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機器人不創造剩餘價值?

馬克思說不論是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還是「無人工廠」,本質上仍是資本的實物形式,它們參加商品生產時,只是把原有的價值轉移到商品中去。機器人跟人的勞動之間有什麼不同嗎?機器人是資本的實物形式,意思是在購買機器人的時候購買的是整個機器人而不是機器人勞動力嗎?但是總覺得機器人和人一樣是具有剩餘價值的……

暈乎乎的,求大神解答


所謂「價值」就是在商品的交換價值中表現出來的共同的東西。

所謂「剩餘價值」就是勞動者創造的被資產階級無償佔有的勞動,即工人生產所多出的或超過的。

「在 生產過程中,只有可變資本才會創造「價值」。」這也是《資本論》的原話。

而機器(人)並不是可變資本,而是「不變資本」。

首先,「資本家使用機器的目的,與使用其他一切發展勞動生產力的方法和目的一樣,都是為了縮短工人為自己消耗的工作日時間。以便相對延長資本家無償佔用的剩餘勞動時間。」

其次,「機器生產還使以前的可變資本的一部分轉化為機器——不變資本。」

按照:剩餘價值率=剩餘價值/可變資本。

花在工資上的資本叫「可變資本」。

花在生產機器這些材料上的資本叫「不變資本」。

採用機器時,可以把原本應發給工人的工資轉化到購買機器上面,這樣就實現了將可變資本轉化為不變資本。這樣就提高了剩餘價值率。但剩餘價值仍然不由機器創造。

「價值量」是由「勞動時間」決定的,而工人的每天勞動時間——姑且用「平均工作日」這個概念來更準確地說——總是少於24小時的。資本家剝削工人,可以從延長每日勞動時間入手,從而創造剩餘價值。而機器的「平均工作日」 ,是沒有限度的,所以資本家不可能「剝削」機器。

因此,機器是不能創造剩餘價值的。


因為在政治經濟學裡,價值的來源是人的勞動,財富表現為「可以支配他人的時間」。

現在來看,似乎自動化能夠取代人類勞動,勞動並不是人的專利,那麼,馬克思的價值和剩餘價值就成了扯淡。

不過在我理解,價值只是政治經濟學的一個工具性概念,和米、英尺這種長度單位是一樣的,無論你用公制還是英制,都能造出飛機輪船摩天樓,政治經濟學的摩天樓是階級矛盾。

假定最終生產實現了完全自動化,任何人都沒有工作的必要,然而,資產階級佔有自動化工廠,無產階級將在分配中處於極端被動的地位。

到時,你站在資產階級的角度,可能會覺得,要是無產階級一夜之間都死光,地球就是天堂了。那麼,整個人類歷史,為的就是能讓少數人生活在自動化的天堂里。

資本論並不是真理,宇宙不按照它來運轉,但它對無產階級,是獨一無二的好書。

真理是一種妄想,是一種文學虛構。


機器人就是勞動工具,不創造價值,更不要說剩餘價值。工具都不創造價值。

為什麼工具不創造價值,只有人才創造價值?得從價值的起源來說。

為什麼要提出價值這個概念?為的就是商品交換者雙方都不吃虧,都不佔便宜。

斧頭和帽子應該怎麼交換?鐵匠做斧頭要付出汗水,裁縫做帽子要付出辛苦,如果做一把斧頭付出的辛苦量和做兩頂帽子付出的辛苦量相等,那麼一把斧頭就應該換兩頂帽子,這樣誰等不吃虧。

那麼怎麼衡量辛苦量?鐵匠和裁縫的勞動形式不同,勞動強度不同,勞動環境不同,很複雜,難衡量。因此經濟學就去繁就簡,假設所有勞動的強度等都一樣,只用勞動時間來衡量。這就是商品的價值。這就要求所有商品交換都必須等勞動時間交換,這就是等價交換。

機器人勞動,人是不辛苦的,所以機器人不創造價值。鐵匠睡大覺,機器人自動給他做斧頭,鐵匠沒付出一點辛苦,也沒有僱工的辛苦,所以斧頭的價值就是0,這些斧頭就等於是鐵匠拾來的。機器人的剩餘價值就更是0。

當然,使用過程中,機器人會磨損,機器人自身的價值會轉移到斧頭上。假如製造一個機器人消耗人的勞動時間是100個工日,那麼機器人的價值就是100工日。假如一個機器人一生能做1000把斧頭,那麼它轉移到每把斧頭上的價值就是0.1工日,斧頭的價值就是0.1工日。也就是說,一把斧頭消耗了一個人0.1天的勞動時間。假如一帽子消耗的勞動時間是1工日,那麼一頂帽子應該換10把斧頭才是等價交換。


對於自動化機械生產線,人的參與度很低,更多的是做檢驗/除錯/維護的工作。

產生價值的主要來源是機器,不是人。自動化生產線之所以這麼叫,就是因為自動化(廢話),所以不是按幾個按鈕的操縱工人就能包攬其生產價值的。

那幾位把自動化機器看做高級工具,認為產生價值還是人的朋友,明顯是錯的。

設計機器的當然是人,生產機器的卻未必是人。

當自動化生產線「自舉」時,就已經跳出壓榨工人剩餘價值的框了。


通俗來講,假如有一個產品,它完全由機械製造,不需要任何人力。

那些機械本身也可以彼此製造,不需要人力。

那麼這個產品的價格是零,價值也是零,它可能很有用,甚至不可或缺,但沒有人願意為這個產品付出一分錢。


應該問圖靈機是否能產生自我意識。


所謂剩餘價值,是因為加上了倫理學的判斷才叫「剩餘價值「,因為要反映的是」非剩餘「的價值被用於正常的資本循環,而剩餘價值是被剝削走的。

所以按理來說,人是沒有剩餘價值的,只是價值的一部分被剝削了,所以我們發明出一個叫做剩餘價值的詞,用來反映剝削關係。

證明起來也很簡單,資本論中和政治經濟學各類教材中都有提到,因為剩餘價值m本身是不參與再生產的,c+v+m只有c+v參與了再生產,如果老闆剩下的除了拿到CEO該拿的工資之後如果還剩下1毛錢,那麼那1毛錢也是剝削來的,其實不管他叫不叫剩餘價值,反應的都是"這一部分多出來的價值"而已。

而如果將來強人工智慧可以完全脫離人類自我創造價值,但這些價值又全都被人類享用的話,那麼它從被造出來就是徹頭徹尾被剝削的,他自己留不下任何價值,所以就沒有剩餘價值,或者說他創造的全部都是剩餘價值。

-------

當然我們可以開一開腦洞,假設機器人本身有主體性,那麼機器人需要維持簡單再生產至少要有點電費什麼的,而且有類似人類一樣的衰老體系(零件折舊),那麼機器人創造的價值和剩餘價值就呼之欲出了,電費和零件維修費用就是勞動力再生產,而機器人本身既是生產資料,又是勞動本身,所以機器人只需要電費和零件維修費就可以維持勞動力再生產,剩下的全都是剩餘價值,而且機器人本身又是資本,所以如果不是人類的話,機器人應該把它創造出的剩餘價值部分都用來資本累積,也就是自我零件改良(機器學習)。

不過說到這大家也應該發現了這套語境對智能機器人問題其實解釋的並不到位,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講也是時代所限,我們不能要求一個19世紀的人把人工智慧的問題解釋清楚。

說到底,人類還沒有想過多主體哲學問題,或者是沒有能力。

-----

實際上共產主義的真諦就是把人類的剝削全部轉嫁到人以外的客體上。


所有的理論,都是對現象的總結,不能超越現象,去憑空想像。

古時候的人,看到月亮,只能想到嫦娥,月兔,他們窮盡思維,最智慧的人,也只能得出天圓地方的邏輯。他們是無法想像,月亮是一個坑坑窪窪的大圓球的。

馬克思理論也是一樣的,他的理論,在他的時代,有著舉足輕重,改變世界的價值。但沒有什麼是絕對真理。機器人的自我循環,已經超出了馬克思剩餘價值的解釋範圍。


發展生產力的主體是人,目的是滿足人的需求。

機器人只作為工具而存在,一種高效率的高級工具。其作用就是為了提升單個人的生產效率,創造更多的物質,讓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那麼,機器人作為勞動工具的本質,跟你手裡的鋤頭和機床沒有什麼兩樣。

所謂價值,只有人的勞動才是價值,即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即人的勞動所花費的時間,「社會、必要」是指社會承認的有效勞動,是社會所有勞動者的平均值、統計值。

那麼,一個工廠里,一個老闆,帶著一百個工人操作著一萬台機器人,工人每天工作十小時,年入五萬;老闆年入五百萬,那麼這仍然是剝削,是老闆對工人的剝削。差不多的勞動時間,你比別人累,你可以拿十萬、二十萬都沒問題,但是五百萬,這就是剝削剩餘價值,剝削的是操作機器人的工人的剩餘價值。


某些蠢貨以為機器人代替人勞動就沒有剝削了。大錯特錯!

勞動是人的勞動,是人使用勞動工具改造自然滿足需求的過程。那麼機器人本質只是高級的工具,背後還是人的勞動。從舊的勞動方式到新的勞動方式,舊的職位被消滅新的職位誕生了。只要存在私有制,就必然存在剝削。不管是用鋤頭勞動還是用機器人勞動,勞動都是人的勞動,不同的僅僅是勞動工具。


我想馬克思大概不知道有一天機器人會擁有自主意識


高中時候一直覺得只有機器人取代人進行體力生產……社會主義才能真正實現……


從手工,紡織機,蒸汽機,電動機,到機器人。只是工具的更新換代。換言之,機器人只是更加先進的紡織機而已


被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支配的恐懼555~

馬政治經濟學把資本分為可變資本和不變資本,可變資本指勞動力,不變資本是指成本原材料等(除勞動力外的都算)。馬克思認為只有勞動力才創造剩餘價值,機器人提高了生產效率只是更少的勞動力推動更多的機器運作。

題主另一方面提出的一個題法將價值轉移到商品里,轉移一詞只能是不變資本的轉移,即原材料啊,機器啊,這裡的機器人也算。作為人的剩餘價值馬義用的詞語是創造,創造商品價值。

感覺自己在表述馬義時就是個智障啊@_@,話都說不利索了,嚶嚶嚶π_π


機器人作為勞動工具屬於生產資料範圍。生產資料不經過人的勞動是不能產生產品的。資本家能剝削的是勞動人民。如果 一台機器不需要人勞動或者只需要自己一人,然後產品售出減去成本有利潤。我認為應該不屬於 資本主義。這是類似於小農經濟,沒有形成社會大生產。我認為這種情況不存在剩餘價值,自然這種情況由於行業門檻低所以利潤不會高

相信共產主義若能實現一定是機器化大生產


分贓問題,剩餘價值是為了突顯分贓不均而提出來的概念

假如:產生了100元利潤,老闆發工資給了工人5元,自留95元

就會說,老闆剝奪了工人95元(或者任意小於95)的剩餘價值

然而,機器並不參與分贓,所以機器不創造剩餘價值

同理,原料、包裝袋、廠房等等等等也不創造剩餘價值

所以,只有想多分贓的人才創造剩餘價值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