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小孩在國外長大如何培養中文能力?

因長期在國外工作,小孩子也面臨讀書的問題了。是否要把孩子送回中國讀書?如果在國外讀書如何才能讓他擁有跟中國孩子一樣的中文水平?

還有,是否讓孩子入外國國籍,長大後回中國讀大學?


李星河大V多次用消極、片面、偏激的個例否認海外華人學習中文的樂趣,實在令人心寒。作為這行的專家,我每天都跟至少200個ABC學生打交道,我建議你去斯坦福教師培訓項目STEP看看。那裡有專業的中文教師培訓,並且近幾年很多優秀的白人老師加入了我們的隊伍。他們從小就是在中文課後班學習,也在中國留過學。這一批老師很適合教非母語的學生,畢竟現在全美都掀起中文熱,並不僅僅是華裔亞裔在學。連印度人墨西哥人都在努力學中文,華裔學習中文有問題嗎?雙語多語的國際化人才有問題嗎?

這位是著名的Youtube上分享漢語教學的Terry Waltz博士。

我說的你不會聽,斯坦福的校友也許會讓你更了解海外中文市場。

我為什麼會心寒?在知乎上別人辱我罵我,我都不會掛人。但是海外中文市場能有今天的紅火,是幾代華人嘔心瀝血無私奉獻的成果。也許,這也是唯一能讓貌合神離的海外華人們凝聚在一起的原因。

中文教育從幾十年前全職媽媽們游擊戰小作坊式的零打碎敲,到有教堂公立學校租借場地給我們上課,到美國大量高中開設中文AP課,再到從幼兒園就開始的雨後春筍般的中文沉浸式項目,實屬不易。雖然有諸多問題,雖然被其它外語排擠,被很多校長排斥,但是一直在努力進步,教師門檻也從全職媽媽變為專業老師。

有90後的斯坦福畢業的中文老師在ACTFL上獲獎,學校不給報銷,就只好自費去領獎;也有年近八旬有二十年辦學歷史的校長夫婦,身患癌症,每周依然勤勤懇懇的帶課。

我不禁為之動容,免費在他們學校授課半年。

李大V身在加州矽谷,不了解美國最優秀的中文項目不是他的錯。但是為什麼僅憑一家之言就能說ABC學中文沒有用呢?我作為正規軍,教過兩所公立高中,三所公立小學,和多家課後班,觀摩過無數中文老師的課,我都沒有說什麼,是斯坦福給你的勇氣嗎?

那麼你也可以了解下斯坦福教育博士馬立平老師在1994年創建的斯坦福中文學校,她的教材被多家中文學校所用。

或者走出斯坦福,去全美歷史第二悠久的沉浸式項目,Cupertino的CLIP看看。或者離開公立,去高大上的Palo Alto私立看看,我不敢說每個學生都很享受中文學習,但是在專業的教室里,相信會給你不一樣的啟發。

這是孩子們的作文,ABC的煩惱,何嘗不是挑戰?

現在美國很多這樣硬體好老師好的中文課堂,甚至每個學區都在增設中文沉浸式。除了亞裔所在的Cupertino, Fremont, Sunnyvale,還有Saratoga, Palo Alto, Los Alto, Los Gato, Mountain view, East San Jose等學區都有高中中文課。我認識很多老師都是中美名校碩士畢業,中英文流利,了解美國文化,教育理論也紮實。這一批年輕的老師,會讓更多的孩子喜歡上中文課。

而我現在所在的灣區中文最強的學區,每年AP通過率100%,年年中文演講大賽冠軍。這裡有全美最優秀的老師,最有趣的中文課堂,最貼近生活的PBL。

比如我們學區的所有高中都會有中文卡拉OK大賽,老師甚至自費裝扮教室,買話筒、音響、彩燈、熒光棒、氣球、獎品……

每學期還有PBL,比如去中餐館吃飯,去中國城field trip,暑期去中國旅遊等等。

我很自豪的說,我們的學生,也許對中國還不算了解,但是喜歡中文,也非常自信。每年伯克利UCLA至少80個錄取,斯坦福U Penn 等藤校也都榜上有名,很多畢業生已經是30 under 30,接受過奧巴馬接見,是極其優秀的ABC。

你說在中國幾年而後悔的ABC,我只見過剛被美國收養的中國山區的孩子有這種情況。但是歧視問題,不學中文就沒有嗎?身份認同問題,不是華裔就沒有嗎?成長的煩惱,誰沒有呢?

那些在國內呆過幾年又回來的美國學生,我們關係好得很。

所謂沒有學習動機,那是老師的無能和家長的偏激。任何孩子都不喜歡周末上課的,但是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在良好的師生關係下,至少我的周末班孩子們一個不拉的繼續報名。

至於你說如何學習中文,我可以寫一本書了……盡量選擇有教師執照老師的課後班,正規的沉浸式項目,或者零起點高中再學中文都可以。我們班上的印度韓國日本美國學生,學三年後日常中文對話沒有問題。

回想我在美國八年,見過的很多四五十歲的ABC說最後悔的事,就是沒好好學中文。

「我們家每次過年吃飯,我都是唯一一個聽不懂的。我最遺憾的是,我這輩子都沒辦法跟我的爺爺奶奶們交流。」

那個年代的海外中文市場還不發達,現在中文App,分級閱讀都有針對Heritage speaker和Non-native speaker的產品,就不要讓沒學中文成為你的遺憾了。

最後一個小Tip,中文說得最666的ABC,都是跟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關係最鐵的。

補充:作為在知乎上矽谷最專業的教育從業者(因為我認識的AP出卷人,最優秀的中文老師,中文教授,教師協會成員都沒有寫知乎。),我的普及就到這裡。這個話題我不需要跟外行辯論。

我所有的學生都是我的心頭肉,任何陰陽怪氣嘲諷ABC的評論一律拉黑。

那些優秀的中文老師們:

新加坡幼師告訴你,雙語幼兒園的一天是怎樣的!

孩子為什麼不愛學中文?因為沒上過她的課!

美國老師和家長的關係是……

帥姐姐就是原老師:移居海外的華人怎麼防止自己的子女變成外黃內白的「香蕉人」?


中國小孩在國外(尤其是文化強勢的美國)學習中文其實挺困難的,我見過的大多數ABC都是用英語而不是中文對話的。很多時候他們的父母說中文,他們能聽懂,但是用英文回答,父母也默許。

有好幾次我問這些ABC你們說不說中文?他們的回答很乾脆:We are not Chinese.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問的是他們說不說中文,但他們不回答自己說不說,而是直接強調自己的身份。這是因為他們他們很在意自己的身份,他們並不欣賞東方這一套東西。當被人問到自己是不是中國人會不會講中國話的時候,他們甚至會覺得自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冒犯。

而當這個群體長大以後他們就會發現問題所在——他們最終既沒有成功地融入白人主流社會,也沒有堅定地和中國人站在一起,他們這些ABC成了一個相對孤立的群體。

我們雙語幼兒園有幾個ABC的後代過來學中文,他們的父母很後悔自己沒有學好中文,所以他們告訴我他們能做的就是不讓自己的再下一代徹底失去這條根。

所以,總而言之,想讓自己的孩子在國外長大並培養中文能力,需要以下幾個關鍵條件:

1、父母要讓自己nb起來,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的群體是弱勢群體。

2、有機會要常帶孩子回國,多接觸同齡的中國小孩,了解中國飲食與文化。

3、要有意識要求孩子學習中文,因為在國外學中文成本高,難度大。

4、如果做父母的瞧不起中國及中國文化,孩子的中文基本就沒什麼希望了。


我兒子十二歲來的英國。

中文不錯,怎麼也是母語,只是寫字太難看了。有一次去使館要簽中文名字,他臉一下就白了。。

他超級喜歡看三國,看了電視劇看小說,玩遊戲時另一台電腦放三國。我覺得他得看了百遍了。

有一次他問我,古詩里說"千里送鵝毛,禮輕情誼重",這個鵝毛肯定指的是"輕"的意思,那為什麼又說是鵝毛大雪呢?這個鵝毛肯定指的是"重"的意思。

這還真把我問蒙了,是啊,為什麼會是相反的意思呢?想了很久,我才恍然大悟,是"千里送鴻毛"!

他英語完全是native language ,又跑去學日語,4年下來已經相當好的水平,被學校送去日本交流了一個月。

我很高興他現在的學習。我們是中國人,這是基礎,不需強調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能力,在東西方自由行走。為什麼非要做一個像英國人或者美國人的人呢?他們會的東西,作為一個從小在國外長大的我們的孩子都會;而我們的孩子會中文,懂得中華文化的精髓,是外國人永遠也不可能懂的。有這樣的優勢,為什麼要困在"我是哪國人"里? 國際化的中國人,這是最好的。

有一次我對他講,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他說,對對,趕快寫下來發給我。哈哈

以前知乎上熱論那個混血小孩抱怨亞洲臉被歧視,非常不同意。想抱怨隨處都能找到借口,這樣說的話最應該抱怨的是馬雲,他應該抱怨啊,他媽媽把他生得這副模樣。。。

我個人覺得最牛逼的一個故事是,大跨國公司HR想招個人,對方簡歷非常厲害,只是一件事HR不明白,這個人4年就換個工作,中間二個月間隔,問這個人為什麼,他回答說,因為世界盃4年一次,我要全心全力的看世界盃。。。

我心裡最牛逼的故事。不是做英國人,不是做美國人,不是做CEO,是自由,怎樣的條件下,都可以自由行走。


美國的華裔,尤其是小時候在中國生活過的,有沒有 @李星河 說的那麼慘,我個人非常懷疑。

至少在我們東岸的斯坦福(大霧,中文現在是所有外語裡面學習人數第二多的,僅次於西班牙語。學到高級班的程度基本都是家裡面有語言環境的學生。我很久之前被抓去給這些學生做輔導,前後帶了十幾個學生,得到的普遍反饋是後悔當年父母沒逼著自己多學點中文,結果到現在書到用時方恨少了。有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大一的時候見到中國來的同學非常激動的說「我是湖南人」被當成騙子,畢業之後和各種中資公司談笑風生不在話下。

李同學說的有華裔有文化背景自恨,希望和這個身份做切割,這也正常。我見過西語裔白人因為自己的祖先是在南美大殺特殺的殖民者痛苦不堪,最後編出一個「雖然我祖上是西班牙人,但是我們來自迦納利群島,地理上離非洲更近」的;也見過白人直男在餐廳排隊被誤認為插隊,被醉漢指著罵「你們這些白垃圾選了川普上台還不夠,買個雞肉卷還要優先」,回來以後半天說不出話的;黑人和墨西哥人的身份焦慮就更不用說了。在一個大家本來就互相傷害的環境里,你長著一張亞洲人臉起名叫Maher,人家說你是郵購新娘白人wannabe怎麼辦?

回答題主問題:我帶過的十幾個學生裡面,水平最好的都有兩個共同點,1. 從小就經常性回國,甚至在中國讀過幾年中小學,沒在中國讀過中小學的周末往語言學校送;2. 看電視劇。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愛看非誠勿擾。


這件事吧,如果你能從誤區里走出來,事情就會清晰很多。很多人無法把語言、文化和民族分開來看(這裡指的是看問題的方式,不是說它們不相關)。還有很多人把家庭關係、親子關係的問題粗暴地歸因到兩代人的語言和文化差異上(因為他們只能看到這麼多)。

掌握語言最快速的辦法就是在幼兒時期吸收母語,可以是一種也可以是兩種甚至多種。在這個時期,幼兒甚至能分辨出不同的口音上細微的差異。他們對語言的掌握不是「學」,而是沉浸在環境中觀察實踐、自然地領會的。

上學後,對於中文更深入的學習,比如閱讀、寫作甚至古詩、文言文等,都應該將其視為一個嚴肅的學科,就像數學、歷史那樣。就像美國學生上英語課一樣,是一個嚴肅的學習過程。

因此,上學後學習中文,就像學習數學、鋼琴和跆拳道一樣。如果孩子沒有興趣,就只能硬著頭皮應付。

孩子不喜歡數學、鋼琴或跆拳道,家長即使不高興也至少能稍微理解點,畢竟很多孩子都不喜歡數學、鋼琴或跆拳道。然而有的家長完全不能理解的是:什麼?你怎麼可以不想學中文?!你是中國人怎麼能不學中文?!

中文作為一個學科,和其他學科,本來沒有區別的。但現在有了。

因為家長們沒法把它看作一個「學科」。

於是厭學情緒就來了。

何況,不是每個孩子都有語言天賦啊!如何靈活地掌控文字,讀書背書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大家都不一樣……

強迫把孩子送到一個文化差異特別大的環境,這產生的心理問題遠遠超過你想解決的「語言問題」。何況說中文的家庭本身就是一個挺好的語言環境,孩子習得語言的方式是很自然的。現在孩子大了,到了嚴肅學習時間了,把他送到最native的環境里,就能保證這個嚴肅學科能夠學好嗎?那請問為什麼牛津和哈佛還要有中文系呢?……

那麼如何學習?就像學習法語阿拉伯語一樣啊!

另外呢,其實五四運動白話文運動之後,中文的魅力已經……其實英語比起來可能更……算了,不敢說了。


在國內長大中國小孩都能被培養出那麼好的外文能力,在國外長大的中國孩子就培養不出同等的中文能力了?

這有什麼好問的?一門語言而已,想說好就去學唄!國內的孩子怎麼學英語的,你家孩子就怎麼學中文,我就不信還學不好了?


錯誤/無效/無所謂是否有效的方式:父母在家堅持說中文,周末強行送孩子跟一群ABC們上中文學校。

有效但有可能有負作用的方式:培養孩子從小追中國明星/看中國綜藝娛樂節目/玩兒中文遊戲/看中文閑書。

高效且健康的模式:小學開始,每年送孩子回國1-2個月,在國內一線城市最好的小學/中學,固定班級和同學,跟讀,並不做特別課業要求,僅為了建立起子女在國內的同輩團體;同時父母真心或假意在孩子面前維持一種「愛美國,也愛中國,兩個國家都極其牛逼極其酷」的設定。

當然,最後一種模式要求父母有比較強的財力、自由時間和國內的硬關係,可遇不可求。

總之,需要清楚明白的一點是,「會說標準中文」「會跟中國人流暢交流」「有語言和文化能力在中國混得風生水起」是三個截然不同的的標準。

當然,最終還是要看題主的培養目的到底是什麼。

如果子女將來八成就是徹頭徹尾的外國人了,中文這事兒,還不如不刻意考慮;

如果僅是為了將來能跟成年子女有期待中的溫馨溝通可能,大可想開些,甭這麼自私;

但如果純就是為了讓子女在21世紀「中美國」的大格局下,有更大的選擇面和發展可能,那確實更建議後兩種模式,特別是第三種模式。


都是外國人了除非生意需要為什麼要學中文呢?學個西班牙文和法文也好啊。

更不要到中國讀大學了,教育體系都不一樣的。

白人要多學學中文,那是挺好的

但是黃種人還是少一些比較好

好好融入國外社會爭取權力,對自己好,也給資本主義添亂


當然要啊。

你要這樣想,如果一個真正開放包容的社會,多一個語言文化會多出一大堆可能性。而一個會因為你說中文就排斥你的社會,你在裡面混更要給自己留好退路,免得哪天你要進集中營了都不知道該往哪裡跑。所以無論哪種情況都是要學的。

事實上我周圍的第二代中國人,中文水平基本都是和父母經濟條件正相關的。平時也都是當feature來炫耀,不可能被歧視的。old money行業歧視會重一些,比如律師之類的,然而你說不說中文都不會改變你被歧視的默認值。

不過現在國內好的小學不是你說想進去就能進去的…我娃現在一歲,我們已經開始想辦法找關係給她在北京找小學坑位了,北京去年生了24萬娃,是平均的兩倍都不止…


樓上那些吹水說華裔在美國不行,一天到晚被歧視的,你們當真去過美國?

這個謠言和很久之前的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統稱外地人為鄉下人的言論如出一轍。早期也許存在過,然而現如今就我在上海所見所感,上海人的素質、教養,整體是要高過國內其它城市的。上海包容性很強,如今大部分上海人對於外地人並不歧視,而是抱著一種「你既然有能力在上海發展,我就佩服你的本事」的心態。我不止一次聽到上海阿叔阿姨說「外地人嘛有錢呀」這樣的話(結合語境,完全是讚揚而非嘲諷)。那些極力宣揚上海人瞧不起外地人的,只怕不是沒待過上海,就是內心太過自卑敏感。太自卑太敏感的人,就會過度注意別人的看法,俗稱「開不得玩笑」,別人無心之舉也會被當成歧視。

答主目前坐標芝加哥,目所能及之處,華裔整體生活狀況還是很不錯的,滿大街流浪漢基本都是黑人,從來沒見過亞裔homeless。我本人四處走動,周圍人都十分友好,餐廳或超市營業員、地鐵上打照面的男女老少。無論黑白紅黃棕,都會禮貌性問好。迷路了問路上行人,不遠的話路人甚至會直接把我領過去。在梅西百貨錢包被偷,商場工作人員忙前忙後幫我找錢包、打電話報警。來美國之前也聽說過所謂黃人地位不如黑人,十分憂慮。但是目前為止從來沒有遇到一位對我流露出歧視意向的人。

就這個謠言我特意向男票求證,他很驚訝我會有這種想法。他的回答是,美國種族眾多,大家都平等的生活在這裡,刻版印象確實有,但是更多的時候別人對你的評價是你本人怎樣怎樣,工作是否勤奮,待人是否和善,並非你是什麼膚色,那些不分青紅皂白拿膚色來取笑人的人,本身就很低級。他還說,如果非要說刻版印象,亞裔以課業成績好、工作拚命、犯罪率低出名,可以說在眾多族裔中名聲最好了。直白點講,大晚上下地鐵走夜路,剛巧碰見黑人走在身後心裡總要不自覺地害怕,換成白人就會好很多,如果是亞裔就內心就更加不用害怕。不僅是我作為一個亞裔女生的體驗,哪怕黑人獨自走夜路,也是這樣的心態。

至於講中文被嘲笑,更是天方夜譚。今時今日的美國,簡歷上寫上會講中文簡直是職場利器,Indeed, Linkin里無數招聘說明上清楚明白地寫著「會中文是一個加分項」。

我之前去COACH面試,店裡另外一個白人女生問我「你就是那個來面試的女生嗎?你真的會講中文嗎?」得到我肯定的答覆後簡直一臉羨慕。聚餐上認識一個金髮建築師小哥,已經學了3年中文,也是認為中國客戶多,認為掌握一門第二語言非常能提高競爭力。

二代ABC小孩學中文可比老美學中文有優勢多了,平時家裡父母中文帶著教,周末或者放假可以去專門的中文補習班。一方面傳承中國文化,另一方面長大了也是一技之長,何樂不為?

什麼,你說小孩子因為會講中文小學初中的時候被同學嘲笑?你可拉倒吧,我上小學初中的時候還因為胸大被嘲笑呢,還不是因為嫉妒老娘,等到她們長大了還不是一個個都拚命豐胸。等到二代ABC長大了成為名校學子的時候,那幫傻呵呵的姑娘小伙兒還不知道在哪兒輟學打工呢。


我看到有的答案說不要教孩子中文免得孩子因為是華裔而受歧視,我真是被氣笑了,哦不對,是逗笑了。說實話,如果人家存心想歧視你,理由多了去了。你的中國姓,你的中國臉,你的中國飯,你的中國父母——難道你全部都不要了?

我不想說美國大環境對華裔怎麼樣,這個事情太難一概而論了。而且每個地區都不一樣,每個人的經歷也不一樣。我認識中國孤兒被白人夫婦收養的,還有小時候跟父母移民過來的,還有在這裡出生的;有人和不同膚色的朋友打成一片,有人永遠不肯離開自己的種族圈子。這些人會就這個問題給你截然不同的答案,你說你要信誰?

我主要是想說說孩子學雙語這件事。有人說只要孩子從小學都可以成為雙母語者,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有些人不具備成為雙母語者的能力和條件,也就是說,你要給你的孩子選一門語言作為二語。

如果你以後決定定居美國,那中文就是二語;如果你以後還打算回國發展,那英文就是二語。

為什麼要這樣分呢?因為我想建議你根據孩子的興趣和能力,對一語的學習全力以赴,對二語的學習量力而行。

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和寫作能力對於ta的未來非常重要,我是說母語。當然,有的孩子非常有語言天賦,也對學習二語非常有興趣,那家長當然要提供資源給孩子學習。但是有的孩子卻對學習第二種語言沒太大興趣也學得很吃力,對這種孩子家長還是要順其自然,更加註重其母語(或第一語言)的發展。

最後夾帶一點私貨:可能你覺得孩子的國籍和語種會對ta的未來產生巨大影響,但在我看來,沒有什麼東西比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更大了。

各位生活在國外的父母,我想你們都明白我的意思吧。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MsX的小黑板 (公眾微信號:msx_prek)分享我在美國做早期教育的經歷和感悟。

http://weixin.qq.com/r/0Ch6YkTEQRk_rQAB933C (二維碼自動識別)


據我十多年接觸同齡ABC來看。跟中國孩子一樣的中文水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中文說的還不錯的成年ABC只有幾種可能

1. 監護人不會說英語

2. 在中國城或華人聚集區長大

3. 在中國生活過很長時間

有爸媽只跟孩子講中文,孩子回英文。長大後中文簡單能聽懂,不會說,還產生了父母與子女的隔閡。

有爸媽把孩子送回國讀了一年寄宿小學,那一年中文突飛猛進,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效果也不如預期。

甚至有父母用力過猛,孩子出生後一直是國內爺爺奶奶帶大,回美國後一家子只說中文,結果孩子讀了5年ESL,年年州考不過。

每周一次的中文補習班效果甚微,父母強迫哭哭啼啼的孩子寫中文作業,上補習班。孩子對學中文產生逆反心理。

學中文這種事,隨緣。孩子想學最好,不然父母再怎麼用力也沒辦法。

有打孩子學中文那時間,不如帶孩子打打橄欖球棒球。以後入社會不像他爸媽那樣跟同事聊不來體育運動。

學中文的目的如果是以後在中國生活,那最好早早全家回國。如果是不忘本,只要讓孩子不因黃皮膚黑頭髮而自卑就行了。

至於流利的中文,畢竟我們培養的不是專業中英翻譯。

至於會說中文有似錦的前程,除了分辨正宗中餐,還真是一點用沒有。跟中國的業務,公司自然有專業翻譯,哪用得著我們這些非翻譯專業的員工。

那些大佬的女兒孫女都學中文?那是有錢人給孩子找的興趣愛好,順便還能拉近跟中國的關係。

我們華裔老百姓,都不如帶孩子背背spelling bee


最省錢的辦法,就是在自己的學區讀玩高中,大學回國讀,phd再考回來,一輩子只需要幾千美元。只要你在家只說中文,後面回國那幾年就學會了。


女孩子的話,看韓劇和K-POP,因為英文資源很少,都是中文資源,中文字幕,要接觸中文互聯網,看著看著就會認了。

男孩子的話,基本沒用,男孩子去中文班,就是社交event,基本是去認識社區裡面其他華裔男孩子,互相交流垃圾話(英文)和歌單,然後大家一起去廁所拿簽字筆在門板後面畫大奶子。

一般來說中文班挺不錯的,男孩子去中文班,中文基本一句學不會,但英文水平,辭彙量和社交圈子會突飛猛進,籃球技術也會大幅提高。

我個人認為還是可以上一下,哪怕不會中文,認識點和他/她背景相似的朋友總是好的,成長起來也更自信。


支持一下 @Eruvin 。

讓中國小孩能夠努力學習中文,需要讓他相信:

1. 中文是中華文明的載體,而中華文明是一門輝煌而偉大的文明,足以讓華裔們為之驕傲和自豪;

2. 中文是一門重要的語言,掌握中文將會在未來和中國人打交道的時候更便捷;

3. 自己是中國人的後裔,掌握中文能夠讓自己熟練地為自己的社群服務。

事實上我特別理解以前一代移民們讓子女從小沉浸在英文環境的心情,因為他們自己沒能融入主流社會,而寄希望於子女通過熟練掌握英文、沉浸在英文環境中而實現階級跨越。但是,首先一個ABC要在美國出生成長20多年才能走入社會,而任何一個從小學起在美國長大的孩子,英語和文化都絕對不是問題。你把他在0-18歲這段時間沉浸在英文和美國文化中,他不會因此而受益更多,反而在中文和中華文化的環節上缺少了最重要的一節課。

而且在我觀察到的現狀是,越來越多的移民美國的中國工程師(尤其是CS畢業後拿了很高的包裹的科技公司)的子女們,越來越為自己的族裔和階層而驕傲,很多ABC們因為自己父母和他們朋友的家庭足夠成功,而給自己帶來了自豪感,願意通過學習中文來參與到這種社交中,甚至很多人在美國的名校中非常踴躍地去中國的一流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交流學習來接觸中國文化。這說明了越來越多的華裔,不僅開始反補對中華文化的缺失,而且意識到了通過學習中文來連接和華人精英們的溝通,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隨緣。

在哪出生,就努力做好那裡的人。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是中國人,孩子就必須玩中國那套。

在中國出生的孩子,按中國人的方式培養,可以教他中文,以及中國的一些價值觀和知識。以後回國或去跨國公司,也是一種出路。

在美國出生的孩子,按美國的方式養。能不說中文盡量不說。關於中國,他愛了解就告訴他一些,不想了解就算了。在本地找個工作,就行了。

沒必要讓他和中國孩子中文水平一樣。這種觀念很扯淡。圈子都不一樣,你要語言一樣?有什麼用?其實吧,你不會說中文,在國內有時候還好一點。。。我點到即止。

無論如何,必須告訴他,中國很牛逼,不需要為你的出身自卑。我們來這裡是為了理想,做更好的人,需要更好的教育和機會,希望收穫友情和親情,僅此而已。無論說什麼語言,信仰何種宗教,都要守護美好,反抗邪惡。

千萬別把老一輩人的價值觀給孩子硬灌:你是華人要跟中國心連心,中國不好,美國是自由平等的天堂。。。整的自己就跟間諜一樣,還TM是逃難來的


聽說相對容易,看中國綜藝,不要總想著有什麼教育意義,看著開心,能吸引孩子看下去就好。家長陪著看。我們看了爸爸去哪中的三季,極限挑戰三季,全員加速中一季,跑男半季,跑男我實在看不下去。追中國劇,暑假追了TFboys的我們的少年時代,我咬牙陪了六集,後邊就是兄妹倆自己追了,該笑的時候笑該哭的時候哭,很投入。暑假去過西安看了舞台劇大唐女皇,回來陪著看了一半的武則天傳奇。開學後十歲女兒學校自主選題,她選的武則天,回來跟我講,為什麼電視劇里拍她很好,查到的資料說她很壞。看中國電影,成龍系列,她說下一個研究對象就是他。講國內的成績,讓人驕傲的地方,尚不美好的地方大人討論就好,孩子不用過多知道。

讀寫比較困難。孩子英文閱讀不行的時候,可以讀中文書,可是英文上來了,基本變成了母語,就拒絕看中文書了。現在試著在用微信和家裡老人聊天,學點拼音,能把常用字挑出來。

有媽媽在評論里說我家娃的中文挺不錯了,其實真的不行,沒一點國內教育的基礎,在這裡也沒上過中文課,只是老大從5歲起推到8歲識了近2000個字,那時候他可以看神奇校車第二輯這種難度的書。可是很快他的英文閱讀水平上來了,開始抱著英文書不放,我也沒時間每天陪他閱讀,就慢慢放下了。幾年過去,現在的識字量可能連四分之一都沒了。老二更是不行,只是會聽說,讀寫完全沒有推,打算年後試著教一下。

今年暑假回國,在北京雍王府往外走的時候,兄妹兩個嘰嘰呱呱的用英文聊天,旁邊有個媽媽饒有興緻的聽著,後來問他們,你們的英文怎麼這麼好啊,女兒解釋他們從加拿大來。那個媽媽說你們的中文也很很好啊,兒子很不好意思,說我們的中文真的沒有那麼好 。這個遣詞造句在口語中很不自然,可以充分看出他們的中文真的沒有那麼好了。


會說中國話 和 會和中國人說話,是不同的,語言是一關,語言背後的潛台詞又是另一關。


我和我身邊的朋友一致的意見都是小朋友中文一定要學好,英文好不好再說。

幾個原因,第一英文可以說是最容易學習的語言之一了,就算年紀大了再學也來得及,而中文基本是最難學的語言之一,十歲前不打好基礎以後學好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第二是我們都堅信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而在這麼一個偉大的世紀里你會說中文,起碼未來的路會好走很多,這是為孩子的前途著想。

第三也是畢竟根在中國,不希望孩子變成個ABC,以後和父母產生隔閡。

見過身邊太多華裔的孩子中文只會說最基本的,根本不認中文字,他們一致的想法都是恨父母小的時候沒有給自己創造更多條件學中文,以至於在現在這個大發展的時代錯失了很多和中國人做生意的機會。

目前的打算是每年回國兩三個月帶孩子上國內的幼兒園,然後其他時間上國外的國際私立幼兒園,小學開始開始在國內上小學,每年起碼在國內上半年學,為此我還特意在長沙華遠華買了套房子,就為了以後回國讀書用,上完小學再考慮去國外比如新加坡讀初中高中,大學就看十幾年後的世界是什麼樣了,說不定那個時候國內的大學已經是世界頂尖了,也不是一定要去美國上常春藤了,拿個華僑身份在國內考大學還相對容易點。

以上,我的建議。

高贊評論里說什麼完全不培養的,要不就是還沒有為人父母,要不就是壞,你以為你父母都是中國人,你頂著個中國人的臉取個洋文名字說一口地道的英語你就是美國人了?Too young too simple!白皮一樣把你看成是中國人,不管你是不是名義上跟他們是一個國籍。而你又不會說中文,中國人也不會認為你是中國人,那你的民族認同在哪?你的根在哪?

真正生活在國外的有點前瞻意識的父母我相信都不會意識不到學習中文的重要性。


看你希望孩子的中文程度有多好了。

假設夫妻二人都是理科生,平時不讀書。

只是聽說過關的程度,自己在家說中文,順便教孩子就行。

流暢讀寫中文文本的程度,自己教到小學畢業,請個中國留學生做家教,教三年,這輩子夠用了。

閱讀領會中文文學作品(不是網文)的程度,自己教到小學畢業,請個中國留學生做家教,教初中三年,高中開始請個中美比較文學研究生做家教,教到高中畢業,養成閱讀中文文學作品的習慣。

嚴歌苓張翎虹影的程度,首先得是女的,其次得放棄工作做家庭主婦,其餘看造化。

所以除非題主夫婦生的是兒子,並且希望他成為作家(以中文為寫作語言),不然不用特意送回國讀書。


前面 @Fan Francis 說得沒錯,「跟中國孩子一樣的中文水平」具體可以指好幾個不同的標準,假如指的是能和中國人流暢交流的話,那麼我自己和我妹妹可以作為一個例子2333

我和我妹妹應該算是比較符合「在國外長大」這個描述的。我們都在義大利出生,我在中國上過4年小學,之後一直在義大利上學,現在在米蘭理工大學;我妹妹則沒有在中國上過學、一直待在義大利,現在在義大利上高中。現在我妹妹的中文水平和我差不多。

雖然中文水平肯定不能和國內的比,但是至少交流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否則我也不會在這裡回答2333

首先,在家裡講中文是很重要的,不過這個應該並不難做到。

你的孩子還小的話在外面肯定會學到一些新的外語辭彙,當他在家裡使用這些新詞的時候,你應該告訴他這些詞在中文的相應說法。否則他在講中文時夾雜的外文辭彙會越來越多,這時中文對他來說就是一門陌生的語言了。我有一個同學就是這樣,每次嘗試講中文的時候都會夾帶著大量義大利語辭彙,導致我們聊天時講著講著就會從中文講成義大利語。。。

回中國上學能夠很好地提升你孩子的中文水平,但假如待在中國的時間長了,那就乾脆就讓他在中國一直讀下去好了。學校換來換去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親身經歷,我上過4個不同的小學,兩個初中,真是段慘痛的回憶。。)

假如讓孩子留在國外,那麼上中文學校確實有幫助,但是單單逼他去上中文學校是絕對沒有用的,他需要一些對他來說能用上中文的地方。我另外一位朋友從小每個周末都會去中文學校,他口語沒什麼問題,但他看不懂中文,假如我和我妹妹在群里用中文聊天的話,他看聊天記錄會看得很吃力。

我妹妹從來沒去過中文學校,但我們在家裡講中文,此外她小時候看過中文的動畫片,後來則是有中文字幕的動漫、中文小說、中文遊戲,還有各種中文網站、社區、群聊。她的中文靠的是這些東西,而她的中文水平要比上中文學校的朋友好很多。

因此,讓你的孩子在課外的時候能用上中文是很重要的,比如說他需要有機會認識一些講中文的同齡人交朋友,在這方面上中文學校確實很有用。此外你還需要引導孩子去喜歡一些「帶著中文」的興趣愛好。假設你在中文的網站上給你孩子找到一個好看的動畫片,那麼當他想看別的動畫片的時候 就有可能繼續在這個網站上找別的動畫片。遊戲、小說也是同樣的道理。在此之後他就可能會去找相關的中文社區,最終開始聊QQ上貼吧刷知乎~


我有兩個學生,父母留美的中國人,她倆在美國出生

大的女孩9歲,小的男孩7歲,我從女孩4歲起給她上1對1小學 1年級課程, 2個月大概學了上下冊的小學教材,這麼多年,她倆每年5月份回國2個月,說沒有口音的東北方言,父母在家全程中文,每天都和國內老人視頻,

就是把ipad往哪一立,願意幹啥幹啥去了,姥姥這邊也全天開著,想說話了說兩句,不想說就干自己活,這樣就和一起生活一樣,但識字不行,我就教漢字,閱讀,後來大一點教造句,再大點也滲透了一點寫作知識,就是中國小孩要學的,我都給她們涉及,白天她倆去小學和幼兒園做插班生,晚上上我的課,今年我坐月子,她倆去了孔子學院,學學茶道什麼的,好像在山東。

到目前,姐姐學的稍好些,會讀會寫,但是對文章整體把握稍差,概括啊回答問題可能有點不準,弟弟跟我學的時間短,閱讀上不如姐姐,放在中國學校班級里完全跟的上,成績能到中等偏下。我覺得她的父母有落葉歸根的想法

6歲時開始姐姐是自己和弟弟坐飛機回來的(美國小孩真牛),一路有空姐什麼的照顧託管,國內住在姥姥家,很好啊,又可以陪伴老人,我的學生都是高中生,這麼小的,講課又累,課時費也不高,但是每年回來姥姥都說老師倆個孩子可想你了,非要和你上課,我也不好意思拒絕,就每年都會和她們見面上課,她倆很有禮貌,很真誠活潑,很獨立,都是大的帶著小的玩,家長都不用照看,姐姐很顧著弟弟,吃的喝的都讓著弟弟,倆個都不掙不搶和諧謙讓,我罰弟弟時,姐姐偷著跑來塞他嘴裡一個糖球,我也因為看到他倆才有的生2胎的想法,她們真的相親相愛。不像有的小孩爭風吃醋每天打的烏煙瘴氣。


身為海外華人的我熱愛中文,學習中文的方式也簡單粗暴,和其他語言一樣,多聽多說多看。

建議題主可以雇個華人保姆,還有讓孩子在學校選修中文,平時在家說中文還有通過各種方法讓他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比如讓他看看書,更有效的是在假期時帶孩子來中國旅遊,讓孩子在玩的當兒和中國的 cousins 打成一片,讓學習中文變得有趣。題主也可以時刻告訴孩子中文是華人必學的語言,中文是我們的根之類的2333 教我中文的老師是這麼說沒錯。

不過像我這個年齡的孩子,平時除了從課堂上生活上學習中文,也在知乎上學習中文,通過多看別人的回答從中學習一些成語、辭彙和寫作技巧也是挺不錯的。

另外可以多交中國朋友,多和他們聊天,相信中文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

附上讓我頭疼的古文練習2333 (溜之


別的國家不好說,在美國的話就算了。

我認識一個出生在美國,小時候在中國生活過兩年的ABC,現在斯坦福。她小時候在中國的經歷給她現在帶來了太多的痛苦。在美國,中國就是一個被媒體刻意妖魔化的形象。中國人沒創造力、中國人沒領導能力,中國人不講道德這些負面的刻板印象到處都是。直到現在她還在因為懷疑自己被其他美國人認為『像中國人』痛苦。她親口跟我說:"Maybe my life would be better if I had not got anything to do with China. Sigh"。她有時也會想做中國人,但這輩子她再也做不了中國人了。她很羨慕自己的弟弟,一點中文都不會講,也從來沒在中國生活過。你想讓自己的孩子因此痛苦嗎?

西方世界整個大環境對中國還是不友好的。所以如果以後孩子不打算回國入中國籍的話,乾脆不要學中文,徹底忘掉自己是中國人。這麼做的也不是沒有,美籍華裔改白人姓氏的也不少(Ma-&>Maher, Wei-&>Wheeler etc),也有些家長禁止孩子在家講中文的。

作為家長,最好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講中文。有些ABC從小說中文,到了最後講英文的時候也不免帶著中國味,被其他美國同學背地裡說三道四。比如很多ABC會說『close the light』這種錯誤的英文(應該說turn off the light),被其他同學有意無意地拿來說笑,你覺得這種感覺會好?


Chloe Bennet - Wikipedia

好萊塢亞裔女星改姓氏:Wang-&>Bennet。人家很坦誠的,因為好萊塢的歧視和事業發展需要改的姓氏。


有人在回答里說,在美國會中文對找工作不利,說中文歧視,然後舉了一個華裔姑娘的例子來佐證,美國的華裔ABC恨中文。

我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在美國公立學校有很多開設中文課,前面有答主已經答了,那我再看看美國中產雲集的私立好了,

私立學校有很少會貼出詳細課程設置的,但是通過一些蛛絲馬跡,還是能找到一些我想要的。下面這些學校全部是紐約州排名前十的學校,錄取率比長春藤還要低。

首先, Rye day school,

這學校直接去把中文當成summer reading一部分了,和法語,拉丁語,西班牙語一起。

其次, Harace Mann,這個學校在niche ranking上全美私立第一。

中文是六個選修語言之一。

然後Hackley ,Niche上最好的紐約寄宿學校。

中文是四大外語之一。

時間有限,我沒有搜所有前十的學校,但我所看見的,它們不是已經把中文納入課程,就是準備納入課程,有個學校甚至在中文簡介里說未來一個實際是中國世紀。這些學校白人佔大多數,學費4萬刀一年起步,可以說能上這些學校都是中產偏上了。

在美國高層,中產都已經默認中文的重要性的時候,居然有人說華裔不要學中文。

第二,華裔的孩子學中文的問題,我只能拿我身邊例子說,學的好的,就像某些答主說的,都是那些對文化有認同感的,平時一年會回次中國的,看看中國片什麼的。至於他們痛不痛苦,我見過和朋友聚會時間到了,就急急忙忙趕回家上網路中文課的孩子,在家裡牆上貼滿中文成語的孩子,我想要是痛苦,他們不會這麼做的。肯定是有一些孩子為懂中文痛苦的,但是還有人為吃牛肉痛苦呢,為高個子痛苦呢(比如我小時候),但這就否認牛肉和高個子也有好處么。


和學其他外語沒啥區別,無非漢語漢字比較難罷了。之前碰到過在德國的中國人的孩子,德語英語漢語義大利語,都能,義大利語還最六。就學一門外語而已,花錢學唄,有錢請好老師請家裡來,沒錢回家炒土豆絲兒。教育基本就是砸錢,外語又是最沒有天賦門檻的。不要胡亂上綱上線,這還就是一個單純的階級問題。

大學是一個人成人生活開始,建立自我和經營人脈的開始。看你的孩子打算長大在哪混。以後在美國混,能上藤校就上藤校,回國上大學怕不是石樂志,回國參加國內高考,不受專業訓練,清北根本沒戲。


謝邀。

我個人覺得,在美華裔二代學中文的一個主要障礙,是他們沒有學中文的激勵因素(Incentive)。相反,他們可能認為學中文是一個負擔。第一,學了用不了,基本也只能在家裡用;第二,學中文也不酷,反而更容易被其他族裔的小孩歧視/嘲笑。小孩子是最天真的,天真的意思,某種意義上也包括無視政治正確,比如他們可能對著中國人大喊chink——這種社會規範沒人教的話,小孩子自己是很難認同的。

其實這裡本身就涉及到華裔社會地位的一個問題。我們這些留學生畢竟還是在國內長大的,文化認同大部分還是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他們就是從小就接觸美國文化,身份認同就覺得自己是美國人,而且為了融入主流社會很多ABC還會拚命甩掉自己的亞裔身份——雖然其實也甩不掉。他們中的一些人恨不得把黃皮膚都漂白,在這種氛圍下,你又怎麼能期待他們會去主動學中文呢?更何況中文本來也很難學對吧,那麼多漢字,不同的聲調,沒有那個語言環境來實際運用,你要死記硬背其實是很難做到的。

不過真要學中文的話,我個人覺得美國的資源還是不少的。中國城、華人教會等等很多地方都有中文學校,家長自己也可以言傳身教。不過還是上面提到的,ABC們自己未必都願意與華人社區過多來往。我見過一些ABC,會說基本的中文但是不認字或者只認識很少的字,可能屬於在中文學校學過一兩年的水平吧。現在比較尷尬的情況是,美國的一些達官顯貴的子女開始非常認真地學中文——有幾個人的發音我覺得比很多中國人都標準,但是美籍華裔後代們卻缺乏學習中文的積極性。。當然我也不打算一杆子打死所有人,未來的情況會不會發生轉變,我也不知道。希望華人自己還是能珍視自己的語言和文化吧。


海外華二代的中文教育難,難點是語言環境和用途,語言環境很好理解,所有在海外長大的小朋友,彼此之間交流一定是當地語言,因為這就是他們在幼兒園、在學校里玩耍時候的語言,也是他們上課的時候接受知識的語言;由此帶來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他們從學校學習到的,表述問題、分析問題等等較高端的思維能力,全部都是基於當地語言的,即便家長們強制小朋友在家中使用中文,如果家長不是有針對性地加強中文的學術使用,小朋友的中文也僅會明顯地局限於有限的日常生活場景。

這種情況對於相當一部分國人——具體地說就是七零後八零後的南方人而言應該一點兒也不陌生,因為普通話對標上面說的當地語言,方言對標上面說的中文,情況是一樣的,早先南方人在學校課堂上說普通話,下了課經常是方言普通話混用,跟家中長輩說話多半是方言,按說這樣長期方言使用下來應該是很熟練了——其實不,讓他們用方言讀段文言文,或者討論一下數學物理,分分鐘露陷,因為方言長期局限於日常生活場景,學術場景使用不足,最終方言被壓縮在低層次應用上無法覆蓋全語境。

家長在海外教中文,就應該經常想想上面說的兩個問題。我們讓孩子學中文,難道僅僅是為了他們能跟爺爺奶奶,甚至是跟自己用中文交流嗎?難道不是為了將來他們到中國旅遊出差的時候可以自如地與所有人使用大家都熟悉的語言交流嗎?難道不是為了他們可以兼收中外兩個文明世界的文明成果、在成熟的發達國家與冉冉上升的中國市場中尋找到更多的機會?說到底,幼時的學習提供的是一種可能性,會講本地語言,又會流利地使用中文,兩種語言都能做到全語境覆蓋,本身就會是一個極大的優勢。

著眼於這一點,那麼在中文教育的時候,就不應該局限於『強迫』孩子在家裡說中文,你得想想為什麼小朋友會想說當地語言——那是因為他們無論是日常接觸還是上課所學,大多數事物都是以當地語言習得的,那麼使用當地語言來討論這些事物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就算被『強迫』著使用中文討論,他們也會不斷地回到當地語言上。

同時你也許會發現,一進了中餐館,小朋友的中文使用就會多起來,平時滿嘴英文的小傢伙,這時候也開始說魚香肉絲青椒肉絲了。對的,因為中餐館裡的東西他們從一開始就是用中文習得的,所以這部分內容用中文討論反而方便。

所以,要讓海外長大的小朋友使用中文,最重要地就是要讓他們用中文有話說:首先給他們不斷提供全語境的中文輸入,比如中文的影視動漫綜藝——正好國內的綜藝處於井噴期,像『爸爸去哪兒』這樣以親子互動為主打的綜藝節目,對於小朋友是頗有吸引力的;其次,使用國產的習題集、用中文的數學(也包括其他學科)的教材來教中文也是一個思路,不用擔心小朋友理解雙語的能力,他們很快就能理解一個triangle就是三角形,symmatric就是對稱,三五十五可以用來解決time甚至是division的問題——不用擔心,他們學的很快。

這些中文的內容和基於中文的討論,就能成為小朋友們使用中文的一個立足點,因為這部分內容是以中文習得的,中文在這裡自然居於主導地位,不需要強迫,他們的中文應用順理成章地就會豐富起來。


記住兩個網址:起點和晉江


不培養。

和中國孩子一樣的中文水平是值得驕傲的事嗎?這個低端語言被 Popular Elitists 禮讚,高端語言被譏爲「裝屄」的語言環境。

以前的華僑和海外華人會保留一些舊式中文表達,現在有了微信加持,海外華人華僑可以更方便地在語言文字上和大陸同步。去哪學中文?看民國書,看四九年以前的書,並不能完整解決問題。語言,如很多無知者正確地指出的那樣,是活的。


這個題目下的酸氣真的奇怪的無法直視。

中國的教育制度下把英語作為九年義務教育必修科目,而現在這裡只是討論第二代在美華人如何教授中文的事情。

沒一個人說,英語作為主要科目很奇怪。而在這裡酸不要做「末等公民」。

看來真是自卑到骨子裡了


除了他們學習英文的時間外,在家裡可以給他們用中文交流,讓他們從小就開始學習


不請自來…

因為讀書要認字小時候很長一段時間不喜歡看書…這個…中文最高的就是逼格…你可以從逼格教起來………

有個不成熟的小建議…

女孩教點春江花月夜,認識一下李煜,教什麼明月幾時有,什麼在水一方,溯洄從之,講點司馬相如彈鳳求凰,等她進了古典詩詞的坑,吵著鬧著要穿漢服,你還嫌燒錢…

男孩給他講點三國,此處可以給他買三國無雙,等他瘋狂迷上三國,就呂布趙雲究竟誰最強跟別人可以吵半天,去看歷史,去看水滸,看金庸…他就再也爬不出武俠的坑了……

我就是這樣…最後一不小心讀了很多雜書的…但是我小時候看的是探案系列…狄公案…七俠五義…

這是個比較極端的辦法…不用擔心他不會中文…可能是他跟你吹的一套一套的……


我家有類似情況,但是小朋友三歲才出國,所以母語仍然是中文,中文程度仍然比英語好。至於如何在幼兒階段跟上國內進度,我還算有經驗。

做為父母,多和國內同齡孩子交流經驗,國內孩子學到哪個階段,咱們同樣學到哪個階段。比如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讀中文繪本,四歲開始認字背唐詩,五歲開始學習學前班課程,拼音就不要強求了,會跟英文字母弄混淆。有意識地培養孩子中英文互譯能力,同一件事或同一個故事,要求她用兩種語言分別描述。

目前來看,還算成功。小朋友在幼兒園講英語,回家大多數時候講中文,偶爾講英語。

不要聽從那些勸說放棄中文的答主。首先,全世界上流社會中學中文的孩子並不在少數,我家孩子幼兒園裡的小朋友就有學習中文的。不要放棄華人華僑的自帶優勢。其次,放棄中文意味著放棄國內高考,但是我對中國頂尖高校的發展還是有信心的。科學無國界,人才無國界,中國有錢且肯砸錢,不好說科技的未來屬於中國,至少大半未來屬於中國吧。


沒有什麼特別的,就是爸媽有一段時間裡不讓我在家裡講英文,再加上我喜歡看書所以經常給我塞中文書,然後再轉戰讓我看華語電視劇,慢慢的就好了,雖然現在講中文還是會有一些偏差,不過一般都不會覺得我是CBC(加國版ABC)。

不建議孩子在國外上基礎教育再到國內上大學,這一路太輕鬆了,不會學到什麼的。


我家三兄弟,在不同的時間段被帶來了日本,兄弟三人的中文水平各不相同,我想我爸媽根本就是做了一個實驗。

我哥,小學一年級來的日本,已經基本不會說中文了,讀寫也跟本不會,勉強能聽懂一點,因為爸媽在家基本中文日文混著用。

我,小學六年級來的日本,中文聽讀完全沒有問題,寫,你看我的答案吧,寫的不好,不過大概能把想說明的問題寫清楚。說,一直在國外不用中文的話會退步,會因為辭彙量不足一時說不出詞來。不過回國生活一段時間自然會習慣而熟練。

我弟,小學四年級來的。中文聽讀沒有問題,不過說和寫還是有困難的。畢竟輸出比輸入難很多。

日語方面,兄弟三人基本沒有問題,不說自己是中國人,日本人都認為你是日本人。不過在細節方面還是有一些差別,比如日語中的海蠣和柿子發音同是kaki,不過輕重不同,這些地方有的時候我會錯,而我哥從沒錯過。

還有就是有調查表示,超過十二歲以後人的舌頭的肌肉基本就定型了,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口標準的外語發音還是要趁早,我爸媽就是用我家三兄弟做了一個十二歲以下什麼時候帶出國最好的殘忍實驗,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我覺得大v李星河的回答是非常片面落後的(可能十年前的美國的確會這樣)

僅僅從一個ABC的抱怨就能說明中文在美國的受歡迎程度???來美國這麼久我也發現,很多中國人很喜歡僅僅從某個個例就草率地來下絕對性的定論:「美國人怎麼樣怎麼樣,美國人喜歡怎麼樣怎麼樣。」

然後我表示很無語,因為可能這件事發生的幾率是20%,他們卻選擇性屏蔽忽略了剩下的80%。

我也從多個個人所見所聞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也很好奇到底ABC怎麼學中文的,答案無法做到完全客觀,但是我會盡量的敘述性回答:

1.我問一對留美8年的夫婦,有3個小孩,大兒子Justin今年8歲左右吧,會講中文雖然沒有英文流利。我問媽媽他怎麼學中文的,她說,Justin平時在學校就講英文,所以在家裡就堅持講中文,我問那看不懂怎麼辦?她說,把聖經中文版讀完就足夠了。

2.準備租個homestay,找到一家台灣美國混血家庭,和台灣媽媽聊天聊到,她說,兒子現在美國這邊找工作發現真不好找,可能在國內發展會比較好點。女兒最近去北京參加夏令營,兒子正在學中文,我看到冰箱側邊,飯桌上都是密密麻麻不工整的繁體字。她說如果我來住,可以教她兒子中文,然後她兒子教我英文

3.我現在住的美國人房東家的兒子,昨天剛剛聊完,他說,corvallis村子有個language program,每個美國人都可以選擇學一門外語,很多人會學中文,因為中國是個大國,學中文對以後旅遊工作都有很多好處。他父母來自羅馬里亞,但是這個program沒有羅馬里亞語,因為羅馬里亞不是一個大國,屬於小語種。然後開始問我各種中文的發音。

4.碰到幾個美國人會和我說簡單中文,甚至還有個是非常標準的中文。曾經在醫院裡住院,離開病院的時候,護士知道我是中國人,很開心地說:「謝謝,再見。」還有在apple bee吃飯也碰到過。在美國也碰到過幾位中文說的非常棒的朋友,就是聲調有專門去學的那種,比如說房東的朋友kim, 我第一次聽她說是很吃驚的,因為中文的確對於大部分美國人來說太難了,我甚至教了房東好幾次還是不會,她已經去了幾次中國了吧,很喜歡探究一些中美差異。

5.羅傑斯女兒講中文視頻,網上搜一下就有,講真,還是被他倆女兒一口流利中文給震驚到了。


我懇請大家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

當某位大V回答:「美籍華人受盡歧視,內心都渴望擺脫黃皮」的時候,下面一票評論罵他:胡說八道!中國人哪有因為這個被歧視!

當某些人在答案中表達了對大V的反對的時候呢:「美籍華人根本不會因為講中文黃皮膚受到歧視」,下面又有人跳出來:胡說八道!亞裔在美國就是被歧視的,就是有隱形天花板的,你怎麼那麼天真!

看得我嘆為觀止。我實在不知道這種既希望自己不被歧視,又希望自己被歧視的心態怎麼來的。

=================

至於我的意見,我贊同 @Fan Francis .這個年代兩頭都吃得開才是王道。學個中文就怕被人迫害啦歧視啦?誰歧視你拿出攝像頭懟回去啊。

大環境再糟糕,世界那麼大,也總有地方可以去。美國待不住去加拿大,加拿大待不住去澳洲,澳洲待不住去歐洲北歐。為什麼要怕歧視?


以前聊到過這個問題。

如果去的是不發達國家,多半不用擔心小孩的中文問題。

如果是發達國家,特別是英語官方國家,很多小孩的中文都不好。

首先小孩的環境是英語為主。學語言主要就是學名詞和形容詞。小孩五六歲七八歲辭彙量有限時還好,越大中文辭彙量就越跟不上學習進度,最後很多人就放棄了。

然後中文有幾個比較大的難點,比方說寫漢字的難度是比較大的,另外學查字典也比較難。還好現在有手寫輸入法。

最後還有海外華人的一塌糊塗。 在這裡我了解的主要是美國華人。 美國華人三教九流無所不包,確實有很多家庭希望孩子會中文,但是會中文一點也不「酷」,因為很多華人孩子不但不學中文,而且嘲笑學中文的孩子。 很多家長怕中文污染了他們孩子純潔的耳朵。。

而且中文學校也參差不齊。 很多中文學校掌握在老華人的手裡,在選教材上都有很多幺蛾子。有簡繁之爭,有教材「洗腦」之爭,有拼音之爭,一塌糊塗。 我這中文學校的校董之一(當然是中國人),堅定的支持亞裔細分。。。。

在我這裡(中西部)商人子女學中文比較熱,有能力,有想法回國的中國人家庭也會去推孩子學中文。大部分家庭,包括千辛萬苦拿H1B排綠卡小富即安不準備走的,通過不能說出來的,在這邊已經幾代了的家庭基本上不太在乎教小孩子中文,或者說學中文的優先順序在鋼琴奧數體育後面。

而且孩子越多越難教中文。 如果家裡只有一個孩子,多半中文沒問題。如果有老二,老二的中文多半比老大差。如果有老三,基本上就是會聽不會說了。

不止一個人跟我說:反正中國都學英語,在美國還學什麼中文。

當然,也有人從刷gpa的角度出發推孩子學中文的。


我家倆娃是ABC,已經上大學,中文算是比文盲強點有限,AP中文靠五分,回國跟親友交流沒什麼問題,單獨在國內四處溜達也沒啥問題,出去能看著中文菜單點菜,當然我希望他們能夠再多認倆中文字,這樣的水平可能要被噴成渣,但是已經是20年全家努力的結果,他們直到接近高中畢業以後才不反感學中文,願意主動說中文。孩子學中文跟學其它科目一樣,都要經過青少年時期艱苦卓絕的叛逆期跟父母的搏鬥,父母對付的要點和其它事情一樣,別放棄,拿出逼娃學數理化的勁頭學中文就可以。做為被知乎人鄙視的老華僑的一員,讓娃從生下來就學中文,上學前不會英文,這不用上升到家國利益民族大義的高度,大部分人不論在哪裡也就是給人打份工, 藝不壓身,多學會一種技能就是多給自己一條出路,語言是其中的一個技能。中文是純課外學,學校里學西語,畢竟我們在墨西哥的首都加州嘛,而且中國人用中文做第二外語,報大學沒有說服力。


我家的規矩就是不用中文說就當沒說。比如要看電視,晚飯要吃什麼東西,不用中文說就無效。當然用中文也不一定有效,可以商量。現在倆孩子中文都說的不錯


拋開學習意願談學習方法沒啥勁。我所認識的ABC大部分是不講 中文的。他們可能會,但是他們不主動講。

例子1: 我有個好朋友的堂弟和堂妹(親叔叔的兒子、女兒)。他們在美國出生,後來因為養育問題特意請了他們的爺爺奶奶來美國照顧。爺爺奶奶不會英文且照顧了很久,按理說應該會講中文。但這次去他家裡吃飯發現真的連完成的句子都很難,更別說中文交流了。和自己的爺爺奶奶都要半比劃才行。據說現在有一點點點後悔,想要好好開始學,但是…

例子2: 我一個老師的女兒。老師他女兒不愛學中文,總和他講自己是美國人,不是中國人什麼的。作為父親,他也總告訴她,你以為你自己是美國人,但等你找工作的時候人們只會以你是Asian來評判你。後來又一次他和我說,上高中的女兒終於懂得老父親的良苦用心了,暑假去黃石公園打工的時候打電話回家,主動地用了中文。

例子3: 另一個朋友的表弟,在家從來不講中文,也不知道會不會。平時在家裡和自己的哥哥也很有隔閡,不像親兄弟。朋友總用這個例子說明「資本主義國家人情淡薄」。

例子5: 開學後的orientation,一組有一個亞洲人,問我們哪裡來的(英語問的)。得知我們是中國人後,他說他也是中國人,父母北京人。。。然後還是英文,完全沒有想要切換成中文的意思。

例子6: 認識一個姑娘,不太算ABC,她是小學就來的小留學生,因為長得太中國啦我就主動和她說了中文。人很好,很溫柔,但是她的中文水平真的有限,很多時候並不能真的理解你在說什麼。

總結:

我覺得語言畢竟不像其他學科,語言是非常社會化的,很多東西沒個不同的時代表達的方法真的不一樣。所以在美國學中文和在中國學英語一樣,永遠不可能真的像native speaker一樣。但是語言的主要目的是溝通,溝通可以就算掌握了一門語言,這沒毛病。

上一輩的人 怎麼講呢,對於中國這個根可能並不像我們這一輩這麼驕傲,真的很多父母完全不pay attention在學中文上面。當然也不奇怪,就像不是所有中國父母都要求孩子出去上英文班一樣。

語言可能還在於身份的認同感,就像我那個老師的女兒一樣,有部分人,對他們來說,他們並不是中國人,所以不會中文也沒什麼奇怪的。

最後想講一下自己,每次一想到如果留在美國以後我的孩子就可能面對這樣的身份認同問題,他/她可能作為一個中國人不會講中文。我因為這些問題一度想成為一名丁克。直到找到了解決方啊:回國。 我真是太聰明了


至少我身邊的普通ABC都是不大會說中文的。。他們在外說英語,在家說英語。他們在家與父母用我一度覺得很神奇的模式交流就是 父母說中文,他們英語答,如此往來交流順暢。


看你讓孩子學中文的目的了。

外國人都說中國是一個文明型國家,不是民族國家。你一個中國人還沒發現,果然是走遠了啊。

所謂中國人並非單純的黑眼睛黑頭髮,亦或是講中文寫漢字。身為中國人,要了解這個國家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知道她的輝煌和苦難。不管她貧窮亦或富有,都一樣愛她。要有文化認同的黑眼睛黑頭髮才是中國人,或者說這樣的一群人互相認同形成了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

你要是沒有回國的打算,只是想讓小孩搭上中國的發展大巴佔佔便宜,會說中國話只是入門。如果四書五經不知道是什麼書,沒聽說過四大名著,不知神農女媧,炎帝黃帝,那只是一個會中國話的美國人罷了,這趟車不上也罷,免得被人笑話。畢竟就算超過美帝,美國也是世界老二,有本事也可以享受生活。好好學習英語,這樣在學校里學的更多才比較靠譜吧。


李博士說的現象是客觀存在的,甚至更嚴重,當然,一般人也沒這麼脆弱,歇斯底里大多隻存在於匿名網路里,所以日常生活中在有些人的眼裡覺得不存在歧視或社會障礙也是正常的。

但我絕不贊同李博士的方法,反倒是支持其他高票的說法,不僅要想方設法讓華裔亞裔小孩學中文學中國文化,甚至要拉攏或打擊在美國的逆向種族主義者,讓這些明明會說中文卻歧視中國文化的人也要學中文用中文,而不僅僅只是出於政治正確回答proud of Chinese heritage而已,不止是華裔,包括日裔、韓裔、越裔等各種黃種人族裔,能學中文都要儘可能拉攏去學中文學漢字。

不要以為到了美國,美國就是我們黃種人的國了,現在的美國還是白種人的國,是猶太人昂撒人的國,雖然有些反智有點歧視,但我們黃種人只要稍微努力點,混個中產問題不大。但再過二三十年就很難說了,以其他有色人種的生育率來看,以後很難說是不是老墨的國,老黑的國,極端反智主義者們的國。如果黃種人不團結在一起,擁抱自己的種族母國文化母國,只會淪為更下等更不公的存在。

美國是很好,發達國家們是很好,對於很多人來說確實比啥啥都好,現在選擇在發達國家生活確實沒啥可說的,現在已經長大了的ABCXBC也沒多大怨言。但考慮到二三十年後,作為2010年代才移民到發達國家的新移民,自己的下一輩長大成人進入社會的時候,那時候的世界格局是怎樣的就很難說了。

歐美很多國家雖然還能吃個幾十年的老本,但因為中國搶走了中高端產業和放任低素質移民者入侵,大概率會莫名出現各種亂七八糟的社會危機。中國則可能在經濟達到一定程度後重拾輸出革命的道路,以穩固自己的經濟政治霸權,成為東方神國人類燈塔。這種時候自己的黃人或半黃人後代怎麼看自己那也是很受考驗的,如果連中文都學不好,連精神帶路黨都沒資格當,我估計你們的小孩能恨你們一輩子。

拿國內大城市來比是完全不符合事實的,中國人大體上並沒有種族隔閡,中產及以上的聯姻往往也是看經濟條件和家庭背景,而不會過於在意籍貫或種族,不像黃人不管做什麼討好白人,別人也知道你不是和他們一夥的。

對於非中國人來說,學習中文將會是二十一世紀最好的文化投資,就像二十世紀的英文一樣,沒有之一。


沒看到李星河的答案好遺憾。。。

說真的 你們不覺得報學習班學習語言和有剛需學習語言是兩碼事嗎...

我覺得身邊大概有70%的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想要學習西班牙語去旅遊的,看動漫學習日語的,搞時尚學習法語的...大都上上課也就上上課了,和培養了一個語言的能力相比還是差很遠. 自問一下,有多少人曾經給自己立下過「堅持學一門語言」這種事...最後成功了的有幾個

我覺得高票答案中指的大多數(當然很尊敬你做的事),包括特朗普的外孫女什麼的都屬於這種情況,就學一學。真的,收穫能有多大,最後會不會忘掉,這都是很重要的事。我的思維方式比較死板,不太喜歡講情懷,我比較相信沒有持續的機制,大多數小孩子在美國學不好中文。當然,就不要講個例了,當然題主的孩子如果足夠lucky的話.

雖然我沒看到李星河的回答,可能是偏激的?不過,答這題確實不需要了解美國中文教育業,除非,你能給我看到有多少人堅持學了多久的學習班,五年之後去參加當年學習班的考試,還能達到%的成績這類的數據,否則只從那麼多人試圖開始這點來說事,我覺得不太科學.

去中國待幾個月到半年,多參加志願者項目之類的,再加上在美國上課什麼的,肯定是很有幫助,前提是,你孩子得enjoy,不是覺得你在浪費他時間.


我女兒還很小,不滿4歲,中文說得挺好,英文交流也沒障礙。我覺得首先呢,父母很多要求孩子中文要說得好已經是功利性的驅使了。今天中國發展高速,就業機會多,或者為了讓孩子可以比較順暢地和自己與祖輩交流,這些因素都合理。不過我覺得尊重孩子的選擇,並且自己多有意無意地讓孩子發自內心感受到中國的強大和中國文化的偉大,這樣孩子真的想學,才能學好。或者直接跟孩子說想賺錢就得學好中文。總之還是一種認同感吧!

還有真的就是不能著急,咱們學英文也是學了那麼多年,花了那麼多錢,而且是高考指揮棒下總得要學,現在就是國際學校更加重視英文。而且必須正視英文比中文作為二外的難度差異非常大。所以我覺得小朋友能夠做到中文勉強交流就很好了。最佳的方案當然只有浸入式學習法,中文學校,在家貫徹中文only,多帶回國,爭取國內的實習和交流機會,陪看中文節目和電視劇,並花些時間交流看孩子的理解與表達。都做得到中文肯定不會差,但是指望達到我們這樣的母語水平,我覺得還是不要過分推孩子了。而如果這樣的努力達不到的話,也就別怪孩子不夠努力了。

我是真的在這邊見到一些老一輩的華人家長說起中國人就是,孩子啊你去那邊誰也別信啊,你這社會經驗實在不足啊,孩子啊中國的農村不要去啊,環境太差啊,孩子啊我給你生在美國真的幫你二次投胎啦,幫你選擇了最強大的國家云云,你一定要感激父母啊。。。。 如果孩子從來聽來的就是這些,那孩子不好好學中文,千萬別怪孩子!


題主既然提出了「如何培養中文能力「這個問題,那麼他想知道的應該是如何學好中文,而不是要不要學中文。這個問題被某個大V帶歪了方向,變成了中文地位與種族偏見之爭,有點遺憾。

在這裡,我想借用胡適的一句話:「多談些問題,少談些主義「。

問題是什麼呢?學中文到底有沒有用,有用的話怎麼學?

拋開一切情感,讓我們把中文當作一種工具。多學習一種工具,多掌握一種技能有沒有用呢?這個問題就很好回答了吧!

舉個例子:知乎上陸港之爭的話題一向吵得不可開交。香港人討厭內地遊客,鄙視內地政體的情緒也是遮掩不住的。可很多人不知到的是香港現在的普通話培訓班遍地開花,以普通話教學為」賣點「的私立學校近年來大受家長歡迎。有些家長為了給孩子爭取一個學額,不惜投入數百萬元購買學校債券,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就開始登記排隊。香港人如此積極地學習普通話是出於對內地文化的熱愛?呵呵呵……原因無他,唯」有用「耳。同樣道理還有特朗普的外孫女。當然,普通話越來越有用的原因肯定和中國經濟的發展,國際地位的上升有直接關係。但是我們考慮那麼多幹嘛呢?僅僅是」實用「這一個理由還不夠讓務實的海外華人認真學中文嗎?

所以,學不學這件事沒什麼好爭論的。覺得有用就學,沒用就不學。把自己失敗的人生歸咎於會講點中文和自己是華裔,這論調拿我姥姥的話講就是「拉不出屎怨地球沒重力」。

好,廢話講完,先就題主的問題給出三個建議:

1.把孩子留在身邊。你在哪裡工作,就讓孩子在哪裡讀書。

2.如果長居國外,請降低對孩子中文水平的期望值。

3.讓孩子在國外讀書,長大後回國內讀大學這事兒很不現實。

先說第一個建議。

其實道理很清楚,沒什麼好解釋的。如果只考慮學中文,當然是孩子讀小學的時候送回國,中學的時候接到國外這個方案最有效。但這明顯是個得不償失的方案。有什麼事情比你與孩子的感情更重要嗎?何況孩子回國,你的配偶肯定要跟過去陪讀的,於是你們夫妻兩地分居?人生不過幾十年,要在自己精力最充沛的時候與最親密的人分開這麼久,想想就很殘忍啊!

再解釋第二個建議。

題主希望孩子擁有跟國內同齡孩子一樣的中文水平,那我就默認題主希望孩子中文具有母語水平,而且這個母語水平跟國內孩子高中畢業參加高考的水平相當。先潑一盆冷水吧!以我的經驗來看,這個目標對於國外長大的孩子來說非常非常非常困難!如果以此為目標,那麼父母的精力、財力與孩子的學習熱情缺一不可,並且需要長年累月地堅持學習和一定程度的語言浸潤(這裡指的是全方位沉浸在純漢語環境中)。

我孩子所在的學校是以學生在12年級畢業時拿到IB中英雙母語文憑為教學目標的。這所學校講究浸潤式語言學習,各科老師都以自己的母語為授課語言,學校里大多數孩子從5歲開始進行全日制雙語學習。在這樣的條件下,無論是學校的教育環境還是家庭的重視程度都已經為孩子提供了足夠的支撐,但還是有大約一半的孩子讀完小學之後轉學,能堅持到高中畢業的學生大概只有小學入學時學生數量的四分之一。為什麼呢?因為堅持雙語學習太難了!母語級別的學習不是說一口標準流利的中文就可以的,而是要求學生熟練讀寫的漢字數量達到4000個(我國義務教育階段規定的常用漢字讀寫數量為3500個),以此為基礎深入學習古文以及中文社會科學與文學藝術,並具備與英語水平相當的論文寫作能力。想想看,無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很多孩子用一種語言學習這些課程已經很吃力了,何況雙語呢?

題主的孩子現在年紀還小,沒有經歷漢字的讀寫磨練,所以覺得堅持學中文不會很困難。但是請相信我,一旦進入寫字的階段,枯燥的書寫訓練會讓你的孩子迅速向以英文為代表的拼音文字靠攏,抗拒甚至放棄學中文。到了這個時候,請不要給孩子壓力,不要去和國內的同齡孩子比較。適當地放慢學習速度是必要而且有效的。語言學習是一個小火慢燉的過程(突擊參加語言考試的不算啊~),保持他/她對中文長久的興趣才是第一要務。

很多身在國外的中國家長對於孩子中文不好這件事很焦慮,焦慮的結果就是用中國式的說教去強迫孩子或者讓他們產生愧疚感,反覆講些「你是中國人,不能忘本「,」你長著中國人的臉,不會講中文很丟人「之類的話。這些道理很空泛,對於未成年的孩子來說很難理解其背後的邏輯,最終只會刺激他們產生強烈的逆反情緒,與中文漸行漸遠。倘若換成孩子在學西班牙語,家長會因為進度慢,講得不地道,寫得不規範而焦慮嗎?所以,家長在這件事上心態要放鬆些,學語言就是學語言,不要讓中文承擔太多價值觀和私人感情。

最後談第三個建議。

比起前面兩個想法,題主的第三個想法最天真了。且不說等你的孩子長大之後,中國的大學對於外籍學生還會不會提供如今這樣的優待。就拿現在來講,國外教育體制培養出來的孩子到國內讀本科並不是件愉快的事。我孩子的學校每年有幾個名額去國內Top 2讀本科,入學門檻很低,幾乎相當於保送,可是學校里的孩子寧可申請排名不如清北的英美學校,也不爭搶這幾個名額。為什麼?因為前車之鑒。前兩年有學生去了清北之後被國內的本科生吊打,大學四年的績點一塌糊塗,導致這孩子根本申請不到好的研究生院,工作也找得蠻坎坷。不可否認,中國重點大學的本科生,尤其是理工科,具備相當紮實的基礎知識。國外長大的孩子很可能在某些學科與國內的學生存在差距,再考慮到大多數專業還是需要學生具備優秀的漢語水平才能聽懂的,因此」國外讀中學,國內讀大學「這條路遠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

現寫到這裡,後續會補充一些在家裡幫孩子學習和鞏固中文的好方法。


在家說就足夠了。一般再上個中文學校。因為美國高中需要學一門外語,所以中文學校是可以拿學分的。實在不好使我見過最極端的是老爸老媽跟他孩子說你在家不說中文我不理你

現在美國的中國二代說中文一般不成問題。霍普金斯有很多華裔本科生來我們實驗室做實驗,我還沒見過中文說不好的

順帶說說美國實際上是語言上極不強勢的國家。對學習外語一直是鼓勵態度。我女兒今年三歲,進的是本地最好的幼兒園,只說英語。之前在家爺爺奶奶看著只說中文。我送她去幼兒園時候特意問園長要不要我們在家多說英文幫她熟悉。院長說完全不需要,鼓勵我們在家繼續說中文,說她英語很快就學會,一點問題都沒有。


不止一次見過中餐館裡面華人父母和孩子說中文,但是孩子只回英文的場景,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小時候說中文被其他族裔小朋友嘲笑「ching chong」,要知道這時候的小朋友可沒你那麼多政治正確,不會像成年人一樣哪怕心裡蔑視你但表面還能偽裝得讓你如沐春風。

這種現象男生尤其嚴重,女生要好不少,道理是什麼大家都懂,只不過說出來我怕被女權懟,大家也可以看下否認這種現象的什麼性別最多。

所以如果真的是在美國出生的中國男孩,他要在某天突然表示出對中文的抗拒,那就真別逼他學了,兒童時期被歧視的陰影可能會伴隨他一輩子。

更別扯什麼自己猥瑣到哪都被歧視,別人就是想滿足優越感來歧視你,亞裔男生受到的歧視要比亞裔女生多得多得多,很多女生不知道而已,還是那句話,看看反駁這觀點的人性別大多是男還是女。我打定主意回國,就是害怕我的孩子會在美國成長時被白人從精神上面閹割。

請相信我:在美國長大的亞裔孩子遠沒有你們移民一代的抗打擊能力,我們從小在國內接收中華民族必將完成復興的思想,有很強文化歸屬感,但是abc們很可能遇到一次歧視就會開始排斥自己中國人的身份,切莫用你自己的經驗來推導孩子,切莫!!!

我在美國遇到過紅脖子罵老夫「chink」,但我內心毫無波動,只是果斷選擇對噴,但一個身心還未發育成熟的孩子碰到這種情況,真的就有可能開始憎惡自己的亞裔血統了!!!

最後回答題主問題:在家裡面和孩子多用中文交流就行,美帝這兒碰到的會中文的abc很多都這種,如果真的中文水平不給力就請個1對1教師或者周末去上個中文班。


實在是看不下去 @李星河 的回答了。

坐標英國,這麼說吧,這邊的BBC港澳移民都想學中文。因為好看的亞洲小哥哥小姐姐都從大陸來。很多白人學中文也是這個原因…

(嚴肅臉)感覺整個英國/歐洲的生態和北美很不一樣,少數族裔都說自己的語言有族裔內部的社交圈。能說幾種語言在英國是一種很酷的事情。所以所有少數族裔(歐洲裔/中東裔/亞裔)都能比較好的保留自己的語言和文化。移民家庭孩子的中文都還不錯,大部分時候日常交流是肯定沒有問題的。究其原因,可能因為中國的輻射力已經到了歐洲,但是暫時還不能觸及北美吧。

至於李同學所指的Chloe Wang,她本身是很"Proud to be Chinese"的。她自己也很痛恨好萊塢對亞裔的系統性歧視。後來改姓的Bennet也是她的華裔父親的名字。拿這種例子作為例子,是不是搬起石頭砸到自己的腳呢。


用我的親身經歷告訴你

看漢化版的日本動畫與漫畫

玩中文版遊戲 非常有用

由於漢化組不夠多

他學會中文以後 甚至還會想要學日文

學會日文以後甚至還會想要學修圖和畫畫

可以說 東立出版社就是我的中文老師

看完了藤崎龍的封神演義之再去補了原版順便又看了一堆明清白話小說 唐詩宋詞

最後開始上網寫黃書 我說自己其實是個中文半文盲 不會寫漢字 說出去都沒有人信

至於在哪裡讀大學的問題

我就假設你是個望子成龍的正常家長好了

在優秀高等教育的領域 中國大學的門檻之高應該是非常感人的

這個感人主要來源於龐大的人口基數 和教育資源的有限

雖然不排除有一部分人 需要首先站在金字塔頂端 才會萌生繼續站在頂端的動力

但是我想大部分人做一件事 能夠做好 主要還是源於內心的熱情和動力

而不是因為人很多 我必須踩別人頭上這種不甘人下的惶恐

於是也就沒有必要非要去搶佔有限的資源

再說 即使是習慣以985 211DISS土狗大學的逼乎

人們似乎也存在有 留洋phD更有逼格的共識

否則他們為何要老實按哈弗體引用文獻呢

當然 如果你不準備給孩子交昂貴的大學學費 那麼中國大學會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看了一大堆,給孩子看電視啥的,個人經歷,用處不大,最有用,讓孩子讀書,讀課文或者故事書,讀給全家聽,讀好了有獎勵。後面慢慢讀散文、古文,效果非常好。


家裡倆娃都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老大發音很標準,老二發音有點羊肉串味,有待提高。

父母在家裡一定要和孩子講中文,孩子有些詞不會,說了當地語言,不要粗暴地糾正,要不動聲色地把孩子說過的那個詞用中文在下一句中說出來。

說相對比較容易,讀和寫就交給中文學校或者中文家教了,確實沒空自己教。不過如果孩子日後有需要,相信他們能很快提高。


好好融入,努力競選,別給資本主義添亂。


我不是哈,我說說我認識的兩個從小在紐西蘭長大的中國移民

兩位姐姐的家長說話都有點口音,不是標準普通話,似乎都是湖北的?

一位姐姐是我第一個見到的,學中文的方式就是在家和父母堅持講中文。我能和她中文聊天,但是很多詞她都不太清楚,包括三角形等等,因為他們在家並不會提到。中文說的有一點奇怪,就跟我們念英文似的,標準但是沒有那個味兒。她不認識中國字也不會寫,所以我覺得只在家說中文這個方法好像不太靠譜

另一個姐姐我一見到她聽她說話的時候,覺得有點像第一個姐姐。她說話有一點點台灣腔的感覺,聊天的時候談到微積分她還上網搜了一下中文。但是這個姐姐從小就上了中文培訓班,多聊聊就發現她底蘊很深厚。她認識中國字,簡體繁體都認識,雖然不會寫但是會打字,我跟她在網上聊天用中文都完全沒問題。她知道的中文特別多,因為我是初中畢業來的紐西蘭,我覺得她的水平也就比我差點,小學六年級總有了,而且很多小學生不懂的知識她也明白。她能背唐詩宋詞,能看中文文章,還會刷微博。我超級佩服她,所以我感覺在家堅持說中文,並且要上一個培訓班(她上的是大家都懂一點中文的培訓班,裡面還會講一些簡單的文言文),就已經很不錯了


我也不知道,但是你知道少數民族會兩種語言嗎?


從小在國外長大,就算是會中文,也是外文思維。這事兒無法兩全,就算是最盡職盡責的父母也無法改變。

會說就可以了,本來就是個工具,具體什麼港台腔,有口音都無所謂了。能說就算不錯了,別奢望讀,更別奢望寫。


來答一個,正好在海外,身邊有很多朋友也拖家帶口的在海外。

朋友一是定居海外多年的夫妻,兩個孩子也是在外面出生的,在小女兒到上學年齡的時候決定送孩子回去讀書。原因:一是小孩子對自己是中國人這一點沒有認同感,她們生活方式都是老外式的,很多日常漢語不會說;二是女方家裡教育資源豐富,在教育強省,家裡有好幾個博士、研究生、教授;三是有人幫他們帶孩子,交給那人帶他們放心;四是留學方便,很多有名的大學只需要小初高畢業證和高考成績便可以申請,將來孩子要留學鍍金沒難度(好多人留學走架構交的那個錢都是……)

朋友二是自小在海外長大的,這類朋友很多,她們都是六歲前來的海外,完全自學漢語,靠看娛樂節目和電視劇學習,日常交流和小說閱讀沒問題,但是寫作方面和一些專業些的東西完全不能理解。當然他們對自己是中國人這個身份沒有認同感,他們覺得自己是老外,但是老外不會接納他們,因為面孔。

還有一類朋友也是在海外多年,孩子也在這裡上學,學習漢語靠自己教和去上漢語培訓班,不過目前看效果不大,那幾個孩子完全對得起「熊孩子」這個稱號。

就這些吧……以供參考。


身邊從小在國外長大的幾個朋友,中文最好的一個朋友(現在高二)喜歡跟人中文交流,(交流流利)。她媽媽不怎麼允許她在家講中文,特別是她外公外婆在的時候,她媽媽還給她報了中文寫作補習班(我看了她的作文,小學中高年級水平是有的,學習態度很認真);另外重要的是她對國內綜藝非常感興趣,喜歡看快本跑男之類的,雖然在加拿大出身的但她特別喜歡國內。

周圍中文不怎麼好的對亞洲文化也不怎麼感興趣,家長在家也跟孩子英文交流,孩子難得跟家長講點中文(畢竟家長英語一般),家長也不要求孩子中文要怎麼怎麼好。

取決於家長和孩子吧,孩子自己感興趣很好,大人如果希望孩子提高中文能力的話可以讓孩子在家講中文,讀寫方面現在補習班也蠻多的,或者找中國留學生來家裡當tutor(義工)。


父母對孩子的中文教育和生長環境還是佔一部分因素的。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興趣。

最近來我們學校做交換生的一個英國華裔,祖籍是上海的,只會幾句很簡單的中文,也不能完全用中文對話。父母跟他基本都用英文,他的學校里也沒有幾個華裔,身邊的朋友也都是英國本土的,大多數是英國白人。

認識一個ABC朋友,現在還不到18歲,中文是只會聽和說,會寫幾個簡單的字。之前一直生活在洛杉磯這個華人眾多的地方,幾年前隨著家人搬到了佛羅里達,周圍的華人一下子少了,能跟他說中文的只有父母和兄弟姐妹,而和兄弟姐妹對話,他更樂意使用英文,他的父母也沒有特別的教孩子中文或是找中文班。

還有一個BBC(英籍華裔),父親是中國香港人,母親是日本人,能很好的運用粵語,還會打拚音,因為身邊有很多會普通話的華裔,也能說帶著口音的普通話,而他的日語卻遠沒有中文/粵語好。

周圍有很多從小住在中國但是出生在國外也住過一段時間的華裔,中文非常流利,但是英文就很一般,完全不是一個native speaker該有的水平。

或許可以對孩子灌輸中國文化,讓他/她對中國有興趣,自主的想學習中文,也可以假期帶著孩子回中國看望親戚,會更好的用中文。如果想讓孩子中文和英文都達到很本土的水平,建議可以轉回中國一陣子。


這事要看兩個方面,大方面是中國人有沒有自己的社區,這個社區能不能給孩子提供友好的說中文環境;小方面中國移民自己能不能以自己言行,不讓孩子產生說中文的是弱勢群體這種感覺。

一個語言只能在唐人街這種平民窟說,孩子自然會認為不是好東西。孩子大了明白了,也已經晚了。

加拿大魁北克法語區的孩子不會對自己和父母說法語而不好意思。而某些美國ABC會,甚至會覺得你和他們說中文是不把他們當美國人。怪這些ABC孩子嗎?不,怪他們的家長。

回到這個問題,如何培養小孩的中文能力?家長能做的首先是一起建立中國人社區,然後自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弘揚自己的聲音,在youtube,netflix 上多弄中文節目,商店招牌上中英雙文,盯緊任何歧視中文的言行發現就抗議遊行絕不姑息。

如何讓孩子在美國學好外文,加州和佛羅里達等地大批講著西班牙語的小孩就是現成的例子。

雖然一般來說,中國人多的地方,孩子講中文也會有信心,但是只要在海外待稍微久一點,就能發現不少地方,華人人數多,心卻不齊。中文不僅是語言,對很多華人來說是代表自己的文化和根。如果家長自己都不認同這點,單純從語言應用的角度,你能怪孩子覺得沒必要學這種外語?


每個ABC的經歷不同決定了他們對中文對中國對自身認同的不同。身份認同在美國這個多種族國家是很普遍存在的問題,各少數裔孩子都有自我認同的焦灼和迷茫,如果你沒有在這種環境下生活過可能不會有這樣的體驗。在美國學中文沒有很多人說得那麼慘,問題在哪裡都是存在的,看你是什麼心態而已。我先生8歲來美國到現在中文聽說沒有問題,不是因為他每周都被逼去中文學校,而是他的父母長期堅持說中文講中國社會看中國電視,他的圈子有中國人他在大學交中國留學生朋友,他能清楚認識到自己在美國的局限性和優勢。他有的時候也說不喜歡中國的一些地方,我都會一一懟回去,因為對我來說我是中國人我肯定維護自己的國家,他是美國人看待中國肯定和中國人不同但是有些時候還是有理的,這並不妨礙他吃中國菜講中國話交中國朋友。說到底想學中文的孩子都是家庭因素,你在做孩子在看,你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態度,無論你在哪裡只要你堅持自己的態度孩子哪怕現在不學中文對中國對中國文化也會有認同接受的態度。


推薦閱讀:

幾乎每天都會為女兒不肯做作業,全家人都弄的大發脾氣,很不愉快,感覺生活很沒意思,該怎麼辦?
老師遇到如此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哭著問父母:既然不能給我XXX,為何要生我?應該怎麼回答
發達國家在「兒童性教育」問題上有哪些值得借鑒的經驗?
認清CSE(全方位性教育)大綱的真面目!

TAG: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