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應該如何提高自己的見識?

跟著老闆?有些狹隘

看書?有些獃氣

埋頭搞技術?有點無趣

滑雪?有點庸俗

人應該如何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提高自己的見識,來利於自己找到合適的職業,合適的伴侶和合適的三觀呢?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 ̄)/$:*.

如果感到悲傷你就點個 (●"?"●)?? 贊吧

當然是談戀愛!沒錯,談戀愛。

一個極品女朋友就是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 &>﹏&<。)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那一年我還是青澀等少年,每天過著無憂無慮打遊戲的生活,後來認識C姑娘,我的生活發生了質的飛躍,從此戒牌戒擼戒遊戲。

一開始,C姑娘嫌棄我不浪漫,然後我就開始看書看詩看歌詞,從普希金到泰戈爾,從周杰倫到鮑勃迪倫,從安妮寶貝到瓊瑤阿姨。自學摺紙,畫畫,做手工,彈吉他彈鋼琴,打架子鼓非洲小手鼓,一天送她一手詩,一周一首讚美她的歌。那陣子整個人都充實了。?(???‵‵)?

後來她又嫌棄我,長得不帥,打扮太土,我又開始研究穿衣打扮,忍著噁心看韓劇只為觀察他們的穿衣風格,淘寶逛的比姑娘還勤快,不買也來看看,各種化妝護膚品都略知一二,感覺自己都被自己帥到惹呢。( ???????? )

然而她嫌棄自己不好看,(我擦,這個也怪我?)然後我開始學習ps,那時候還沒有美圖秀秀,學習攝影,買了個二手單反,拍攝到修片一個人完成。給她看,並鼓勵,你才是最美的(☆???) 。

最後,她說我們之間有代溝,沒有共同話題,我又開始研究星座生肖配五行,看她喜歡的電影,並且對裡面人物劇情等要特別了解,方便看的時候給她解說(??ˇ?ˇ?)

終於,她跟一個大款走了。 ( ̄y▽ ̄)~*

嗯,就醬紫,可恥的匿了。ㄟ( ▔, ▔ )ㄏ


如何提高自己的見識,其實就八個字:知難而上,心有所待。

自己總結了五點,遇到很重要的再來更新。

1.做一些同齡人還沒有開始做的事情,不要害怕。

2.儘可能的去大城市生活。

3.多讀書,多進入不同的圈子。

4.一定要親身經歷

5.關注問題的角度不僅僅是自身

  • 我第一次感覺自己知道了更多的東西的時候是在高中舉辦了幾次參加了幾次豆瓣活動。也就是,做一些同齡人還沒有開始做的事情。而這一條法則非常重要能夠一輩子沿用。

雖然我也認為每個人的道路並不相同,但是你不得不承認,有些人一開始就走在你的前頭,很多他、她做的事情你從來沒做過,所以,你會覺得「你好膩害啊」「你怎麼能做這麼多的事」「我太佩服你了」。

我從高中才開始玩豆瓣,然後舉辦幾次又參加了幾次豆瓣活動,認識了很多比我年紀大一點的八零後,而在這每一次參加、組織、聊天、經歷之後,在很多每天就是乖乖上學的同學們看來,就會覺得非常神奇,覺得我「特別」,做了很多有意思的事。

實際上呢,做這些事情並不困難。只要你能想到,然後去做,去嘗試,就可以了。

  • 後來我再一次的感受到我好像知道的比別人多一點的時候,是因為我脫離了我原來的居住地,到一個更大的城市生活。換言之,環境很重要,非常重要,比你想像中的還重要

我從小和爺爺奶奶待在農村,上樹抓鳥下河釣龍蝦,然後從小學到合肥(安徽省會)念書一直到現在大學在浙江,有兩個非常重要的點想跟各位分享。

一是從合肥上了十年學去了六安上高四。從省會到小村鎮。

在毛坦廠復讀,我們寢室有七個人還是八個,偶爾周六晚下自習我會組織大家玩玩遊戲,比如真心話大冒險等等等,結果真的有人從來沒玩過。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到黑板上寫勵志話語,輪到我時,自己寫了一黑板的順口,第一句話好像是「馬克西姆上海正開演唱,毛坦廠鳳凰傳奇聲音響亮」,後面還涉及了一些偽娘啊cosplay什麼的,結果一群人問我寫得是什麼,我問他們,你們知道什麼是cosplay嗎,答曰不知道。於是還沒放多長時間,我就只好擦了,心酸。

舍友們覺得我懂很多東西,不僅如此,從合肥一起去復讀的小夥伴也是這麼被她舍友們覺得的。

後來去浙傳讀書,再過段時間舍友說她現在回去就能明顯感覺浙傳女生和普通大學的女生在一些方面的差別,她很少在她家那邊的大學穿民族風的長裙或者就是長裙,會顯得格格不入。當我們已經覺得出門帶點妝是一個女孩子的基本素養的時候,可能去到小一點的地方,你就是「作」。

除了杭州,平時也會常跑上海、蘇州,甚至寧波等。基友來上海跨年的時候說「本來覺得合肥南站建的很不錯了,但是一到上海才發現還是差了一段。」

真的,小城市可以安養,大城市會讓你見多識廣。即便你再怎麼宅,一個上海的居民永遠比某村子的居民知道的多太多。城市大小本身雖無優劣,但是對事物的接納度包容度卻多有影響。一個人見識多,絕對離不開對事物的包容度。

  • 我大三過了一半的時候,我才突然反應過來,我中考選高中是不是選錯了,我寧願當雞頭,也不想當鳳尾這一觀點是不是錯誤的,因為在不同的地方遇到的人是不一樣的。在一開始我就選擇了安逸,而不是去遇見強者。我實在想對後來人說,好好讀書,卻又不僅僅只是讀書。

學歷越高,對所在領域的了解的確越來越廣,毋庸置疑;

讀得雜書越多,了解到的東西的確越來越雜,多少有理;

很多人都忽略了,其實知識會幫你找你更適合你的人。什麼意思呢?能考上北大的都是能上北大的,可能有些人靠知識,有些人靠錢,有的人靠權(我不知道,瞎說的,錯了私我修訂)。而能考上我大浙傳的,也就只能遇到能考上浙傳的。(不是妄自菲薄,是真實話。)

當你有自己的知識體系、興趣愛好,也會幫助你找到與你相同的人,對量子論感興趣的人在知乎上可能不去搜衣服材料,現實更是。

而越往上的兩個人,除卻知識有相同點之外,也會有更多值得學習借鑒的地方。當我還在玩泥巴的時候,有些人就已經在好好的學習鋼琴書法,這種見識,你是無法比的,但是你可能通過某一個相似點,你們結識,好好聊一聊,就會發現,你不僅會知道不一樣的生活,也能明白自己可以進步的還有太多太多。

  • 我人生第一次能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感受到自己成長的時候,是我在創業中辛苦到不得不放棄已經有所成就的東西;然後是個人創業失敗,凈身出團隊,私房錢一空,好朋友不再是朋友;再後來和初戀分手,真的是該經歷的失敗都經歷了,我才有勇氣說,要了解更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親身去經歷,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

有人會覺得這一點和上面是不是有點相悖?其實不是的。

經歷最主要是為了在自身成長,但是它能幫助你有一天能說一句感同身受。就拿支付寶來說吧,媽蛋七十多萬人都搶到了敬業福中,我卻勤勤懇懇開了四個小號都沒有拿到一張,心疼自己。要不然我現在不就也能在知乎回答「搶到敬業福是一種怎樣的感受」了嘛!?

相信我,只要是親身經歷的,無論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都能讓你有所長進,只要你是真的有很努力過,比如戀愛,比如創業,在經歷過程關於心智上的成長,技能上的(被迫)訓練,會極大的讓你知道更多的東西。我一個會計從業證都沒有的,卻在不斷的跑國稅局地稅局各種報賬過程中,也終於多少了解了一點。做一件事,要麼不做,要麼就好好做,這很重要。

(目前就這四點讓我切實感覺到可以提高見識擴大知道,其他的如果還有,日後增加。)

  • 另外,我著實覺得一個有見識的人,不僅僅關注自己,也多少對這個社會、這個國家、這個世界、這個人類抱有一定的情懷。他應該明白,什麼叫理想、什麼叫藝術、什麼叫未來。而這些,都不是建立在個人的基礎之上。

我想說,要永遠站在中國的立場,擁有全球的眼光,懷揣人類的情懷,相信征途是星辰大海。

最後,我想聊聊見識的本質——博大精深。

一個是博大,什麼都能知道一點;一個是精深,一樣東西知道得很透析;

如果博大的話,就像我上面寫得那樣,往大城市裡跑跑,甚至往其他國家跑跑,在自己的生活圈裡儘可能的多做一點別人還沒有開始做過的事情,成功也好、失敗也罷,感情充沛一點,結識不同的人多一點,和他們聊各種的事,多看看書,多結識結識和自己相當甚至比自己好很多的人。

記住一句話,終身學習,人這輩子在一定意義上一直都是比別人弱的。

如果是精深的話,「惟日孜孜,無敢逸豫」。

念好,祝安。


跟著老闆?有些狹隘

看書?有些獃氣

埋頭搞技術?有點無趣

滑雪?有點庸俗

男人應該如何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提高自己的見識,來利於自己找到合適的職業,合適的伴侶和合適的三觀呢?

題主,您的見識已經比任何人都廣了。

跟著老闆,覺得狹隘。

您知道老闆代表什麼嗎?代表比一般員工更強的領導力、更高的遠見、更廣的人脈、更豐富的經驗,現實中,這個老闆再不濟,起碼人家也有能力和本事自己當主人。

可是題主,您卻覺得跟著老闆太狹隘了。

看書,覺得獃氣。

從古至今,基本上除了沒文化的,妄圖從讀書中立刻獲利的人覺得讀書無用,會變成書獃子。恕在下直言,我雖然沒去過很多國家,但據我所知所學,我還從來沒見過一個國家的教育機構的教育系統不是讓孩子們看書的,有可能只看一本兩本,但也是看書。

可是題主,您卻覺得看書顯得獃氣。

埋頭搞技術,覺得無聊。

說實話,我知道的在科技方面最厲害的兩個人,一個喬布斯,一個比爾蓋茨,兩個人取得成功,沒有一個不是要通過「埋頭搞技術」這一環節的。尤其是比爾蓋茨,十幾歲的時候就起步了。對於技術方面的東西無愛無興趣的人來說,是很無聊,事實上要想做好什麼事,任何事,除了反覆思考斟酌這點比較有意思之外,其他時間就是要反覆練習積累經驗了。由於家庭的原因,我見識到一些較為頂尖的人才,其中也有常春藤的學生,他們在一些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績,也經歷過埋頭苦幹的日子,但是大多數因為對他們所從事的方面有著濃厚的興趣,也因為越是探索,發現的新東西就越令他們著迷,因此很多時候,他們埋首,是因為熱愛,因為目標。

可是題主,您卻覺得無聊。

滑雪,覺得庸俗。

我不知道這句話和之前有什麼聯繫。我是沒滑過學,今年寒假打算玩一次看看。我溜過冰,那感覺特別爽,雖然我現在還不會什麼花樣。不知道題主有沒有滑過雪,不過關於戶外運動,我喜歡騎自行車、跑步、籃球、網球、羽毛球、游泳、溜冰、輪滑,如果旅行也算的話那也算是一個。我做的這些運動當中,基本上每一個項目(當然除了個別一兩個)都被列入了奧運會的比賽項目里。我不是說他們有多牛逼,我是想說,他們絕對是相當受歡迎的,旅行雖然沒被列進去,但是近兩年網內網外充斥著各種要去遠方的聲音,想必也是很受歡迎。據我理解做這件事情的人多,也跟風做就顯得庸俗了,但是每個人絕對逃不開自己做的事情沒有其他人在做。根據我的知識儲備,大概一些在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的人,要麼是腦子有問題,要麼就是開創新時代的頂尖人才。認清自己的平凡,才會不平凡。

可是題主,您卻覺得庸俗。

想必題主並非等閑之輩,說實話,題主列舉出來的這幾項我是一個也沒有避免的在堅持著,甚至說供奉著。我堅持著從前輩的身上汲取更多經驗;堅持著每天看好書看好文章,每日三省吾身;堅持著自己的目標每日也是在埋首於創作(昨天寫了五千字);堅持著自己愛好的運動項目,我還發現自己最喜歡的服裝竟然是運動褲。

因此,我並不能幫您什麼忙,您的水平太高。目前我唯一能想到的方式,就是:

空想。


嗝,紀念人生中第一個100贊,而且不是抖機靈的回答。

但是,就算答案里說的再漂亮,也迴避不了我被甩了6次的事實′_&>`

我身上一定有單身狗的詛咒!!!!!!!!!!!!!!!!!!!!!!!!!!!!!!!!!!!!!!!!!!!!!!!!!!!!!!!

——————分割一下_(:з」∠)_——————

沒真正經歷過你所認為狹隘、獃氣 、無趣和庸俗的東西,作為男人,能有什麼見識?

——————分割一下_(:з」∠)_——————

70贊了,好惶恐,最近這個答案怎麼了,是被放到哪兒了……我這個答案其實也就是反詰了一下……啊……

——————再分割一下_(:з」∠)_——————

你們是集體在刷贊么- -

我認真回答一回吧,最原初的反詰值不了80個贊的,真的:

1.首先,原諒我是個學哲學的,先讓我格個義,就是要明白,見識到底是什麼。我偷個懶,直接上百度解釋

所以綜上,我們可以將見識概括為——明辨是非,拓展視野見聞,和獲得豐富的知識。

2.既然知道了見識到底是啥,那讓我們再回到題主您的問題上來,您認為跟著老闆,有些狹隘。看書有些獃氣,埋頭搞技術有點無趣,滑雪有點庸俗。這點已經在您的題目中有所提及了。

但是,我想問的是,您作為表達出這些看法的人,是否都經歷過了跟著老闆/看書/埋頭搞技術/滑雪,這四件事情呢?如果您切身經歷了,是否是真正體會到了,而不是帶有一種偏見性看法呢?您的心態是否靜下來了,以及,您跟的是什麼樣的老闆,看的是什麼樣的書呢?

須知,有時候,管中窺豹,只可見一斑。在沒有整體經歷過某些事情和涉足某個領域的時候,單單挑出一點,以偏概全,是不妥的。就像我如果僅僅在美利堅旅遊了三四天,就說我了解了美利堅,美利堅不過如此,就那樣,聽起來,未免可笑。

所以,跟老闆,讀書,搞技術和滑雪,也是這個理,希望題主能明白。

3.題主在最後還提到了這樣幾個問題: 男人應該如何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提高自己的見識,來利於自己找到合適的職業,合適的伴侶和合適的三觀呢?

對於這個問題的前半部分,根據第一點的格義,我們可以分割為三個小問題。即如何學會明辨是非,如何拓寬視野和見聞,如何提高知識。

一、如何學會明辨是非。推薦書籍《蘇菲的世界》,以及相關的一些邏輯書籍(《身邊的邏輯學》、《邏輯學導論》等),恕我是個學道家哲學的,可能邏輯學書籍推薦不周,望評論區有人能夠為答主在這方面指點迷津。如果不願看書或者說實在靜不下心,我更推薦去mooc或者coursera上一些國外大學邏輯學的有關課程,用心學並且想學好的話,我相信一定會有收穫的。如果付費拿到接了證書,相信對你未來的工作也有一定的指引和幫助。當然,題主還要明白,所學的邏輯學和我們生活中的邏輯學,難免有不同的地方,但是在對於我們看問題和理頭緒這些方面,是非常有益的。

二、如何拓寬視野和見聞&如何提高知識。即,如何擺脫井底之蛙的處境。私以為,多經歷多嘗試多接觸一些新鮮事物,是最好的方法(ps.不是讓你去磕葯吸毒……),不要把自己單單固定在某一個地方或者某一個領域。譬如我是九江的,我只願呆在九江,不願出去旅遊不願外出遠行;我本科是學國貿的,我就悶著頭學進出口學檢驗檢疫,不願接觸其他領域的知識。以上這種想法最好不要有。雖然古人說過,生有涯知無涯,以有涯去拼無涯,簡直傻瓜。這話不假,各個領域都精通,那必然很費勁。但是其他的視野和知識,我覺得更像是襯托你精通擅長某一領域之花的綠葉。畢竟花朵的鮮艷和長久也需要葉子的光合作用來提供營養。

至於,你的見聞和知識嚮往哪個方向去拓展,那麼當然還是要根據你的興趣愛好來定奪。打個自己的例子,我現在學哲學,我發現很多中西方哲學思想與某些特定的歷史時期有緊密聯繫,於是我開始看全球通史和中國近代史、古代史這類書籍,喜歡去古鎮和歷史遺迹多的地方去旅遊。

當然,也是為了能夠跟不願爬山不願累的妹子們出去玩

(??????) ?

開個小玩笑,不過你看看, 提高自己的見識,來利於自己找到合適的職業,合適的伴侶和合適的三觀,這個問題,也在不知不覺中被解決了。


睡覺前隨手寫的點感悟略長,想說的答案在最後一句。

記得高中的時候,喜歡班上的一個妹子,喜歡到看什麼都能聯想到她,喜歡到沒有她我不能呼吸。那時喜歡幻想和她的一切,哪怕一起看書學習,一起放學走在同一條路也會是上天眷顧一般幸福的事。

喜歡她,我就去表白了。用了一百種逗比的方式,死皮賴臉地糾纏。

大概就是這樣。 xxx,做我女朋友好么?不行我再想想辦法。

你看,我寫這個好像跑題了。其實沒有,因為兩年後,我們還是分手了,她去了廈門,我在重慶沙楊路高級技工學校。

因為我想說,我現在和你一樣,也在思考著,我到底還剩下什麼動力去追逐我的愛情,去努力完善自己,去豐富人生。

可是我發現,我變懶了,有些懶得再去認識新朋友,有些懶得再像當初那樣去花無數心思只為博她的會心一笑。

每天上班下班的生活,一邊疲倦,一邊懶 惰。不再思考ufo究竟怎麼入侵地球,不再思考長大後一定要做一個科學家,不再思考三角函數究竟有幾個公式。

我開始順從於眼前接受到的東西。 同事間變成了家常的八卦,誰和誰買了房又離了婚,這個月的不是說好的漲薪水?上班彷彿耗盡了你的精力,好不容易閑暇時掏出手機,漫無目的地刷著網頁又漫不經心地點到某個抓嫖的新聞,然後感嘆一句:這麼好看的一妞怎麼去做雞。

富二代畢業了就回去繼承了家裡的產業,娶了長得像模特的妻子。學霸在美國,偶爾還能在朋友圈神交。好兄弟出門創了業,現在他媽的居然開上了寶馬。

一切看起來都很理所當然,卻偏偏又覺得哪裡不對勁。不知不覺間,自己已經活成了這個德性。

掐了手中的煙,抖抖去年買的大衣,站在出租房的窗前,冷得瑟瑟微顫。艹著不知道誰的祖宗,然後加一句,老子要認真點對待生活了。

資本主義的水生火熱的被壓榨的工人做得再好也只會是個工人,社會主義的螺絲釘說不定改天用完就能被扔掉生鏽到死去。於是我開始想要去豐富自己,想到未來有一天能走得更遠。

多看專業書,多用點時間去搗鼓,我會是一個技術牛人。

多看點人文歷史,吹牛逼時興許還能侃上幾句。

多看點文學,興許自己寫寫東西,未來又是一位詩人。

多和朋友聚聚,興許改天就遇到命中良人了。

多參加點各種會議探討,興許能擦出點思想火花。

下定決心去旅遊,行過萬里路勝讀萬卷書。

。。。。。。

可是吧,我還是覺得,我只是一個人,每天二十四小時,睡上四分之一,再把一半交給工作和吃喝拉撒,剩下的時間實在太少,我能用起來的時間太少,而我想做的太多。

所以,把想做的事排個序,堅持力所能及的去做和探索。就是我想回答的答案。


已刪除


「差異的人群起先並無固定想法,且彼此立場也似乎差別不大,但僅僅因為在網路上閱讀和看到的東西不同,結果走向了不同的極端」。

網路訂製化閱讀好像小孩子偏食,我們只看見自己想看的東西,只認同我們原本認同的思想,只參與我們一直在參與的討論。

用專業編輯的方法來規劃我們的閱讀來源、控制我們的閱讀習慣,不是更能享受「傳統編輯模式」和「網路訂製模式」的優勢嗎?

1

2005年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一個轉折點,那一年,有兩個不同尋常的現象。

第一件是在CNNIC的年度報告中,「娛樂休閑」的上網需求首次超過了「獲取信息」的需求。

那一年,我還在玩「天涯」,我的直接感受是,天涯以前最熱的版塊,從「關天茶舍」、「天涯雜談」,變成「娛樂八卦」、「情感天地」。

另一件是芙蓉姐姐的走紅。

網路娛樂化的另一個結果是,「表達意見」的需求超過了「學習知識」的需求。

今年的川普與希拉里的兩次電視辯論,都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媒體的民意調查大多認為希拉里小勝,而網路上的民意大多認為川普大勝。

中國的情況也一樣,每次有爭議的網路事件,雙方在辯論之後都相信,自己才是獲勝的那一方。

為什麼一個人只選擇看到自己相信的東西,對於其他意見視而不見?為什麼一個開放的互聯網,反而加大了彼此的「認識鴻溝」,讓我們愈加偏執?

美國社會學家卡斯?桑斯坦稱之為「部落極化」(tribal-polarization)效應,並歸咎於網路閱讀的缺陷:

「差異的人群起先並無固定想法,且彼此立場也似乎差別不大,但僅僅因為在網路上閱讀和看到的東西不同,結果走向了不同的極端」。

2

看似無限豐富的閱讀選擇,並不代表你能擁有選擇的能力。

今天,手機上的主流閱讀來源包括三種:

以微信、微博為代表的社交推薦訂閱模式(知乎也這一類,也是靠人的推薦,只是社交屬性弱一些);

以今日頭條、天天快報為代表的機器自動匹配模式;

以騰訊新聞、網易新聞為代表的傳統編輯推薦模式。

前兩種模式,都高度依賴閱讀者自己的訂製,它們的缺陷顯而易見:朋友圈裡最流行的內容都是最主流價值觀的東西,它很容易讓你覺得世界上的人都只有一種看法。

機器匹配依賴你過去的閱讀喜好,那更危險,不但讓你覺得你的世界就是整個世界,更意味著你不會再有進步。

網路訂製化閱讀好像小孩子偏食,我們只看見自己想看的東西,只認同我們原本認同的思想,只參與我們一直在參與的討論。人群分敵我,思想簡化為紅綠燈,網路使我們的選擇更豐富的同時,卻讓我們的視野更狹窄,思想更狹隘。

所以很多人認為,應該保留更多的時間閱讀紙媒,閱讀那些被編輯推薦的東西。

果真如此嗎?

3

傳統媒體時代,我們接觸到的內容都是編輯精心挑選好的。

以一本文化生活類的雜誌為例,它們通常的結構好像一頓營養豐富、主次分明、菜色豐富、口味平衡的大餐:

首先是言論、視覺、資訊、新知這類短小的文章,好像幾色精緻的冷盤;

打開胃口後,就是幾篇主題相關、角度各異的文章組成的封面專題,好像是主菜;

接下來是各種欄目,好像不同菜式、不同口味的特色菜去平衡餐桌上每一個人的需求;

最後是個性化、作者化的專欄,好比餐後水果甜點。

每一個媒體都有自己特點,但是傳統編輯非常注重營養平衡,儘管是為了滿足大眾不同的口味,但客觀上講,有助我們拓展自己的視野,了解另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

每一個媒體都有自己傾向,但是傳統編輯也非常注重觀點平衡,以前就算是像《南方周末》、《環球時報》這樣傾向性明顯的時政媒體,也會注意引入不同立場的文章。

傳統媒體的好處是營養平衡,不容易慣出我們挑食的壞毛病。但問題在於,為了這個平衡,我們又要放棄那些個性化的東西,那些對大部分人無意義,對自己卻很有價值的內容。

換一個思路吧,用專業編輯的方法來規劃我們的閱讀來源、控制我們的閱讀時間,不就能同時享受「傳統編輯模式」和「網路訂製模式」的優勢嗎?

給「自雜誌」當「編輯」,下面是我的一些建議:

4

以微信公眾號為例,規劃自己訂閱的公眾號,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閱讀來源。

從對自己的作用上講,一般微信公眾號可以分成以下幾類內容:

新聞資訊類、自已從事的專業類、文化思想類、生活興趣類、幽默搞笑類、情感美文類,還有自媒體特徵最強的作者專欄類。

按照一個專業編輯的思路,我們需要做好以下三件事:

1、 我的特色是什麼?

你的特色來源於你最關注的領域,它們構架了你知識體系的主幹,形成了你的核心能力。

它們至少來源於三類號:一是提供專業領域的豐富資訊的號,一是提供知識深度的分析、方法論的號,另外一類是專註底層思考的號。

比如我現在的工作與電商有關,我關注了一個提供電子商務、一個立足互聯網行業資訊的號、三個行業大牛的個人專欄號、還有一些思考營銷、科技的人文思想型的號。

2、我如何變得更牛?

一個人的進步來源於不同的視角,這是一件比較痛苦的事,需要你不斷反思甚至顛覆自己的舊看法。

因此,盡量不要讓某一種類型號的超過你一半的訂閱數。有人做廣告創意,結果關注了一堆廣告創意的號,沒必要。

我在創意、藝術、影視、心理、財經、職場、歷史、科幻、科普、房地產、教育、文化評論等各種方向都有自己關注的號。

此外,在涉及價值觀的領域,盡量要有平衡對沖的觀點,比如前段時間的萬科股權之爭,如果你看到的文章都是支持某一方面的,那就說明你的關注的號價值觀過於單一。

3、控制「殺時間」的閱讀

這個不多說了,90%以上的微信公眾號,尤其是新聞資訊、幽默搞笑、情感美文類,都是幫人們消磨時光,我稱之為「殺時間」。

這類號主要幫你調節情緒、積累談資,每類只保留一個號吧,反正內容大同小異。

5

網路閱讀降低了我們的閱讀成本,但另一樣東西的成本卻絲毫沒有變化,就是我們的時間成本。我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閱讀一類內容的時間變長,必然降低另一類內容的時間。

我把手機閱讀的時間分為兩類:

一類是相對固定安靜,又不想進行傳統閱讀的時間,基本上是指晚上8點到11點。

如果把這段相對完整的時間分為三段,建議這樣安排:

第一段時間:深度閱讀

這段時間的特點是精力比較旺盛,思想比較集中,更適合閱讀一些相對有深度、篇幅比較長的內容,主要有兩類:

一類是文化思想類、作者化的專欄,另一類是傳統媒體發布的超過5000字的深度報道。

這兩類內容,如果放在稍後一點的時間,我們很有可能看不完,或者影響我們的睡眠。

可以使用微信公眾號的置頂功能,方便我們首先閱讀這類需要一點自制力的內容。

第二段時間:垂直閱讀

這段時間我們的精力開始不足,集中度開始鬆懈,更適合閱讀那些相對剛需或感興趣的內容。

一類是行業資訊,一類是專業分析和專業方法論,一類是生活興趣愛好。

此類內容應該佔了大家大部分的訂閱號,所以在閱讀之前,有必要先切換到「編輯模式」——用十幾秒的時間,判斷一下內容是否值得閱讀,是精讀還是瀏覽。否則,會陷入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

第三段時間:睡前閱讀

此時,我們的情感美文、鮮雞湯辣雞湯、人生故事、哲理金句就可以登場了——如果你一定要看的話。但千萬記住,它們的作用是心理按摩,幫我們宣洩情緒、進入夢鄉,而非吸收營養。

當然,一定要挑文字優美的,盡量放棄文摘類的號,而選擇作者原創專欄類的。

還有一個小經驗,在腦袋碰上枕頭之後,我喜歡回憶一下今天閱讀的內容,據說可以讓知識進入更深層的意識之中。當然,僅僅回憶內容就行了,千萬別思考,否則影響睡眠別怪我。

除了整塊的時間,另一類是真正的碎片時間,比如環境吵雜的交通工具上、排隊等候的時間、無聊的飯局等等。

此時,你手機里積累的那些新聞資訊、幽默搞笑類的內容就比較合適了,所以,千萬不要把晚上的整塊時間用於閱讀這些「殺時間」的內容。

6

最後簡單談一談,以「今日頭條」、為代表的機器推薦類APP,應該如何閱讀?

我曾經兩度把「今日頭條」刪了,因為忍受不了首頁推薦的那些亂七八糟的內容,還有滿屏的「王寶強」。不過現在還是裝上了,因為我想明白一件事:有問題的是我自己,要不是手賤,忍不住去點開那些內容,機器怎麼會給你推薦呢?

我和幾個朋友開玩笑,說他們以後招人,可以先看看應聘者手機里的今日頭條,看看機器給他們推薦什麼內容,就知道這個人的品味如何。

相親也可以嘛,自我介紹完,先交換手機,看今日頭條。

之所以機器推薦閱讀類APP有必要保留,因為它克服了社交推薦的缺陷。

我們關注的微信公眾號(包括微博),大多來源於朋友的轉發,但還有一些小眾垂直的內容,以及一些負能量的內容,都不適合在朋友圈裡轉,還有一些寫得不錯的號,因為粉絲數少,也很難進入我們的視野。

此類APP靠機器演算法學習我們的興趣點,可以幫我們找到這一類小眾的內容。

當然,想讓機器推薦優質內容,就要讓它認為你是一個「喜歡學習、愛好廣泛」的優質閱讀者。

怎麼做呢?在看這一類閱讀APP時,你得像在朋友圈裡一樣注意自己的「個人形象」。千萬要控制自己的大拇指,別點社會新聞、別看熱點新聞,盡量挑一些小眾的、垂直的、不太在微信里看到的內容。

在點之前不妨想一想:點一下,浪費的不是馬上的幾分鐘,而是以後若干個「幾分鐘」。

7

從我個人來說,我喜歡閱讀這樣的文章:

如果它是短小的,它一定要引發我的思考,如果它是長文,至少不要讓我覺得浪費時間;

如果它的行文很隨意,它的文字必須考究,如果它的文字很華麗,至少思想要配得上文字;

如果談論平凡的日常生活,必須有認真的態度,如果它講了一個嚴肅的觀點,又必須給人閱讀的樂趣;

它可以讓我笑一笑,但這並不應該成為它出現的唯一理由。

這是我的閱讀標準,每次在我開始動筆寫字時,我覺得,這也應該是對自己的要求。

----------

首發於「人神共奮」微信公眾號,每周兩篇原創,顛覆你對職場的看法

相關熱文

人人都能評論的年代,最不值錢的是立場,最值錢的是思考方式

你那不是知識,頂多是橫店的布景

時間就是金錢,看上去我在拖延,其實我在炫富


見者,眼目所及也,行萬里路致廣大;

識者,顱內江河也,讀萬卷書自波濤。

雖老調重彈,然舍此道,定孤陋寡聞。

又聞任正非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與萬人談,做一件事",可參考之。

另,君未入職途、未婚戀嫁娶、未明心見性,妄稱「男人」,謬矣。故以「男孩」視之。


知乎,果然世風日下。

此等嚴肅問題如此被戲謔。

讀書交友聊天飲酒賞花看電影看周易

干最喜歡的事,與最喜歡的人聊,寫最喜歡的文字,看最喜歡的書。去最喜歡的圖書館。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提問了,我就大發慈悲的告訴你:每天鍛煉一小時,幸福生活一輩子


觀察

大一同學在宿舍里被我看做是挺有見識的人,從市井小巷,到高端大牌,從民俗風謠,到匈牙利第五圓舞曲,電影,各類遊戲,感覺你在做什麼他都能說出個經歷或感受想法什麼的

,明明同樣年紀,為什麼差別如此大?

和我說學校周圍環境和個別店類賣什麼好吃,如何實惠

常旅遊,然後能有許多感悟

說學生間哪個人品味高雅些,外貌如何,

說上的課程節數和老師如何

說新聞大事里法國恐怖分子如何,

買一些不同酒精度數的酒回來品味和感受,

電影或書哪怕沒興趣看也會知道個大概

所以,在手資源皆同,如果真想長見識,保持一顆對這世界的好奇心,細心觀察,一是事物,二是人物,周圍的用眼看,外面的想辦法去看,然後不斷嘗試新事物,不用想有什麼成就,進有進一步的歡喜。

當然,一切最好用大量的閱讀來作見識的沉澱


精研專業(很重要,畢竟是飯碗),不斷提升能力,說不定哪天就跳槽了。

平時多讀點人文方面的書和看電影(相關材料查找知乎有關內容)但不要當成任務來做,多觀察多思考,提高情商,和妹子有共同語言。

多觀察生活和人,學說話,說好話, 遇事千千萬萬別衝動(這也是多讀書和思考能達到的效果,會使你更寬容的對待這個世界),讓別人舒心自己才更舒心,走得更順。做一個深沉有內涵的人,不要浮躁,不要有了點知識就夸夸其談,很多妹子之所以能成為淑女也是一樣的,大家都是從一點不會慢慢改掉缺點學起來的。如果你覺得看不下書去,可以看電影。

當然,如果題主經濟和時間允許,可以多去一些地方,多看看各地風土人情,見多識廣可以使你多一些淡定,少一些目光短淺的想法。這些地方不一定是風景名勝異域風情,也可以是和你現在生活環境不同的地方,看看同一個世界的另一些生活方式,很多時候你會感到幸福或者想要更加奮進。

喜歡什麼就去研究什麼,淺嘗輒止也好,苦心孤詣也罷,人活一世,多些體驗總是好的。但一定要愛惜身體,生命只有一次,沒有生命就什麼都沒了。

加油!


多賺錢,否則就只能上知乎問

「要帶女朋友去必勝客了如何裝作是經常去」


個人覺得對於這個問題,想概述幾句
1.多讀書,這是前提,先讀廣,在讀深。
2.多交際,和形形色色的人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價值觀,做對比。好的拿過來,壞的捨棄。和不同的圈子人交流。此外,了解他們做了哪些事情,個人經歷有哪些。能交幾個忘年交最好,畢竟人家比你多活了那麼長時間。
3.多多旅遊,這個不多說。南北方地域文化差異造就南北方不同人物。
4.堅持每天寫總結,整理自己的思路。對於一些社會話題多關注,寫下個人看法並同別人比較。
5.多做事。主席幼時當過兵,做過農民,做過記賬夥計。多多體驗不同職業人的生活還是好的。最怕囿於自己的圈子,形成思維定勢,蒙蔽視野,閉目塞聽。

覺得吧,少年時多玩兒,多動腦筋。青年時與天奮鬥,與地奮鬥,與人奮鬥。中年擔起責任,養好上老下小。那麼老年看庭前花開花落,望窗外雲捲雲舒,笑傲江湖。


多看,多走,多思。


多讀書,多看報,多刷知乎少擼炮!


注意事項:

要想別人了解你的見識,還要多多練習自己的口才,把自己的見聞和知識用一種獨特的方式講出來,這樣,別人就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也會覺得你是一個有意思、有見識的人。

1. 多讀一些經典的書籍,因為在那些經典的書籍中往往能找到大智慧,並且能夠拓展自己的知識面,要是自己感興趣的那最好不過了。盡量把書中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複述出來,久而久之,就能積累不少談話的素材。

2. 多看一些優秀的電影,尤其是通過經典的小說翻拍的,都十分有意義,一些經典的台詞有時也會縈繞在我們的腦海中,同時也感嘆著經典電影流芳千古強大的生命力。

3.

多出去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比如看一場話劇,聽一次音樂會,參加某個藝術展覽等等,出去體驗一下更美好的生活,總比一直宅在家裡要好。

4.

多去參觀一下著名的名勝古迹,中國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名勝古迹很多,當你置身於這樣的環境,就會不自覺地感受到它的莊嚴和肅穆。要是能夠了解它的歷史由來就更好了。

5.多認識一些有豐富經歷的人,經常和他們聊聊天,互相分享所見所感,有時能起到擴大知識面的作用,也許他的某一句話就會觸發你的靈感。

6.

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不僅能擴大知識面,也能解決實際問題,能領悟到書本中所學習不到的生活的真諦,而且能增長見識。

7.

如果精力允許的條件下,出國見見世面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風土人情,你或許有了另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體會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也是一個更好地歷練自己的機會。


交不同領域的女朋友。

話說單身汪是不是就沒見識了...


如果有勇氣,那麼就什麼都干一點,想到的去做了,只要有承擔後果的責任和準備。見識嘛,見得多了才能認識


這多讀書多旅行多識人。重點多思考


推薦閱讀:

醫生這一職業應如何進行職業規劃?
大學在生命科學學院學習和生活是什麼體驗?
如果潛入了對手的公司,如何不露聲色地搞砸他們的產品?
如何成為一名花藝師?
現在的工作是你喜歡的還是你被迫選擇的?

TAG:生活 | 職業發展 | 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