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真的有用嗎?

中醫養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養生是以培養生機、預防疾病、爭取健康長壽為目的。中醫養生有食養、葯養、針灸、按摩、氣功等豐富多樣的養生技術。但現實中有很多煙酒不沾卻英年早逝,煙酒不離手卻健康長壽的例子。中醫養生真的有效嗎?


不作死就不會死,中醫養生的核心是「中」,這個「中」強調的是平衡,缺什麼補什麼,如果你能吃能喝,能說會笑,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就不要去折騰什麼養生保健。中醫注重治未病,所謂的未病指的是不良的行為習慣,平常注意飲食,注重心理健康,不作死,你就可以活的久一點。

另外有一個細節不知道你注意過沒?長壽之人都有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


如前邊答主所說

養生,中也。

中學時期有幸和地方上的一位老中醫交談,談及我想學中醫的想法。當時,這位中醫年近90已是滄顏,問到其中醫養生之道時,他僅說了兩個字:自然。

或許你們覺得這兩個字就是個大忽悠。其實不然,學至大學,略有看中醫書籍,發現中醫們對自然存在的敬畏,中藥遵循著時間的叮囑,在人的手裡精心炮製;中醫遵循和時間的承諾,流轉在人體內的是十二經絡和十二時辰。

不才學的西醫,望有所幫助。

中醫黑們不要打我QAQ

PS:本草中國。很不錯喲,可以去看


告訴你吧,非常有用,養生這個詞就是源於中醫。


每個人都在養生,包括喝水吃飯。

只不過,有些人明理向生,大多數人無知混生。

為什麼病人前面加個生字,叫生病。

人只有活著才叫生,人只有沒有病才叫生,病了也就妨礙生。

故人以生為生,當生出現了問題,就叫生病了。

萬物因養因生,人不喝水吃飯也就死了。

所以養生就是對人體健康的一種生活方式。

所以養生對健康人才有用,至於病人還是先看好病吧。


不抽煙不喝酒難道就不會有其他不良習慣,難道中醫養生指的只是不沾煙酒???中醫講究平衡,只要身體維持在一個平衡狀態,凡事過猶不及,補多了也不行,並非只是簡單不抽煙不喝酒就是養生了。。。


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好好理解吧,如果亂來導致機體失衡,得不償失。

同時,也並不是越貴的補藥就越好,對症才是關鍵。

利益相關:

曾經想當中醫生的中藥師


抽煙喝酒死不死都能讓中醫背黑鍋。


中醫以草本植物入葯為主,配以推拿、按摩、針灸、刮痧、拔罐等手法,對人們的防病治病、養生保健有獨特的功效。並且中醫是把天、地、人視為一體,從根源上分析疾病,善於「治未病」,調動人體內的正氣,扶正祛邪,從而達到預防疾病的效果,這是中醫相比西醫更加擅長的。


如果是專業機構,肯定是有用的,在西醫沒有進入中國前,老百姓都是靠中醫治病,中醫倡導根治,與西醫有所不同,中醫主張治「未病」,與養生、保健出發點一致。

對於亞健康狀態,個人推薦去專業的中醫養生館。


你這話說的就有點無知了朋友,別介意哈,雖然現代科技是不錯,可是傳承幾千年的文化底蘊不是說著玩的,現在是先進,可是以前是根源的追溯,比如調理五臟陰陽和精氣神的調養,不是現代可以比擬的哦。有興趣可介紹你一些


有用。只是中醫的理論,一般人無法理解。因此有人說中醫不科學。中醫的基礎理論弄通了,自然就科學了。中醫是教人健康的學問,而西醫是治病的學問。兩者應相輔相成。


當然是真的,中醫是真的 中藥也是真的,治病很快的


中醫養生當然有用,但你要是被電視台那些賣葯的帶歪了,絕對是沒用。

中醫養生,養的是心神寧靜,用西醫的話就是情緒穩定,在中醫看來,很多疾病都是因為情緒波動大,或是長期壓抑積累導致的,比如像如今流行說的抑鬱症就是。

心神不寧,必然有睡眠障礙,情緒不穩,自然迷茫悲觀,這樣談何養生、長壽?那些有抑鬱症的人大把的吃藥,阻止不了他們的思維停止想不好的,也阻止不了一些人自殺的腳步,心神才是最終的目標,最基礎的。


中醫養生真的有用嗎?

答: 當然有用

養魚 1 先養水 2 魚本身

風水 歸根到底就是得到健康 就是養環境 人去順應環境 而不是人定勝天

個體的保護 倒是沒有大環境重要了 出了問題來治 肯定不如不出問題

非洲草原 如果牛群都得病 肯定是強壯的最終活下來, 水草豐美 夠吃 一般就沒病或者少病, 空氣不好水也污染還有其他的騷擾 如何得健康

所以 終南山修道的不少哦


你可以吃點海參啊是很好的保健品


中醫講究天人合一,順應自然。什麼時候該幹什麼,該吃什麼,中醫都有系統的闡述。「中醫養生」更貼切來說是自古沿襲下來的人們的生活起居習慣,蘊藏了中華文化的智慧。只是現在多文化交融,新的生活方式不斷碰撞,「中醫養生」才顯現出獨特的價值。

關於養生,可以參考百歲國醫大師鄧鐵濤論道養生

鄧鐵濤,生於1916年,我國著名國醫大師,現年100歲,是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名老中醫。鄧老行醫御葯70多年,一直精心研究中醫理論。老人家至今仍耳聰目明,思維清晰,語言流利,步履安穩。與他一向注重「養心養德」和規律有節的飲食、起居、運動等方面的整體配合分不開。

鄧鐵濤教授80時多歲的時候仍每天堅持鍛煉,90歲仍每天站樁來凝氣會神。飲食方面不偏食,但會依據四時相應進食。另外一點,老人家心態極好,「心底無私天地寬」正是徐向前同志寫給他的字畫。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