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切不確定的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總感覺那會浪費很多時間,這是一種病態心理嗎?

一本中文系畢業,痴迷文學,且不善與人交流,自然也沒有穩定的經濟收入,生活基本就是宅,親戚朋友總是談論工作之類的事,但自己對這個一樣也是根本提不起興趣,望與知友交流,若可指點迷津,鄙人感激幸甚。


可能是懶吧,我也是這樣的人,你需要陽光的朋友,主動去接觸很有活力的人,他們會帶動你,約你出門


這和一本中文系有什麼關係?

興趣單一但不是缺乏興趣的話,不說da不足導致的興趣缺失,應該和抑鬱症沒關係。

人際關係敏感,但不是社恐,倒像是對別人有優越感,那也不是焦慮的問題。

那我猜你除了有很強的裝逼之心和懷才不遇的悲憤之外也沒啥毛病。

建議認清文學並不高貴也不優雅,除了你更喜歡以外和別人喜歡的東西沒啥區別。然後安心的按照自己的生活軌跡過下去就好了,不需要到知乎找認可。

唯一可能有向非健康方向發展的傾向就是自戀,但自戀向人格其實也很難就這麼靠裝逼發展起來,所以也就沒啥了。


————

感謝 @一念天堂 的邀請。

說來極其湊巧,答主今天白天剛剛受家人啟發思考過這個問題,晚上就收到了來自 @Scott Young 發來的郵件,郵件中 Scott 向訂閱者們推薦了《不安的哲學(The Wisdom of Insecurity)》這本書:Book Review: The Wisdom of Insecurity。

據我簡單了解,此書專門分析了【對一切不確定的事情都提不起興趣】這種心理現象及其求解之道。

為了讓題主儘快發現問題的核心,我推薦一段相關的介紹文章:站在生命的兩端看愛的本質,你會看到什麼?

作為現代人,我們之所以不快樂,恰恰是因為我們為了追求「安全感」 (security) 和「牢靠」 (assurance), 將視線放在將來,卻忽視了當下:
「如果要享受一個愉快的當下,我們必須保證有一個快樂的未來,這簡直是在異想天開,因為沒人能做這樣的保證。最成功的預測仍然是概率問題,而非十足的確定性,並以我們現在的知識見地來看,我們每個人都將會遭受痛苦和死亡。如果沒有幸福保障的未來,我們就不能快樂地生活在當下,那我們肯定不適合生活在一個有限的世界裡。儘管在一個最好的計劃中,也可能會有事故發生,然後死亡就在終點等候著。」

希望這些資料能為關心此問題的人們帶來啟發。


可能偏文學的文科類專業,容易有這種傾向吧。也許是在文字幻境呆的時間太長了,用腦過量,精力消耗太多,加上只有理論沒有實踐——從而導致四肢不勤,漸漸形成「淺嘗輒止」「不嘗也罷」「葉落即秋」「聽風即雨」「自命不凡」「無處安放」之類的假超脫、假清高、假潔癖。

所謂假,就是說:實際上他對現世的慾望是極其大的,只不過自以為沒有所求——或者讀書讀迂了,自以為「應該沒有所求」才是高端的。

因為這種無意識和有意識的矛盾不可調和,所以才會有隱隱焦慮的認知和存在方式。

(畢竟崇尚無所求的人,要麼是得不到,要麼是得到了守不住,古代屌絲和現代屌絲沒什麼大不同,尤其文化人里的屌絲,古今貫一!)

最簡單的表現就是,讓他們真超脫去當和尚道士吧?他們不幹,而且肯定不甘心,甚至鄙夷之;可讓他們去實打實地實現腦子裡的理想世界吧?他們卻拿不出任何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連孔子都是這號兒人物。

以至於後世儒學不得不落實到法家層面,以律令思路來治國,才有的扯——不然純靠自覺守禮(規章制度),尤其在超過兩百人的有社會分工的城市文明裡企圖實施統一的道德標準自我約束,純屬胡扯。

古往今來,書生們多是如此。比如作家、思想家、憤青、詩人等等等等生長於理論幻境中的人,全是這幅「讓人感覺很假很做作」的德性。

畢竟,理論是濃縮的現實——雖然理論和文字寫出來純粹無比,但是它們映射到現實世界是必然充斥著諸多雜質的。換句話說,文字之所以具有抽象性,就是因為它本質上是通過選擇性忽視才產生的——所以說,活在文字幻境的人,和活在無菌房沒什麼區別——要知道一句抽象的話,背後是多少血淋淋的現實。

比如書生看史書里寫「屍橫遍野」「人相食」——連殺雞殺魚都沒見過的人,他怎麼可能理解這七個字包含的信息量?從來沒去過災區治理饑荒,還每天滿口仁義道德大喊社會黑暗官員貪污,選擇性忽視歷史上以及現實中的諸多社會現實——各種雙標玩兒得不要不要的,這不全都是讀書人、文字工作者、公知之流的貫用伎倆?

比如讀一句「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多麼慷慨激昂!可真當你和無產者生活在一起,你會對他們喜歡得起來嗎?葉公好龍之流不是沒有,階級革命里那麼多倒戈的人,又被文人書生們選擇性忽視「倒戈」二字了。

或者讀一本小說,不用一個月就走完了主人公一輩子的時光。在腦子裡確實過癮——但這就和毒品或遊戲一樣,向你提供純粹的快感,卻把現實中要獲得這些快感所必須經歷的東西全都屏蔽了——你把濃縮的文字錯當成了常態,所以才覺得真正的常態是在「浪費時間」。

要說調整,我勸你理論結合實際——因為沒有現實的、感性的、直接的經歷和實踐作為經驗與基礎的話,那你無論讀多少書,本質上都是在意淫。——我黨曾經也以為黨國會把勝利果實分點兒給我們,但只存在於書本中的「聖母思想」,真的害人不淺!!!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清官往往沒什麼現世作為,只在死後,留下的某些隻言片語才被些後生們拿來當擋箭牌。比如陶淵明。

那麼,除了基礎教科書,和純為精神享受而創作的書,其他的世間文字,寫出來都是給過來人~尤其是給懂的人看的,要樹立這樣的認知。

所以,拿著書去體驗,來自己驗證吧,畢竟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文字編織的幻境,歸根結底不過是世界和生活的模型,而不是世界和生活本身——就像飛機杯和女朋友的區別——除非你覺得模型就能滿足你,否則就不要只沉浸於文字。

還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要想精神世界活得舒服,那麼必須物質基礎非常豐富——否則,古往今來,無處宣洩情感與精力的窮酸文人們留下的故紙堆,就是你的歸宿——你以為他們心甘情願沒完沒了地在紙上吐槽嗎?

如果你覺得不舒服了,那就千萬要立刻跳離,最怕明明不舒服,還偏偏要拿幾句酸詩郁在心裡自我安慰「安得廣廈千萬間」「我輩豈是蓬蒿人」「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和「來世得好報」的自慰有什麼區別?


我也是中文系畢業的。嘿嘿,握個手。

首先答主說痴迷文學,不善交流,所以沒有穩定的收入,我覺得沒必然聯繫。中文系?痴迷文學,文筆不會差。中文系靠公務員,事業單位很有優勢,如果說這不是自己想走的路,那報社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想再自由點,寫手,比如投稿,給公眾號寫文章等都有不錯的收入。這裡就不介紹了。

我現在的工作是和銷售相關的工作。說說我自己吧,小學,初中,高中,尤其高中自己特別內向,也許是因為農村的孩子,自己家裡條件不好,顏值也不高,一直都是不愛說話的孩子。從大學開始想鍛煉自己的膽量,去社團,去做助理班主任,不活還是很羞怯,畢業後慢慢開始接觸了銷售,剛開始的確不適應,每次都覺得自己快不行了,就告訴自己我能跨越過去的。每次緊張就給自己心裡暗示。

人生就像跳高,我再一次一次的跳躍,其實每次跳躍前我也是緊張的,但是我把每次跳躍都當成自己的機會,工作也越來越順。

工作給自己帶來了成就感就越來越喜歡工作,越喜歡自己的客戶和領導。越努力越幸運。題目目前想做的就勇敢去做,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就會越來越順。不是雞湯哦。


懶+膽小


可能是量子力學沒學好,好好用數學理解一下不確定原理大概就徹底瘋了


你想吃餃子,你不和面不包,不煮餃子自己就熟了?不要因為做過的事情沒有結果就否定做的價值,你付出的每一滴汗水都會開出驚艷的花朵。


和我一樣,對很多事情都沒興趣,平時就是看看書,看看電影體育,生活平淡,不過這陣子開始養花,感覺精神多了點寄託。自然而然,隨性生活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要生產白色男襪?
達芬奇是否被過譽了?
十九世紀的工業化給西方美術帶來了哪些影響?
學古箏的職業道路是怎樣的?

TAG:生活常識 | 生活哲學 | 生活經驗 | 生活、藝術、文化與活動 | 一個人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