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產階級革命在歐洲為什麼失敗了?


因為資本全球化,但無產階級被國界分隔開來

發達國家的資產階級,通過全球化的資本,在剝削不發達國家的同時,還從手中漏出一些,收買了本國的無產階級。

這種情況下,發達國家的無產階級就沒有不發達國家無產階級,那麼強的鬥爭性。

所以革命的爆發點,從發達國家的資本薄弱環節,轉變到了全球資本薄弱的環節,即蘇聯、中國這類國家。


世界如果按金字塔結構來劃分等級,大部分的歐洲國家就處在中間,相當於中產階層,他們比上(英法美)不足,比下有餘,所以,這些國家和人民對革命的信念和熱情度並不高,他們一有機會只就搞幾次小打小鬧的遊行裝裝樣子,不至於跟政府拼個你死我活,在寡頭老闆們【英法美】的安撫和妥協下得以提高自身的待遇水平,算是裝逼成功了,而所謂的無產階級革命也就草草收場了,還是跟著老闆有前途啊,享受高福利的高管待遇總比暴力革命強,當然啦,他們是不會跟底層這些三無人員【亞非拉落後國家】、農民工兄弟【殖民地農奴附屬地區】瞎折騰了。所以,原因之一:無產階級大革命需要跟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並且不可調和,歐洲國家不具備這點。

反觀亞非拉地區的難兄難弟們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既沒有得到老闆們的招安和僱傭,又沒有富豪父母的悉心栽培,而且祖上遺留那點家產又被無良奸商【帝國列強】忽悠,被別人一番算計之後就所剩無幾,而且自己學歷不高【科技不發達】,為了生計他們賣田賣地依然老無所依,甚至乎連當個街頭小販也要被城管【封建皇權】欺凌打壓,最後不得不拿起刀子捅向萬惡的城管……所以,原因之二:無產階級大革命的基本前提就是民眾被封建或殖民專制制度弄得無路可走,歐洲國家不具備這點。

有人說歐洲的革命之路是中產階級和資本家的再平衡戰略,但誰不知道這種發展模式是比較溫和和文明的呢?有頭髮的誰願意當瘌痢?我們不具備歐洲新貴們的各種政治條件和經濟基礎,歐洲有原始積累你有嗎?歐洲有工業文明你有嗎?歐洲有希臘民主精神你有嗎?歐洲有基督教信仰你有嗎?你以為全球化經濟的老闆們都是慈善家?他們會給第三世界國家一個勤勞致富的機會嗎?歷史告訴我們,那是不可能得,你見過老虎不吃肉的嗎?所以,歐洲有現代工業文明騰飛的一切基礎,只要這些國家按部就班歸於某一個全球化經濟秩序之下,強大的歐洲經濟體完全是有可能的,並且不用通過巨大的傷亡代價,他們就沒有必要來這一套了。

而亞非拉國家在全球化經濟秩序下是無法與歐洲相提並論的,因為他們是食物鏈最底層,是資源供應國而不是生產國,所以任何企圖通過和平而不是暴力革命推倒舊的經濟秩序取得自身得獨立發展空間,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都是不現實的,這好比農民工跟資本家分家產,牛羊跟老虎搶地盤,能對等嗎?所以,原因之三:在全球化經濟秩序之下的嚴重不平等,是無產階級得以空前壯大的根源,歐洲國家不具備這點。

歷史也告訴我們,打鐵還得自身硬啊,要改變命運還是靠自己努力,想贏得老闆的尊重,就得自己當老闆。而且,拿本山大叔那句話來說,「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老闆賣什麼我們就賣什麼,我們不但要跟他比價錢還要比質量,最終把他比下去,等到你的生意比他還大,他就會自然而然的來巴結你了,不信,你就瞅瞅現在的歐洲吧。所以說,知己知彼,我們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我們選擇的道路也許的確與眾不同,也許顯得磕磕碰碰的有點像歪打正著,甚至可以說是被別人逼的,但是,它恰恰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這個選擇雖然談不上有多榮耀,但是卻給世界歷史學家和政治倫理學家們證明了一個道理:大國崛起,民主並不是唯一之路。

回到本題,無產階級大革命在歐洲之所以失敗,既是歷史選擇,同時它也意味著另外一種成功道路,因為,它是現代工業文明在解決社會分工和政治衝突,通過一種不那麼極端的方式來達到各階級利益平衡,最終達到共贏的目的,這種方式大大減少了對人類文明的破壞,體現出獨特的寬容精神,可惜,這種成功不可複製,儘管它遠比無產階級革命成功來得偉大。

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歐洲這個有著古希臘民主基因和羅馬法制精神的傳統貴族,它處在全球化經濟食物鏈的中上游,經濟地位甚至跟統治者角色不分伯仲,所以在經濟上,它是不可能跟你來一場海嘯般的無產階級大革命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在文化上,也不可能將基督教信仰切底拋棄來信仰馬列主義,更不可能將希臘和羅馬的民主法制精神推倒重建或者另起爐灶,建立一個人類永遠無法到達的空想社會。

所以,無產階級革命的種子在歐洲的民主土壤中是無法開花結果的。


題主之前的那個問法是不嚴謹的,共產主義在馬克思主義的詞典里代表了一種在物質極大豐裕,科技文化充分發展的情況下才能建立起來的社會形態。在現實的歷史中並沒有實現過,自然也談不上成功還是失敗。而你想問的是關於一場社會運動的成敗,所以我自作主張改成現在這個標題。

我在其他回答里已經無數次強調過了,先進的西歐顯然比落後的東方要更適合建立無產階級政權,但卻難以率先進行無產階級革命。因為在這些資本主義先進國,資產階級能夠輕易地組織起國家暴力,同時通過學校、社團、媒體等規訓機構對勞動群眾進行洗腦,瓦解他們的革命意識。

而在巴黎公社慘遭鎮壓以後,革命的中心從法國轉移到了德國。有鑒於資產階級強大的國家暴力,恩格斯將原本的暴力革命方針調整為議會道路(但不完全放棄暴力奪權)。這個方針後來被伯恩斯坦之流教條化,淪為修正主義,社會民主黨甚至向工人們灌輸清教徒式的工作倫理,嚴重妨礙了工人階級反抗意識的形成。西歐的工人運動由此被資產階級社會所收編,自然難以對其構成致命威脅。


花擦,這麼巨的問題,嚇成狗了汪。決定把回答寫成濕濕噠簡介算了,要乾貨可以自己去翻國際關係導論。

蘇共

也就是布爾什維克,一戰除了瓦解了兩個奧國,還在蘇聯搞出了十月革命這個副產物,蘇共就是戰時靠革命和蘇維埃制度成功上位為蘇聯唯一的執政黨,也是最大的。

上位後蘇共發現一個問題,就是自己太特么新了,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完全不知道該怎麼玩,因為奧匈奧斯曼帝國解體後在歐亞產生的權力真空,各個勢力都伺機填補,於是為了保持國家戰力,蘇共奉行戰時共產主義,強行徵收人民生活必需品實行各大產業均實行國有化,聽著是不是很熟悉,結果鬧出俄國歷史上最嚴重的饑荒,靠米國的救濟品才撐過去。

然後走局部資本主義路線,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經濟恢復增長。接著看見社會貧富差距過大了,在1928年又弄了個五年計劃,大走計劃經濟,搞國營農場,依靠貧農團結中農消滅富農,咦,怎麼聽著又很熟悉?幾年下來蘇聯幾乎沒有了私人農場,工業長足發展,但農業反而減弱,國家軍事力量增強,國民生活狀況極差,這個舉措為日後擊敗德國打下基礎,也為解體埋下伏筆。

再下來嘛,二戰之後蘇共繼續提倡計劃經濟,經濟倒是迅速復甦,結果冷戰時期被米國的星球大戰徹底拖下水,重啟軍備競賽大力發展工業,繼而成為一個巨大工業經濟體。但是經濟規模巨大後反而導致尾大不掉,這種情況政府還妄想指揮一切,結果玩脫導致經濟硬著陸,解體了。

德共

一戰時期,戰前的德國非常繁榮,戰後的德國也趨於保守,致力於改革也不是革命。加上德國的工農階級吃香喝辣的誰都不願意革命,蘇共那套「跟我走有土地」的口號在德國完全行不通,群眾數量有限,

一戰後德國戰敗,這時候革命力量還是很強的,但是在1919年的德共二大會議上,黨內左翼與溫和派決裂,導致一半黨員被開除,德共自斷一臂,好不容易發起了一個漢堡起義結果孤立無援迅速失敗了。再然後德共抨擊法西斯,結果納粹黨上台了,希特勒又把德共徹底打成了地下黨,很多德共為保存實力被迫跑到蘇聯,結果又遇上了蘇聯的肅反運動,被大清洗了。

二戰後可以說是德共起勢的好時機,結果德共既沒有獲得大量工人支持,武裝奪權也不成功沒法走上布爾什維克革命那樣的路,美英法接管納粹領土後,德共苦苦熬到1956年還被西德給直接下令禁了。

意共

和西歐其他幾國不同,義大利在一戰中作為一個投機分子,基本沒有享受到戰勝國利益,巴黎和會上還把許諾讓義大利擴展領土的協議給廢掉了,為此意總理奧蘭多一氣之下直接離席,然並卵,發現沒人在意他於是又悄悄返回會議。所以共產主義在義大利極有市場,意共也是西歐國家中共產黨規模最大的。

結果當義大利的共產主義還在和其他政黨角逐的時候,戲劇性的突然出現了一股新的勢力——法西斯主義。因為上文中巴黎和會的結果,義大利感覺自己被背叛被欺騙被愚弄了,徹底憤怒於自身的弱小,在這麼一種憤憤、反理性的國民情緒下,給法西斯主義提供了不能再肥沃的土壤。

和德共一樣,意共也是反法西斯的,然後墨索里尼上台後就將意共取締了。

墨索里尼垮台後意共組織反法西斯鬥爭獲得大量支持,迎來一線生機。但是義大利被米國勢力控制,意共根本沒有機會暴力奪權建立專政。而意共的不斷壯大也引起米國對的擔憂,於是,在1947年,米國靠著經濟支援把意共給踢出政府了。

其他

其他就沒什麼太多說的,英國一戰後最嚴重的是長期失業問題,共產主義只會組織罷工不會解決就業的特性在英國毫無吸引力,最盛時期也只有5萬多名黨員,不提;

羅馬尼亞奧地利什麼的,國內政黨都是代表富農利益,共產主義基本沒有能量,不提;

西共和法共嘛,一個武裝鬥爭失敗轉入地下,一個被法西斯打擊戰後被踢出政府,不提。


樓主應該問「為什麼蘇聯式社會主義在歐洲失敗了?」。

社會主義在全球勝利後,才會迎來共產主義革命。


第二國際的後繼,社會黨國際現在混得好好的。

Socialist International

法國現在的執政黨,德國的共同執政黨,以及一些國家的主要反對黨,都是社會黨國際的成員。

能用改良主義,通過體制內協商與鬥爭解決問題的,就不要用暴力革命了。暴力革命成本高。


我的想法是,共產國際在發展初期採取了過於激進的鬥爭策略,而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並不成熟,資產階級內部還比較團結,接連的失敗挫傷了各國無產階級的銳氣,使得大部分共產黨不再信任國際主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反而把寶壓在了帝國主義爭霸的路線上。這樣不僅沒有使情況好轉,反而更削弱了無產階級的力量,一部分群眾心灰意冷,很快就轉向共產主義的反面——法西斯主義。


恩格斯早就教導過工人階級:

……

在判斷當前發生的各個事件和一系列事件時,人們總是不能追溯到最終的經濟原因。甚至在今天已經有相應的專業報刊提供這樣豐富的材料的時候,連在英國都還沒有可能逐日考察工業和世界市場貿易的進程以及生產方法中發生的變化,從而對這些十分複雜和不斷變化的因素隨時作出全面的總結,更何況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在還沒有突然有力地顯露出來以前,大部分都是長時期處於隱蔽作用狀態。對於某一個時期的經濟史的清晰的概觀,決不能在當時就得到,而只有在事後,即在搜集和整理了材料之後才能得到。在這裡,統計是必要的輔助手段,而統計總是落在事件之後。因此,在研究當前的事件時,往往不得不把這個最重要的因素看作是固定的,把所研究的時期開始時存在的經濟狀況看作是在整個時期內不變的,或者只考慮這個狀況中那些從現有的明顯事件本身產生出來因而同樣是十分明顯的變化。所以,唯物主義的方法在這裡就往往只限於把政治衝突歸結為由經濟發展所造成的現有各社會階級以及各階級集團的利益的鬥爭,而把各個政黨看作是這些階級以及階級集團的大體相應的政治表現。

不言而喻,這種對經濟狀況(這是所要研究的一切過程的真正基礎)中同時發生的種種變化的難免的忽略,必然是產生錯誤的根源。但是,概括敘述眼前的事件所面對的種種條件都不可避免地包含產生錯誤的根源,然而這並不妨礙任何人去寫眼前的事件。

……

但是,歷史表明我們也曾經錯了,暴露出我們當時的看法只是一個幻想。歷史走得更遠:它不僅打破了我們當時的錯誤看法,並且還完全改變了無產階級藉以進行鬥爭的條件。

……在一切稍微長久的革命時期中,廣大的人民群眾很容易輕信那些拚命擠到前面來的少數人的純粹的欺矇,那麼他們對於那些最確切地反映他們經濟狀況的思想,對於那些正好是明確而合理地表達了他們自己還沒有理解到、而只是剛剛模糊感覺到的要求的思想,難道會更難接受嗎?誠然,當幻想一消失而失望襲來的時候,人民群眾的這種革命情緒幾乎總是,而且往往是很快就變為心灰意冷,或者甚至轉到相反的方面去。

……

歷史表明,我們以及所有和我們有同樣想法的人,都是不對的。歷史清楚地表明,當時歐洲大陸經濟發展的狀況還遠沒有成熟到可以剷除資本主義生產的程度。

……

正如馬克思所預言的,由於1870-1871年的戰爭和公社的失敗,目前歐洲工人運動的重心從法國移到了德國。

……

但是,德國工人僅僅以自己作為最強有力、最守紀律並且增長最快的社會主義政黨的存在,就已經對工人階級事業作出頭一個重大貢獻,除此以外,他們還對這個事業作出了第二個重大貢獻。他們給了世界各國同志一件新的武器——最銳利的武器中的一件武器,向他們表明了應該怎樣使用普選權。

在德國,情況就不同了。《共產黨宣言》早已宣布,爭取普選權、爭取民主,是戰鬥的無產階級的首要任務之一,而拉薩爾又再次提出了這個要求。當俾斯麥不得不實施普選權作為促使人民群眾對他的計劃發生興趣的唯一手段時,我們的工人立刻就認真地加以對待,把奧古斯特·倍倍爾選進了第一屆制憲帝國國會。從此以後,他們就一直這樣使用選舉權,以致使他們自己得到了千百倍的好處,並成了世界各國工人的榜樣。

……

但是由於這樣有成效地利用普選權,無產階級的一種嶄新的鬥爭方式就開始發揮作用,並且迅速獲得進一步的發展。人們發現,在資產階級用來組織其統治的國家機構中,也有東西是工人階級能利用來對這些機構本身作鬥爭的。工人參加各邦議會、市鎮委員會以及工商業仲裁法庭的選舉;只要在安排一個職位時有足夠的工人票數參加表決,工人就同資產階級爭奪每一個這樣的職位。結果弄得資產階級和政府害怕工人政黨的合法活動更甚於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動,害怕選舉成就更甚於害怕起義成就。

……

他們盡可以去通過他們的反顛覆法案,把這些法案弄得更殘忍些,把全部刑法都變成一塊可以隨便捏的橡皮,但是他們所能得到的,只是再次證明自己無能為力罷了。他們要想認真地對付社會民主黨就不得不採取完全另外的辦法。現在社會民主黨是靠遵守法律來從事顛覆的,要反對社會民主黨的顛覆,他們就只能運用秩序黨的顛覆,即非破壞法律不可的顛覆。普魯士的官僚律斯勒先生和普魯士的將軍馮·博古斯拉夫斯基先生,已經給他們指明了也許能用來對付那些不願被人騙入巷戰的工人們的唯一手段。破壞憲法,實行獨裁,恢復專制,君主的意志是最高的法律!那就大膽干吧,先生們,這裡閑談沒有用,需要的是實際行動!

但是請不要忘記,德意志帝國,同一切小國家,也同一切現代國家一樣,是一種契約的產物:首先是君主之間的契約的產物,其次是君主與人民之間的契約的產物。如果有一方破壞契約,整個契約就要作廢,另一方也不再受約束。這點已經由俾斯麥在1866年給我們絕妙地示範過。所以,如果你們破壞帝國憲法,那麼社會民主黨也就會放開手腳,能隨意對待你們了。但是它那時究竟會怎樣做,——這點它今天未必會告訴你們。


革命要有土壤,一般有3個要素,3個缺一不可。

1:下層階級越來越艱難,活不下去,但是下層就算大規模餓死,也不會產生足夠的革命動力。

2:中上層階級也產生危機意識,感覺活不下去了,也意識到惡化下去不行了,這才是真正的革命動力

3:出現了新的思潮,人們對社會現存制度產生了質疑。

只有具備這3個客觀條件,才能產生真正的革命,

發起群眾進行一場革命,才能成功,而歐洲不具備客觀條件。


因為已經滿69年了。


因為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個精確的理論結論。

馬克思理論是共產主義是生產力到一定程度的產物。

列寧的理論,是「有可能」在帝國主義薄弱之處產生共產主義。

都沒有共產主義必然產生的結論。現在的生產力還是適應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的(理論屆共識)。

(實際現在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過渡階段,在歐洲發達國家,已經有諸多社會主義的特徵出現。但是這個是另一個課題)

所以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中國其實都是個列外,例外的原因是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是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主要矛盾是如何用先進生產關係適應、促進不夠先進的生產力,答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以上。


因為無產階級的廣大和資產階級的強大是成正比的。共產主義運動雖然失敗,但是資產階級也做出了讓步,譬如選舉權,8小時工作制,工會制度,以及福利政策。於是無產階級選擇妥協。

這個事情可以得到2個教訓,第一,不是真活不下去,沒人會造反。第二,無產階級革命只有通過暴力才能成功,以及只有通過專政才能真正掌權。


來來來,你告訴我哪成功了?


無產階級革命為什麼失敗?

因為歷史推進的本質並不是階級矛盾, 也不是經濟基礎(馬克思經濟歷史決定論), 也不是自然民族屬性(法西斯的民族優越理論), 也不是民族意志(黑格爾), 也不是理念的衰敗(柏拉圖的哲學王統治). 歷史並沒有本質, 也沒有根本, 歷史是且僅是無數巧合的合集, 試圖從歷史中尋找"根本"規律並預測未來的嘗試都被證明是形而上的, 且最後都成了決定論. 這些理論最後無一不走向了極權主義

所以我說, 無產階級革命和上述理論一樣在全球範圍盛極一時後都最後走向了失敗, 是違反了人性的基本訴求"自由和機會平等".

-------------題目已更新為無產階級革命-----------------

共產主義在哪個洲成功了?


你應該也問問.......為什麼還會存在?


北歐的基尼係數只有0.2,中國0.7

一個幾乎沒有貧富差距的國家,難道不是共產主義?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