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為什麼選擇自己賣電影票而不是沿用豆瓣圖書的路子?

電影票團購一直是各大團購里賣的最火的,很多消費者都習慣於去團購網站購買電影票了,可為什麼豆瓣仍然選擇自己開發電影票售賣選座,而不是走豆瓣圖書的路子——給團購網站的電影團購帶流量,按CPS等方式賺錢。P.S.豆瓣電影購票的一個特色在與在線選座,但是價格還是比團購的電影票高了不少


受邀。

1、在線選座一般直接對接的影院,使用對方的選座系統,定價方面,本來就比團購要高的多的多,通常情況下,是簽返利協議的,我接手過的最高的10個點,最低1個點都見過。

2、無疑,這種做法對豆瓣是有收益的,很好

3、萬達和星美,向來難搞,不過豆瓣在北京,多活動活動,如果能夠搞定萬達總部,那就牛逼了。從俺的從業經驗來看,萬達對於開放電子券的熱情比在線選座要高多了,另外,這倆屬於不同的部門,看豆瓣的BD如何去活動吧。


lz的問題和下面的描述,叉開了太多;你這個問題得從兩個方面考慮;

1.豆瓣直連影院賣電影票和圖書類業務導流到B2C網站,本質上的一個區別是兩種不同形態的商品。影票是近似虛擬商品,只需要解決支付問題,用戶在影院列印即可;而圖書業務除開支付,還有更麻煩的物流配送環節,這一塊是豆瓣短時間內無法很好解決的;

2.豆瓣直連影院,而不是跟團購導流,是因為團購只是在線購票行業很小的一部分,且團購在國內環境下本身發展有問題;豆瓣現在剛起步,量小沒有議價權,逐漸完善後,利潤空間加大,票價也會相應降低。另外一方面說,豆瓣比任何其他網站更適合做影票團購,他又何必繞路去給團購網站導流呢?


作為網購電影票的重度用戶,同意黃海均說的在線選座購票的體驗實際比團購電影票強得多了。

另外團購網站的電影票的分成是相對比較低的,一般應該在2到3元左右,團購網站本身就屬於給影院導流量的工具,豆瓣再加一層的話實在是體驗差且分成少。

而在線網購電影票的服務費則可以達到可觀的5-15元左右,特別是直接針對電影的服務也跟豆瓣電影的基因更符合。

不過比較遺憾的一點是,豆瓣與其他在線購票網站一樣,沒把萬達和星美兩個大院線搞定,使整體體驗不夠完整。可能是那兩個院線都有自己的網購網站,想培養自己的消費者的直接購票習慣和會員體系吧,不知道最終是否能構建出雙贏的合作體系。

補充:說點題外話,兩個月前在豆瓣第一次買電影票,在電影開場前兩小時,有豆瓣的童鞋用個人手機給我打電話提醒影院取票的機器在哪,感覺挺好的,但是可以看出豆瓣在線購票的人群不多,這主要有兩個原因構成:1、費用還是比團購的貴不少;2、一般用戶在線購票的習慣還未形成。

豆瓣現在經常用低價購票的營銷方式去培養新用戶,但感覺衝破正常價格的低價對培養用戶正常購票習慣其實不是特別有利,個人感覺最好的是用"有趣"去吸引用戶。

方案:開展豆瓣專場活動,對同類人的好奇是個很強大的驅動因素,甚至可以把各個座位的購票者都顯示出來,這個大優勢是任何其他在線購票網站都無可企及的,對於培養網購影票的習慣和從其他網站搶用戶都十分有力,這是"有趣"的驅動。(我估計看到這肯定會有人提隱私問題,這可以無視,或者價格不顯示信息的勾選框就可以了。)


謝邀,我不是電影團隊的。猜一下吧。

我團購過電影票,價格是便宜,但並不是最好的體驗,拿著兌換券再去電影院選座,還是很麻煩。現在豆瓣電影上的價格,因電影院的位置和知名度不同,價格也不同。但豆瓣電影在試圖讓整個體驗環節變好,「在線選座」這個點的體驗很重要;而且直接與電影院對接,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中間環節。隨著合作深度、豆瓣的品牌議價能力、綜合體驗的提升,價格可能逐漸不再是主要問題。說回來,現在的價格其實也不貴。

P.S:問題標題的舉例不完全對,豆瓣圖書一直有導購沒錯,但豆瓣也在賣電子書了,比如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898714/ 和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932520/ ,都是明顯的豆瓣閱讀的電子書廣告。


兌換券根本就是一個打折券。除了便宜之外,一無是處。

1.去影院了還要排隊買票

2.買票時還要從剩下的一些邊角座位中選一個

3.如果去晚了,八點二十那場,照樣還是買不到。

而在線選座,是直接就買了八點二十的第九排正中間的兩個座位了。

這才是交易。


根據自身和周邊親朋好友的經歷來看的話,如果要買幾本書,其行為習慣往往是直接衝去亞馬遜/噹噹/京東之類的網站,因為既可以查找書籍信息,又可以直接購買,我幹嘛要跑兩個網站先查再買,並且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亞馬遜這類電商網本身的物流,渠道運營能力都它們企業DNA的重要片段,但豆瓣的DNA明顯不含電商基因片段,所以豆瓣圖書做的模式是「來我這裡查好要買的書 --- 我帶你去別的地方買(因為我可能沒這本實體書,或者我沒法把這本實體書快速送達給你)」。

豆瓣電影有點不同,因為電影券是虛擬產品,省去了物流這一大件煩心事兒(至於談院線合作還是要豆瓣自己做的,所以豆瓣最近在招聘電影運營人員),於是豆瓣電影做的模式是「你來我這裡查好要看的電影 --- 直接在我這裡買票吧,我這有!」,其實可以理解為一個「只賣電影票的小型亞馬遜」


1、為什麼豆瓣不走豆瓣圖書的路子——給團購網站的電影團購帶流量

圖書和電影不同,圖書的時效性很差,而電影上映的時效性很強。這也就意味著,豆瓣的圖書可以持續的給用戶買書提供信息,自然也可以給電商帶去流量【靠的是薄利,量大】;而在電影的時效性上,豆瓣引流的力度要低很多,那麼多電影積累也就幾部【在映】能導流量【薄利,量小】划不來

2、為什麼自己做

因為划得來


這個問題 非你莫屬 有一期 給過回答了,平台能給院線帶來什麼資源?人家憑什麼要和你分 各大院線現在都有自己的網購平台了,只是用戶體驗還有待加強


團購明顯不是豆瓣的風格!團購電影票的性質壓根就不同於在線購票!

另外,在在線購票這塊,豆瓣進來得雖然比較晚,而且還有大批的競爭者(格瓦拉,網票網,票量網·····),但豆瓣龐大用戶基石不是蓋的,良好的知名度有助於豆瓣迅速擴展影院市場!

電影票房在這幾年的上升趨勢是有目共睹的,電影票的市場也水漲船高!這塊文化產業的肥豬肉是誰都不會放過的!

最重要的是養成用戶「在線購票」的習慣(方便、實惠)!所謂良好的體驗僅僅憑客服那幾句話,幾條簡訊是不夠的,還有線下的機器維護、與影院的關係要搞好等等!裡面的東西太多了!

豆瓣想做這塊不難,也有做好的實力,關鍵就是有沒有心做············


豆瓣不自己賣書很大原因是做不了,相比電影票成本低風險低,就像電子書一樣,


推薦閱讀:

春節期間有哪些適合帶小孩子看的電影?
為什麼新蜘蛛俠會選擇湯姆霍蘭德(Tom Holland)出演?
如何評價電影《萬物一體》?
看完羅馬假日之後我覺得很痛苦,這是怎樣的心理?
怎麼評價《你的名字》?

TAG:電影 | 團購 | 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