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聽《在木星》感覺像《生如夏花》?

第一次聽《在木星》時,剛聽前奏就想到了《生如夏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雖然一首三拍子一首四拍子,但是打擊樂器強音位置比較接近,這是我第一耳朵聽出來的相似點。導致這兩首歌以一種相近的節奏驅跑。


生如夏花:「細哇啦楸木,細哇啦楸木,歐哇啦咿耶,唉哇拉咿呀。細哇啦楸木,細哇啦楸木啊,歐哇啦咿歐四吧咯馬雞呀~~洗豬呀~~」

在木星:「呀咿呀 君歸來 呀咿呀 君歸來 呀咿呀~~」「呀咿呀 亦歸來 呀咿呀 亦歸來 呀耶~~」

不僅唱法相似,很明顯呀咿呀的叫法繼承了下來,感覺也就很接近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聽朴樹的,不用刻意去找,好像一直都在耳邊有那麼一兩首朴樹的歌。

其實我對朴樹的新歌並沒有多少期待,甚至有很多擔憂,難得有那麼一個人的歌點出來可以不用挑剔的隨便聽聽,怎麼循環都可以。而且,現在在音樂道路上走丟的人太多了,美其名曰是多嘗試多改變多突破,但是這也是一種自我成長的斷層,說得更明白點,就是沒能堅持自己的初心,在音樂的道路上走丟了。我對朴樹一直都有這樣的擔心,雖然他倔強堅持真誠真實固執並且堅持,但是看一看這奔流不息的音樂狂潮,能夠始終堅持自我,「這太難了,這太難了,這一點都不簡單。」而且朴樹的樣子和他的音樂,那麼無力的在與這個強大的充滿各種聲音的世界吶喊,那麼縹緲。

每次朴樹的新作品出來,我都是聽得比較早的,聽完之後鬆了一口氣,對對對,沒錯沒錯錯沒錯,是朴樹,這還是朴樹呀。有太多人走在路上走著走著就不見了,尤其是現在的路那麼多。 感覺這首新歌的名字如果叫做君歸來或者叫呀咿呀可能更容易被大家記住,偏偏起了個讓人聽了之後完全聯繫不起來的在木星。據說,歌名叫在木星是因為「木星是神話中的宙斯,代表靈魂已戰勝塵世的經歷,並由此獲得對適用於凡間宇宙生活的宇宙法則的理解。」又有宣傳說這是一首古風風格的歌曲,一首古風的歌起了一個如此古西方的名字,恐怕別人不知道懂得多是的。

一聽到這首歌,感覺像是經歷了十年時光的生如夏花。那一年2003朴樹唱著生如夏花從遠方趕來,哭著笑著還流著淚,那時的他是一個少年,絢爛熱烈,同時還有著害怕時光飛逝,驚鴻短暫的憂傷,那個少年就這樣歌唱著美好也遺憾著美好,帶著對生命的讚頌和對青春逝去的憂傷,走來,來到這個恰巧我們也在世界。 如今,一晃十幾年,當朴樹呀咿呀君歸來的時候,我能感覺到,十年前他的遺憾和憂傷,如今已經得到答案,他能坦然的面對流逝的青春,也依然接受了自己是個 大叔的事實,並且還聽自得其樂的。他說「君已塵滿面污泥滿身,好個白髮迷途人,今日歸來不晚,與故人重來,天真作少年。」他用他清澈中帶著敞亮的調調,告訴我們也告訴他自己,縱然白髮蒼蒼,依然可以在老朋友面前,天真的像個少年。年少時看到的風花雪月,看到絢爛愁衰敗,如今經歷了時光的沖刷,舉目遠眺「滄浪之江,西來水泱泱,江上一輪明月 照多少沉浮過往,滄浪之江,東往水莽莽,誰賞江上明月,誰聽江聲浩蕩」,何等遼遠何等闊達好不瀟洒。

每個人都走在時間流逝的道路上,很多人走著走著就不見了,就像很多人唱著唱著調調就變了,風格改變了,在聽歌的人看來這人就丟了。朴樹也是在隨著時間前行的人,也是走在道路上的人,在木星是全新的東西,但是在血脈里還是朴樹,血脈里流淌著的和生如夏花一樣的熱烈而倔強的堅持,還有那股子清高的情懷,這是一個音樂人的成長曆程,這就是朴樹的歷史啊。

聽完生如夏花再接著聽在木星,這是多麼棒的一件事。


其實,只有聽過生如夏花才這麼覺得吧。

可能是曾經生如夏花的我們,聽到了在木星的呢喃。


朴樹就是喜歡哼唱,那統稱為「朴樹語」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作曲家舟木智介 (Zektbach)及其作品?
DJ 打碟有什麼技巧嗎?
為什麼流行音樂中和聲一般都是三度,而不是和諧度更高的純四純五度?
如何提高對耳機品質的鑒別能力?
現代和聲是否還有錯誤(或者說不良?)的和聲進行?

TAG:音樂 | 朴樹歌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