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每次聽《歌唱祖國》合唱的時候都會有哭的衝動?

比如北京奧運會時,比如香港回歸慶典上,還有其他晚會上,每次聽到這首歌我都會有哭的衝動,這是最原始的愛國精神嗎?


早先這類革命歌曲(我更願意稱之為「中共交響」)其實是有著極強的煽動力,激昂的曲調配以大義凜然的歌詞,以大合唱的形式吼出來,很容易就把人民心中那種豪邁激情釋放出來,去為共產主義事業獻身......別說《歌唱祖國》這首歌,我聽「一條大河波浪寬」都淚眼朦朧的,不得不說那個年代的音樂作品還真就有很多相當不錯的,拋開其為政治服務的目的之外,高水平的創作是現在很多流行歌曲所不及的~~


一條大河波浪寬

甘世佳

  有一種情感常被忽略,但它一直在我們內心涌盪。

  那天晚上,我們在列依牆,這裡有小型的音樂演出。暮色漸深,三三兩兩來了不少人,有德國人、波蘭人和捷克人,還有不少中國人,有在捷克的留學生,亦有從鄰近的德國、奧地利、波蘭過來的中國學生。各種膚色和神情交融在燈火明滅的伏爾塔瓦河邊。

  演出開始了,一個中國男生主唱,捧著一把很大的木貝斯。一個查理大學的中國女學生拉著小提琴。彈吉他的是捷克男孩,一頭金髮,異常英俊和冷漠。鼓手是法國籍的黑人。彈鋼琴的男孩格外引人注目,乾淨的黑色頭髮和禮服,一個猶太人的大鼻子,他來自波蘭華沙。看見他忽然想起戰爭,鐵絲網和集中營,蓋世太保的黑色長靴。

  第一曲,小提琴在夜色中拉開序幕,是斯美塔那《我的祖國》的第二樂章。那提琴聲似夜鶯的歌唱,輕柔婉轉,鋼琴聲玲瓏地滲透其間。漸漸地,提琴聲輕了下去,只剩下鋼琴簡單的幾聲節奏,整個伏爾塔瓦河都安靜了。遠遠地,河上的小船點起盞盞煤油燈,起起伏伏。他用低低的嗓音開始歌唱,那麼安靜地唱——

  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一帆——

  我的身體僵住了。我竟然聽到淚水清晰上涌的聲音。這首歌,我和我的同齡人,都是從小聽著,唱著,未曾覺得有多麼動人。申奧成功的晚上,我剛來劍橋,亦有男生開著摩托在街上高聲齊唱國歌。他們為什麼沒有唱這首歌?而現在,我聽著伏爾塔瓦河的流水聲,竟覺得這首歌是世上最美的。我不曾深切感到什麼思鄉之情,什麼愛國的感情,我只是想哭,覺得它美,令人落淚。他繼續唱,木貝斯的聲音加了進來,小提琴也開始歌唱。那歌依舊被他唱得激昂,只是淡定,有些許憂傷。

  姑娘好像花兒一樣/小伙兒心胸多寬廣/為了開闢新天地/喚醒了沉睡的高山/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電吉他激烈的噪音加了進來,鼓手降降作響,彷彿天空都在跟著合唱,婉轉激昂。底下幾個留學生和他一起唱了起來——

  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明媚的陽光——

  所有的中國人都在唱,一個女生悄悄地抹著淚水,我亦止不住輕聲抽泣。外國人高聲鼓掌與喝彩。他唱完,低低地用英語說,這首歌,給布拉格,給中國。小提琴依然拉著伏爾塔瓦河的旋律,漸無聲息。

  身邊的德國男孩轉過來問我,這首歌唱的是什麼?我告訴他,這首歌唱的是有條寬廣而美麗的河,河邊的稻田有微風吹過,我們所有的人,都在這地方成長。他低頭不語,過了許久,說了句我唯一聽得懂的德語,真是太棒了。


這件事我真的可以說比較有發言權,而且我接下來要講的事可能我能吹一輩子。

因為我教會了台灣人唱這首歌,對,就是《歌唱祖國》還有《我的祖國》這兩首。

事情是這樣的,那天我去上廁所,突然腦子裡閃出《歌唱祖國》的旋律,就情不自禁吹起了口哨,吹了兩句就覺得不對勁,我這可是在台灣呢啊,趕緊閉嘴趕緊閉嘴。

然而此時身邊的台灣哥們兒已經聽到了,就問:「哇,這什麼曲子,很好聽啊!」

我一臉懵逼:「這個…這個曲子我不大方便教你,因為這是我們大陸那邊的一首紅色歌曲…你要是願意搜的話可以搜搜看,叫做《歌唱祖國》。」

後來…你知道聽一個台灣哥們兒唱「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是種多麼奇特的感受么……

再後來…我每次和丫一起上廁所都能聽到他一邊放水一邊「一條大河波浪寬」……

所以我想說的是,好的歌曲好的旋律就是吸引人的,甚至是跨越政治立場的。而早期的「紅色音樂家」恰恰是這樣一群有才能同時也有豐沛的感情的人,他們對這個政黨抱持著太多期望,對腳下的土地身邊的人民和發生的改變都充滿熱愛和真心的歌頌。非如此不足以創作出這樣高超的作品,高超到讓我僅僅依靠蹩腳的口哨聲便能打動一個生長環境和我們完全不同的年輕人。


同感。有首歌歌名和歌詞我都不記得,剛去查了下,叫《我愛你中國》(太簡單粗暴了有木有)。

上次聽這歌還是在看好聲音的時候,平安唱這首歌。之所以我都能忘了歌詞忘了歌名,還記得有這麼首歌,純粹是因為,聽到一句想哭的歌詞。

那句歌詞就是:我愛你中國

單單地念這幾個字,是一點都感覺不出來的,去聽聽旋律吧。印象中好像殷秀梅用她飽滿熱情的語調唱的最好。

汶川地震的時候,我學到了兩句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和「多難興邦」。無論國際社會對這個國家的評論是如何,誰也不能否認她從當初的四大文明古國一路走來,坎坎坷坷,滄海桑田,幾千年的歲月里,跌跌撞撞,分分合合,然而這是生我養我的土地,周圍都是相似的皮膚和面孔,我們說著同樣的語言,看著同一片藍天。我與這裡的一草一木一道兒長大,等我有一天老去,我還是會深埋在這片熱土。我知道,從初生起,我會慢慢地熟悉她,會依賴她,最終有一天我發現我竟然是那麼深愛她。

我沒翻牆過,不過聽說,外界的評價不是很好。我也幾乎不可能出國了,一輩子就換在這麼幾個地方。我還很年輕,98抗洪的時候,我還很小,後來才知道有那麼位了不起的總理,可惜天災人禍。03年非典我當時在上小學,幾年後後來又來了H7N9,不得安寧。08年我初中,汶川地震那會兒我正好在教室,教學樓很明顯地晃動,我很幸運,而鄰省,四川,百年浩劫。09年大閱兵,我上高中,看的熱淚盈眶。15年我大學畢業,又逢閱兵,無限感慨。

我知道自己是個幼稚的年輕人,喜怒哀樂都在臉上,換個層面說,很容易被煽動,很會被媒體和記者們,還有《感動中國》感染。隨著慢慢長大,我也開始聽一些其他的非主流聲音,有時候讀讀陳寅恪、傅斯年的傳記(好多人都不知道他們的偉大),看看柴靜被封殺的紀錄片,也常常能聽到身邊的各種腐敗和黑暗。但我是個喜歡思考、有點文青的人,我喜歡翻來覆去地看《人間正道是滄桑》《走向共和》,我不光拒絕看手撕鬼子類的抗戰片,我也不喜歡看《花千骨》那樣的動不動情情愛愛,沒什麼營養的電視劇。慢慢地,會或多或少地對這個社會有點悲觀,做事太要後門,相處太靠技巧,拜金主義橫行,買房越來越難,股市越來越離奇。

可是,我總在想,到底該怎麼樣去評價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人民,我們的國家呢?似乎沒有確切的標準和計量方式能證明,她現在的這些毛病是真的無傷大雅,還是傷筋動骨,也沒有明確的聲音,讓我明白她到底還是不是當年那個她。

不過,我願意用剩下的時間去陪她,一起去看看未來的她和我會變成什麼樣子。是啊,我還是會很傻很單純地熱愛這個國家,我不會去刻意地表露,也不會老是叮囑自己,只是會在偶爾聽到這麼一兩句歌詞的時候,只是會在看到有些人在描述我們的今天如何來之不易的時候,閉上眼,想哭。

「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著淚光,因為我們的血為祖國流淌」 ——《人間正道是滄桑》片尾曲 韓磊


歌唱祖國的經歷大家想想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都能理解,我說個《我的祖國》的吧,就是一條大河~

上個周末去人民大會堂看了《大河之舞2》

愛爾蘭人的祖先背井離鄉,帶著希望、音樂和舞蹈,出發前往夢想的海洋。他們面對鄉愁,面對狂風巨浪,面對艱難險阻,衝破重重阻力,人民帶著希望,相互支持,一起創造新生活

我記得在暴風雨的那章節之後的一章

漆黑中聚光燈照在小提琴手身上,熟悉的我的祖國的旋律響起,全場掌聲

儘管只有獨奏中的小小一段,儘管肯定是為中國觀眾加上的,以後買到的官方碟片肯定沒有

但無疑愛爾蘭人也是懂我們的

一條大河~

-------------------------------------------------------------------------

捷克不也有第二國歌《沃爾塔瓦河》嗎

還有奧地利的藍色多瑙河

誰家門前沒有一條河,誰的童年沒有一條河


今天女排奧運奪冠,網易雲音樂各種版本的《歌唱祖國》評論一下子多了好多


以前只是喜歡聽,後來有一次仔細看了一下歌詞,那句「我們戰勝了多少苦難,才得到今天的解放」忽然讓我感慨萬千。

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血泊和深淵中爬出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真的太不容易了!!!這是真真切切的大白話,這是中國人的心聲!


應該是音樂旋律的問題,聽國際歌也是。


因為第一句歌詞。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不要小看這句話,這個意象配上雄壯的旋律,你的腦海里馬上就浮現出國旗迎風招展的樣子。你在什麼時候會看見國旗?節慶、重要活動等一切需要愛國主義元素的場合,關聯的情緒都是積極正面的,這種感受的形成,離不開我們長期以來的愛國主義教育。

還有很多人提到的《我的祖國》

第一段: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有人因「風吹稻花」一句推斷這大河應該是長江,還問為什麼不寫「一條大江波浪寬」

我記得詞作者喬羽說過類似的話,大意是說每個人的家鄉故土都有一條河。

仔細想想難道不是么?童年裡的河,記憶里的河甚至傳說里的河。農耕民族對河的記憶刻在了基因里。

這河岸的土地就是俺么的家,俺們要保衛的祖國。


和聞到香味覺得饞、看到姑娘覺得好看是一個道理。別亂聯繫。


本人真實的例子: 年初寫巴基斯坦旅行攻略,當寫到第五天行程【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紅旗拉普口岸——巴基斯坦邊境小城sost蘇斯特】時,一直沒有構思到合適當天行程的旅行音樂(筆者為每一天都配上相應的旅行音樂 ),苦苦思索而不得,突然看到紅旗拉普口岸連綿起伏的雪山中聳立著的巍峨的國門和界碑 [圖片未上傳成功]

頓時一首歌在我腦海里響起《我愛你,中國》(好聲音歌手「平安」版本): 百靈鳥從藍天飛過 我愛你中國 我愛你中國 我愛你中國 我愛你春天蓬勃的秧苗 我愛你秋日金黃的碩果 我愛你青鬆氣質 我愛你紅梅品格 我愛你家鄉的甜蔗 好像乳汁滋潤著我的心窩 我愛你中國 我愛你中國 我要把最美的歌兒獻給你 我的母親我的祖國 我愛你中國 我愛你中國 我愛你碧波滾滾的南海 我愛你白雪飄飄的北國 我愛你森林無邊 我愛你群山巍峨 我愛你淙淙的小河 盪著清波從我的夢中流過 我愛你中國 我愛你中國 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獻給你 我的母親我的祖國

當時就覺得就是它了。這首歌最能表達當天行程的心境。踏過這道門就離開祖國母親的懷抱了,語言變了,風俗變了,一切都要獨自面對,遊子心情不由得讓人潸然淚下。 說實話,寫到這裡時我真的哭了,一面聽著《我愛你中國》,一面寫著當天的行程攻略。 雖然我也經常是憤青一枚,經常口無遮攔,肆意妄為。但真的要踏出國門的那一刻才感到祖國是那麼的可愛,那麼的讓人不舍。 說真的,這是我第一次被從前不屑的主旋律歌曲感動落淚。 突然就覺得自己一下子就長大了。 〈手機碼字,諸多不便,各位見諒。巴國攻略我會發在知乎專欄《巴基斯坦那些事兒》中〉,如有諮詢請加微信:chuxi2010


比如昨天 男籃落後20分全場高唱歌唱祖國 ………最後逆轉拿下 感覺真爽啊………


想家了吧


「紅歌」不是白長的。就像聖歌一樣。

可是這是否原始愛國情緒呢?就像聽到聖歌會掉眼淚等於基督揀選了你嗎?不是。

這些情感衝動源自你有英雄崇拜情結。


歌唱祖國是種情懷。每次聽到,無論是在收音機還是其他,都會想到山、大河、爺爺、金色麥田、豐收、笑容、挺直的腰桿兒以及,力量。


是因為這個國家和你有關……


我也是,聽一條大河,也會哭;祖國頌也會哭;現在時間長了,聽美國國歌也會哭。

我是有點點焦慮抑鬱的,也吃過葯,很快棄葯,自己提高思想境界就走出來了。

可能是後遺症吧


我聽這首歌有類似的感覺,我談談我對自己的分析。

我對50年代「共和國」的時代有特殊的情節。也許是虛幻的,因為我沒有親身經歷過。但是我們80後都學過一篇課文叫做《誰是最可愛的人》:

「親愛的朋友們,當你坐上早晨第一列電車走向工廠的時候,當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時候,當你喝完一杯豆漿,提著書包走向學校的時候,當你安安靜靜坐到辦公桌前計劃這一天工作的時候,當你向孩子嘴裡塞著蘋果的時候,當你和愛人悠閑散步的時候,朋友,你是否意識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許很驚訝地看我:「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從朝鮮歸來的人,會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請你們意識到這是一種幸福吧,因為只有你意識到這一點,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們的戰士在朝鮮奮不顧身的原因。朋友!你已經知道了愛我們的祖國,愛我們的領袖,請再深深地愛我們的戰士吧,他們確實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而且那時候我們沒有互聯網,沒有像現在的學生那樣,在學習課文的同時能夠看到一大波反思和質疑抗美援朝的觀點,因此至少我真正被那段話觸動過。

同樣地,我被邱少雲、賴寧、黃繼光的事迹觸動過,而且當時沒有從物理學和生理學和人權的角度反思過這些。(但是炸碉堡的那位英雄事迹對我觸動則不大,我的選擇性也是個迷)。不要說是這些被宣傳為真實事迹的故事,電影里王成「向我開炮」,都能觸動當年我這個大院子弟。

我自己上的那所小學叫「長征小學」,附近還有「五一小學」和「紅英小學」。每天下午上學之前廣播會播音樂,經常播的是「紅星閃閃,放光芒」,在此BGM下,操場上必有扎著辮子跳橡皮筋的女生,以及穿著破涼鞋玩扔沙包的男生,以及中小學作文常見的「婆娑的樹影」。我們男生那時候還流行一個遊戲,在沙圖上畫個範圍,然後持剪刀像扔飛標一樣往那範圍內抽,抽拔共四次,口中依次念「金」、「沙」、「江」、「畔」四字,最後一次抽到的點,可劃一條線作自己的領地。

放學了,大院每天(周末除外)五點開始廣播,廣播前播放的就是《歌唱祖國》的音樂。廣播結束的音樂則是《社會主義好》的伴奏,共播三次。在那無憂無慮的年月每天伴隨著我放學抓金龜子、天牛,采樹膠,踩水坑,捅蛾蛹,挨揍,寫作業的就是這樣的廣播。

當然,如果說歌曲能夠喚起我的回憶,那這樣的歌曲太多了。歌唱祖國的歌詞中,也不是每句都能觸動我。我最喜歡的其實是「越過高山,越過平原」,感覺一陣航拍。80年代還有一部紀錄片叫《話說長江》,其中有一段講稿也收入了語文課本。這個紀錄片是描寫長江和長江兩岸人民生活的。當時,當然也沒有眾多揭發三峽工程黑幕的信息。當你看到了奇險壯觀的自然風光,會為之讚歎;而當你提高放大倍率,看到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中艱苦生存、尋求發展的人時,更為之感動。不僅是《話說長江》,多少文學作品把長江和黃河當作在長江和黃河生活著的人的象徵。當然不是因為我們有這兩條河,所以驕傲;而是因為我們生活在這兩條河的土地上,並且戰勝了巨大的困難——這種困難是非團結而不可戰勝的——所以驕傲。

這種效應,也許也不僅是50年代情節或80後的專利。08年南方雪災、汶川地震之後的奧運會上,護送國旗時的童聲合唱《歌唱祖國》,也會使你感到驕傲。互聯網時代的你,在那一刻,選擇暫時忘記紅十字會醜聞和豆腐渣工程校舍,因為你珍惜這種保貴的情感。

這不是被洗腦,不是刻奇,只是民眾天生的一種良善。政治反覆,時代變遷,並不會使這種良善顯得愚蠢。至少我希望我是一例。


謝 @孔鯉邀。

我說不了什麼如刻奇這種高深辭彙,說說自己對於聽這種歌為什麼有哭的衝動,一家之言罷了。

《背影》中有句話說得好:情郁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

我以前讀背影時便有點納悶,為什麼朱自清的父親去買個橘子,朱自清就哭了,我去問老師,老師回答我以後你會明白的,我當時認為老師回答不出來搪塞我而已,但後來證明情感早晚有發泄出來的一天。

父親在國外工作,所以難免聚少離多,一年中相見的時間不過三四個月。 一次送他去火車站,(因為他要從北京坐飛機出國)當時我幫他拿著手提箱,跟著他進去,我和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著,他邊走邊囑咐我聽母親的話,我就跟背影中朱自清一樣故作已經成人的樣子,輕鬆地對他說:爸爸,我都這麼大了,你放心,我沒事的。 父親還是放心不下,又千叮嚀萬囑咐,我便敷衍地聽著。

我感覺火車站的路不一般長,接父親時感覺路好長,送父親時不一會就到了,於是一個小小的檢票口把我和父親隔開了,他檢了票,回頭望望我,沖我揮了揮手,然後提著箱子消失在人群中。

我只能隔著檢票口看著他走進人群中,然後也扭過頭去,向著與他相反的方向走去。

我不知父親流沒流淚,我是流了淚。

聽歌唱祖國,我的祖國,長城謠這種歌哭出來的理由我覺得與送父親哭的理由或有相同。

聽這種歌必然會想到這些歌創作的時間,許多歌曲都是二十世紀三四五十年代創作的,那段時間不是國破山河在,就是戰爭結束沒幾年,(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我真得覺得生活在那段時間的人真得太苦,太苦) 那段日子是什麼日子,是吃了上頓也許沒下頓的日子,是我們國家可以說最危險的時候,是已經到了要亡國滅種的時候了,這種情況下,這些歌曲的創作必然有豐富的人生閱歷作基礎,不會言之無物,於是水平上不得不說就算到了今天也是很好的。

有人說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

歌曲如果牽涉到這七苦,必然會引起聽者的共鳴。

在上個回答中,有人說我愛哭,說我聽我的祖國哭,看滕縣之戰哭,看吳念真文章也哭。

因為我看這些東西時,我總時時提醒自己,你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無數先烈換來的,記得以前老師說的時候,我還嗤之以鼻,近來越想越覺得自己實在是聰明過分。

有人推薦一首血染的風采,的確不錯。


因為唱這類歌曲激起了這樣一種情緒:我們是群體中的一個。

發佈於 2012-07-03

因為唱這類歌曲激起了潛藏在每個人身上的宗教情感:個體的渺小,我們因為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中的一個而顯得有力。


推薦閱讀:

你有哪些勇敢的瞬間?
什麼時候的你最無助?
上班期間刷知乎的人,是怎樣的心態?
司考還有15天,我應該堅持下去嗎?
如何抑制想要看雜書看閑書的衝動?

TAG:音樂 | 政治 | 心理 | 社會 | 歌唱祖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