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雷軍是如何成事的?

非常懂技術 善於管理 組織 協調 有經驗 有資源 有積累 有理想 目標 且執著於夢想


我就問你羅永浩口才好不好,話說你這問題真不是來間接諷刺老羅的么


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敵人少少的。


長相不好,口才差勁,這和成功有什麼關係??

信心和韌性 從來都排第一位


青璽:能量角度談企業家—雷軍】

很有頭腦,非常有才幹,能力強,思維獨特,早年吃了不少苦,發揮空間非常大,但現實的行動比不上應該有的想法,真正操作起來有些吃力,很會指揮,手下的一批人比較有耐心技術方面很精,但有幾個不服的人,並且做事偷懶,雷軍也在忍耐他們,雷有在意,但覺得成不了什麼事,不過會有膽大的人在背後搞小動作。

前期積累了不少經驗和想法,但現在發展起來自身有些局限,當所有的想法撞在一起一般會選擇比較安全的方式,所以雷現在還在壓著自己,很懂得收放,早年被潰敗的很厲害,精神壓力很大,抑鬱過,現在重新投入了熱情,但往前拼的心從沒停過,現在是屬於逆風向前,應該是被排擠了,未來應該會脫離小米,會被百度挖去做研發,不會那麼快對外表示。

小米的前景不看好,本著做技術的,但太單一,市場更新快競爭大,格局小了,雖然能在中國手機市場佔得一席之地,但總歸是實力做不到全面發展,而且不懂得變通,以為做到極致就好了,雖然做到極致很好,但這個極致單一,用的材料廉價,顯得各方面跟不上核心系統,顯得急於求成,為發燒而生,果然燒的很快。

雷軍跳槽雖然是很被動的行為,但這想法會一點點滋生起來變。

當真正有大空間發揮自己的時候,雷反而顯得沒勁了,施展不了,會迷茫,隨著時間發展那時候的雷軍擁有的更多是經驗,想法思路會被新人們所取代,會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

更多分析移步微博:青璽_ (注意下劃線)


照你這邏輯,老羅口才這麼好,肯定能暴打小米,衝出亞洲,超越蘋果,走入世界五百強唄。。。你可以看看《國王的演講》,裡面的國王一演講就結巴,但天生就是國王。所以成事的因素很多,未必就和口才有多大關係,雷軍背後有什麼助力也未可知。


與雷總一起吃過飯,湖北人,普通話帶點仙桃口音,當時還有李學凌,曹津,林軍,趙斌。

雷總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好為人師。整個飯局下來,基本上都是他在說,當然當時也就他官最大。沒什麼特別的,也就那麼些話,講講自己的經歷,談談自己的反思,說說公司的發展,然後吹吹牛,忽悠忽悠我們這些剛畢業不久的屌絲。

沒有貶低的意思,當時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

能不能說不重要,說了些什麼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成功了。

補充一句,當時正值唐駿被曝出學歷造假,網上鬧得沸沸揚揚,飯桌上也聊起這個事情,大佬們都是一笑置之,說這樣的人多得很,就唐駿運氣不好被爆出來了。

現在拿來回答這個問題也是應景,唐駿口才好吧?現在呢,還有誰記得?還有誰見過?


眼光好!

主要是看人准,像黎萬強這個,能做能寫的人,跟著他離開金山,搞小米。

在我淺薄的見識里,一個人自己牛上天的少之又少,圍繞在他周圍的能人異士才是成事之本。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偏偏去做手機,放幾張雷總劇照大家感受一下!


讀讀當事人雷軍2016年4月23日在中國企業傢俱樂部綠公司年會上的主題演講實錄,再結合其他答案,你就懂了。

大家早晨好,感謝劉總(劉永好)剛才的介紹。的確劉總剛才把我們小米6年的創業歷程給總結了一下。其實前幾天國務院辦公廳專門發了一個文件談這個問題,我特別感慨,昨天晚上我還專門把文件的幾句話抄下來,念給大家聽一下。這個文件要求「以空氣凈化器、電飯煲、智能手機等消費者普遍關注的消費者為重點,開展改善消費品供應專項行動,組織實施消費品質量提升工程,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其實就這個問題國務院發文還是第一次,我看到這個報道以後,我自己特別特別的感慨。再聯想到3個月初總理把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這就更讓我感慨了。這說明了國貨這個問題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按網上的說法,國貨的問題絕對驚動了黨中央。

那是一個什麼問題呢?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中國是一個製造大國,世界上的大部分工業品都是我們中國製造的,中國這些年的經濟發展速度很快,經濟總量在全球也排在第二位,但是我們不是一個製造的強國,我們也不是一個經濟非常非常強大的國家,主要的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呢?就是我們生產的大量價格便宜但是質量不怎麼好的東西。背後的原因是中國的經濟在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前面20多年都是稀缺經濟,只要咱們能生產出來,這個東西就能賣得出去。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是沒有人改善設計、改善質量的。隨著最近的五到十年,中國的經濟開始轉型,從稀缺經濟轉成了過剩經濟,大量的商品積壓,賣不動的時候,大家才會一步一步發現這個問題。當我們剛剛開始轉型到過剩經濟的時候,它是一個什麼特徵呢?大家會發現市場特別活躍,我們生產了大量的東西,開始銷售有壓力的時候就打廣告,市場就特別的活躍,建銷售渠道。當把這兩個全部完善,競爭到白熱化還是賣不動的時候,大家才開始面對今天的問題。

其實今天這個問題,是我6年前創辦小米的時候,我在深刻思考的問題。為什麼我們中國人自己看不起自己的東西?為什麼我們做不出來能讓我們中國人自己滿意的產品?其實這個問題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簡單。我相信中國的企業家都非常的聰明,而且他們也有工匠精神,他們真心也想把產品做好,這一點我毫不懷疑。

為什麼擺在我們面前的這些產品不夠好呢?沒有道理啊。中國有很強的製造能力,中國有很多人才,也很勤勞,那問題出在什麼地方?這是我六年前創辦小米的時候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我在想我能不能找到這個答案,而且我能不能改變這個現狀。其實要做到這件事情也不容易,我待會兒再講它的難點在什麼地方。我仔細研究完以後,我覺得真正的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呢?真正的問題出在效率上。

在講效率的時候,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對消費了解,在消費里有一個詞叫定倍率,就是定價的倍數,大家聽過定倍率這個詞嗎?定倍率這個詞可能還真不能跟消費者講,什麼叫定倍率呢?一部手機生產成本一千塊錢,賣3000塊,叫3倍定倍率。大家買到的商品都是按定倍率來計算。比如說一雙鞋子定倍率基本上是5到10倍,一件襯衣的定倍率基本上是10到15倍,也就是說你做非常非常好的襯衣,其實成本大概是110到120,已經好得不行的襯衣,大概市場上賣個1500塊錢,這叫定倍率。在定倍率的理論下,為什麼定倍率會越來越高呢?非常簡單,因為所有的商學院都希望企業怎麼經營得好呢?就是毛利率越高越好。毛利率越高越好,就意味著定倍率越高越好,所以大家會在商店裡看到,我們商店裡賣的什麼東西都貴得一塌糊塗。在這一點上,跟在美國的改善非常不一樣,所以我們買的大部分商品定倍率都很高。但裡面真實的問題是什麼呢?是我們整個工業界的流通效率非常慢,也就是說一個商品從生產製造一直賣到消費者手上環節過多,而且每個環節的成本都很高,這樣就會導致消費者看到的每個商品都巨貴無比。但是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是有限的,怎麼能夠把這個商品賣給他們呢?最終的零售價還不能超過用戶的承受力,怎麼做呢?我們又需要這麼高的定倍率,怎麼做呢?就偷工減料、粗製濫造。最便宜襯衣的成本只需要15塊人民幣。正常好品質的襯衣110、120,便宜的襯衣15塊錢就搞定了,在市場上賣個3、5百塊錢,也是十倍、二十倍的定倍率。我們今天去商店看一下,任何一個襯衣,最便宜的也得3、5百,稍微好一點的一千多。就是這個問題,用戶只能買得起3、5百,可是我們的生產成本需要一百多,怎麼辦呢?我們就粗製濫造,襯衣怎麼粗製濫造呢?比如一般的襯衣,咱們穿衣服的時候,要有一定的袖長、一定的衣服長度,但是我們成本只有15塊,怎麼干呢?我們就把袖子做短一點,把襯衣的下擺做短一點,其實也能穿,就是穿起來不舒服。比如說你坐地鐵的時候,手一伸衣服就帶出來了。大家別笑,我們國內生產的大部分襯衣一拉地鐵的扶桿,襯衣有很大概率會掉出來。這個問題我真的研究過,因為我投了凡客,我們請了日本的很多設計師給我們講解,我們把我們做的最好的襯衣拿給人家看,人家提了幾百條意見,就是你的用戶坐不了地鐵,這樣的襯衣坐地鐵衣服肯定會掉出來。

這個問題極致的體驗,給我刺激最大的一件事情是什麼呢?5、6年前我和金山的一群高管去美國出差,金山的CEO在美國工作學習了十多年,一下飛機他就組了輛車,去了COSTCO,我以為他帶著任務去,要採購什麼東西。等他回來跟大家一說,他說他回國的這十幾年,家裡用的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從COSTCO買的,一箱一箱買,然後空運回來。我在想太誇張了吧,什麼東西在中國買不到,要去美國的COSTCO買,不是開玩笑嗎?結果他一講,我是沒當回事,我們的很多高管說我們去看一看,第二天他們租了輛車全部去了COSTCO。回來晚上他們跟我談他們的採購,我說你們都買了什麼,去了這麼多人。他們說我們每個人都大包小包買了兩箱子東西,說最後一個環節箱子不夠,要買箱子。我說你們買了什麼箱子?他說這樣,我考你一個問題,我們所有人都買了兩個新秀麗的箱子,一個是國際旅行的超大號的箱子,一個是國內旅行的大號箱子。我說新秀麗我買了5、6個,我家裡全是新秀麗的箱子,在北京兩個箱子大概加起來9千多塊錢,我說你們多少錢?他說你猜猜,我說頂多4、5千。他說這兩個箱子加起來合人民幣900塊錢。這是在美國,美國我們想一想所有成本都應該比我們高吧,可是實際結果他們賣的東西,居然有的東西是我們十分之一的價錢,這個真的給我震動了,我真的震暈了。接著第三天我也去了COSTCO,我一個東西沒買。我去COSTCO一看,COSTCO真厲害,厲害在什麼地方呢?我為什麼在COSTCO轉了15分鐘就明白了,因為跟我16、17年前辦卓越的思路是一樣的,它的東西質量非常好,價格非常便宜,而且地段在美國是商業中心的附近,跟沃爾瑪還不一樣,面積大概只有沃爾瑪的四分之一。我逛完以後,我大體明白它的商業模式,我後來又做了深入的研究以後,我覺得COSTCO真的很厲害。COSTCO的模式是什麼樣的呢?第一,他的老闆說COSTCO賣的所有東西都是我自己用過的,我覺得好才採購進來賣給我的用戶,我所有的東西都用過,每一個商品主要服務於美國的中產階級,他說我希望美國的中產階級這5000萬人口袋裡一半的錢花在COSTCO,要把他們變成粉絲,只在COSTCO買東西。我賣的每一個東西都要是我自己用過的,你在商店裡看到10個商品,一定有一個驚喜。你看到10個東西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能讓你覺得驚奇,這是他在選品上下的功夫。更重要的是COSTCO只有4500個SKU,整個商店裡琳琅滿目,其實只有4500種,品類非常少,每一個品類比如電視兩個牌子、冰箱兩個牌子,電飯煲兩個牌子,品類很少,基本上是中產階級用的。質量很好,因為它的SKU少了以後,它的銷量巨大無比,跟廠家拿特價,平均加價率不是加多少倍,加價率只有6%和7%。還有一句話很深地打動了我,說在我們商店裡賣的任何商品,包括餐巾紙,包括口香糖,任何都只加了1%,最高不超過14%。在商店裡的口香糖會加幾倍的價錢,最多只賺14%。如果我們的定價要超過14%,需要董事會批評。但是我們創辦20多年裡,董事會從來沒有批准過任何一個商品的毛利率會超過14%,綜合毛利率只有6.5%。

我可能還得跟大家講一講,因為大家可能對零售業消費不是太了解,零售業里還有一個非常牛的公司叫沃爾瑪,全世界零售之王,沃爾瑪65年前創辦,在65年前美國也在經歷我們中國今天同樣的困難和問題,就是商品過剩,物價飛漲。在那個時代的美國的零售業沒有45%的毛利是活不下去的。什麼叫45%的毛利呢?這個東西55塊錢的進價一定賣100塊錢才能活下去。因為有店面工資、員工工資、倉儲成本、物流成本,要佔45%。開一個雜貨店,第一個提出來我能不能只賺一半,賺22.5%,還要能夠活得下去?他有這麼一個想法以後,因為他就天天評價,說我的東西別人要賺45塊,我只要賺22.5元,而且我還能賺到錢。老灑姆在初期的創新是什麼?零售業的鐵律是位置、位置還是位置,就是地段好,銷售就好。他說我能不能把東西賣便宜一點,把它開在城鄉結合部,開在郊區?這是他的第一個創新。

第二個創新是什麼呢?我能不能不蓋新的商店,直接倉庫改建?

就這兩招省了一大部分費用,把毛利率降了22.5%。其實沃爾瑪就是這一招用了二十幾年,成為了世界第一,大概凈利率2%、3%,幾十年的毛利率都是22%到23%,凈利率是2%、3%。這是沃爾瑪進行的革命。

沃爾瑪要掙22.5%,花20%的成本,賺2%到3%點。COSTCO是6.5%的毛利率,而且地段還在商業中心附近,這是何等的挑戰性?這個人提出來以後,他用了20多年做到了。

未完待續,字數限制了。請點鏈接。

http://bbs.xiaomi.cn/t-12862602


娛樂界有鄧超,科技界有小米。都是行業的逗比,當然也很火。


小米最新一輪融資額,憑藉450億美元的估值,小米順利晉陞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還有一個是2015年發布的小米5與騰訊展開合作。現在的小米可以說是風生水起,小米發布新手機上媒體都不覺得是廣告,而是新聞了。


從雷軍小米的成功,讓我們復盤分析一下他是怎麼成功的?


雷軍1992年就加入了金山軟體公司。自1998年雷軍開始擔任公司日常CEO,在歷時8年、歷經了5次上市過程後,終於在2007年金山軟體在香港上市。

與百度,騰訊,阿里相比,金山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到2014年12月30日為止,市值也才178億港元。從這方面來講,雷軍是個Loser。其在互聯網的排名在搜狐張朝陽與網易丁磊之後,算是二三線了。

於是在金山軟體上市後兩個月,雷軍卸任CEO,去做了天使投資人。截至2014年5月,雷軍共投資過30多家公司,其中不少公司都在各自領域有所建樹,如拉卡拉、凡客誠品、UCweb、多玩、樂淘等。

通過天使投資,因為要跟一些公司的高層接觸,雷軍建成了一張很好的人脈網。為他小米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前金山詞霸總經理黎萬強,擅長於用戶界面和人機交互;


前微軟中國工程院開發總監黃江吉,擅長於軟體工程;


前摩托羅拉研發中心高級總監周光平,擅長於硬體設計;


前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劉德,擅長於工業設計;


前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林斌,擅長於管理運營。


這是小米團隊最初的管理層,可以說雷軍搭建了一個融合谷歌、微軟、摩托羅拉和金山的專業團隊。

2010年4月,小米科技公司成立,開發基於安卓的MIUI系統。這是雷軍小米的最初目的,他認為未來移動互聯網是趨勢,PC端有Windows,移動端還沒有一款適合中國人成型的操作系統。

在創業努力一年後,小米工作成果不顯著。於是2011年的夏天雷軍小米團體改變了策略,做自己的手機,通過自己的手機附帶MIUI系統來促進發展。

在這裡我要說下當時中國手機市場的背景:當時國內的手機現狀兩極分化:一是高價格高性能,如蘋果、三星;二是低價格低性能,如酷派等國產安卓機以及眾多山寨機。

雷軍小米想控制這中間的空白地帶,以低價格高性能好服務的姿態進入。手機定位是發燒友手機,堅持做頂級配置並強調性價比;手機銷售不走線下,在網上銷售;在商業模式上,不以手機盈利,推廣MIUI系統,借鑒互聯網的商業模式,以品牌和口碑積累人群,把手機變成渠道。

火了,小米的銷售收入從2011年的5.5億元增至2012年126.5億元。微博、新聞、視頻都是小米資訊刷屏。360的CEO周鴻禕看不下去了,聽說雷軍想做雷布斯,周鴻禕要跟他約戰。雖然最後這事不了了之,實際我們可以看出雷軍在互聯網的地位不高。也有很多的專家網友唱衰小米,OEM(代加工)公司沒有專利,沒有前途。

眾多競爭者眼紅了,它們也或多或少地學習小米模式。聯想、華為、魅族、酷派、中興、vivo等有雄厚實力的手機廠商紛紛進軍中低端手機領域。

在市場競爭激烈,小米缺乏核心競爭力,專利少;供應鏈不穩地;飢餓營銷被冠上了「期貨」的稱號;質量問題頻發、售後廣遭詬病的情況下,雷軍再次改變了策略。


我總結為以下幾點:


1、打造粉絲營銷,不做一鎚子買賣,賣完手機還可以買其他附加產品。


2、進軍國際市場,自2013年起,小米正式揮師海外:這一年,小米登陸香港和台灣市場;2014年,又繼續進軍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印尼等國家;墨西哥、俄羅斯、泰國、土耳其和越南等也在計劃之中。

3、打造智能生態圈,2013年4月,小米盒子發布、2013年9月,小米電視1問世、2014年5月,小米平板推出、2014年4月,小米路由器上市、以及可穿戴設備和空氣凈化器的發布。小米從一個手機公司轉化成一個智能家居的公司。

雷軍將各種人才招至麾下(谷歌虎哥、新浪陳彤),通過與各大互聯網大佬合作(騰訊QQ空間,阿里商城,京東商城,與百度合作等等),參與互聯網各種活動(互聯網大會,冰桶挑戰,總理約見,與董明珠的賭注等等)。雷軍坐上了互聯網大佬的第四把交椅,小米實現了「軟體+硬體+互聯網服務」的智能家居閉環。

這就是雷軍的「七字訣」:專註、極致、口碑、快!


分析得頭頭是道的諸位答主們,俺想請問你們和雷軍很熟嗎?


要你對著幾千人講可能都結巴了。中肯來講他的口才算不錯了,不然怎麼說服那麼多業內牛人加盟。


不知道是從哪裡看出來雷軍口才差,是不是因為人家普通話說得不好就說人家口才差。

《現代漢語詞典》上的解釋為:說話的才能。有口才的人說話具有「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等特徵。

我覺得雷軍那是普通話不標準,口才好著呢。而對於公孫永浩,他挺多是言之有情。


挺好奇你的邏輯,口才等於能力?那全球富豪榜該被說相聲壟斷了


他是發布會口才差,但是談業務的口才超強


說雷軍口才差的都歇歇吧。

他應變能力、表達能力已經是金字塔尖了。幽默感也有,經常抖機靈。就是口音略重。

如果馬雲的口才是萬無一失,雷軍就是萬有一二失而已。

那場著名的賭局裡,四個企業家都很厲害,那種鎮定、機智、清晰、舉重若輕舉輕若重,令人佩服,果真都是人中龍鳳。

一些人看了賭局視頻就說雷軍口才差,輸了;如果換這些批評家上陣,只會被強勢的董明珠徹底碾壓,毫無回擊之力。

董明珠也有口才,氣勢自不必說,是個狠角色。但是她也有一種頑固氣,在那樣的場合過於強勢肯定是減分的,而她意識不到,缺乏這個敏感度。因為她身居高位,狂得已經找不著北了。

和董明珠這樣一個眼裡看不到別人、心裡只有完美的自己、不顧場合愛說滿話愛給人難堪的人同台暗戰,太難了!而雷軍不黃庄,笑容姿態聲調語氣都很得體,乾貨數據也有,妙語玩笑也有一一除了馬雲,想不到誰還能比雷軍辦的更好!

還有,雷軍難道不是成功企業家裡顏值最高的嗎?

陳歐粉退下。他還不夠成功。

@雷軍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