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經濟學中,商品的價值是由什麼決定的?

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商品的價值是由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人類勞動決定的。在西方經濟學中什麼決定商品的價值呢?


個人認為在西方經濟學中,價值是由某一商品或勞務所帶給購買人的效用所決定的。一個潛在的買方根據標的商品能帶給自己的效用,絕定自己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無數個潛在買方形成無數個最高價格,從而形成商品的需求曲線。商品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交匯點所代表的價格即為該商品的市場均衡價格。


馬克思經濟學是一種古典經濟學。其實與斯密之前的若干流派是類似的。

之所以稱古典,意味著已經過時,沒用了。

希望大家好好研究,提出「新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價值是勞動的凝結,由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衡量…

老馬肯定沒好好學過數學

在西方經濟學裡,用了一些違反直覺、邏輯複雜的框架去分析經濟過程,在這個框架里幾乎不存在價值的概念。

所以說,學西經,盡量不要去想:價值呢?

補充一句:西經是買賣人的經濟學,商人倒買倒賣,其實是不太考慮貨物的價值的。西經里甚至用機會成本把效用也顛覆了,嘿嘿。

馬經本質上是一種農民的經濟學,他的勞動和產品總有一種賣的不值的感覺,所以執著的追求「價值」,其實是找公平。


馬克思經濟學是勞動價值論,即商品價值是來源於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這來源於李嘉圖的價值論,但李嘉圖無法用之解釋古董商品的高價格,所以把古董作為一種特殊商品看待,用以區別一般商品,同樣,在馬克思這裡,只不過發展了勞動價值論的一些技術細節,也沒有解決這個古董商品的價值問題(因為按說一些古董商品包含的無差別人類勞動量是比較小的,所以價值應該很低,而價格來源於價值,即交換價值也應該較低,但事實上,它的交換價值即價格是很高的,勞動價值論無法解答,這需要效用價值論來回答)。

西方經濟學的效用價值論起源較早,在亞里士多德與阿奎那那裡就已經有所表述,但後期發展不多,直到1833年,英國經濟學者勞埃德明確提出,商品價值取決於商品的效用,即來源於人的慾望和人對商品的估價,而不是商品內在性質決定的,並且區分了總效用與邊際效用的概念。德國經濟學家戈森在1854年《論人類交換規律的發展及由此而引起的人類行為規範》中重申了效用價值論,同時提出了滿足需求的三條定理(後來被稱為「戈森定理」),從而為邊際效用價值論奠定了理論基礎。這三條定理是:1)效用遞減定理,即隨著物品佔有量的增加,人的慾望或物品的效用是遞減的。2)邊際效用相等定理,即在物品有限條件下,為使人的慾望得到最大限度滿足,務必將這些物品在各種慾望之間作適當分配,使人的各種慾望被滿足的程度相等。3)在原有慾望已被滿足的條件下,要取得更多享樂量,只有發現新享樂或擴充舊享樂。

邊際效用價值論完成於 19世紀 70年代初。1871年,英國經濟學家W.S.傑文斯在其《政治經濟學理論》中提出了「最後效用程度」價值論;同年,奧地利經濟學家C.門格爾在其《國民經濟學原理》(1871)中提出了類似的理論;1874年,法國經濟學家L.瓦爾拉斯在其《純粹經濟學綱要》(1874~1877)中,提出了「稀少性」價值論。這三人各自獨立地提出了自己的理論,他們同是邊際效用價值論的創始人。

邊際效用一詞來源於維塞爾,是說商品價值來源於所消費的邊際效用,由於戈森第一定律,即邊際效用遞減,當我們消費同一種商品隨著數量的增多,額外商品來了的額外滿足程度越來越小,如我們運動後喝水,第一瓶水效用最高,願意付的價格也最高,所以很多景區賣價很高,但第二瓶效用就小了,價格沒有變,我們反而不願意再買了,就是因為對你來說效用低了。同時,商家也可以據此來進行定價,如迪士尼的門票有1日票,2日票,3日票,當然會越來越高,當2日票價會低於1日票的2倍,也是用了邊際效用遞減的道理。空氣與水是對人來說最重要的東西,為什麼價格不高哪?單純從效用來說,是很大,但邊際效用不大,因為它們太多了,可以看作是無限的,所以,也就沒有價格。

商品價值來源於人的效用評價,這是一種主觀價值論,同時又由於物品的稀缺性,所以才造成了人的有價格的評價。西方經濟學就是用主觀的邊際效用價值論與供求論來說明商品價格形成的。

再回到上面勞動價值論無法解答的古董商品價格高的問題。因為古董商品包含所處時代的歷史信息,歷史人文價值很大,由於是相對稀少的物品,人對它們的主觀評價自然很高,因而它們自身的供給數量十分有限,需求較高,自然推高了它們的價格。


馬克思主義所說的「價值」的概念,在西方經濟學好像是沒有。

西方經濟學關注的是商品的價格或者給消費者的效用,其實是馬克思主義的「使用價值」的概念。


由商品的不可替代性決定。


假定題目問的不是日常觀念中的「價值」,個人觀點,自由市場條件下,商品價值是由消費者的支付能力決定的。

以當前熱點的房子為例,建立一個極端的模型,假定一個市場上只有兩個人,一個有房子,一個沒錢沒房子,從經濟學的價值來講,這個房子的價值為0,因為沒有辦法形成交易。


個人感覺,人的需求是引發要素,就是決定這種產品存不存在,會不會被批量生產,但無法決定他的價值。他的價值最終還是由「馬克思那串話」決定的,是一件很客觀的事物。

米飯的價值,不會因為你很餓而變大,也不會因為他很飽而變小,只會因為很稀缺程度或者生產難度而改變。如果出現價格和價值大大脫節,大概只會有兩種結果,要麼是泡沫最終破滅產業倒閉接連而來,要麼參見下面寫的奢侈品。

另外一個,類似奢侈品和一些服務產業的價格為啥那麼高還能維持下去,那是因為消費的人在做實體經濟呀(⊙o⊙)所以這樣的商品實際的價格是包含了不屬於自身價值的很大一部分,然而他們的價值是多少就是多少。花費一分鐘用劣質皮革做出來的皮包,不會因為賣到了一萬而變得很有價值,他只會因為消費者為了購買所付出的勞動,附屬了這部分勞動超過本身生產所需勞動的價值。。

總之價值就是「凝聚在。。的勞動力(太長不寫)」

渣渣表示這個還是贊同馬克思。。=_=


西方經濟學主要價值體系是按照邊際主義的消費者需求來確定。簡單例子就是你肚子餓了,吃第一碗飯最有價值,第二碗飯價值降低,第三碗飯沒有價值。


我的理解是價格由消費者決定,消費者對某件商品的需求程度,願意為了這件商品花多少錢,決定了它的價值。比如一杯水和一枚鑽石,在沙漠中一個要渴死了的人,他絕對會用鑽石去換一杯水。而一件商品不管背後有多少勞動與付出,如果對購買者來說沒有價值,那麼它的價值就是0。


推薦閱讀:

為什麼商品的邊際效用除以商品價格等於貨幣的邊際效用?
為什麼現金補助比實物補助帶來更大的效用?
中國人愛存錢,真的是商家口中的消費觀念落後嗎?
如何理解「交易是反人性的」?
老羅的決策失誤,已經給鎚子造成了具體多少的經濟損失?

TAG:經濟學 | 微觀經濟學 | 現代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