。馬利克質問的或許是信仰本身,就像Witt被日軍團團包圍時拋出的茫然眼神。這世界讓Witt不知所措,讓所有人不知所措,我們唾棄、仰慕、高傲、卑微、仇恨、依戀、墮落、奮鬥,不知從何時起,我們每個人總得信點什麼,即便沒有什麼宏圖大志,也得信任自己飢餓的肚皮,即便享不來榮華富貴,也要有老婆孩子睡炕頭的溫暖。好像每個人都要找到屬於自己的信仰,才不枉一生。

我想起高二的晚自習,無數不知名的小蟲子從仲夏的夜空飛入教室,落在每個人的書桌上。四周好靜,每個人都低著頭髮出書寫的沙沙聲,只有我茫然地望著窗外,從這個教室里的小小世界中抽離出來。那是我一直認為的,自我意識開始滋長的時刻。一直以來我感激這個時刻,感謝由它開始的思索與追尋,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已經過去十年了。

在我比現在更年輕一些的時候,每天都在一種尋找信仰的焦灼中度過,我虔誠地想要把自己奉獻給某個事業或某個人。我用眼睛驚慌地打量著這世界,生怕錯過什麼,又生怕沉溺於什麼,時而垂頭喪氣,時而欣喜若狂,這便是我這十年中每一天的狀態。

現在的我依然年輕,卻突然覺得持續十年的那種狀態結束了,我不再焦灼,好似一場夢結束了。

我想我能理解Witt最後的眼神,至少是現在可以。


什麼最美戰爭片、反正我是看不下去


你心中的那條線是什麼?——《細細的紅線》

點擊鏈接關注公眾號 光影潮岸 原創內容 禁止轉載

在戰爭中,我們或許被別人改變,或許改變了別人。大家耳熟能詳的二戰電影有很多,紀實的《最長的一天》、《虎虎虎》,展現戰爭殘酷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桂河大橋》,從側面反映戰爭的《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朗讀者》等等。二戰留給人類的,除了一段永不能忘的傷痛,還有這些探索人性的瑰寶。今天要說的是美國導演泰倫斯·馬利克1999年一部關於二戰的電影——《細細的紅線》。當然,我們談論的是「美國王家衛」,知名的低產導演,無論在電影產量、電影鏡頭、演員陣容都與我們熟悉的王家衛有共同之處。而這部電影,更是他告別影壇二十年後的「復出之作」,不僅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七項提名,還是當年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試鏡演員的名單,你可能想像不到這位在中國似乎名不見經傳的導演,能吸引到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布拉德·皮特、約翰尼·戴普、喬治·克魯尼等不計報酬只為在他的電影里露面,著名動作影星布魯斯·威利斯甚至承諾提供劇組的頭等艙機票,要求的回報只是幾句台詞。事實上,喬治·克魯尼也的確在片尾跑了個「龍套」,飾演上尉查理·伯徹。最終導演敲定了詹姆斯·卡維澤飾演士兵維特,西恩·潘飾演軍士長威爾士,這位兩次奧斯卡影帝獲得者表示:「給我一美元的報酬,告訴我在哪裡出現就行。」另一位影帝阿德里安·布勞迪卻因這部影片與導演「結了仇」,一開始他被告知飾演一個決定性的角色,剪輯後卻變成了一個無關緊要的小兵。在後來英國《獨立報》採訪中,他說:「我非常專註、專業,盡我所能地獻出表演,卻什麼都沒有得到。這使人十分不愉快,因為我當時已經開始為一部基本沒有我的電影宣傳。」馬利克的電影以詩意、跳躍的鏡頭聞名,從哈佛大學哲學系畢業的他,在敘事中插入哲學探討的畫外音更是賦予電影獨樹一幟的風格。

泰倫斯·馬利克


乍看之下,「細細的紅線」讓人聯想到英國詩人拉迪亞德·吉卜林詩中的形容:英國士兵是「細細的紅線里的英雄」,而這正是出自1854年英俄「克里米亞戰爭」中一場著名的軍事防禦。在這次行動中,約二百名負傷的英軍第九十三團步兵在巴拉克拉瓦山谷排成兩條長長的「紅線」,無論遭受如何猛烈的攻擊他們都死守在原地,進而阻擋了四百名俄羅斯帝國騎兵的進攻。組織這場防禦的科林·坎貝爾少將下達命令:「從這裡開始沒有撤退,你必須死在你站著的地方!」 以下為英國詩人阿爾弗雷德·丁尼生為歌頌這一戰役所賦詩《輕騎兵進擊》的節選:

「炮在他們右邊,炮在他們左邊,

炮在他們前邊,發出陣陣雷鳴;

炮彈碎片橫飛,打不退他們整齊的騎隊,

進入死神的大嘴,進入地獄的範圍,

六百名騎兵。」

羅伯特·吉布畫作《細細的紅線》

而我認為這首詩形容電影里的主人公們也是極為合適的。後人將這次事件引申為「以寡敵眾的士兵頑強反抗」。

事實上,片名出自美國作家詹姆斯·瓊斯同名小說里的一句話:「他們發現了那條分割出智者和瘋子、死者和生還者的細細的紅線」。講述的是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中第二十五師二十七步兵團第一營查理中隊在奧斯汀山的經歷。

查理中隊


鏡頭開始是一隻鱷魚沉到水下,旋轉到陽光穿過的樹梢,又來到了小島孩子潛水的海底,故事便從這裡展開。馬利克的鏡頭下,士兵都不是麻木的殺人機器,他們會停下來與小島老人對望,會用手的溫度使含羞草害羞,會因為殺了一個人愧疚不已,會為有可能得到表彰而威脅辭職,還會用手捧著戰場的泥土發出感嘆。藍天裡層雲靉靆,綠草地卻瀰漫著猩紅色。穿插性轉換鏡頭使瓜達爾卡納爾島的景色、動物成為他電影敘事的一部分。

空鏡

陶上校已經年近花甲,他沒有在他「最好的時候」趕上戰爭,而這一戰,是他唯一功成名就的機會。他不斷催促著前線的士兵衝鋒,全然不顧敵方高地所射來的強烈炮火。

陶上校

在眾寡懸殊的情況下,塔羅斯上尉為了他的士兵,一直不願下令往前沖。為此與上校發生衝突,戰後被調離前線。可仁慈的人,會永遠被銘記。

塔羅斯上尉

於是上尉約翰自告奮勇帶領一個小隊衝上去,成功攻佔了山頭。大家都因為即將到來的勝利士氣高昂,約翰本以為終於能替士兵們爭取短缺的食水,卻得到急於立軍功的上校「全力進攻」的命令。

上尉約翰

維特是一個六年的逃兵,作為懲罰,被分配為此次行動的擔架兵。他儘力救援每一個傷員,死亡卻如影隨形,他開始懷疑戰爭,戰爭令人殺戮成性。他開始懷疑上帝,祂心中是否也有黑暗。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宗教國家,一個基督教國家。而基督教信仰的根基「十誡」中,無論是原文或新教版本,「不可殺人」都是一條重要的教義。《血戰鋼鋸嶺》男主人公的原型戴斯蒙德·道斯因為宗教信仰,在參軍的情況下堅持不持槍不殺戮,救人無分國籍,成為首個沒有殺敵卻授勛的士兵。由此可見探討宗教與美軍的關係尤為重要。從開篇描述維特媽媽的去世:他並不覺得「蒙主召喚」是件好事,也表示並沒有見過上帝,可想而知他並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信徒。但內心不斷試圖與上帝對話,祈求在上帝榮光的帶領下,走向平靜,獲得救贖,表現出他對於戰爭和殺戮的掙扎。馬利克塑造維特的鏡頭中,比如看著戰友、獲勝後與日本士兵對視,用了仰鏡使他與周遭環境分隔開,彷彿上帝透過他憐憫純凈的目光俯視眾生。最終,為了引開增援的日軍,在一片草叢中被包圍,為同伴爭取到撤退的時間,他獲得了他的救贖。對於維特,避居的小島是一個世界,戰爭是一個世界,小時候在家鄉田野里的草垛邊笑著也是一個世界。在他死後,和當地小孩一起潛水,他變回了那個孩童。

士兵維特

軍士長威爾士是最為複雜的一個人物。影片的開頭便是他對維特傳達任務,並表示出對逃兵的不屑。在一個墨守成規的人的腦海里,逃兵是「大逆不道」, 紀律是當時的威爾士最大的支柱。而這引出了我認為本片的主體之一:維特和威爾士在不同時間對於人與世界關係的對話。一開始威爾士認為一個人對於世界來說微不足道,而維特所做的一切並不能阻止這個世界的自我毀滅。隨著戰線的深入與對維特了解的加深,他開始迷茫,一個人能改變什麼,人死後便什麼都不是,更加意識到他不能無動於衷。當維特犧牲後,他看著這些圍繞在他身邊的士兵,感覺前所未有的孤獨。

軍士長威爾士

戰前的軍官貝爾因忍受不了與太太的分離辭職,被再次徵召為二等兵。對太太的愛成為支撐他走過一切的力量,無數次想起對她堅固的愛,即使戰爭也不能澆滅這一團火。諷刺的是,勝利後準備班師回朝的他,只收到一封出軌妻子要求離婚的家書。愛,是電影的另一個主體,更是人類永恆的追求,卻如此輕易地被擊垮。對於貝爾,與妻子在寧靜的海灘、溫馨的家是一個世界,戰爭是另外一個世界,而其中一個世界已經徹底崩塌了。

貝爾


戰爭無法被界定對錯。上校的命令某種程度上加快結束戰爭,約翰的主張也只是希望更少的傷亡。我不是一個主戰者,卻也無法認同婦人之仁。他們心中對為戰友而戰,為家庭而戰,為國家而戰,甚至為上帝而戰的準則各有不同,而相同的,只是希望守護自己珍視的東西,這也讓他們有力量在漫天炮火下奮勇向前,絕不退縮。戰爭究竟給我們帶來什麼,把人類變成野獸,每一個人在其中都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可我們還是可以像維特一樣,在沉淪中保持一絲清醒。滴水可以穿石,一個人對於世界或許不能改變什麼,但對於身邊在乎的人,我們卻是最重要的存在。你心中那條細細的紅線,是什麼?

長按二維碼關注,獲得更多內容


特討厭那個老軍官,就知道讓手下不顧死活的往上沖。士兵沒有食物和水就沒有食物和水,往上沖;士兵死了就死了,往上沖;士兵昏倒了就昏倒了,別管他,往上沖。心裡一直在罵他。


早就看過了這部電影 昨天竟然又看見網頁上載有 鬼使神差地竟又看了一遍 覺得這部電影實在不錯 片頭如此地安靜祥和 美極了美極了 攻打山頭時感覺特真實 這就是打仗啊 不得不說的是 並沒有像其他戰爭電影那般的戰場 此片里的戰場就是那風吹草低 如果沒有槍炮 多麼美好 最打動人心的是 各種特寫 日軍戰俘們的各種「臉」 感謝這些演員


1、戰爭是殘酷的、無意義的、邪惡的,所有的幌子都是遮羞布,無數人獻出生命換來的或許只是政客的一個微笑,但是當戰爭來臨時普通人很難擺脫,畢竟冰一在那擺著,所以一定要珍惜和平和生命。2、參加戰爭的君人的家屬如果紅杏出牆,最好等戰爭結束再告訴他友盡,或者乾脆就瞞著,反正都要戴綠帽。。。否則比直接殺死他更殘忍百倍。影片中男主在戰爭中身心俱疲,離崩潰只差一線,在讀完「Dear John」後其實已經是個死人,後面日軍開槍打的只是一個驅殼。或許戰死沙場對他來說是種解脫,但是為了一個婊子不值。


生平第一次看非天朝影視表現日本軍隊的片子所以印象深刻(我看的時候11歲)。

——建議給神劇看多了整天想打仗的人看看的FF看看!

最後:本片根據James Jones原著改編,作者是二戰親歷者!


一部填鴨式的宗教電影。


我覺得最好的戰爭片 可能一些特效上不如後面的電影,但那種節奏 那種感覺是讓你在看電影的過程中真正思考戰爭是什麼 帶來了什麼。大段大段的放空的鏡頭是導演的習慣,他另一部生命之樹里也是這樣花了半小時把地球起源到人類出現放了一遍。所以這也區別開其他商業更濃的戰爭片。話說這種意識流文藝片的拍法結合戰爭 不是誰都處理好的。但這片子恰到好處,正是給你節奏不斷快慢快慢 讓你放空有時間去思考。666 最好的戰爭片一定是讓你看了不想去打仗的片子。


泰倫斯馬利克,哈佛大學哲學系畢業,牛津大學哲學博士(因不認同導師立場,退學)。在我看來其是當今美國最具人文氣的導演,從片中處處體現其對哲學,神學的反思。他有濃郁的天主教信仰,與其類似的美國導演還有阿倫洛夫斯基,不同的是泰倫斯馬利克有著存在主義至上的觀點,更加擁護人類大同。上帝在其位片中是仁慈的天父,他的很多主觀鏡頭也是上帝的視角,俯瞰著大地,注視著人的悲怮和痛苦,當然也有幸福時刻。在著一點上《生命之樹》表現得尤為突出,他的電影劇情並不複雜,有很多喃喃的旁白,對於劇情角色有很高要求的觀者,他的電影會很無趣,但正是這些旁白能讓觀眾明顯感受到在其電影中有著一個存在其角色之上的「追求」,可能並不是「」,一種原始的生活,或者一片葉子,爬在樹上的蜥蜴。他展示的是造物者的所創造的大千世界,它們應該的共同來源,為何相互仇殺?

《細細的紅線》也充分體現了他的上述觀點。戰士?敵人?英雄?不都是人嗎,他們有著相同的情感,面對死的恐懼。那些想看壯烈衝鋒場面的觀眾會失望,戰爭是對人的異化,性本善?不見得。但要說性本惡,同樣不準確。這樣的問題,只能去問「主」,可是「主」總是沉默的,有的只是那些充滿疑問的旁白,那些活生生的生命。其對士兵心理的刻畫是到位的,反而是那些宏大敘事者,要麼是出於政治或意識形態的目的,要麼是愚蠢,才會把殺人當作一件值得稱頌的事情。戰爭的殘酷不僅在血肉橫飛的戰場,還在於對人心理的摧毀,對人意志的吞噬,英勇可能僅僅來源於身邊的朋友一個個倒下,仇恨和恐懼激發的強烈反抗意志。........不想碼了


導演馬力克對影迷的仁慈之作了,至少你還能看得懂大概在說什麼,看同樣表現手法,同樣主演是西恩潘等大牌演的生命之樹,你會覺得細細的紅線是娛樂享受。


這部影片和《拯救大兵瑞恩》是同年發行的,以自然的客觀的角度審視了戰爭,從哲理角度思考了戰爭和生命,它不像《拯救大兵瑞恩》那麼主旋律,反而更深刻,甚至可以說深奧


這不是電影。這是算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廣播劇。或者,算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配樂、配畫的散文朗誦。


個人最愛的戰爭片沒有之一。它令同年出品的拯救大兵瑞恩一文不值。


我覺得美國大兵面對戰場不夠冷靜,緊張,衝動。

如果我在那個戰場上,不會大聲喧嘩,我會默默的重複我的戰術動作,匍匐前進,前進。。。。


推薦閱讀:

一個國家到底是該選擇獨裁時期的和平還是為了民主的戰爭呢?
如何看待俄羅斯突然從敘利亞撤軍?
蒙古軍隊當初在埃及是被多少軍隊打敗的?
了解中世紀的人物、戰爭,有什麼書、資料或產品可推薦?

TAG:電影 | 戰爭 | 戰爭電影 | 影視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