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德國做科研工作是怎樣的體驗?


1、

Thomas 來自德國北部,他碩士畢業後,拿到了教授給的工作合同,留在本校從事科研項目,同時註冊了經濟學博士生身份,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學校所在聯邦州的經濟增長問題。

早上,他10點鐘到學校的辦公室,打開電腦,先看看日程表上今天的計劃。下午有個和教授的Termin(約的見面),其他就沒什麼重要的事了,看來今天將會是平靜的一天。

Thomas 去隔壁辦公室的咖啡機那兒弄了杯咖啡,端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今天是星期一,昨天有德甲,Thomas 在瀏覽器上打開了 Kicker (踢球者雜誌網站), 看看新聞。昨天漢堡隊又輸了,已經是四連敗,深陷降級區,Thomas 已經從昨天鬱悶到了今天。

看了差不多20分鐘,關掉網頁。差不多該開始幹活了,正要打開谷歌搜一些文獻,Thomas 又想到上周議會討論了一項關於難民的政策,這個比較重要,還是得看一下。況且他還是社會民主黨(SPD)的黨員,雖然早就想退出了,但還是要關心政治走向,所以又打開了Spiegel Online(明鏡周刊雜誌的網站)。

這一下子就到了10點半,網頁都關掉,要開始工作了。可是他這個時候感覺身子哪裡不太舒服。哦,對了,還沒抽煙呢,這事兒是沒法忍的。他拿著煙下樓,到大門口去吞雲吐霧一番。

回來的時候已經快11點,Thomas 打開了幾個文獻,準備一下下午和教授要討論的問題。過了15分鐘,他一看屏幕右下角,啊呀,11點多了,該吃飯了,打開學校食堂網站看看今天的菜單。看起來不怎麼樣啊,算了,就去吃個Salat吧(蔬菜沙拉)。Thomas 從兩年前開始就是素食主義者。隨後他給同事打了個電話:「Hall?chen! 一會兒去食堂吃飯嗎?」

11點40,他和兩位同事出發去食堂。學生們一般都是11點45下課,也就是說到12點左右的時候,食堂的人會很多,所以時間比較靈活的科研工作者們通常要麼提前去,要麼晚點兒去,打個時間差。坐在食堂,Thomas 和同事不到10分鐘就把午飯吃完了。

吃完先不要急著走,聊會兒天再說:

XX教授上學期監考的時候,居然什麼都不管,坐在前面看報紙;

聽說XX教授那兒又來了個新人,搞金融的。你說咱們在咱們這小城市搞金融有毛前途?

XX黨實在是太腦殘了,特別是他們的議會團主席XX,上周議會上他的觀點簡直就是扯淡。

12點半,時間差不多了,端盤子走人。Thomas 回到辦公室坐下,感覺精神有點恍惚,吃完飯需要調整一下,Thomas 心裡想,還是西班牙人好,中午都會午休。Thomas 又拿著煙下樓了,抽煙能幫人提下精神。

下午1點左右回來。我擦,和老闆的約是在2點。Thomas 趕緊整理一下文獻內容,他們要申請聯邦州的一個項目,這關乎他以後的工作合同。

2點,Thomas 拿著材料、筆記本和筆去教授辦公室。半個小時後回來了,雖然教授思維有些跳躍,但總歸是有些進展,下一步就是準備申請項目的資料了。

接下來的一個小時,Thomas 隨便點了點網頁,在文檔里寫了段文獻綜述。

3點,Thomas 收拾了一下東西,下班。

一會兒要去健身,畢竟肌肉能夠吸引不少異性目光。晚上Thomas 還要去一個朋友的生日Party,據說會有不少妹子去,而且還有一些亞洲的,這是一個交友的好機會,畢竟 Thomas 已經單身半年了。

2、

Matthias 在一個經濟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的是產業經濟學,他博士剛畢業,學位就在旁邊城市的大學拿的。他學術能力不錯,已經在自己領域的頂尖期刊發了幾篇論文,這也是吸引研究所領導的地方。這裡的學術崗位都屬於公職,收入層級規定的很清楚,他每個月稅後到手2000多歐元。跟公司收入肯定沒法比,但畢竟這裡的壓力要比小的多。

雖然在研究所工作,但 Matthias 還住在之前讀博士的城市,每天早上坐火車通勤,路上單程大概30-40分鐘。他們所里的很多人都是這樣,德國的城市群內部交通方便,位置都很密集,這就使得人們可以不必非要住在工作的城市。而且每周還可以有一天在家裡工作。

Matthias 每天9點到辦公室。他和另外一位同事共用一間屋子,房間很寬敞。研究所給每人都配了筆記本電腦,每個部門都有秘書來負責處理行政上的事務。

地面衛生之類的瑣事科研人員都不用管,清潔人員每天清晨就給打掃乾淨了。早上一杯咖啡是必不可少的,每個樓層都有廚房,雖然不至於在這裡炒菜,但咖啡機、微波爐、自動售貨機、洗碗機之類的設備一應俱全。

端著咖啡,Matthias 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今天就他一個人,同屋的同事去西班牙馬洛卡休假了,他們每年都有30天的帶薪假。

Matthias 最近在寫兩篇關於企業創新的論文,一篇已經到了最後階段,另外一篇剛剛開始。此外,他和老闆剛申請到一個德國教育研究部的項目,拿到一筆不小的資助,主要是評估德國的一項創新政策的實施效果。他剛招了一個本科生來做學生助理,處理一些數據。

Matthias 習慣上午把當天的雜事都處理掉。10點以前回復了幾封郵件,與論文合作者協調了一下下一步的研究計劃。10點多,他到隔壁找了另外一位同事,討論了一下之前數據回歸結果的問題,那位同事擅長計量,在處理微觀數據方面很有一套,Matthias 則是側重在理論方面。

11點,他到秘書那裡,報銷上星期出差的支出。一般這種事情只需要把表格填好,連同發票和個人銀行賬號交給秘書就行了,過幾天錢就會打過來。

在午飯前的這段間歇,Matthias 上樓到圖書館裡找了幾本書。研究所有一個自己的圖書館,雖然不大,書的種類不多,但經濟學主要領域的書籍基本上都有。

午飯要麼是自己帶,在廚房加熱一下就行,或者去研究所自己的餐廳,價格還算優惠。

今天中午,所里有一個同事做報告,講一下他們剛寫的論文。午飯時候的報告俗稱 lunch presentation。會議室里,主講人在前面講著,下面的人可以一邊吃一邊聽,這樣既能節省大家的時間,同時討論的氛圍還會比較輕鬆。

這次的報告是關於市場結構和創新產出的。「老套的話題」,Matthias 雖然心裡這麼想,但覺得聽聽也無妨。論文總體來說還可以,數據比較獨特,但 Matthias 覺得想發好期刊基本上不可能。

午飯過後,回到辦公室開始讀文獻、寫論文,這是每位(中下層)科研狗們最日常的生活。

下午3點半,Matthias 在辦公室門上貼上了「請勿打擾」的字樣,他這會兒要和柏林那邊開一個電話會議。他們剛拿到到的教研部的研究項目,是和柏林一所大學一起申請的,今天需要和那邊再商量一下項目細節。這種事情著實繁瑣,得把很多時間花在協調上面。但是轉念一想,這已經不錯了,畢竟項目已經到手,資金已經到賬,這比那些沒項目的人要好多了。畢竟,學術搞到最後,就得看誰能搞到錢。

4點15,電話會議結束。Matthias 到廚房喝了杯咖啡,和那裡的同事聊了一會兒。已經4點多了,一天的工作差不多接近尾聲。

4點半回到辦公室,打開 LaTex 文檔。他明天要去XX研究所做一個學術報告,這會兒需要再稍微改一下幻燈片上的細節,同時準備一下報告。不過他其實也不需要怎麼準備了,畢竟這已經是他第4次展示他的這篇論文了。

5點15,收拾東西,前往火車站回家,老婆孩子還在家等著他。他的孩子3個月前剛剛出生,老婆這段時間在家照顧孩子,不用去上班。

不過,在上火車之前,他還得拐到超市一趟:他得給孩子買兩桶奶粉,畢竟如果買的晚了,可能就被中國人給搶光了。

=================

以上人物和細節純屬虛構,不過大概能夠代表在德國做科研的兩種類型。


工科博士,來德一年半...介紹下自己組情況...

課題組背景: 亥姆霍茲,國有非營利研究機構,各國的人都有,所以日常英語交流足夠…用老闆的話…我們是international group...總體上,課題組不缺錢,每年所里撥下來經費加老闆的項目,足夠你折騰...聽說德國大學不少教授現在窮的叮噹響,有留學意願的一定要先打聽下組裡經費充不充足,沒錢的幹啥都很被動...

優點: 1) 實驗條件好,基本上常用的實驗,分析測試等自己組內部可以解決,一些需要其他組幫助的可以通過老闆聯繫其他課題組的頭頭,預約設備等; 2) 時間自由,沒有規定的上下班時間,自己可以根據情況安排實驗進展,沒人care你今天來沒來,答主剛來的時候有時候有事情不來還發郵件跟老闆請假,老闆表示...你有事不來不用跟我說...衰...3) 經常有各種各樣的會議,workshop, 培訓,交流學習一方面,最主要的是,管吃管住,還有出差補助...4) 組裡各項事物都有專人負責,日常事務找秘書,設備問題找工程師,儀器培訓找對應的負責人,制度成熟,運行有序。

缺點: 1) 時間自由帶來的問題就是對自己的自製自主能力要求很高,雖然沒人催著你工作,但是自己還是要合理的安排時間,保證研究進行,一切最後服務於畢業; 2) 老闆很忙,各項事務纏身,沒時間指導你,雖然每個月有例會,但也是匆匆的記錄下你的研究情況,他對你的指導前腳說完,後腳自己都忘了,平時別指望別人對自己有多少幫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沒時間去care你,一定要凡事靠自己; 3) 各項規章制度很大程度最終目的,就是安全,工作日下午5點之後不允許獨自做實驗(使用下金相顯微鏡他們都認為會有危險),周六周天不允許來所里,不得不根據工作時間安排實驗進展; 4) 一些事情效率低下,想切個樣品,加工個東西,定個試劑等,一般都得等上一兩個月。

一些感受: 1) 對老外科研形象的崩塌,別以為老外水平多麼多麼高,有牛人,但是大部分水平很水,私認為,國外博士生平均水平並不高於國內985, 211; 2) 語言還有文化,答主語言捉急,心裡明白,但是不會表達,老外的party就是窮聊,感覺這群人笑點低,明明不好笑的事情,別人笑了你還得附和著; 3) 感覺老外科研很愜意,中國人在國外絕對是工作最努力,最有想法的一批,但是由於語言等方面,往往不能有效交流以及利用相關資源; 4) 有永久合同一說,但是能不能拿到永久合同,並不是看你乾的好不好,而是論資排輩; 5) 說沒有歧視,但是歧視是存在的,部門的關鍵頭頭肯定是德國人; 6) 傳統的德國人對德意志文化很有自豪感,有的人懂英語,但是跟你交流懶的用英語; 7) 總體上德國人生活很枯燥,酒吧聊天,開個碰碰車就高興的了不得,你跟他們說擼串,網吧開黑,他們難以想像; 8) 課題組女生最受歡迎,拜託工程師辦個事,女生的事情優先處理,其次德國人,再次其他歐洲人,最後中國人; 9) 最大的感受就是孤獨,雖然周圍有中國人但是旅遊聚餐等並不能帶來什麼滿足,自己可以學著自主規劃時間,健身,讀書,或者學習一門技能; 10) 最終要回國,不管怎麼樣,這裡只是旅程的一部分,自己只不過是個過客; 11) 德國企業與研究機構有很好的協作,企業對新技術研發等非常感興趣,並且願意提供設備,資金支持,這點是國內需要學習的。不要老想著買買買國外的,或者花小錢辦大事; 12) 老外對中國的發展程度還是缺乏了解,答主被提問過,吃不吃狗肉,是不是剩很多飯,污染嚴不嚴重,言論管不管制,中國人收入,經濟是不是快崩潰等等…你客觀的描述了,他們還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別人的祖上給他們留下了足夠再揮霍幾十年的本錢…當我們奮起直追的時候,他們還沉迷在過去或者新聞報道里...期待有一天,不是中國人大規模的來國外讀博,也不是像今天一樣,國內與國外的合作大部分是一種不平等的關係

幹了這碗雞湯,來世還在種花家。


來這邊做博士剛一年,在某研究所,碩士在國內,科學院某研究所。

首先在這邊的生活質量還是要比國內高的,在只有補助或者獎學金為收入的情況下,生活要比國內好很多。

上面也提到節奏慢,確實,晚上五點大家就都回家了,國內的時候吃完晚飯得回來加班到10點。但是這個也分怎麼看了,這樣自己的時間就更多了,可以做很多其他喜歡的事情。我們所之前說晚上晚於7點和周末不許加班,但加班也沒人管,所以就看自己想不想做了。

另外這邊科研對安全的關注簡直到了神經質的程度,國內的時候,但凡牽扯點合成的實驗室屋裡面都一股溶劑味,到處髒兮兮的。這邊實驗室超整潔,然後如果有溶劑泄露,屋裡有味什麼的,估計實驗室就不讓進了,如果發生多次估計實驗可能都不讓你做了。國內的時候大家進實驗室都要戴手套,這邊是不允許一直戴手套,因為手套不敢進的話,碰到一些可以不戴手套觸摸的東西,會污染掉。

在國內的課題組跟在這邊其實一年經費差不了多少,感覺國內還稍微多點,但是覺得國內用的很多東西都是湊活著能用就行了。舉個例子,國內的時候用旋蒸都是開了泵,用止血鉗一夾一松的控制抽真空的,這邊是有個真空度多少的時候,不同溶劑的沸點為40度,然後調整真空度,安全又好用。

另外國內的話感覺大家專門交流的機會少吧,都是大家閑聊的時候聊起來,這邊每天都是固定時間喝咖啡休息,有的人就會交流實驗進展,有的組是沒周固定時間來專門交流一下。國內有些課題組組會很頻繁,但基本都是給老闆講的吧。

至於樓上講的找對象。。。國內在周圍也找不到阿。。。

自己感覺在這邊讀博還是挺爽的,幾年時間能逛逛歐洲,接觸點新鮮事。


在德國讀博,有個全職的博士位置,錢方面綽綽有餘。

我的導師自己很勤奮,早八點到晚六點都在學校,晚上回家之後還可以用郵件聯繫他。對博士生帶得頗為用心,交流很多,以鼓勵為主,工作上也很尊重我們。

上下班時間比較自由,沒人管,也不用打卡。最極端同事是中午十一二點上班,工作到晚上九十點。一切靠自己自我管理。有前輩(德國土著)每天下午四點準時下班,五年之後沒法畢業,只能去找別的出路。

唯一的缺點是,在工科學校教學任務繁重。對於非數學專業的基礎課,教授只負責上課,組織、出習題、練習課到考試都是由助教負責。我們通常是三個人負責七八百人的高數課,教學任務花費的時間大大超過合同規定。


剛來一個月,感覺日子熱別難熬。首先生活上,中午可以吃食堂,晚上周末只能自己做,稍微回去晚一點就折騰到九點了,吃飽了只能待在房間里,稍作點簡單的運動。結果一個月胖了10斤,就這樣輕鬆打破了我五年的體重記錄。不懂語言,一到晚上就無比的思念親人朋友,一個多月還沒擺脫做夢夢到家人朋友。如果說這些是可以慢慢克服或者習慣的,那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我來的目的是做科研,老闆根本不會管你,上下班時間自由,靠的全是自覺。對於在國內習慣了老師跟著指導,在這連課題都沒有,看了一個月文獻也沒有頭緒,想找老師討論,還得先郵件預約。組裡就我一個中國人,在單獨的辦公室,平時和大家交流很少,組會也基本不發表言論。這種狀態下,每天內心都在煎熬,才一個月就感覺待不下去了,什麼海外經歷都不想要了,才來就開始回國倒計時了。感覺這樣的日子好沒盼頭,表面看著沒有壓力,可作為有目的來的中國人,這麼鬆散的氛圍只能讓內心更加焦慮。看別的中國人都過得挺順利滿足的,可能大部分的原因在自己身上。只希望能早點跨過這個坎。


標籤:東德,工科生,研究所在讀博士,沒有實驗室實驗

在德國做科研工作是很愜意的:

首先,工作時間自由,個人時間充足,如果自制力強會過得很輕鬆。在搞科研的同時個人興趣愛好甚至家庭都能很好的兼顧。當然也可能是我比較水,只以順利畢業為目標哈哈哈。我基本上是9點半上班,5點下班。算得上是標準的工作時間,大部分德國學生也是這樣。也有很大一群人是4點下班,特別是在冬天,4點差不多就天黑。所以在冬天我也是天一黑就要回家的人,我怕天黑被人抓到小樹林***哈哈。一般周一或周二都會有各種組會,部門會,基本都是領導們做總結,下面的人聽懂了就說兩句,沒聽懂就打瞌睡。要去融入他們,呵,他們全講德語,老子也聽不懂。。。所以有時候想想真是委屈啊,有些問題也許我能想到更好的解決辦法,然而我連問題都聽不懂。最後習慣了這種生活也就無所謂了,反正搞好自己的工作,定期跟老闆交流彙報,盡量發表足夠畢業的文章,然後走人。大家不要跟我學啊,我是沒打算以後繼續搞科研的。周5大家都會走得很早,很大一部分中午吃完飯就回家了,我是怎麼發現的,下午3點去看樓下停車場還留下的汽車和自行車就知道了。中國學生算是比較努力的了,德國學生真正工作時間不多,但效率挺高,就像第一個回答里描述的典型的一天,只比那個稍微好一點點。在科研上真正廢寢忘食的是Doctor和professor們,科研是他們的工作,文章是他們的命根子,我經常會收到導師半夜回復給我的郵件。有時候我會關心一下他,他說晚上睡不著。。。

其次,對於研究,這個得看導師。有的導師有成熟的項目,你只需要跟著做,按部就班的完成實驗,文章,畢業是沒有問題的。導師在研究生活中非常非常非常重要,比如我的導師就會很耐心的指導我,無論實驗還是寫文章。我也認識的有導師不太關心學生的,基本就是跟他談研究,他一直挑刺然而並不給你指出方向,一切都得自己來搞定,從實驗設計到實施到發表文章。無疑這種學生是最蛋疼的,所以就需要良好的規劃和自制力,因為沒人管你啊。在這方面可以多向同事或前輩請教,多聊點總會有自己的想法的。對於中國人來說,很多來讀博士的都很聰明,並且不太喜歡請教別人,所以做研究會累點,但是也會很有成就感。對於像我這種笨蛋來說,不知道的還是問吧,不管問題有多麼低級,德國人都會特別友好的回答你。至於會不會背後嘲笑,那有什麼關係,能問問題,能做實驗,能畢業已經很優秀了,有些德國人相當的有個性,讀了幾年沒有一篇文章,想著想著就換個方向換個導師,有的還直接退學去工作。德國是個自由度很高的國家,對個人的容忍度也很高,沒有什麼說的,Just do what you want to do. 還有不要怕被他們嘲笑,他們並不會關心你鬧的笑話,而且就算嘲笑怕是你也不會知道。

然後,對於語言。德語要學,特別是東德,這邊基本不講英語,如果你們部門只有你一個外國人,那麼領導在說重要消息時給你特別翻譯一下的話那真的是一個好人。不過個人覺得不用學太高水平,生活用就行了。英語的話,德國人是有口音的,他們的英語有時候英語母語國家的人都聽不懂,當然西德會比東德好很多,全民英語。不過要想在這提高英語水平確實不容易,建議多認識英語母語國家的或者講得很好的德國人。就個人而言,我更傾向於學好英語,畢竟德語只有德國,奧地利和其它國家一些德語區才用,英語卻是世界通用。當然如果能力足夠,語言天賦不錯,能學就多學點,我有認識的朋友來了兩年,德語已經C1了。雖然口語沒有很好,但至少不會收到一些信還得去全篇手打翻譯。另外頂上面某樓說的,學術牛人並不是真的牛得難以望其項背,只是在學術小圈子研究深入自然會有所建樹,你努力了也可以做到。而且有些教授的英語也沒有很好,我就看到很多教授隨時開著翻譯網站。當然對於搞學術的來說,語言很必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有自己的idea,有innovative ability, 有execution更為重要。

最後,就是生活。我是很享受學生生活的,做著自己不排斥的事情,接觸著單純卻不簡單的人和事,靜下心可以認真的思考人生和未來,也不會為錢為名為利所束縛,這才是生活吧。所以在博士期間一定要做好未來的打算,有些技能該提前培養的要去學習,生活中的興趣愛好要積極去培養,畢竟博士畢業都是30歲左右的人了。當然不建議去跟已經萬家立業有車有房的同學去比較,沒有可比性,大家選擇了不同的生活。你羨慕他什麼都有,但他也是摸爬滾打得來的。他羨慕你生活輕鬆學歷高,但他不知道你為了寫文章熬夜摳頭。都不容易,但努力了都能擁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我認識的博士同學們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而且是很健康的興趣愛好,不是在國內動不動就去KTV,燒烤。在這裡很多人會加強身體鍛煉,跑步,健身房,極限運動等等。德國的生活有些寂寞,有些安靜,當然這個不是這個貼子的重點所在了。騷年們,心態很重要,你們可是祖國的花朵啊!加油吧!


推薦閱讀:

《德語課》:堤壩上的風
I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聖誕集市的那些事
如果納粹不宣揚種族主義,能達到歷史程度的凝聚力嗎?分別在排猶,擴張和戰鬥力方面。

TAG:德國 | 科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