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數量有限,隨著經濟總量不斷增長,比特幣實際上是不斷通縮的,這會有什麼問題嗎?
現在我基本對自己的結論有信心了,比特幣根本不是「幣」,就是個方便交換不易被監控的值錢小玩意兒,跟黑手黨拎一袋子鑽石去交易沒什麼區別,不存在作為貨幣的比特幣,也不存在作為貨幣的鑽石幣。「幣」的概念是為了讓這個值錢小玩意更值錢的噱頭。
通貨緊縮這麼恐怖的事情還要問嗎……
持續通貨緊縮,相當於你把錢拿在手裡就可以增值,根本不用進行投資。而借錢的人,相當於債務會隨著通貨緊縮擴大,窮人借錢會破產,富人根本不願意借錢進行投資,然後經濟就會一片蕭條。
除非比特幣能夠建立一個比特幣金融市場,否則我絕對不相信它是貨幣,最多是一種方便全球匿名交換的值錢玩意兒罷了。
加一個經濟學小典故(曼昆書里的,感謝@曾陽 提醒)。加一句:在信用貨幣之前,使用貴金屬貨幣的時代經常發生長期通貨緊縮,例如使用白銀的中國,建議李笑來老師查查中國歷史上銅錢和白銀的兌換比例是怎樣變化的,以及當政府要求用白銀納稅時農民遭的罪。說比特幣好沒問題,但是用陰謀論說什麼經濟學洗腦,作為背過您單詞書的學生真心接受不了。
《歐茲國曆險記》(即《綠野仙蹤》),它是根據寫於1900年的一本兒童讀物拍成的,講的是小姑娘陶利絲在陌生地方迷了路。這個故事實際是對19世紀末美國貨幣政策的諷喻。
從1880年到1896年,美國物價水平下降了23%。美國西部大多數農民是債務人,他們的債權人是東部的銀行家。物價水平下降導致這些債務實際價值上升,這樣就富了銀行家,虧了農民。當時,美國採用金本位制,黃金的數量決定了貨幣供給,從而決定物價水平。一些政治家認為,應該允許自由鑄造銀幣,這樣就會增加貨幣的供應量,導致物價上升,從而可以減輕農民的債務負擔。有關銀幣的爭論成了19世紀90年代美國政治焦點。1896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威廉·傑尼斯·布賴恩就是一個著名的自由銀幣擁護者。他在演講時說:「你們不應將人類釘死在金十字架上。」然而,他在競選中輸給了共和黨人威廉·麥金萊,美國繼續實行金本位制。《歐茲國曆險記》的作者弗蘭克·鮑姆是中西部的記者,他塑造的角色代表了當時爭論各方:陶利絲—傳統的美國價值觀;稻草人—農民;鐵皮人—產業工人;膽小的獅子—威廉·傑尼斯·布賴恩;西方壞女巫—威廉·麥金萊,歐茲國—黃金計量盎斯的縮寫;黃磚路—金本位。
簡單答覆李笑來老師的答案,回頭詳細寫正式的長文。
- 通縮的世界,在比特幣出現之前,我們基本上沒有經歷過。我們是被鼓吹通脹有必要的經濟學教科書洗過腦的。——說這個胡說八道不過分吧?綠野仙蹤的故事我都列出來了。
- 通脹的弊大於利(不是它完全沒有利)這個事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充分的體會。——既然弊大於利,為什麼央行不把貨幣總量控制在固定數值或固定增長率呢?當然是貨幣政策不僅僅為了控制通脹。如果嚴格控制通脹到零,最大的可能是大家都沒工作,經濟一片蕭條。經濟學真不是那麼容易充分體會的。
- 比特幣在發行完畢之後,是一個通縮貨幣,因為它總量有限。但是,它卻迴避了其它貨幣的通縮只是所可能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經濟規模增大,乃至於貨幣重量不夠用了。如何迴避的呢?比特幣是數字,數字是可以無限分割的……所以,目前在使用的最小單位是小數點之後8位,而事實上,哪怕用小數點之後64位做最小單位也沒有什麼不可以。——這就是李老師自己解釋比特幣會嚴重通縮啊,你藏一個比特幣啥都別干,自動增值,過兩年拆成100個繼續用,結合李老師下面的第4點……真的是……
- 在比特幣完全發行完畢之前(大約2140年之前),比特幣嚴格意義上來講,依然是通脹貨幣,因為它每10分鐘增發一次(比如,現在,2013年,每10分鐘發行25個比特幣)。所以,就算「通縮貨幣」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也不是現在需要擔心的問題,2140年之後再說吧……(或者說,再用實際情況證明吧。)——貨幣會增加=通脹貨幣=不會通貨緊縮,完全不考慮貨幣量的神結論啊,說這個胡說真的過分嗎?
- @勞文超 說得極是:世界上最終不可能只有比特幣一種貨幣……所以,大多數人所擔心的情況實際上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用人民幣舉例吧,M0是現金,但咱們現在說的貨幣總量是M2。持續通縮的比特幣當一輩子M0?連金融市場都構建不起來的貨幣體系,我不認為有資格成為「一種」貨幣。
比特幣數量有限,所以會一直升值、通貨緊縮,導致大家持幣觀望,最終退出流通——這可能是比特幣世界裡面最大的一個誤會。
實際上不會出現那麼糟糕的情況。比特幣購買力會不斷增加,但購買力增長不是隨意的,長期應當與經濟體量增長率g一致。貨幣數量保持不變,經濟體量增長g,就意味著單位貨幣能夠購買的商品增加g。g就是持有比特幣的收益率。
如果不持有比特幣,你可以花掉這些比特幣去投資(買房子、買股票、辦公司、開小店),投資的收益率是R。長期來看經濟體量增長率g應當略低於投資回報率R(理論和實際情況都是如此)。
所以持有比特幣的收益g會低於投資收益R,大家還是更願意花掉貨幣去投資,而不願意持有貨幣。類似的,大家也更願意花掉比特幣去消費,而不是持有比特幣。總之通貨緊縮確實存在,但(穩定後)持有比特幣沒有想像中那麼高的收益,仍然低於平均投資回報率。
所以也不會發生過度緊縮、持幣觀望、退出流通之類的事。詳細版見這裡,有少量經濟學基礎會方便理解。問題就是持有比特幣的人傾向於不把比特幣交換出去,坐等升值。比特幣會變成投機者的目標(現在已經是了吧),未來價格不斷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泡沫破裂(geek們最希望的結果,把投機者擠出去了,只剩下真正信仰「比特幣理念」的人)。
通脹確實有很多弊端,個人的財富被侵蝕了。但通縮確實也有很大缺陷,李笑來老師認為貨幣可以無限分割就解決問題了嗎。通縮指的是商品價格相對於貨幣本身不斷下降就被認為實際發生了通縮了,並不是貨幣有增發就一定是通脹,歷史上的白銀危機,白銀每天都被生產出來呀,但人們瘋狂地囤積白銀還是造成了通縮。
中國歷史上的幾次通縮都發生了非常嚴重的後果:1.宋朝首先因為通縮產生了很多嚴重的問題於是發行紙幣來解決最終導致通脹無法收拾甚至導致了它的滅亡,宋朝滅亡或源於貨幣制度崩潰;2.由於囤積白銀造成的明末的白銀危機;3.美國的白銀法案導致中國白銀外流造成民國通縮引發了非常嚴重的經濟後果,最終導致銀本位廢除,中國從此走上了通脹的不歸路。4.單單就比特幣來說,急劇的通縮使得借錢的人永遠還不起錢了。。。。像BF的Ukyo、input.io等等,現實世界中我買了房子可以分30年慢慢還,但是在比特幣的世界,天哪,3個月我就還不起了。
但確實如勞文超所說,除非比特幣取代了其他所有的貨幣,通縮才會是一個問題。只要其他的貨幣還存在,這不會是問題,因為有人用法幣買入了比特幣,那一定另外有人收到了法幣用它去消費了是吧?
比特幣跟房地產有消費屬性和投資屬性雙重屬性一樣也有投資屬性和貨幣屬性雙重屬性,目前來看投資屬性遠大於貨幣屬性(我指的是目前,個人認為比特幣的實際價值還是需要它的貨幣屬性來支撐)。有多少投資品能可能對世界經濟產生嚴重危害的?可能也就房地產了,莫非比特幣會是下一個?=================================================================實際上,當初人們還在討論比特幣是不是鬱金香泡沫的時候,比特幣悄無聲息地變成了很多人眼中貨真價實的貨幣,現在很多人還在討論比特幣是不是貨幣的時候,比特幣其實正悄無聲息地在發生更大的變革——它已經不僅僅是貨幣了,現在的設計思想是通過比特幣將資產數字化,人人可以自由發行自己的債券、股票甚至貨幣。未來比特幣會變成什麼,真是太有意思了。轉篇前段寫的文章過來:
如何政府不再增發貨幣,經濟會怎麼樣?二逼觀點:
很好啊,政府不多發,人民手中錢就值錢,不會被政府稀釋,人民生活富足安樂。普通觀點:(磚家們一般是這個觀點)
不增發貨幣,而商品一直增多,會導致商品一直貶值,相對的,貨幣就在增值,則人們會儘可能的屯貨幣以待升值,所有人都握著錢等升值,而不願意花錢擴大生產規模,市場流動性降低,經濟發展停滯。故需要增發貨幣,故適當的通貨膨脹是有利於經濟發展的。【評】我感覺,每當提到以上觀點時,我國的磚家們刻意會混淆增發貨幣與通貨膨脹的關係。實際上,增發貨幣並不會導致商品價格上漲,即使發行貨幣,而發行量不夠商品增加的總價值時,反而會導致物品價格下跌。只有當增發數目遠大於商品實際增加價值時,才會導致通貨膨脹。所以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我國當前的通貨膨脹率,政府是大概多發行了多大比例的貨幣。
文藝觀點: (我近段思考的一個觀點)
通貨緊縮確實會導致物品價格下跌,但物品價格下跌不會帶來長久的經濟停滯,反而會促進人們對生產效率提升的渴望,推動社會的進步。 原因: 當一個物品生產成本降低時,其價格本身就應該下降,而不應該維持在原價,憑什麼要保證物品價格一直不變? 也許世界上的商品本身就應該慢慢的越來越便宜,正如手機、電腦等物件一樣,你明明知道過一個月它就掉價幾百塊錢,你還是會買。 憑什麼你認為手機、電腦等高新技術產品這個樣子就不影響市場流通性,而舊的常見商品這樣你就會認為它影響人們消費慾望,降低市場流通性呢? 因為商品價格越來越低,如果一個企業生產技術落後,不尋求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技術,則該企業會發現自己賺的錢還不如錢升值來得快,則它很快會被市場淘汰,技術先進、生產成本低的企業會立馬佔據市場,從而使整個社會能進行更高效的生產。 實際上,按目前來看,現在的高新技術產業上確實是按這條規則,技術落後的企業就是被淘汰的企業。而我們確實沒看到有人因為其商品價格一直下跌會而影響當前的消費。 同樣的,如果貨幣不再增發,在傳統行業,技術更新速度雖沒有高新技術產業快,但技術也在進步,則商品價格本身就應慢慢降低,而不應保持不變,更不應像現在一樣一直增長。所以,通貨緊縮到底哪裡有害?表面上,它影響了市場流動性,實際上,它促進人們對生產效率提升的渴望,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求高人推翻最後的觀點)
- 通縮的世界,在比特幣出現之前,我們基本上沒有經歷過。我們是被鼓吹通脹有必要的經濟學教科書洗過腦的。
- 通脹的弊大於利(不是它完全沒有利)這個事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充分的體會。
- 比特幣在發行完畢之後,是一個通縮貨幣,因為它總量有限。但是,它卻迴避了其它貨幣的通縮只是所可能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經濟規模增大,乃至於貨幣重量不夠用了。如何迴避的呢?比特幣是數字,數字是可以無限分割的……所以,目前在使用的最小單位是小數點之後8位,而事實上,哪怕用小數點之後64位做最小單位也沒有什麼不可以。
- 在比特幣完全發行完畢之前(大約2140年之前),比特幣嚴格意義上來講,依然是通脹貨幣,因為它每10分鐘增發一次(比如,現在,2013年,每10分鐘發行25個比特幣)。所以,就算「通縮貨幣」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也不是現在需要擔心的問題,2140年之後再說吧……(或者說,再用實際情況證明吧。)
- @勞文超 說得極是:世界上最終不可能只有比特幣一種貨幣……所以,大多數人所擔心的情況實際上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
-----------------------------------------------
以上文字發布之後,有人指出了我的錯誤:「貨幣增發」並不等同於「通貨膨脹」。我認錯。:)如果讀者覺得必要,可以看看我的解釋:
到目前為止(或者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我們幾乎沒有什麼根據去測算比特幣所支撐的經濟規模。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去計算貨幣總量(或增量)是否超出經濟規模(或增量)的需求。於是,我就直接把貨幣增發和通貨膨脹當做一回事兒了——因為比特幣增量是否影響了比特幣購買力,無法衡量(事實上,比特幣的價格波動也太大了……)。不知道我說清楚了沒有。
轉自:比特幣是否只會通貨緊縮?
寫完發現太長篇大論,列個提綱給各位看官:
第一段是結論並確立了更合適的參考系標準; 如果只是想知道問題結論的就不用往後看了!第二段是緊縮的過程與傳統貨幣相同的地方;
第三段是緊縮的過程與傳統貨幣不同的地方; 第四段是緊縮開始後比特幣可能導致的結果。 題目的回答是肯定的,比特幣最終必然是緊縮的,就像布雷頓森林體系(金本位)的末期階段那樣。但和紙幣不太一樣的是,它本身的價值和屬性決定了它應該更類似於貴金屬這種實物貨幣的結局。為免爭議,這裡強調一下比特幣和實物貨幣的價值具有相同的本源,都是生產所需要花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如果非有人說價值來源是物質本身,那麼我也只能說「能量也是物質的一種形式」了。 在膨脹的時候,黃金被貯存儲藏起來作為資產保值的一種手段,自動地退出流通以規避膨脹,當緊縮的時候黃金再次湧向市場以填充經濟的需求,這就是蓄水池效應。不過應對緊縮的黃金是有限的,它的量取決於前一次膨脹的程度,所以他只能延緩緊縮的速率和程度,並不能從根本上直接對抗緊縮。在這些天然的條件下,古代的政權卯足了勁兒地開採黃金,因為黃金再多也不怕膨脹,只要能規避緊縮的風險就是了(這裡吐槽一下不懂經濟學的古代政權以為紙幣能和黃金對等所以往往卯足了勁兒地超發濫發乃至最後變成廢紙)。但是黃金的總儲量是一定的,當大部分(以當前的科技能開採的)金礦都被採掘殆盡,在度過了或短或長的儲備緩衝期之後,緊縮就愈演愈烈了。此時黃金不再有利於商業,反而成為刺激經濟發展的障礙了。黃金逐漸退出交易領域,直至完全失去貨幣的屬性和作用。但這時它就一文不值了嗎?當然不是,作為一種貨幣之外的價值衡量標準,它仍在以保值、投資、套利為目的期貨市場活躍著。其實大家在拿黃金當做貨幣的時候,就想得到它(針對當時短期未來的科技水平來講)是有限的,緊縮是確定一定以及肯定的,但仍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把黃金作為硬通貨,究其原因,不過是——雖有缺陷,但很遙遠。我想古代應該沒有人說「把黃金花出去太浪費了應該儘可能地留給後代」吧? 以上就是黃金為甚麽天然緊縮卻還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成為貨幣的原因,把其中的「黃金」換成「比特幣」是一樣說得通的。現在的比特幣正在膨脹,因為貨幣總量肯定是大於經濟交易的需求的,目前之於物價的升值是泡沫過熱的體現而非緊縮的表徵,絕大多數人都在持幣待漲,沒有進入流通領域。即使泡沫破裂之後價格回歸,比特幣之於美元的長期表現應該還是在漲,其實只是貶值更慢罷了,未來會越來越慢而已,這也就是為甚麽很多人說比特幣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比法幣(之於物價)更加穩定,不過現在離未來還遠著呢。當緊縮全面發生,比特幣可能才完全淪為了期貨。不過這與黃金又有不同的地方,雖然我個人認為比特幣所採用的經濟學公式是合理的,數學建模是科學的,程序演算法是嚴謹的。唯一感覺不太理想的就是時間軸參變數的設計,產出的生命周期太過於短暫。如果想要取得比黃金還要重要的經濟歷史地位,那麼最好也要來設置個幾千年的跨度,甚至超越互聯網、當前經濟模式、現有人類社會架構可能的長度。我想,中本聰的原意應該也只是想要做一次貨幣科學的實驗,只是沒想到影響波及了那麼廣泛,導致緊縮加速並可能提前。 緊縮之後比特幣會怎麼樣呢?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比特幣會不會成為未來的貨幣,才能知道緊縮會造成多大多廣的影響。貨幣不一定要有來自「發行人」的信用擔保,這充其量只能叫做擁有「中央擔保背書」的「現代貨幣」。貨幣其實只需要有信用就足夠了,比如貴金屬一樣的本質固有信用。比特幣的興起,無非是天然貨幣的電子化回歸而已。比特幣有貴金屬具有和不具有的優點,也有貴金屬沒有規避的缺點。因此,它有可能是未來,但絕對不是終極。(插播個人觀點:應用經濟學原理規律和數學公式模型締造超越國家政權的存在不僅是可能的,基本上還會更加靠譜。它就像是市場經濟之於計劃經濟,消除了過多的人為干預,排除了高風險的不確定性因素。比特幣在經濟金融貨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或許可以比肩交子,但結局卻可能大相徑庭。)當比特幣的發展接近停滯,緊縮開始,其應該是像貝幣一樣消失還是像貴金屬一樣長榮,取決於其後來者是否繼承並發揚了它所有的優點並改善了它的主要缺點。也就是說很可能會出現新的電子貨幣,它之於比特幣應當具有更加合理有效的經濟原理和規律、更加科學嚴謹的數學公式和建模、更加智能巧妙的程序演算法和設計……
好吧,我想笑來老師的意思可能是說,我們從來都沒有經歷過一個物價不斷下跌並且貨幣可以無限分割的世界。通俗意義的通縮世界我們是經歷過的。
其實大家的爭論焦點可以轉換為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個可以無限分割的貨幣如果成為了主流貨幣,將會對這個世界產生什麼影響?
這個問題很重要,它關係到比特幣將來的價值,更意味著人類將來有可能會面對一個以前從來沒有經歷的嶄新世界。以往的經濟學知識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前提變了。希望大家可以暢所欲言一下。不談程度而談通脹或通縮的危害都是耍流氓. 嚴重的通脹或通縮都會引起嚴重的經濟社會危機.問題關鍵應該是比特幣的通縮率在後期會不會穩定下來.
同意@Luo Patrick 的觀點,比特幣不會導致通縮。
通縮與貨幣總量是否有上限並無關係。觀點如下:
1.貨幣的本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
假設,遠古時候,一頭牛=100隻雞=10頭豬=1000斤米=200斤鹽。然而,一個人去市場上賣牛,然後換點米、豬、鹽等其他生活用品回去。這時候就需要媒介來方便商品流通。
這個媒介具有易於分割,方便攜帶、不易損壞等等特點,就可以了。
2.經濟上所謂的通縮,是在資本主義工業化大生產的背景下,社會貧富分配嚴重不均導致的。絕大多數的人窮困,前景無保障,不敢消費。少數人佔據絕社會上大多數財富,但這時候他們生產出來的商品積壓,沒人買。所以,通縮不是經濟問題,是社會問題在經濟上的反映。
3.經濟上所謂的量化寬容、放水刺激經濟。這些放出來的水,如果能夠流到大多數窮人手裡,則是對症下藥,社會重新充滿活力。如果是窮者越窮,富者越富的放水機制,就是吸毒續命,病上加病。
在這個意義上說,比特幣因為沒有一個央行,沒辦法印比特幣出來放水給窮人,相比於法幣,理論上少了一個對治通縮的辦法,然而,僅僅是理論上而已,原因你們懂的。另外,真心要減少貧富差距,改善社會結構,辦法不要太多。4.比特幣的出現,意義重大。即使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能成為一種廣泛應用的貨幣。然而從現在起,世界上所有生活在法幣統治之下的人民,有了一個對衝風險的辦法。
2016.6.12我不認為通縮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暴走恭親王:按這個推論,所有的手機每天都在貶值,人們因為明天可買到更便宜的手機,所以今天永遠不會買手機?那麼為什麼每個人都有手機呢?因為人是理性,而不是教條,現實早就讓經典通縮理論見鬼去了。
比特幣不是貨幣。你看誰用它買東西。根本就沒有公信力。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2017年1月5日比特幣的暴跌?
※房價和比特幣,誰先大跌?
※如果網路只有一種虛擬貨幣〔不能以現實貨幣購買〕,世界會變得怎麼樣?
※在日本的積分兌換模式中,各個行業是如何實現互通的?積分運營公司是怎樣運作的?
TAG:虛擬貨幣 | 經濟 | 比特幣Bitco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