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 iOS 設備上的中文字體效果比 Android 設備漂亮?

安卓的字體感覺很逗比的樣子


原因主要有三, @王成 已經談到了一些,基本上贊同,單開一個答案談談我的看法。

1. 屏幕(Display Panel) iPhone 更勝。從 iPhone 4s 之後,蘋果的屏幕一直都在穩中有升,一致的延續性不錯。而 Android 設備的屏幕則參差不齊,難免給人 Android 顯示效果不好的印象,不只是字體。用 2013 年之後的 Android 大廠旗艦來比較的話,屏幕這一項就可以忽略不計了。對於 Android 目前的字體渲染技術來說,要想字體顯示效果好,屏幕的像素密度要高,黑度夠黑,對比度夠高。這些中低端機型可能都會欠缺一些,所以整體上 Android 難以抗衡 iOS 設備。

2. 字體(Typeface)iOS 7 小勝。iOS 7 默認的中文字體是「華文黑體」,Android KitKat 默認的中文字體是「Droid Sans Fallback」。我個人覺得這兩款字體都不怎麼樣,各有缺點。(關於這兩款字體,知乎之前有過很多討論,回頭有時間找一下鏈接補上,我就不贅述了。)

  • 中文字體都不出彩。「Droid Sans Fallback」是 Android 早期跟 Droid Sans 一起推出的 CJK 字體,包含簡體中文、繁體中文、韓文和日文。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採用拼接技術,導致間架結構非常鬆散,為眾人所詬病。不過從設計上來說,看起來還是不錯的。也由此衍生了「文泉驛微米黑」這樣廣為流行的現代中文字體。
  • 中西文搭配都比較差,Android 更差。「Droid Sans Fallback」本是設計用來跟 Droid Sans 混排的,不過 Android 4.0 之後西文字體升級為 Roboto,但是中文字體並沒有變化,所以跟 Roboto 這樣纖細的西文字體混排的時候還是有違和感。而且中文逗號讓人無法直視。
  • 字重 Android 完敗。這是 Android 目前中文字體排版的一個硬傷,「Droid Sans Fallback」只有一個字重,加粗等效果都是軟體做成的,所以肯定會顯得粗糙。就此一點,用戶觀感上差別非常大。

3. 字體渲染(Font rendering) iOS 7 勝。Android KitKat 目前使用 FreeType 2 的 2.4.12 版本,並沒有其他的優化,在排版和渲染上也極為簡單。雖然看不到 iOS 7 字體渲染的源代碼,不過根據 Core Text 新引擎的介面也能夠看出 iOS 7 依然在字體渲染領域相對於開源社區繼續保持領先。雖然 iOS 也使用了 FreeType 2,這是區別於 Mac OS X 的,不過 iOS 7 一定不是像 Android KitKat 一樣使用默認配置無優化的。而且從個人使用 iOS 遇到字體渲染的 bug 看,iOS 6/7 應該是成塊渲染的,這一點也區別於 Android。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優秀的中文字體太少了。

至於 Android KitKat 加入了來自 Adobe 的 CFF 引擎技術,不過對於「Droid Sans Fallback」這款 TTF 的中文字體還是不會受這個新引擎的影響。而且經過測試,這個 CFF 引擎旨在提高尤其是 CJK 這樣的複雜筆畫字體,在低解析度下的顯示效果。高解析度的話,影響比較小,不過還是感謝 Google 願意為開源社區做出這樣的貢獻。

參考:

Adobe contributes font rasterizer technology to FreeType ? Typblography

http://google-opensource.blogspot.com/2013/05/got-cff.html


這當然不是「XX 果粉的心理作用」,默認情況下 Android 的中文字體的效果就是不如 iOS 好。

字體本身方面,iOS 默認的中文字體華文黑體在品質差強人意,Android 的默認中文字體 Droid Sans Fallback(其衍生版為文泉驛微米黑)則比較粗糙。

Droid Sans Fallback 採用了拼接技術,在包含五萬多字元的同時體積只有不到 5MB——這對於一款移動設備的界面字體來說,確實是首要的需求,但是這樣的副作用就是字的細節欠缺,間架結構奇怪等各種問題。而且,這款字體本身筆畫比較粗且只有一個字重,仿粗體不夠犀利,對比也不夠明顯,效果相當糟糕。而華文黑體是專業的印刷字體出身,沒有拼接字體的毛病,而且有多重字重,效果自然好於前者。

設計風格上, Droid Sans Fallback 中宮比較擴張,無喇叭口,顯得現代、簡潔,但是在高像素密度的屏幕下也會顯得比較呆、軟、圓,不夠大氣;而且它的標點部分也是相當差勁——這樣的結果也許就是提問者所說的「逗逼」吧。而華文黑體屬於印刷字體,中宮收縮,喇叭口很明顯,在高像素密度的屏幕下,更耐看一些,不過有的人也會覺得它比較老氣。

渲染技術方面,iOS 應該是繼承了 OS X 的優良傳統;相比比之下 Android 在 4.4 以前,柵格化引擎確實不夠出色,(尤其是小字型大小)筆畫的位置常常被扭曲——當然,在顯示 Droid Sans Fallback 字體的情況下,這些問題都不明顯;4.4 採用了更先進的引擎,已經改善了很多,我認為如果用華文黑體甚至冬青黑體等替換默認中文字體之後,在 300PPI 以上的屏幕之下,效果已經非常令人滿意了。

參考:

  • 各大主流的移動或者桌面操作系統的默認中英文字體都是什麼?各有什麼優缺點(就主觀而言)?

  • 這幾款中文黑體類字體(Droid Sans、Hiragino Sans GB、Vera Sans YuanTi、微軟雅黑、方正蘭亭刊黑、Adobe 繁黑體 Std)的設計如何?

  • Android 4.4 字體渲染的變化 - 王成的專欄 - 知乎專欄——注意這篇文章里的截圖用的是第一代 Nexus 7(TVDPI)


一個很重要原因,Android平台涵蓋了從160ppi到440ppi的大部分屏幕密度,所以字體設計就必須兼顧低解析度的清晰和高解析度的優美,這個要求比iOS上只適配幾種設備的顯示效果要困難的多,拉丁文字結構簡單開發難度還不算大,東亞的CJK字符集和西亞的阿拉伯文字就複雜得多,所以Android首先選擇的是照顧不同屏幕密度的清晰度要求,畢竟大部分用戶對字體美觀度還是不太敏感的。

當然,不可否認,apple在工業設計排版上功力深厚,iOS上字體渲染引擎非常優秀的,希望Android平台能儘快趕上來。從4.0開發的Robo字體到4.4的字體引擎優化,很高興Android已經做出了努力。


蘋果字體漂亮是公認的,安卓丑那要看發行版,因為各家有的自己改過。以安卓原生包+親兒子而言,英文字體也是一樣優秀級別的,無論當年的droid家族還是現在的roboto家族。中文字體而言,蘋果買的那個黑體是帶喇叭口的,給人感覺更加精緻,而安卓自己做的這個是不帶喇叭口的,相對更加嚴謹平實,丑說不上,不夠美這個就見仁見智了。

另外還一個重要因素,蘋果買的黑體有很多字重,而安卓的自帶中文用的部件技術,部件拼接所以很多字並沒有經過仔細的微調,而且字重貌似只有 light,普通兩種?字重少就意味著粗體什麼的是運算出來的,效果自然不如手動 tuning 過的蘋果華文黑體。

你拿國產安卓那些改過字體的比就不公平了啊。


因為喬幫主對字體非常有執念,看過喬布斯傳的人應該知道吧


按照你的邏輯,蘋果設備的字體纖細圓滑,還有種蛋疼的感覺呢。

我覺得你有這樣的看法原因之一是你看慣了安卓山寨機或一些低端屏幕上的字體顯示效果,或者是見慣了一定要用華康少女體的偏執狂們所用的安卓機器。喊冤一句,安卓4.3之後的自帶字體在高解析度屏幕下的顯示效果其實相當舒服了。

心理作用也是原因之一,有人每天都高呼鳳凰傳奇的鄉鎮感十足,可讓他好好評價又支支吾吾說不出所以然。


每個人喜好不同自然可以理解,別生出優越感來。


這個蘋果系統的架構有很大關係,他們把圖像渲染的級別放在首位,渲染效果比Android好很多,自然看著更舒服~


喬布斯在大學退學之後,旁聽過一門書法課,那門課上他對書法和設計字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於以後MAC系統的字體設計奠定了基礎,因為他對於這方面的要求很高。畢竟,蘋果在一開始成為高端就是從其工業設計開始的。


我個人認為,一個是屏幕本身硬體上的差別,畢竟用蘋果的都是願意花大價錢的,而android設備,買五六千機子的人在安卓生態圈中還是少量。

另外一點,就是蘋果畢竟是apple公司專門的,不像android有不同的分支,所以自然在ios自身的細節上更加註重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文悅新青年體」的舊字形設計?
繁體字是不是不適合現在這種電子屏密集、小字型大小的顯示方式了?
一款好的字體和字型各應該具備哪些要素?
怎樣使用字體不侵權?
如何做出如圖中毛筆字的效果?

TAG:字體 | 字體設計 | 字體排印 | 字體渲染 | iOS字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