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記錄一閃即逝的想法或思路?

有時候經常在洗澡或者睡前那麼幾分鐘甚至幾秒鐘閃現的新穎獨到思路,可手頭沒有紙筆記錄,大家是如何記錄這些短暫的思路?

希望能看到大家的做法,只要覺得有效果就說出來分享下:-)


其他人說的都是工具使用,@張亮-Leo♂ 的答案比較符合題主期望 ,我也比較贊同。

簡單展開說說具體操作,只是個人經驗看法:

  • 可跳過整個思路的回溯,先找到觸發你的扳機,並牢牢記住,扳機有可能是一件事物、詞語、行為、味道、聽覺、觸覺等,總之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中的任意一種,記住它。
  • 接上一點,從這個源頭按順序整個流程梳理。
  • 有一些事情可能瞬間想不起來了,有一個方法:重複剛才自己思考時候的行為狀態。比如走著走著忘了,就走回去,和剛才的姿勢差不多再來一遍,比如脫褲子時有個想法坐在馬桶上卻想不起來了,可以把褲子再穿上再來一次……
  • 在上一步中,同時強化打動自己時候的心理感受
  • 都理清了反覆按順序多想幾遍,4,5次大概就可以吧。之後儘快做記錄。
  • 以上這個過程多次經歷,養成習慣就好。
  • 另外關於記錄,一般下筆開始記錄的時候都會自然想把這個思路進一步完善,我的建議是先把原來的思路單獨記錄下來,再在這之後重新起頭展開去往外想。直接完善經常會讓自己迷失了,更容易忘記,更容易放棄。

題外話:不要輕易否定原來的靈光一閃,即便它在反覆思考中經不起推敲,即便它實施過失敗了。

有的時候人生處在低谷,翻翻原來的這些東西,才覺得自己真的在這世間活過。


事實上我曾經用紙筆不分日夜記錄靈感,但對於記下的關鍵詞,可能會出現到時候想不起關聯的現象,即使記下較長的句子,因為思維較破碎,也常常不能完全復現。紙筆也不是時刻都有或者便於使用,如骯髒的措施施工現場、極為寒冷的戶外、人員複雜的環境等。

後來我找到了一個比較適合自己的方法,即隨時用手機錄音軟體把當時所有的思緒通通記下來,因為是口述不怕繁複,細節也是寧濫勿缺,回去後及時記錄整理。針對最後一種情況(人員複雜的環境),為避免被當成神經病,我通常使用誰也聽不懂的方言進行記錄。


人天生擁有能夠觸發創意的大腦,每個人都有。可如何把創意火花留下並最終加工成為作品發布出來,就沒那麼容易了。

最近創業孵化工廠一詞特別的流行,我想,創業需要孵化,創意也需要有一些小小溫床。創意好比種子,給它們一點時間,等待種子開花、發芽、結果,不是很有趣嗎?

好在通過一些方法,創意碎片可以被保留;通過長期鍛煉,創意思路也可以被打開;通過長期積累,各種創意寶庫中的點子也會成為你職業生涯發展的點滴催化劑。在進行創意碎片的整理過程中,可以嘗試幾種簡易的小方法:

儲存

1、盒子

我一直對台灣暢銷書作家李欣頻十分敬佩。看到她在談起平日如何積累創意時,發現她不輕易放棄任何一絲在生活中看到的啟示,以女性敏感的心去迎接各種新思想的到來。李欣頻特別善於使用各種紙盒當成創意倉庫,她找來好幾個盒子,還在上面標出不同主題。只要一有想法就隨手寫在紙條上扔到相應盒子中去。她在固定的盒子里放入好故事,有的盒子被放入未來可能會形成一本書的思考碎片、有些放入可以作為廣告文案的創意。

我在實踐時發現,盒子這種工具有優點也有弊端。優點是不用開電腦、PAD或手機,只要有紙筆就可以收集想法。弊端是不方便後期整理,當信息數量激增後,不容易快速調用數據。長期來看,信息電子化是更優選擇。

2、手機

用手機隨時記錄下思維火花也很方便。日本整理專家小山龍介,在《整理的藝術3》中告訴大家。他正是在上下班過程中在日本地鐵里寫下這本書的。而且據說很多日本和中國都陸續出現良好得利用了上學或上班的業餘時間,用手機寫下了一本本書,我對於他們的精力分配和強大精神能量特別佩服。這一點,確實很自愧不如。我看到我的培訓師朋友李參,最近發了一篇最新感言,她嘗試用手機寫每天的日記已經獲得了成功,完全克服了手機屏幕小,打字速度慢,不方便編輯的不便利之處。對於我這種希望盡量面對大空間的人,還是享受不了手機書寫的樂趣呀。

3、電子資料庫

我們可以在印象筆記中專門開闢了一個筆記本,作為記錄和梳理思路的專屬地盤。這樣無論是身邊有沒有網路,手邊只要有任意手機、PAD、或電腦,都可以在之前寫作的基礎上繼續累積寫作想法。我專門有一個筆記本起名叫博文草稿,裡面幾十篇筆記從只寫了100字到3000字不等。當時機成熟,就會安排專屬時間,好好的完成這一主題文章,再發布出去。

4、A4紙的用途

我在作讀書筆記、課堂筆記時,一直風格很隨意。比如去上課之前,我都會往包包裡面塞一些A4紙草稿紙,聽課時拿出A4紙,可以很爽快的把聽課中捕捉到的靈感、可以解決我當下問題的可行性點子用潦草筆記以關鍵詞的方式記錄下來。回家後再找時間整理成課後筆記,或將相應行動指導方法加入到項目體系中去。現在科技發達的很,我們完全可以安裝訊飛語音輸入,對著手機或電腦把草稿紙上的關鍵點和語句花個幾分鐘念一遍,語音立馬就能轉化成文字了。多方便啊。

記錄創意點子的方法還有很多,但記錄下來永遠不是重點。無論你當初花多少時間記錄了多少文字、塗鴉、語音。最終再也不去整理,等於白記錄。

創意寶庫創建成功後,當我們需要的時候再進行提取和加工就可以使用啦。


受邀。

我並不習慣用任何工具去記錄。

我的方法是,如果有了這樣的閃念,就趕緊回退,去把思路揪回來,然後再往下深入想一想,一直想到我能夠找到紙筆或者瞭然於心了,那麼就不擔心什麼了。

事實上,閃念之所以會閃走,正是因為在思維跳躍的過程中,我們沒有及時的往下延伸。而這種延伸,我不認為事後能找的回來,即使你有很好的工具。


手機evernote,隨行的小本子。小本子買貴的,這樣就會提醒自己去記

另外,給個很好的紀錄想法的例子:

有一個人,經常做同一個夢,在夢中總是發覺自己發現 了一個重大的世界秘密,可是一醒過來就什麼都記不得了。終於有一天,他下定決心要把這個世界秘密給挖掘 出來,於是就在枕頭邊放了紙和筆,再上床睡覺。當他又做夢時,就趁著似醒非醒的時候,把這個世界秘密寫了下來。當他醒來時,只見紙上寫著:香蕉大,香蕉皮也大!


一般有這種想法的時候我都坐在電腦旁,雙擊自己頭像打開記事本。寫內容。


&> 靈感也叫靈感思維,指文藝、科技活動中瞬間產生的富有創造性的突發思維狀態。通常搞創作的學者或科學家常常會用靈感一詞來描述自己對某件事情或狀態的想法或研究。——《百度百科》

###

靈感這東西比起一條蟲子、一根頭髮還要脆弱,可能稍微不理它就會從此在這個地球上消失一樣。

看書的時候我喜歡標註重點,直接在書的邊緣寫上自己在那時候的感悟,最後在讀完一邊之後再把這些靈感一次性地好好收割。不過如果這個時間稍微長一點點,有時候可能是數小時,可能是一天,最多很難超過兩天的,它們就當然無存,只留下一個個神秘的腳印。「啊,我當初在這裡有很多靈感,但現在就不知道是什麼靈感。」

之前跟一位認知科學家陽老師聊過,它說靈感產生於十萬分之一秒,也就是神經元突觸接觸的那一個剎那。稍不留神就會蕩然不在。如果你是在寫作的時候按照清單來寫,那麼你的大腦就會指向這些已經想好的事情,從而忽略了這些極其寶貴和稀有的「靈感」,寫出來的文章就沒什麼益處。

現在我剛好近段時間看得很入迷的書籍《人類簡史》重新翻了起來,本想接著裡面的靈感好好創作,每次一個靈感至少都可以變成一個片段,片段長起來往往可以變成一篇文章。在讀這本書後,我已經至少寫了 3-4 篇文章,而且還是前幾頁,不過今天再次翻閱後面的靈感都不知道走了去哪一個幽深的森林角落。

所謂「靈感」也許就是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新建立的突觸,不過這種突觸由於是新建的所以可能非常不穩固,如果不在短時間裡面把它加固,這條神經通路可能就很難被找出來。針對這種情況,相處了一些應對方法:

1. 一旦來了「靈感」就儘快記錄,在當下記錄得越詳細回憶的時候就越容易被「喚醒」;

2. 為了可以高效記錄,可以用各種符號、顏色、關鍵詞等方式記錄;

3. 記錄下來的「靈感」可以安排固定時間或者就是每天某一個時間點來統一「收割」;

4. 「收割」靈感的方式最直接就是變成一個個的「卡片」,用儘可能簡潔不延伸的方式記錄下來,並標註關鍵詞和關聯點為「標籤」,這樣方便以後抽取。

從靈感輸入到處理再到儲存,就像一條魚從捕獲到經過初加工,然後變成魚肉和魚骨的方式放在冰箱里。等你下次有創造性工作的時候也就是你煮一份香噴噴的美食的時刻,從冰箱里任意拿出你想要的食材(卡片),來拼出一份前所未有的菜肴。


個人用印象筆記!不是廣告,不謝!


無論靈感是什麼,它衍生自接連不斷的"我不知道"。


你要真覺得這個閃念值"那就咬破手指寫在肚皮上

我一般都會立馬找紙筆"即使在洗澡和出恭之時


微信以前有個語音筆記本,曾經記過一些東西。後來找不到了,擦


曾經有過同樣的困惑。

後來一部有塗鴉功能的手機幫了我的忙。

這部手機很多人都知道:三星大牛Note

p.s. 這個真不是廣告。


焦糖心得速記工具,瀏覽網頁的時候很方便的記錄想法


應該是從初中開始就喜歡記自己的想法(或者小事件),那時候只有書本和筆,就記在各種亂七八糟的地方,幾乎哪都有,而且多數也有重複。剛上高中時也是這樣,想過整理,但因為太亂而擱置,後來再看那時的想法感覺好幼稚,就放棄了。

上了大學才有了手機,手機有備忘錄功能,剛開始我就有想法就記,還是很亂,但好歹整理起來方便。後來我就開始進行分類,每次的想法都歸類到類似條目上(不清楚按日記模式記錄是否會更好),這樣也規避了重複的情況,想做一次全面的整理也方便的多。然後我可能有空就會複製拷貝到word上再做詳細的整理。

可是就算是有了自己的方法還是很費時間,每次想整理然後都要花大幾個小時(每兩個月就有上千字 ),而且回看後感覺大多數好像都沒什麼味道。

不過畢竟還是在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階段,每一時期每一境遇下的想法都比較類似,所以完整記錄之後就會發現之後的想法都類似,只是偶有突破,現在花在這方面時間已經大大減少。

我的亂七八糟的想法確實比別人多,而且無論何時自己想到什麼或者旁邊人說什麼激發了靈感就開始思考不得出自己的答案不休,因此很容易走神。有時也很痛苦,因為很耽誤時間耽誤手頭上的事啊(尤其是上課時),至今懷疑是不是這個原因導致我注意力容易渙散。

還有一個問題,由於本人天生情感細膩,所以想的事情大多很自我很隱私,也就意味著不想被別人看到,所以隨手記錄的條件很苛刻有木有(高中就有一次因為多次把小本本放回又拿出而被班主任關注到差點泄密很尷尬的情況)

其實很多大佬記錄的都是那種工作生活上創新的有用奇妙點子吧。而我卻是把很多時間都花在內省上,不斷反思自己和承認自己之間彷徨,其實最應該反思的是:有些想法是要付諸實踐的。


個人用有道筆記和思維導圖,也不是廣告!


飯否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