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兩年前中國手機業還在千元以下價位廝殺,2017 年消費者已對 3000 元以上手機大規模接受?
本題已收入知乎圓桌 ? 消費升級啟示錄,更多「消費升級」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幾年前在4000以上價位廝殺的還是國外廠商的旗艦,蘋果,三星,LG,HTC,索尼,摩托羅拉等廠商每年的旗艦發布也廝殺的火熱。現在是三星,蘋果幾乎定住了4000以上價位的手機市場,其餘的外資品牌手機廠商幾乎死光了,自然空出了檔位,國內品牌高端機現在還沒有叫板蘋果三星旗艦的能力,所以把自己家的旗艦鎖定在了3000價位這個檔上。總得給不喜歡三星蘋果,卻想買個高端手機的人一個選擇吧。
供給側改革。
故事的最開始是這樣的。iphone4出來的時候,有人買,屬於高端機了。也有人買千元山寨機。然後紅米出現了,把千元以下的山寨機絞殺了,基本上是趕盡殺絕。
然後國產起來了,華為,oppo,vivo,小米。其中小米是最先起來的,在極短時間內達到了一個可怕的高度。後來因為線下做晚了,銷量被華為ov趕超。
今年小米開始走國際化和新零售,銷量才大幅增長回歸。
回到問題:3000元以上的手機,接受程度,越來越高(更準確的說3000元以上手機賣的越來越多),是為什麼呢?
根本因為是被競爭逼的。相互抬杠,越抬越高。而大家又不願意做低端機,利潤薄啊,大家就拼了命的往手機上堆砌新玩意兒,
努力做到有噱頭,有營銷點,這樣才能用大量廣告說服消費者換手機,換貴的手機。
市場具體表現如下:
1.手機進入到了一個外觀同質化的年代,看上去差不多都一個樣。emmmm,你去看看蘋果,和ov的手機。2.大部分消費者在專業判斷手機手機綜合性能上,心智不夠成熟,也就是說,你打廣告的時候說我的手機晶元高端啊,架構先進,製程牛逼,功耗低啊,速度快啊,我的快閃記憶體用的最好的啊。
非常悲劇的是,大家不懂,不買賬!所以,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幾乎所有的手機線下廣告,都在拚命的吹拍照!拍照!拍照!為毛?因為拍照直觀啊!拍一張看看,嗯?好像還行。3.傳統零售業務的與生俱來的基因。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比如3000元買到的手機。打個比方,其中1000元是硬體製造成本,500元是廣告營銷費,500元是各級渠道成本,500元是店面銷售的利潤,500元是品牌方的利潤。傳統零售業,要保持利潤,必然,必然,必然,會用大量的廣告堆噱頭,說服用戶,拚命的賣貴的手機,不然沒法活。
4.那麼是不是1000元左右的手機,就沒法用,不是人用的?絕對不是。你可以去試試某品牌的,其實非常好用。但這麼耿直的商家,不多啊。 而且必然招黑。
5.最慘烈的價格區間,大家都不惜代價要拿下的區間就是3000-4000了。再往上,就要和蘋果競爭了,而蘋果憑藉強大品牌力和信仰屬性,又沒人敢和蘋果正面剛。
所以,再次回到問題,幾乎整個零售商業史上,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賣東西的牽著買東西的鼻子走。
這個問題加了一個消費升級的標籤。
可能是希望我們能從消費升級的角度聊聊這個問題。
其實很多的升級,不如說是商家競爭的升級,這一點在消費級零售業表現尤為突出。
消費升級的真正概念,至今沒有人能定義,從字面意思上講,消費升級了,就是我富裕了,我想買更好的東西。我覺得這樣理解,沒錯。
但,問題是,消費者的意識是被商家帶跑偏了。
我們的消費升級,花了很多冤枉錢,為傳統低下的商業效率,同質化的競爭,而買單。
當你花了3000多元,買了一個中低端660處理器,4g老內存,手機,在若有所思欣賞著拍照手機的時候,很多人絲毫沒有覺得哪裡不對勁啊。
我希望,真正的消費升級是,商業效率的提升,技術的提升,讓人們能花更低的成本,買到更高品質的東西。
橫向,一看,人類的物質生活進步,不就是這樣的大趨勢嗎?前幾天我說蘋果中國遇到的問題,用三張圖解釋:
第一二張圖說明,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最大的是國產品牌,也就是諸位熟悉的四家,佔比在50%以上。蘋果市場份額在下滑,三星更是滑出前五。
第三張圖說明,中國智能手機銷量最大的三家華為、OPPO、vivo,主力機型價位是1k-2k元和2k-3k元,相當於普通城鎮居民半個月、一個月工資。小米主要出貨量是紅米,1000元以下價格段占絕對數量,所以題目說的並不完全正確。
目前1000元以下、1000-2000元、2000-3000元都是國產手機的優勢價格段。3000-4000元價格段國產品牌優勢也在擴大,領頭者是華為。4000元以上,當然屬於蘋果老地盤。
值得注意的是,用戶每兩年會換機,消費在往上走。原來用山寨機的,用上了紅米,這是消費升級。原來用幾百元充話費送智能機的,現在用上了1000多的機,這是消費升級。原來用1000多的,現在用2000多、3000多,同樣是消費升級。
中國居民收入水平每年以近10%的增速增加,價格往上走的換機趨勢是符合理論和現實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對中國大多數人消費力而言,3000元左右手機已經屬於高端機。往下看還有幾百元、1000多元、2000元左右,幾個價格段可以鄙視。多數人並無能力購買蘋果iPhone 8、iPhone X這樣高售價產品,這是現實國情。
年薪百萬說說容易,現實中絕大多數人,年薪只有幾萬。吃飯、租房都是比買手機更重要的存在。
對未來感到迷茫和無所適從?微信搜索 未來知識圖譜(ID:futureknowledge),回復「投資未來」獲取《未來五年,這7個行業將爆發性增長》
一句話:主要原因就是外來的和尚都倒下了,自然國產手機就上來了。
以前在3000-4000價位的都是什麼手機:三星,索尼愛立信,摩托羅拉,LG,HTC,更早的還有諾基亞,NEC,夏普 等等。
現在這些品牌還剩下幾個?
三星(自從Note7爆炸以後,市場份額一落千丈)
索尼愛立信(愛立信退出,改為sony移動)
摩托羅拉(被Google收購以後,現在留下專利的moto牌子歸了聯想)
LG(國內聽到的更多應該還是)
HTC(首部Android,曾經的Android系統王者,現在也萎縮的不行)
夏普(現在納入富士康旗下)
NEC(現在完全沒聽說)
諾基亞(脫離微軟之後,正在復甦,不過要重現當年的盛況,太難了)
這些牌子幾乎全部完蛋的情況下,那麼自然國產手機的機會就來了
華米OV,新的國產手機品牌四大金剛。在用價格戰打敗了以上外來的和尚以後,當然要把自己的勢力範圍從中低端往中高端擴展,那麼旗艦機型的價格自然而然會去3000的這個價位。
看看今年國產手機旗艦的價格
華為P10價格3488-3988
華為P10價格3988-4488-5588
小米note3價格2599-2999
小米6價格2499-2999
小米mix2價格3299-3999
oppo R11價格2999
oppo R11 Plus價格3699
vivo X20價格2998
vivo X20 Plus價格3698
魅族 pro7價格2880-3380
魅族 pro7 Plus價格3580-4080
再看看知名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公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報告。
另外雖然各手機品牌的旗艦機型都打到了3000-4000的級別,但是千元手機市場依舊是紅海。小米的紅米、榮耀的暢玩,魅族的魅藍,外加一大幫國產二三線手機,依舊在這個價位的手機市場殺的不可開交~
知乎首答,寫的有些亂,各位看過覺得好,請給一個贊,謝謝。
不知道你哪裡來的數據,即使有,這部分人群也是之前買5000~7000這個價格手機的人群。
1,835漲價,835太強了,續航發熱和性能很強。
2,蘋果創新不足,幾個機器一個模子,也沒什麼創新3,安卓旗艦機可以做得很好了,值這個價。開發商也覺得自己機器不錯3000塊絕對用戶體驗很值還有一個是貨幣貶值了這個說法怎麼來的?現在市場上出貨最高的那幾台不就是主攻線下的ov/華為/紅米那幾台千元機么。
如果說國產旗艦為什麼漲價1000,從2k檔到了3k檔。我覺得也是因為東西比前幾年做得好了,物料成本也要算進去。至於5k檔基本蘋果三星。
另外消費升級這塊我聽我朋友說到過一個很無奈的說法,你靠手機節約的錢幾百年才節約的出來1平米魔都房子?
消費理念發生了變化
不可能,老羅大哥的手機是這個價位最牛逼的,怎麼沒見火個鎚子呢
最近房子剛裝修完,準備買冰箱,媳婦看中了一款4899的。我乍一聽,這麼貴?買個2000左右的不就差不多了嗎。之前很少去了解冰箱,只知道冰箱的價位高低幅度很大,偶爾在廣告會推送一些價位的冰箱,價格都很便宜,覺得2000屬於不好但也不差的價位了。所以暫時就沒急著買。好傢夥,去蘇寧店一看,2000區間的的沒有,3000區間丑的不能看,4000區間的也就一款,5000以上的才是主流。瞬間刷新了我對冰箱的價值觀,從那以後看冰箱都是看4000和5000之間的價位。最終還是買了那款4899。
所以,我們在買東西的時候一般都會有一個習慣(當然菜市場買菜應該可以忽略了),在建立了基本的價格認知之後,太便宜和太貴的不買,喜歡買價格適中的,覺得那才是性價比最高的。手機應該也是如此吧,買什麼價位的手機,前提是消費者對手機價格的認知,而這個認知來自於廠商和市場的推手。同樣的道理不僅僅體現在價格上面,好比蘋果16G、64G、128G,你選擇哪個?
兩年前那些用千元機的學生都畢業了
哪裡得出來的數據?
那是因為幾年前買千元機的人,現在有錢了。
魅藍依然真旗艦,吊打自家Pro系列。
是不是與為什麼,請貼出數據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