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界的同行審閱(Peer Review)是不是精英主義的一種體現?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怎樣改進?


謝邀……

1.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的(儘管做出事實判斷的人並不想要介入價值判斷,但在社會上總有一個被主流認可的價值判斷,這裡就形成了一個對於新價值判斷的論證,所以一小部分人來決定事實判斷是否可信,也就意味著這一小部分人也決定了價值判斷是否可遵從,也僅僅在這種意義上來說,Peer Review才是精英主義的)。

2. 從實施的結果上來看的確存在著不足(例如,在這裡受到鼓勵的研究通常是對於舊體系的改動在一定範圍以內的,過小的突破和過大的顛覆都是不被鼓勵的,進一步的說,「我提出了個假說,基於假說設計了一個實驗,實驗結果否定了我的假說」這樣的研究也是不被鼓勵的)。

3. 目前為止沒發現合適的改進手段,倒不如說,任何介入都只會讓結果變得更糟糕。通過讓「民眾」來介入並不一定會使得結果變得更好,不如說相反,在還沒有了解足夠多的信息的情況下卻要做出結論的「民眾」簡直是最糟糕的事情了。

其實通過「民眾」的介入來改進歷史上也是有人想過的,例如費耶阿本德的「科學民主主義」就是一個例子,但是我想科學史已經驗證了,這個民主制度將必然會自己終結自己(因為民眾並沒有時間和精力對於每件事情,都達到陪審團的要求,來投入時間和精力);與費耶阿本德當年一起在波普爾門下學習的拉卡托斯提出了「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這樣一個要求「所有的觀點都平等地獲得支持」的方案,但是在實踐中,以人類社會所掌控的資源的量,如果這麼分配的話,每個觀點能不能吃一根棒棒糖都不知道;勞丹也曾經假想過一種改進方案,但是勞丹並不能陳述這個改進方案的具體實施策略,因為這個策略要依賴於一個尚未開始進行的科學研究的研究結果。綜上所述,可行的改進手段,目前為止,沒有。


為什麼沒有『民間科學家』的標籤?為什麼有政治、哲學、政治哲學的標籤?

學術界的同行審閱(Peer Review)是不是精英主義的一種體現?

不是。根本就是權威主義嘛,精英都範圍太廣。畢竟就那麼三四個人掌握生殺大權。

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

有或沒有。

1.編輯的決定權也是很重要的,尤其在搜索合適的reviewer這件事上,找到了不合適的reviwer就很尷尬。

2.然後尤其到了諾獎級別的發現,或者涉及到同行競爭的領域,研究成果可能被作為reviewer的競爭者故意刁難或者竊取。

3.peer review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會干擾研究成果發表的時效性。

怎樣改進?

學界的期刊要是知道怎麼改進那大家早就改進了。對於一般的研究,我覺得沒有什麼太大改進的訴求。當然也有支持『預發表』機制的,尤其是針對諾獎級別的研究成果,或者是突發傳染性疾病之類的研究。

PS,學界又不是政界,不管作者出身如何有沒有體制內研究單位、有沒有學位,過的了Peer Review的東西,就是有一定質量保證的東西。哪像某段時間大學沒有準入門檻,某些單位的博士學位也可以亂給,以至於狂產毫無學術素養和基本邏輯的所謂工農兵大學僧和某些奇怪學科的博士,他們都可以不嫌丟臉地掉書袋。


謝邀!

我看到的問題是這樣的:

學術界的同行審閱(Peer Review)是不是精英主義的一種體現?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怎樣改進?

鑒於題主只是這麼隨便一問,也沒有什麼具體例證,我也就隨便一答:

  1. 不是。
  2. 從設計上來說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
  3. 改進的話只是應該在監督驗證機制上改進。


試著答一答。

1.是不是?

鑒於「精英主義」這個詞在學術領域並不常見,首先要明確什麼是精英主義。這裡不妨參考切斯特頓的意見,把「精英主義」看成是一種認定只有部分具備某些資格的人才得以參與,知情,評論和決策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判斷。簡單的思考即可告訴我們,作為思想觀念,「精英主義」在許多領域是必不可少的,比方說發射火箭,只能由具備專業知識和充分經驗的科技人員來參與和決定火箭的設計,研發,製造,發射參數的計算和發射計劃的制定;作為價值判斷,「精英主義」在此處是無意義的,因為計算只分對錯,發射失敗是壞事,毫無疑義。從而,我們可以說,「精英主義」在火箭發射這個論域,不是一個良定的概念。

既然如此,有效的討論「XXX是不是精英主義的一種體現」之前,我們必須確定對XXX是否適用「精英主義」這個詞。正面的例子,如「政治」,普通大眾有權/無權參與政治,是兩種現實存在的矛盾的思想觀念,普通大眾參與政治決策好/不好,是一個多維度的價值判斷問題,正反兩方面的證據都非常充足,此時使用「精英主義」來概括一部分人的觀點,是簡潔有效的。

參照這個標準,我們可以對學術領域的「同行審閱」進行討論。如果把科學精英的對立面設定為非科學家,那麼「精英主義」這個詞應當不適用,從思想觀念而言,非科學家沒有能力和興趣理解科學家的工作,當然無法參與和決策,「無法」天然的對應於「無權」;從價值判斷而言,科學工作的價值作用於科學(注意,現在我們討論的是學術工作的「同行審閱」,如果我們討論的是科學,那麼科學的價值作用於全人類),自然應該由以科學的價值作為自身職業價值的人士進行評估;從而,「精英主義」在此處是無意義的。

如果把精英的設定為「因為已有的學術成就和聲望而有資格參與,知情,評論和決策同行審閱」的人,那麼非精英的範圍就擴大到了一切不具有這樣資格的人,也即,一部分有能力和興趣理解科學工作,而且也許有責任對其作出評價的人,被排除在了同行審閱之外,此時,我認為,「精英主義」這個詞是有效的,而且可以肯定的回答,當前我們討論的,廣泛的存在於當今學術出版,學術會議,學位評定,教職聘任等領域的同行審閱,的確是精英主義的一種體現。

簡而言之,當一篇Nature上的論文,全球範圍內有1000人能看懂並有興趣閱讀,但只有3個(也許更多,包括有資格在寫作階段就參與改進,以及在發表之後能予有力質疑的人)被認為具有充分資格的人能夠真正參與它的審閱,我們可以認為這是一種精英主義。

2.合不合理?

我認為,有合理之處,也有不合理之處。

合理之處在於,即使同在一個研究領域,不同的人也有參差不齊的學術水平,在該領域已經有過重大發現的人,更有可能水平更高,有更深的思索,更優良的學術規範,他們的意見佔據更大的權重似乎是合理的。被認為「有資格」的精英,自身也經歷過同行審閱的重重圍剿,他們的水平似乎比一般的學術圈成員更有保障。相對於開放式的學術討論,由領域權威決定的同行審閱是有效率的,可以保證重要成果的及時發表;鑒於同行審閱是持續進行的,在某個時間點上出現的錯誤,今後也不乏改正的機會。

不合理之處在於,科學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往往出乎人們的意料,精英的判斷有時也會出現偏差。人的學習能力在中年以後會有所下降,功成名就的學術精英不一定仍有足夠的精力和動力掌握一線的科研動態,可能會錯誤的判斷某些新成果的價值。同行審閱給許多「有資格」的科學家帶來了負擔,而他們給出的意見往往並不像政治人物需要負擔責任,我們不能保證他們不會敷衍塞責。最重要的是,學術成果的評價與科學家的名譽和利益息息相關,當新的成果與目前的精英的學術觀點產生矛盾的時候,同行審閱可能會使得這些成果難有出頭之日。康托長期被克羅內克壓制,波爾茲曼和圖靈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都是這方面的典型例子。

3.怎樣改進?

暫時沒有決定性的改進方案,但是新技術改造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有一定的可能使學術界變得更美好。

比方說把紙質版的昂貴的學術期刊改為開放式的電子期刊,建立基於全球互聯網的線上學術社群,甚至是人人都可參與的網上公開課,都有助於促進改變向好的方向發生。因為這些渠道的發展,使得科學家不用把大量精力花在發表高影響因子的文章上;使得科學家無需集中到幾個地理上的學術中心,就能夠進行有效的交流;使得更多有興趣的人,能有條件參與到真正的學術生活中去。

諾貝爾獎得主蘭迪·謝克曼:《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損害了科學研究的進展

供參考。值得指出的是,Randy W.Schekman是eLife的創始人之一,審視他的觀點需要考慮利益衝突的因素。

公眾學術素養的提高也有幫助,這樣一來我們討論這些問題的時候就不需要把大多數反轉運動家和民間科學家考慮在內了。


如果說專業化驗證也算是一種精英主義體現的話,那這樣也並沒有什麼不妥。

同行審閱作為一種工具在提高學術成果質量、監督學術投入產出效率等方面還是有其優點的,當然也有改進的餘地,具體做法還是得需要專業考量。

讓我驚嘆的是,現在的人都容易把任何一件事情摻雜入「什麼主義」中,這問題就嚴重了,畢竟「主義」一般都是為了奪取某種社會法權地位而提出的價值陣營。

我的建議是,就事論事,不用證明它是什麼什麼主義,然後尋求和你一個觀點陣營的人就此將其批判一番。不過看到背後的價值取向還是有深度的。


難道有更好的辦法嗎?


就好像讓普通人去看他們能看懂似的


隨便寫寫。

推薦一篇批判Peer Review的文章,是CMU一位統計學計算機科學教授Wasserman寫的,他從一個學術研究者的角度指出了同行評議這個機制的一些問題,同時也給出了自己替代同行評議的設想(例如arXiv.org的模式)。

原文在此

  • 同行評議的好處

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被發表的學術成果的質量,起到了比較強的監督作用。

  • 同行評議的不足

300多年前產生的同行評議機制放到現在來看也確實有它的不足

  1. 同行評議這個「篩子」有時候確實會將有價值的研究埋沒,也會通過很多含金量不高的「水paper」。
  2. 研究成果被通過與否受到評議人主觀因素的影響。就像知乎大V的影響力很高一樣,如果一篇paper上掛了某個領域知名度比較高的學者的名字,那這篇文章在被評議的時候確實更容易被通過(評議者看到作者的名字就會有先入為主的判斷),同時評議人的心情和評議的認真程度也會對結果產生影響。
  3.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術研究成果和知識的傳播。三個評議人中有一個拒了,就導致這篇文章無法發表,其研究成果也無法傳播(或者再投另一個期刊延遲了傳播)

  • 如何改進呢?

一個比較好的例子是arXiv.org ,是一個學術成果預發表的網站,在數學和物理研究領域有很高的聲望,現在也有一部分計算機和生物的成果。研究者可以將自己的成果直接發表在上面,供所有同行評議,找問題,提意見。

這種機制的好處在於,在一個學術氛圍嚴謹而開放的環境下,有價值的研究成果,被相關的研究者看到之後,會不斷地在圈子裡被自由地討論和傳播;而無價值或者很差的研究,則會被批判而被漸漸無視。

真理總是越辯越明的。

不過arXiv這種模式並不是全無缺點

學術成果發表的門檻降低,那麼我們看到的paper的數量也就越來越多,博士們也就更痛苦了(誤),篩選優質paper的難度也增大了,廖教授之類的可能會更多了。。

學術研究的價值在於創造知識,得不到傳播的知識也就沒有意義了


難道讓民科來評判嗎


這也要民粹啊朋友


推薦閱讀:

Citespace能滿足什麼需求?如何利用檢索後得到的文獻?
Nature雜誌為什麼有那麼多子刊,定位如何?
作為學術期刊的編委(Editor)是怎麼樣一種體驗?
發表學術論文存在剽竊(自我剽竊)現象,除了作者之外,期刊編輯、審稿人等相關人員需要負什麼責任?
有沒有哪一篇經典學術論文讓你覺得學到了很多,值得反覆閱讀?

TAG:自然科學 | 科研 | 科學 | 學術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