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時工作制」是否有可能實現?

先說結論:四小時工作制其實在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就已經在我國實行了~

關於「四小時工作制」,我在寫托福和GRE作文中都有涉及過,記得當時材料中給的大多都是關於工作效率以及員工的工作滿意度的內容。

為了更好的了解「四小時工作制」,我專門在網上截了一些內容:

上面這圖是Quora上的,目的也是為了宣傳四小時工作制的好處。

上圖是國內網站上的,內容大概是Quora的翻譯件。(而且有幾處是比較明顯的錯誤?)

通過上面這兩幅圖,加上我自己的一點小思考,有些感悟,權當是拋磚引玉,希望有大手可以指導一下~

四小時工作制其實只適用於企業的中高層,和大中型民企私企的老闆,還有特定領域的大牛。而這一點,早在二十世紀初就已經普遍了。

從上面兩幅圖我們可以看到,文章中的依據對象是科學家以及其colleague,(到了60小時那一段就是workers了…)都是已經用了十幾年的努力,完成了雄厚的知識積累,如果不是沖著諾貝爾獎或者本身就是以事業為生命,估計早就成為了某某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了。像這種大牛,每天甚至每周只工作四小時,就完全可以處理好必須的事務,其他瑣事,幾封郵件或者交代給學生以及助手就是了。

對於企業的中高層以及中型私企的老闆,要麼到了職場天花板,抑或有了足夠的人脈和資源,他們到了單位開開會,簽個字,也就完成了。

至於包括我在內的廣大的普通人,自然是good good work,day day up~

那些站在金字塔頂端的0.1%們,嗯…我也不太清楚…(扯乎。


近幾十年如果生產力確實提高迅速,現有員工8小時能完成的工作4小時就能完成的話,如果我是老闆我會選擇裁員一半。隨著生產力進一步提高,如果能用機器代替全部人工,我會毫不猶豫的全部裁掉。除非政府出面干預,否則,沒有哪個資本家會顧一群大爺每天上4個小時班。


我就問一下,老闆說四小時工作制沒問題,但是月薪打六折,正方辯友接受不?


有幾個公司真正按照勞動法實行8小時工作制了?


明天工作四小時,騰出時間來進行政治社交和學習,這是給人民的特權吧,關屁民什麼事啊。ps人民當家做主,那就是成為人民是當家做主的充分條件,那麼當家做主是成為人民的必要條件,所以人民不是誰都能當的。


(後面有通俗解釋呀!!!)在曼昆的《宏觀經濟學》裡面寫到: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曾在1930年的一篇短文《我們子孫後代的經濟可能性》(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children)中寫道:「每天3小時就足夠了。」這篇短文現在仍吸引著讀者,部分原因是一項看上去極其正確的預測:到2030年,發達經濟體國民的富裕程度可能會達到1930年的8倍,還有一項看上去極其錯誤的預測:我們將每周工作15小時。

確實,我們的生活富裕程度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但是我們的工作時間依舊保持在每周39個小時以上(美國政府統計數據)。

根據索諾增長模型,人口增加和技術的進步會引起人均產量的增加,同時儲蓄率的變化引起資本存量黃金律的增長。

這裡就不多說理論依據了,索諾增長模型是時代的產物,它是偉大的,但是同時也會有著很多不足,有需要了解了可以去自行找宏觀經濟學教材或者Wikipedia 。

但是問題還沒有解決,因為我們忽略了其他的一個外生變數,這也是為什麼凱恩斯的預測對了一個的同時又錯了一個。

這個時候我們就能通俗的解釋下為什麼人均工作時間沒有大幅度縮短甚至在1970年之後就幾乎沒有變化。

假設我們在10年前工人很少且機器經常冒煙的時候拿到1000塊一個月的工資,那個時候我們會購買諾基亞手機,會去買可能還剛剛普及家用的家庭電腦,會買可能100塊就已經很貴的西裝或者其他衣服。

我們現在生活在產業流水線工作的時代,工人有很多,機器也運轉的飛快,我們可能能拿到10000塊的工資,但是我們並不會還去買諾基亞,還去買100塊的衣服,還去買正方形的家用電腦,我們會去消費iphone,會去為了玩DOTA2去買高配置的電腦,會去買1000塊的大衣。

如果你每周工作4小時,你也能夠拿到1000塊,但是你剩餘的35個小時就在櫥窗外看著那些東西流口水吧。

一個自然的回應是人們永遠不會感到滿足:或許廣告商們燃起了他們的消費慾望;或許只是因為人們永遠希望擁有比鄰居更好的車、更搶眼的西裝以及更有品位的廚房。由於鄰居們也在變得更富有,因此這個過程不允許任何人休息。

可能的原因是,在很多職業中,我們很難在不投入長時間工作的情況下升至企業高層。你很難通過每周工作20小時就進入公司管理層,不管你有多麼優秀。由於收入分配高度傾斜,這方面的選擇事關重大:每周工作70小時(就像又回到1830年)可能會讓你有望賺到6位數年薪,而每周工作35小時,可能會讓你淪為沒出息的人。

參考資料:

曼昆《宏觀經濟學》

FT中文網:我們不玩命工作還能幹啥?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6599?ccode=2G169001full=y


你的生活安逸和順利,一定是有人在替你分擔痛苦和苦難。

你想每天工作四小時,除非有人每天額外分擔些原本應該是你做的工作。

你工作四個小時,他就要工作十二個小時。

這個人有可能是你丈夫妻子,有可能是你父母,有可能是你下屬,有可能是你客戶或供應商。

有可能是你認識的人,有可能是你不認識的人。

有可能是大城市的人,有可能是縣城農村裡的人。

有可能是中國人,有可能是發展中國家或貧困國家的人。

但一定是有別人在為你承擔著。

谷歌和蘋果都被譽為全球最佳僱主之一,但富士康和HTC被人罵是血汗工廠。

這是因為中國人在為美國人的安逸生活承擔著。

三星的新設工廠在越南,這是越南人在承擔著韓國人的安逸生活。

發達國家在中東低價採購石油,除了那不多的中東富豪外,中東人在承擔著歐美人的安逸生活。

世界上假期最多那些國家,也都是剝削別人最厲害的那些發達國家。

回到問題,有沒有可能實現四小時工作制?

當然有可能。

前提是如果我們不剝削自己,那就要找到別人來剝削。


別說了,瑞典蠢驢又放假了


不可能。人的慾望是無窮的,四小時顯然不是較飽和的狀態。按現在人均四小時,生產力也要比以前全天工作多。為什麼還是全天?因為還能生產更多。。。


如果一個程序員每天只工作4小時。

那麼分分鐘有每天工作8小時的把你飯碗搶了。

同樣條件下作為一個老闆需要開發一個程序,會找一個每天工作4小時的程序員還是會找每天工作8小時的程序員呢?

當然你要能無限加班就更好了。

還是當個小資本家最舒服,收收房租,吃吃利息多省心。


連八小時工作都不能保證


我覺得還是先實現八小時工作制比較現實


如果每天只工作四個小時的話,學生要學多少年才能學完初中課程啊⊙▽⊙


有可能。經濟學中存在一個概念叫做稟賦收入效應。

勞動供給的反面是閑暇需求,把閑暇看作是一種商品時,其價格就是工資,並且閑暇是一種正常品。

當工資較高時,稟賦收入效應較大,隨著工資的增加,正的稟賦收入效應會抵消負的替代效應和普通收入效應,閑暇凈需求量會增加,勞動供給會下降。

簡言之就是閑暇時間也是一種商品,隨著工資的提高,勞動時間會呈現先增長然後再減少的狀況(工資越高,勞動時間越多,但是隨著工資到達一定程度時,勞動所獲得收入小於閑暇時間的價值,人就會增加閑暇時間放棄勞動)

(縱軸是工資w,橫軸是勞動時間L)

隨著工資增加,勞動時間會趨向接近0而不等於0的狀態


懷念之前雙休的日子


也不是不可以,只要生產力達到了就成。
主要問題是智能化,無人化機器,信息化等等,推廣需要大量的……錢和精力。

等實現了,估計我們也享受不到了,我們估計一天24小時都放假退休了。


以現在的機械化信息化程度來講其實早就可以了。

我們現在產能過剩,別說賣到外國了,巴不得從屁眼給人家塞進去。我們最難搞的住房問題,其實中國的房就能住34e人,每人兩套半。全國人民工資×2 ×5,你以為馬雲馬化騰這些老闆們就破產了么?人家不過是多從牙籤里扣一點出來。

人的潛力是很大的,你正常一周干5天,一咬牙,憑空加班出8天,啥待遇都沒變化。你以為老闆們就不能5000工資一咬牙提升到8000么,不需要你多干任何事情?只不過人家倔強,非要你來點py交易潛規則,其實你還是沒多幹什麼,但是你就是可以憑空多出一筆錢。


先說結論:不可能。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存在兩個最基本矛盾,生產相對過剩和消費不足。只要存在這一對基本矛盾,不要說四小時工作日,不讓你9126就算好了!

要搞明白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你的老闆是如何盈利的(資本增殖)。假設某老闆有相應的貨幣資本總額G,將貨幣G全部投入生產,得到了W量的商品或服務類商品,老闆一個人肯定不需要那麼多商品或服務,而是指望W能夠順利換來更多金錢。假設W順利賣出,我們就將賣出的所得貨幣總額稱為G",如果G"大於G則老闆獲利,反之則虧本。整個商品生產流通過程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G-W-G"。為了獲取最大利潤,老闆肯定希望G無限小,W和G"無限大,G-W-G"轉化速度越快越好。那麼矛盾就來,我們的收入是來源於G,也有一小部分人收入是來源於G"(如高管和銷售)。但無論如何,我們的收入是要小於G"。也就是說,社會上的總商品和服務是超過社會的總支付能力的。也就是說,必然有一定量的產品和服務無法重新轉化為G",投入在這些產品和服務上的人力是必然要被浪費的。

老闆總是要盈利的,如果G-W-G"不能順利完成,G"不能大於G的話,老闆就要破產。在生產銷售的方式無法發生較大改變的情況下,選擇通過延長工作時間來增加盈利並降低成本就成為了必然的選擇。


先把八小時工作制普及了吧!不要以為在一線城市吃了幾天飽飯,就以為全國都小康了。不要說三四線城市,青島,山東最發達的城市,有雙休八小時工作制的那就是好企業,寥寥無幾。


反正我記得上次「八小時工作制」的進步來自於工業社會一戰前後風起雲湧的工人運動。

大批工人和警察、軍隊進行了數十年不間斷的街頭政治鬥爭、街壘交火,最後取得成果也是無數工人流血犧牲換來的。

不過蘇聯大清洗一直有人提,這些破事沒人提罷了。

不過如果真的要四小時工作制,肯定不會是外星人從天上扔下來的,流血是免不了的。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幾年前我遇到一個老師抱怨社會,大罵現有制度半天。

我問了一句:「老師,假如現在門外有人上街遊行的話,你會加入嗎?」

老師看了我一眼:「孩子,我還有編製呢。」


先把加班費給了再說行不。


豈止4小時工作制,來三和,工作一天,闊以玩三天呢。

平均下來一天3小時都沒有,是不是美滋滋?


4小時工作制的實現不是沒有可能。前提是國家整體創造力水平的提升。其實創新性的工作看似花的時間少,但是這個人其他時間的努力是為創意積累的。

最關鍵的一點是規定4小時工作制沒問題,前提是加班沒有加班費。8小時工作制實現了嗎?很多工作名曰8小時工作,但實際上10小時、12小時也很正常啊。


不可能,因為人多。


是這樣的,你要是真的想做到每天只工作四小時,就得預計到社會產出的各種資源降低到目前的一半以下。你要是想要維持自己的生活水平不變,唯一的出路就是跟那些資本家搶肉吃。

可是很遺憾的是,大部分的情況下,你搶不過他們。

你準備好了讓你自己的生活水平下降一半以上嗎?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無條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
失業率下降會導致通脹率上升嗎?
每個人都有工作的社會會不會反而出現一些問題?
「留大城市還是回小城市」,能夠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嗎?
20 萬、50 萬、100 萬年薪的演算法工程師在能力素質模型上有哪些差距?

TAG:經濟學 | 工作 | 政治經濟學 | 勞動經濟學 |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