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眾多書籍作者序言落款都是北京香山?

如題,這是一種什麼心態,還是大眾化流行?


其實落款那裡的都有,比如『未名湖畔』、『北戴河』就很常見。

但是如果你真在北京某地著書立說,那麼落款寫作地點為香山的可能性比署『北京團結湖』要高很多。儘管概率差不多。

換句話說,不在香山或者其他什麼地標性地點的,一般也不署寫作地點

原因就是,香山代表著北京的文脈。香山一地,名勝古迹極多,大學雲集,環境優雅,很容易吸引文人來寫作。

自從曹雪芹進了香山,孫總理進了碧雲寺,毛澤東進了雙清別墅,香山名氣是越來越大。

其實,這跟你住在杭州寫作,你但凡住在西湖邊你就一定會落款『西子湖畔』一樣。

讓人感覺倍兒有面兒。


就是體現有文化,其實我也見過「於清華園」「於後海」以及樓上的「於未名湖畔」

書是文化的一種載體,所以寫序言也要符合這個氣質

比如以下這些就顯得怪怪的

「於三里屯優衣庫」

「於頤和園後面野湖」

「於德外那個澡堂子」

「於王府井麥當勞衛生間」

感覺就比較土鱉,對優雅的文字是一種褻瀆


這應該和發條微博落款寫來自iPhone/Android 是一個意思吧。


就跟女孩兒喜歡來自澤西島是一個道理。


因為北京香山風景優美,景點眾多,自元朝開始就是名勝,歷朝歷代多次被劃入皇家苑囿。所以從民國開始直到建國後,香山是各家醫院、療養院、干休所、賓館飯店的必爭之地。曾有很多組織在香山有自己的療養院,用以安排自己的高幹、退休幹部以及社會各界名流休養。

意思就是,幾乎在北京的知名作家、學者,由於年老或者疾病的關係,都有可能去香山療養,像解放前像冰心在那裡養過病,解放後顧頡剛在那裡養過老。但香山畢竟離都市沒那麼近,所以娛樂不多,文人學者在那裡療養,空了就只能看看書寫寫文章度日。像林徽因養病不寫作品,寫日記,我們就知道徐志摩老去看她⊙_⊙

總之,一般寫著「於香山」的作者,不外乎符合【建國前就有名】或【有名且年高】兩條,題主要是總看這群人的書,看到「於香山」比較多,是很正常的。


說真的,我一點也沒發現。可能,是你讀書少吧?


落款這個事兒,就是圖個B格和心情。我從身後的書架上找了一些書/書畫作品,列舉如下:

有一類是為了仿古,一般不願意好好講話:

X於京華(北京)

X於海上(上海)

X於錦官城(成都)

X於姑蘇(蘇州)

X於杜鵑城(郫縣嘛!)

當然也有實事求是的,人就是住在那裡:

癸酉之閏五月既望,網師園寫,張大千

庚子清和迴鑾至德州行宮作,乾隆御筆

集唐人詩句懸梅影書屋,吳湖帆

一九八六年八月六日 麻省理工學院,黃克孫

一九八一年七月五日於北京東郊,樓適夷(團結湖還是慈雲寺啊?)

二十五年六月序於杭州月輪樓,夏承燾

技術書籍,還是比較樸實:

於杭州(為毛不寫於杭州靈隱寺?)

於北京(為毛不寫於杭州香山?)

於台灣新竹(為毛不寫於新竹青草湖?)

裘宗燕的譯序沒有落款

方舟子的科普沒有落款

非技術書籍,豪華樸實都有:

張瑞敏,海爾集團

包政,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

趙曙明博士,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導、奸****院長

1994年8月1日,李敖

1964年5月24日,吳相湘

還有一類,落款喜歡帶老家的,不管有幾百年沒回過老家了,比如:

丹徒王文治

蜀人張大千

榮州趙熙

新會梁啟超

永嘉夏承燾


是不是北京和香山之間還有個點?或者是北京前面還有個於?

用這樣遠離塵囂,風景優美的地名來落款有三個好處:

1.凸顯文藝氣息

2.側面反映作者在寫作時的心境:因為環境好,所以能夠全身心投入,沉澱和升華思想來寫出讓讀者值得花時間去讀的作品

3.當你看完了序言又看到了北京·香山,會不會在腦海中浮現出眼光深邃的文藝青年(也可能是少女/大叔/大媽)背倚紅楓,眺望遠方的場景?並且下意識的回想或者去翻封面看作者是誰,無形中加深了對該作者的認知度


如果寫北京八寶山就沒人買了


還有很多不是啊。比如劉慈欣絕大部分作品都是「於娘子關」。


推薦閱讀:

怎樣找到一個新領域內的經典文獻?
你聽過哪些感覺溫暖的句子?
如何培養自己的系統思維?有哪些書可以可以推薦?
為什麼傅雷說「青年人最容易給人一個『忘恩負義』的印象」?
讀流行小說是否對自身提高有益?

TAG:閱讀 | 心理學 | 書籍 | 作家 | 序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