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西方的資本主義是如何潛在壓榨勞動人民的?

關於資本主義的階級壓迫,就經濟人士學到的來看,房價、教育、醫療等都是比較明顯的方式。

在西方,這些矛盾似乎並不突出,但從資本主義的根子上來說,應該也是少不了的,那都表現在哪些地方?


感覺涉嫌未授權轉載了。還是刪掉吧。

推薦一篇文章叫《一名典型985畢業生的政治經濟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網上搜索一下。

————————————————

以上,轉了個載。

光轉載也不太好。寫點兒自己曾經算過的吧。資料均來源於網路,所以不準確是很正常的事情。

誰讓我不是985大學生嘛,啊哈哈哈~

以下數字均摺合為人民幣。

蘋果公司年營收10000億~15000億人民幣元。

稅前利潤3500億人民幣元。

稅後利潤2500億人民幣元。

蘋果一台手機,凈利2700人民幣元。

富士康代工一台手機,凈利25人民幣元。

富士康一條產線長70~80米,流水線工作人數200人,日流水生產約3000件。

一棟富士康廠房,其間約有2~4條流水線。

論單條產線,按月計算:

200人×3000元/人=60萬元。

這是工人工資。

3000件/天×30天×25元/件=225萬元。

這是富士康資本家收入。

225萬元-60萬元=165萬元。

這是富士康資本家盈利。

3000件/天×30天×2700元/件=24300萬元。

這是蘋果公司收入。(假如日產3000件均能銷售)

以上均按月計算。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蘋果的銷售中心搞得那麼好了吧?

現在你也知道,為什麼我們要迫不及待的扔掉手機的蘋果5,換上更好更新的手機了吧?


本來不想回答的,看了半天實在忍不了,一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問題,答題的卻沒有幾個了解馬克思主義的。

馬克思主義絕對不是福利主義,並不是說提高一點工人的福利待遇,剝削就不存在了。只要資本主義的僱傭關係還存在,資本對於剩餘價值的攫取就還存在,再多的福利也只是生產關係的調整,而不是顛覆,不然你想想,利潤這個東東是哪裡來的。只不過工人的生活好了,對資本也更有利而已。(資本家不過是人格化的資本,這裡合併討論。)

工人被奪走了所有的生產資料,他們只有受雇於這個或那個資本家的自由,卻沒有受不受僱傭的自由。馬克思原話記不清了,大概是這個意思。

歪個樓,現在好多人都認為馬克思主義是錯誤的,根本沒法和主流經濟學(國內叫西方經濟學),也就是薩伊的徒子徒孫相比。其實很冤啊,馬克思畢竟是19世紀的人,你拿整個200年的西方經濟學體系和馬克思一個人拼,這不是很cd么。至於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後續發展,光憑我這點業餘的知識水平就可以說幾個,斯威齊,布雷弗曼,曼德爾,價值轉換,長波理論。。。這怎麼都不算了么?

馬克思對於他所處的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的解釋還是很符合實際的(我寫過一篇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的對比,裡面提到過,有時間把鏈接貼上來),你非得用200年以後的現狀去貼他的理論。。。你拿他當算命的么?

西方經濟學的目的在於解釋和預測。馬克思主義是可以解釋和預測現實的,但是馬克思認為政治經濟學的目的並不在於此,這只是副產品,政治經濟學真正的研究對象是生產關係(他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和恩格斯的《反杜林論》里都有提到)。這也就是為什麼他管薩伊的叫做庸俗經濟學,說它敲響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喪鐘。

馬克思的一些具體結論確實已經無法解釋現在的狀況,但他對於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洞見,對於資本剝削的本質規律的認識,只要資本主義還存在,就絕不過時。

btw我是個追隨馬克思主義的西方經濟學專業學生,好糾結啊咩哈哈!

=============2015.11.14更新========

唉,看了部分評論和回答我也真是醉了。

很多人說資本主義的現狀是最好的現狀,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無論如何不可能比它好。對於前半句,我承認,這一點無論如何不是錯的。不僅僅現在,我們的兒子輩,我們的孫子輩,在可以預見的將來,資本主義都是無可替代的選擇。但這並不意味著資本主義的剝削就不存在,並不意味著資本主義有朝一日不會滅亡,更不意味著馬克思主義是錯的。至於蘇東集團的滅亡,到底是馬克思主義不成功的嘗試?還是他們根本就沒有真的遵循馬克思主義?這些都可以探討,但很少有人真的在理性探討,好多都是用一些一知半解的東西在。。。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btw馬克思指出了資本主義剝削關係,但馬克思從來沒有叫罵過萬惡的資本主義,更沒有說資本主義是因為邪惡而滅亡,相反,馬克思肯定了資本主義對生產力和歷史的促進。資本主義的滅亡也是因為它發展到最後支撐不下去了,才會滅亡。

馬克思主義當然不是不可質疑的。任何理論思想都可以受到質疑,我也很喜歡理性的辯論。我有個朋友,也是堅定的反對馬克思主義。但是他是在通讀過資本論之後才跟我辯論他認為的馬克思主義的錯誤在哪裡。要知道很慚愧,我這個自認為的馬克思主義支持者都沒有讀完資本論第三卷。我很喜歡很這樣的人辯論,甚至被駁倒都感覺很不錯(當然總的結果是誰也沒駁倒誰)。現在好多人,不了解馬克思主義,用政治課上聽來的幾個名詞在那裡辯論。。。外行還真沒什麼辦法反駁,因為我沒辦法把政治經濟學從頭到尾再講一遍吧?講了他們也不會聽的。。。唉,這個答案就這樣吧,有了電腦我把我說的那個鏈接貼上來,能看懂的看看,然後就真的只能這樣了。

======================2015.11.23==============================

馬克思與西方經濟學,不可逾越的鴻溝?

======================2015.11.23==============================

千萬不要站在資本主義體系的視角下來看待資本主義,那樣看的話肯定是怎麼看都好,因為你已經接受了它的基本假設。要跳出這個視角來盡心批判性觀察,比如:人一定在任何條件下都是功利而自私的么?資源一定永遠是稀缺的么?私有制是否永遠合理?

進行社會的分析,個體分析一般是沒有意義的。個體的創業成功或者經營破產,只是那個個體由工人變成了資本家或者由資本家變成了工人,並不說明資本家與工人之間的生產關係有什麼本質變化,工人變成了資本家之後,他就是不再是工人了,他的創業成功只不過是一段新的資本積累的過程,而不是偷換概念地成為了」資本積累為工人服務「。作為整體的階級,資本家還是資本家,工人還是工人,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對於企業家付出的勞動,這裡一定要嚴格區分他作為經理人付出勞動得到的報酬和作為股東得到的利潤,只有這樣才不會發生混淆,這一點在我的鏈接里有詳細說明。

至於每一個企業家的承擔的風險,還是要強調不要從個體角度觀察,每一個資本家確實都承擔了風險,但這一點對於分析生產關係然並卵,資本增殖卻是一直在進行的(除了經濟危機,那又是另外的一個專題了)。

BTW,其實理工科和人文社科都是有門檻的,只不過理工科由於專業名詞比較高大上,很難不懂裝懂……


剝削是多方面的,只是我們不願意承認這是剝削。

首先說明的一點:

剩餘價值不等於利潤,利潤是相對於資本家的投入而言,剩餘價值簡單點理解就是:

勞動創造的價值 - 勞動者所得工資=剩餘價值

也就是你被人(抽象的資本家或者實際的老闆)拿走的部分。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討論的是——剩餘價值率

因為很多人要為資本家充當智力打手,竭盡所能為資本家辯護(你有錢嗎?你也配姓資?)。

m"=m/v

在該公式中,m"為剩餘價值率,m為剩餘價值,v為可變資本。

用中文表示就是:(剩餘價值/可變資本)×100%=剩餘價值率

這個剩餘價值率表示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程度。

明白了嗎?剩餘價值和剩餘價值率是兩碼事,討論什麼投入?什麼利潤?什麼資金?什麼生產資料等等的時候那都是在談剩餘價值率而不是剩餘價值。剝削始終是存在的,並不能說:

因為資本家可能不賺錢,所以不存在剝削。

上面這句話就是狗屁,虧錢不等於不剝削。這裡又得說一下另外一個改娘:商品價格不等於價值。所以,勞動創造的價值也不等於商品價格 - 投入。

因此一旦勞動者開始工作,勞動創造的價值所得工資之間的差距那就是產生了剩餘價值,這就是剝削的開始。除非停止生產,否則剝削是一個一直存在問題。

我知識匱乏,只能推演到這個階段,描述一下在簡單抽象狀態中資本家如何攫取剩餘價值的。

勞動創造的價值是附加到商品價值中的,商品的價值又是由多方面組成的,不僅是勞動力在其中附加了價值,這只是勞動者在出賣的勞動力。還有資本家這邊進行諸如生產資料投入、工具投入、資本投入的種種,把這部分簡化概括為:資本家投入的價值。

那麼,商品價值也就是:

商品價值=資本家投入的價值+勞動者附加的價值

然後,利潤是什麼呢?

商品價格-資本家投入的價值-勞動者工資=利潤

看出兩者的關係了嗎?

商品價值=資本家投入的價值+勞動者附加的價值

商品價格=資本家投入的價值+勞動者工資+利潤

雖然我們知道商品價格並不等於商品價值,但是這是一個看錢的社會,最直觀的一般等價物就是錢,衡量價值的標準就是錢。所以這裡不得不用商品的價格去衡量商品的價值。

這個公式就非常不正規的扭曲為:

商品價格≈資本家投入的價值+勞動者附加的價值

商品價格=資本家投入的價值+勞動者工資+利潤

變形一下:

資本家投入的價值+勞動者附加的價值≈資本家投入的價值+勞動者工資+利潤

勞動者附加的價值勞動者工資+利潤

還記得前面怎麼說的嗎?

勞動創造的價值 - 勞動者所得工資=剩餘價值

所以,這TM的居然就變成這樣了:

利潤≈剩餘價值

我覺得資本家看到你們這幫無產階級屁民居然敢這樣說內心一定是非常崩潰的

雖然剩餘價值≈利潤的說法非常的不正確,但是在19世紀早期,這種看似直接的等式卻非常能直觀的表現社會矛盾,為什麼?

因為資本和資本家都在攫取最大利潤。

利潤=商品價格-資本家投入-勞動者工資

假設一個充分完全競爭的自由市場,商品價格的升高和降低都會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這樣情況下,資本家對改變商品價格來擴大利潤率的做法是不能確定其風險的。

其次,在這樣的市場下,資本家投入的一切,也就是所謂的生產資料成本也是不會輕易變動的。

那麼擴大利潤也就只剩下:

壓榨勞動者工資這種最直接、最簡便的方法。

當然,表現形式不一定是削減工資,但是提高工時、改變工作強度也是一種變相削減工資的手段。

在這種情況下,工人會直觀的感受到剩餘價值被資本家拿走成為了資本家的利潤。

這就是剝削和壓榨,最簡單的體現。

隨著時間的發展,資本是趨向於集中的,在充分競爭的情況下,單純靠削減工資是不可能維持資本家的利潤(同時也包括勞動者反抗剝削的行動增加了資本家的投入成本)。

於是,資本家之間開始了淘汰、整合、聯合、兼并等等一系列活動,逐漸形成了我們稱之為:壟斷組織的東西。

為什麼會形成壟斷組織?原因是在競爭過程中,資本的不斷集中佔有使得資本家或者說企業掌握的生產資料越發的龐大。在積攢了大量固定資本的基礎上,商品價格的波動對其影響就非常大了。

而且,佔有龐大的生產資料和資本也阻礙了資本家和企業的再生產與資本的自由轉移,於是通過聯合控制市場成了資本家必然的選擇,可以說這個時候市場就不再是自由市場了。

以下是四種典型的壟斷組織:

卡特爾,它是生產同類商品的資本主義大企業為了壟斷市場、攫取高額壟斷利潤。通過簽訂各種協定(如劃分銷售區、規定商品產量、確定銷售價格等)所組成的壟斷聯盟。

辛迪加(拉文霍德莊園的死敵),它是由生產同類商品的及各大企業,為了高價銷售商品和低價購買原材料,通過簽訂共同銷售商品和採購原材料的協定而建立起來的壟斷組織。參加辛迪加的企業在生產上和法律上仍保持獨立性,但喪失了商業上的獨立性。

托拉斯,它是由生產同類商品或者與該類商品有密切聯繫的許多大企業聯合組成的,參加托拉斯的各企業在生產、商業、法律上都不再是獨立的生產經營單位,由托拉斯組織董事會及其委任的經理來統一全部經營活動。它是比較穩定和比較高級的壟斷組織形式。

康采恩是由不同經濟部門的許多大企業聯合組成的壟斷組織。參加康采恩的既有單個的企業,又有其他的壟斷組織如辛迪加、托拉斯;既有工業企業,又有商業企業、交通運輸企業以及銀行和保險公司等。其中最大的銀行或企業則是這個龐大複雜組織的核心。康采恩最明顯地表現出帝國主義時期銀行壟斷資本和工業壟斷資本相結合的特點。

壟斷組織形式的不同,主要是由壟斷程度和組織方式的不同決定的。不論何種形式的壟斷組織,其本質都是一樣的。它們憑藉在生產和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對國內外廣大無產者和勞動人民進行殘酷剝削和掠奪,以獲取高額壟斷利潤。

從初步的行業整合發展到行業整體的壟斷,最後到跨行業的聯合。資本家內部完成了自我的整合,避免了一部分因為競爭而導致利潤損耗。壟斷的出現,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局部調整。

但在完成壟斷的過程中,資本家,或者說可以稱之為資產階級的這個階級開始對國家的社會經濟再生產過程進行全面滲入。

著名漫畫,大資本家控制下的美國國會

然後,我們熟悉的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形成了。

那麼時間才進入到19世紀末啊?離現在還有100多年啊!不是要說當前西方資本主義如何潛在(或者是題主想說隱秘?)壓榨勞動人民的嗎?

嗯,繼續,不是說到壟斷組織的形成了嗎?還控制了國家機器了嗎?

那麼,理想狀態下,壟斷組織可以一方面避免了內部競爭導致的損耗,又能另一方面控制了市場讓利潤達到最大化(不一定體現為提高商品價格,反而很可能是通過降低商品價格來實現的)。

這個時候,如何進一步攫取利潤?

獲得新的市場或者是消滅競爭對手。

於是,出現了瓜分中國和瓜分非洲兩次帝國主義的分贓會。

然後,陽光下再也沒有一片新的土地了,只能消滅競爭對手了。

於是一戰爆發了。

然後一戰結束了。

大資產階級+國家機器這種體制在這個時候可以說是發展到了頂峰,某種意義上部分符合了馬克思與恩格斯的預言。

因此共產主義政權在歐洲大陸遍地開花。

但共產主義革命被大資產階級無情鎮壓。

最後,幾十個紅色政權,就剩蘇聯一個成功的活了下來。

這個時候資產階級發現他們要面對一個全新的對手,而且這個對手帶來了一套新的規則:

公有制-計劃經濟 或者符合資本主義的文明說法:集體所有制-國家資本主義

而且這個對手還在不斷輸出革命,鼓動勞動者造反,這就是在提高資產階級的維穩成本啊!

那麼手底下見真章,先吃我一炮!

等等,似乎有什麼不對?

這才是正確姿勢

嗯,言歸正傳,反正吃了這一炮,蘇聯活下來了,於是資本主義社會只能說:我打不死你,我不帶你玩就行了,然後和平終於降臨了(你信嗎?)。

西方世界過上了幾年好日子,但是前面說過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啊,如何進一步攫取利潤?

這個時候,金融業得到了大大的發展?

為什麼金融業會得到快速發展呢?中文是一門偉大的語言,因為文字都告訴你了,金子融化沒了就是金融業,正兒八經的告訴你,這是一門把錢變消失的行業。

股票、債卷、保險,曾經大資產階級權貴們才玩的起的東西也開始讓普通人玩,讓人們投入一夜暴富的美夢中來。(散戶永遠處於智商欠費狀態,把他們當初傻逼集合看待就行了。)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金融業對資本家攫取利潤有幫助嗎?

有,通過各種金融手段,資本家可以快速積攢資金同時分散風險。

金融業對資本家攫取利潤有本質上的提升嗎?

沒有,因為制約總體利潤的因素不僅僅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剩餘價值的分配作用比想像中的更加巨大。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是直接關係到產出的因素,但是前面說過了,商品價值並不等於商品價格。購買者的消費資金和商品的生產成本共同制約了商品的利潤空間。

而絕大多數消費者的消費資金是怎麼來的呢?——工資

讓我們回顧一下前面的公式:

商品價值=資本家投入的價值+勞動者附加的價值

商品價格=資本家投入的價值+勞動者工資+利潤

那麼這個時候,我們把資本家投入的價值簡單的看作生產成本,那麼公式就是這樣的:

商品價值=生產成本+勞動者附加的價值

商品價格=生產成本+勞動者工資+利潤

利潤是積累到資本家手中的,部分利潤會用來消費(請注意我已經把再生產的投入算進生產成本中了),但是資本家個人消費是有限度的,利潤是在不斷積累的。

於是,商品價格和商品價值之間就出現了不可避免的落差:

商品價值-商品價格=勞動者附加的價值-勞動者工資-利潤

商品價值-商品價格=剩餘價值-利潤

價值與價格的落差是無法彌補的,或者說在資本主義社會是無法彌補的,財富的集中就是資本的集中,資本的集中就是利潤的集中,同時就是剩餘價值的集中。

資本集中到了大資產階級手中,就代表絕大多數消費者可以使用的消費資金在萎縮,資金萎縮意味者市場規模在縮小,市場縮小就意味經濟危機該爆發了。

在一戰結束,大分贓完畢以後的紅利時間過去,這期間經濟越是繁榮,就意味將要來臨更大規模的蕭條,這就是所謂的泡沫爆炸。

為什麼在馬克思主義看來,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在於資本主義制度本身。

不僅是空洞的一句:

「生產的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形式之間的矛盾」

而在於,基於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的分配方式決定了在市場經濟中,緊縮是伴隨利潤同步出現的。

剝削的越狠,勞動者(同時也是消費者)能使用的資金越少,市場也就越萎縮,經濟危機也就來的越快越猛烈。

他們「生產的擴大或縮小,不是取決於生產和社會需要即社會地發展了的人的需要之間的關係,而是取決於無酬勞動的佔有以及這個無酬勞動和物化勞動之比,或者按照資本主義的說法,取決於利潤以及這個利潤和所使用的資本之比,即一定水平的利潤率。

因此,當生產的擴大程度在另一個前提下還遠為不足的時候,對資本主義生產的限制已經出現了。

資本主義生產不是在需要的滿足要求停頓時停頓,而是在利潤的生產和實現要求停頓時停頓」

道理很簡單,但其運作的方式是非常複雜且非理性的。面對複雜而非理性的市場,什麼是簡單而可靠的?

有形的手掌控一切:計劃經濟

大蕭條時代,脫胎於凱恩斯主義的國家資本主義(或者是變種的國家社會主義)為什麼能幫助能幫助各國擺脫經濟危機?就是得益於在這種主義強調的理論之下可以使用國家機器對市場進行干預與調控。

資產階級國家對社會經濟再生產過程的全面滲入,壟斷資本主義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經濟關係都有國家的參與和調節,國家對於實現私人壟斷資本的運動目的已經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這種現象如果從廣義所有制的觀點,即從生產關係的總和來看,無疑表現了當代壟斷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巨大變化,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從一般壟斷資本主義轉變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一個重要標誌。

與此同時,在資本主義發達的美國、歐洲,相對剝削逐漸取代了絕對剝削。提拔有覺悟的工人(或者工賊)成為中層管理人員,讓員工購買公司股票然後進行分紅,設置績效獎金鼓勵工人,安排加班費等等措施。

本質上是資本家從利潤中抽出一部分用來緩和階級矛盾,這種直接性的經濟手段比起粗暴的維穩投入不知道划算到哪裡去了,同時還能提高生產效率,分化工人階級。相比而言,過去的資本家那是都弱爆了,圖樣!

長遠看還能培養一批新時代的小資產階級狗腿子,嗯。。正確說法是中產階級。(就是自以為資本主義接班人,其實本質上還是屁民這幫東西。你TM也配姓資?)

不過凱恩斯主義不是沒有代價的,有形的手也要基於經濟基礎運行,當前一切對市場進行的干預、調控行為都是要付出代價的,這種代價的一般體現形式就是:國債

自行感受一下各國負債率:

World Debt Clocks

到了這個時候,實際上已經無所謂剝削與否了,國家不斷追求更高GDP的行為某種意義上與資本家追求利潤是一樣的,都是對生產資料和資本的佔有。

默認的通貨膨脹

印鈔導致的貨幣貶值

加稅

房屋貸款

國債

……

這些都可以說是資本主義的剝削與壓榨,這種行為已經從資本家個人上升到了國家決策層施行政策的高度。

尤其是國家(還有大資產階級)有能力,有決心,有手段為其蓄養無數的智力打手吹鼓其政策的合理性來忽悠屁民。

更何況還有武裝到牙齒的軍隊也可以鎮壓部分螳臂擋車的緩則。

最後,用共產黨宣言作為結尾吧:

共產黨人不屑於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他們公開宣布:

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WORKERS OF ALL LANDS UNITE!

全世界勞動者聯合起來!


在近現代,隨著本國工會勢力逐步崛起,西方資本主義對勞動者的剝削從國內轉向國外,通過搶劫,盜竊,詐騙,掠奪資源,販賣人口,發動戰爭等手段瓜分世界,盤踞在了食物鏈頂端。

由此延伸而來的客觀事實是,當前西方資本主義對本國勞動人民的剝削並不明顯,而是通過產業鏈方式將剝削輸出到亞非拉。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八九十年代以來亞非拉隨處可見的早期資本主義亂相,與巴爾扎克,馬克吐溫的作品裡揭示的歐美早期資本主義亂相如出一轍。

當然,以上純屬客觀表述,對西方資本主義並不帶貶義或者仇視。中國人想要站起來,也不可能依靠貶低或仇視其他人。只不過事實是,中國人想要站到剝削鏈頂端的話,這個世界上並沒有那麼多人口,空間或者說資源足以支撐。

所以消除剝削,解放全世界是必由之路。至於這條路怎樣能走好,馬恩列斯毛鄧各有闡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建議大家最好多做思想上的探討,少搞三流小報式人身攻擊。


最明顯的例子:銀行貸款和房租

假如你是一個億萬富翁,在銀行里存了一億美元,你可以不用工作在家睡大覺,銀行每個月都會給你一筆錢,這筆錢從哪裡來的?是從銀行的貸款客戶那裡來的。西方國家的生活方式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那就是嚴重依賴貸款而不是存款,這個生活方式會導致超前消費,但缺點就是,你得交利息。所以在美國幾乎所有的窮人,中產等都被銀行無時無刻地剝削著,剝削工具就是利息,錢就是生產資料,貸款人就是無產階級。

房租也是同理,在紐西蘭的大多數地區,你貸款買了房,然後出租出去,你知道嗎,租金是完全可以覆蓋貸款利息並可能還會有所盈餘的。相當於銀行剝削你這個房東,而你又去剝削租客。租客幫房東還貸了,30年後房子的價值就完全成了房東的,交了30年租的房客隨時可以滾蛋。而西方國家的生活方式大家也聽說了,租房的人特別多。

這就是西方國家剝削勞動人民最廣泛最常見的兩個方式,其他方式還有很多就不提了。


被人舉報,已經過初步的修改過激的言論與措辭

所有的更新已完成,不認可的地方歡迎評論區討論,認同請不要吝嗇你們手中的贊同,謝謝!

——————————————————

我的天哪!看到這個問題下的回答,我氣得要吐血呀!o(╯□╰)o

馬克思要是看到一幫連《資本論》《共產黨宣言》《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德意志意識形態》都沒有略微涉獵就敢放言垃圾、全盤否定的答主,只怕會氣活過來吧:-D

你們一群屁股坐朝西方的人哪,naive!

( ̄ε(# ̄)☆╰╮o( ̄皿 ̄///)

————————分割線高能預警,答主要開噴了

先貼幾張圖壓壓驚,看看這些人

周扒皮:你們這些人呀,too young!沒有我你們喝西北風去吧,我又沒有逼你們賣長工,自由買賣,公平合理。還做夢想要推翻我,一邊去!

一群答主如醍醐灌頂:說的好!至理名言呀!

一段段地來看看這位答主的邏輯

「如果西方資本主義算是壓榨,我朝算什麼?同樣的工作人家賺的多,消費低,學費房價低。普通的工人階級能買得起帶花園車庫的小樓,每年帶薪休假。我怎麼感覺是工人階級剝削資本家呢。 」

等等呀!我朝現在可是市場經濟,可沒有說強行給勞動力定低價,相反,勞資關係是由市場決定的,而我朝為了保障我等屁民還指定了最低工資標準呢(2015年全國已有28個地區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http://m.cnr.cn/news/20150926/t20150926_519985133.html)還有,這位萌萌噠答主顯然是沒有注意到同為西方資本主義體制的三哥們,三哥不是人嗎?你看見哪個三哥普通工薪階層又買房又買車過得瀟洒自在?另一方面,該答主用西方工人階級的「奢侈」生活來說明他們不受資本家剝削,嘖嘖!真是妙極!你本該拿到100w,但是扒皮大手一揮把你的90w給拿走了,你對此一無所知,拿著10w感恩戴德:好多錢呀!扒皮真是太好了!然後你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並且跑來知乎為資本家洗地:沒有剝削啊!我不是過得很好嗎?你看你們這些窮人。再有,答主只注意到西方工人階級比國內的生活水平高,卻沒有注意到西方的資本家過的生活又比被他們剝削的無產階級要高多少呢?哼嗯,工人階級剝削資本家,答主還真說的出口。

「驚訝於很多人對於資本主義,剩餘價值,國企的理解竟然如此膚淺,那麼就多說兩句。

這裡我先吐槽,這位答主口口聲聲說「很多人」對剩餘價值、資本主義和國企的了解十分膚淺,可看了他接下來的回答,吾亦未見其明也。

「首先,剩餘價值理論本身就是荒謬的,本質上就是為了造反尋找理論基礎。從理論本身來看,荒謬的不值一駁。我們假定資本家把所有的利潤都發給了工人,完全沒有壓榨工人,那麼會怎麼樣呢?公司一分錢的結餘都沒有,又如何擴大生產,購買設備,研發新產品呢?也就是說,如果資本家完全不獲得剩餘價值,那麼社會根本無法發展。 」

本身荒謬?本質是為造反尋找理論基礎?荒謬得不值一駁?嘖嘖?人家西方的經濟學家也不敢這麼說馬克思的剩餘價值學說,人家姿勢水平可比你高多了,著眼於馬克思構建的整個價值體系來否定剩餘價值學說,可不像這位萌萌噠答主,一句「荒謬得不值一駁」就拍拍屁股走人。還有哦!資本家獲得的利潤可不等同於剩餘價值這個概念,我的意思是,資本家即使虧本了,他對工人的剝削也還是存在的。不過答主說了句對話,資本家要是不剝削,這社會目前還真沒辦法發展,不過我們更應站在高處,透過現象看本質,了解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來看待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合理性,而不是輕飄飄的剝削合理就完事。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譬如兩家公司,一家獲得的剩餘價值比較多,而另一家幾乎沒有。那麼哪一家更好一點呢?當然是剩餘價值多的。那麼剩餘價值到底是什麼?其實就是利潤。 」

(╯‵□′)╯︵┻━┻剩餘價值不能粗淺地等同於利潤,剩餘價值是工人在剩餘勞動時間所創造的新價值。我就這麼說吧,資本家攫取的剩餘價值,必須扣除了為擴大生產而預留的資本,餘下部分才能作為資本家的利潤。不過,你也可以這樣理解,資本家可以選擇不進行擴大生產,這樣剩餘價值就等於利潤了。我為什麼要分得這麼清楚呢?後面說到國企就見分曉。對了,我還要提一個問題,這段話中答主赤裸裸的邏輯讓我吃驚,剩餘價值多的公司比較好?請問這個標準從何而來?是相對於資本家還是工人階級?是否可以理解巴菲特的公司就比某名不見經傳的垃圾處理公司要好呢?真是頭痛。

「剩餘價值理論另一個荒謬的論調是,價值全部是由工人創造的,資本家的起的作用不過是提供生產資料,壓榨工人,而本身並不創造價值。事實是這樣嗎?一個沒有喬布斯的蘋果瀕臨倒閉,如果倒閉了,工人會失業,欠銀行的錢就由全社會買單。而一個有喬布斯的公司,利潤飆升,迅速發展,讓智能手機普及,並深深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那麼請問,在這個過程中,喬布斯一個人為社會創造了多少價值,為公司帶來多少利潤,而他自己又得到了多少?喬布斯改變的是我們這個時代,以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而他一直到死,所消耗的財富也僅僅占他所創造的財富的很小一部分。 」

首先你要怎麼定義工人?參與生產過程的勞動者是工人,意思是資本家參與了生產,那這個過程的資本家就是勞動者、工人的身份,但是不是無產階級。還有,馬克思沒有說過資本家不創造價值,剩餘價值理論中的資本家只提供生產資料,不參與生產,因此沒有創造價值,而實際上,馬克思對價值的定義是必要勞動時間,他可沒有指著參與勞動的資本家說他不創造價值喲。佔有資本與參與勞動創造價值是並不衝突的。還有,喬布斯生前是蘋果的ceo,但是蘋果公司並不完全屬於他,即使他佔有少量的生產資料參與利潤分配,但更多時候他承擔的是勞動者「工人」的身份。在他付出腦力勞動的時候,他就一直在收到剝削,你想想,他創造了如此巨大的價值,要是資本家將等量的工資發給他,他的價值對於蘋果公司又有何價值可言?我再強調一遍,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具有一定合理性,且正在並且還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推動生產力發展,但這並不代表它是正確的合理的進步的。而且,現在也不全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計劃和國家調控可不屬於這個範疇。

「那麼喬布斯發明創造的過程中誰獲利了?當然首先是擁有蘋果股票的股東和股民。他們在這一過程中幾乎沒做什麼,但是錢當然不是憑空來的,明顯是搭了喬布斯的車。而普通屁民所付出的勞動並不以以前更多,卻享受了便捷高效的科技。而喬布斯回蘋果後,所佔的股份僅佔0.585%,薪水幾乎為零。我們可不可以說全民壓榨了喬布斯的智慧,創意和勞動呢? 」

跪給答主的邏輯,你說屁民們享受了喬布斯的智慧與勞動是在壓榨他,我真是要吐血!首先,從動機與目的來看,喬布斯不論是作為勞動者還是資本家,所追求的不過利益兩字,他的所有創造都是基於能賺取更大利潤,方便了屁民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並不存在我等屁民壓榨剝削他,又沒有強迫他進行創造。按答主的邏輯,二戰後的民眾享受了美國帶來的和平是在壓榨美國?你享受了父母給你的關愛與金錢是你在壓榨父母?人們享受了電燈泡是在剝削愛迪生?對了,我再強調一點,喬布斯進行創造與勞動,此時並不是資本家的身份,而是作為一個持有資本的勞動者的「工人」身份,是在接受蘋果公司各股東的剝削。

「在訴訟洛克菲勒壟斷案的法庭上,洛克菲勒為自己辯解:以前人們用的是松子油照明,又貴又不好用,後來我提煉了煤油,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同時又想方設法提高提煉水平,降低成本,把煤油的價格從幾美元降到了幾美分,讓普通人用上便宜的煤油照明,而你們卻說我侵害公眾利益,請問,我侵害的是誰的利益? 洛克菲勒的公司確實在石油冶煉業佔有極大的份額,但他卻一直想方設法降低成本和價格,原因很簡單,如果利潤過高,別的公司就會進入,並和他競爭。洛克菲勒確實獲得了驚人的財富,但和全美國人民由於煤油降價而節省的財富相比,只是微不足道的,在自由競爭法制社會,富人靠自己的智慧創造的價值遠遠高於自己的所得。」

答主通過洛克菲勒的例子想要說明資本家多社會的貢獻遠遠大於他們的所得。實乃一葉障目,不知答主看過《霧都孤兒》等一些描述18 19世紀的資本主義世界的書嗎?不知答主知道1929華爾街尿崩時的密西西比「銀河」和「大西洋咖啡」嗎?不知答主看過東南亞國家勞動密集型工廠的工人嗎?資本家的所有貢獻都基於對無產階級對工人對勞動者的剝削。繼續重申,資本家的產品貢獻了社會,本質上是增強的商品的使用價值或者降低了商品價格,而這一切只是手段,貢獻只是手段,我再強調,貢獻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賺取更大的利潤才是目的。我的意思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具有合理性,且適應現在的世界,但不代表資本家的剝削剩餘價值是合理的。

「我們再腦洞大開的假設下,如果全美國的公司老闆及高層一夜之間都不見了,那麼普通工人是不是能夠因為可以平分企業而一夜暴富呢?很顯然不會,這將帶來空前的混亂,美股美元狂跌,普通工人吃飯都困難。 」

是的,我們現在不能失去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不過答主這個假設不太好,為什麼說這個假設不好呢?是因為所有資本家都灰飛煙滅的話,帶來的首先是社會的動蕩與無秩序,而社會的動蕩與無秩序才是這個假設下工人生活困難的原因。我來幫他重新舉個栗子,沒有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計劃體制,比如中國80年代以前,前蘇聯的斯大林模式,人民生活都不太好,而同時期的美國與西方福利都很好,人民幸福。你看,這樣比喻姿勢水平高得不知道到哪裡去了。

「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的國企。國企似乎是全民所有,並把利潤上繳國家,真的是這樣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里德曼說過: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最為經濟;花自己的錢給別人辦事,最有效率;花別人的錢為自己辦事,最為浪費;花別人的錢為別人辦事,最不負責任。」

國企就是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產物,國企不追求利潤,追求的是國家、政府對經濟的控制力,宏觀調控的能力。這是國企普遍收益不高的原因,還有,先不說你引用的這句話對是不對,國企的生產資料屬於全民所有,所以國企的員工工作可是算作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喲!當然,我不認為每個國企員工都這樣想。

「國企顯然是花別人的錢為自己和別人辦事,所起全世界的國企沒有搞得好的,中國的國企拿石油企業為例。歐美的原油使用的北海輕質油,或者同級別原油,我國購買的是質量最低的原油,油價只有北海輕質油的幾分之一,但是,但是,中國的油價卻高於美國。也就是說不僅提高了中國人的生活成本,由於污染空氣嚴重,也提高了中國人的健康成本。 」

全世界的國企沒有搞得好的

( ̄ε(# ̄)☆╰╮o( ̄皿 ̄///)

中國的軍工企業,蘇聯的重工業等等。如果國企那麼渣渣,20世紀又為什麼會有三次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高潮?還有,你的這個例子只能證明中國的發展時間太過短暫,科技投入還不夠,所以產品質量比不上人家

「那麼國企的利潤真的高嗎?首先國企貸款,用地,各種費用的成本遠遠低於私企。如果國企和私企全部平等,上交同樣的費用,國企根本無法盈利,當然也無法上稅。也就是說國企的存在,實際上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什麼是國企?賺取利潤並不是國企的目的,在我看來國企只不過是宏觀調控與國家干預生產的產物而已,它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國家對於經濟的控制力,規範市場與打擊不合理競爭即寡頭壟斷,而賺取利潤只不過是國企發揮職能的手段之一罷了。實際上,國有企業為了在短時間內急劇擴大生產規模來對某個行業進行壟斷時,是不得不犧牲利潤的。所以,同樣的市場規則下,國企競爭不過私企是個偽概念,因為在國企壟斷的行業,它是不需要競爭的,而在國企沒有壟斷的行業,國企真的都沒有盈利?真的都不如私企?請自行查找中興集團與海爾集團的營業報告,去年的中興全球出貨4800w,北美市場第四,海爾就更不用說了,世界第一大家電品牌。國企給大家造成浪費形象的原因,大概是改革開放後那一段計劃指令濃厚、政企不分家的時間,再加上部分別有用心的人可以宣傳。

「再說說資本主義,你問一個德國人,德國是個什麼國家,他會告訴你是德國是民主社會主義的。這些是從方方面面反映出來的。首先,總理是民選的,不是幾個人在小黑屋裡討價還價決定的。總理也不需要有什麼背景,默克爾是東德普通人家出身,前任的施羅德幼年喪父,靠母親拉扯兄弟倆長大,屬於正經的社會底層。其次,普通人的權利得到充分的保證,不僅僅體現在醫療保險,教育等領域,工人與老闆的工作合同本質上是偏向工人的。老闆不能隨便辭退工人,但是工人卻可以隨時辭職。如果企業倒閉,沒錢發工資,政府會先把工資先墊上,發給工人。 」

你說德國是民主社會主義國家,這個我沒辦法說你是錯的。真是頭痛,民主社會主義作為與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並列的三大社會主義模式,無疑是現階段實踐得最好最成功的社會主義模式,沒有之一。現象是這樣的,在這些民主社會主義國家裡,工人的地位比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政府的福利十分誘人,人民生活質量很高,那幾乎就是共產主義的藍圖了。不過答主在這又犯了之前我所批判的錯誤,即只看現象,不看本質。民主社會主義產生有其前提與背景,那就是自由放任與壟斷資本主義給資本主義世界帶來的災難,以及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資本主義制度岌岌可危,而蘇聯的社會主義又如一顆明星一樣冉冉升起,所以這些資本家為了緩和與無產階級的階級矛盾,不得不做出相當大的妥協而採用伯恩斯坦的民主社會主義理論。引用我此前的一段回答:

——————————————————

以 和平革命為核心的社會改良主義為主導思想,倡導非暴力合作,即否定暴力革命,對於資本主義採取妥協讓步措施,這是民主社會主義中最被推崇以及與其他流派相區分的理論部分之一。

曲解恩格斯的平和革命、經伯恩斯坦發揚光大的民主社會主義主張不改變資本主義的整個經濟基礎, 立足於資本的整個生產關係,且寄希望於 有限的國有化和由政府實行的 高福利政策來提高工人地位和促進社會進步。具體實踐情況請參見部分北歐國家如挪威丹麥。不得不承認這樣高福利與高自由度的國家十分令人嚮往,但是立足於有限的國有化經濟而實行如此高的福利, 在不改變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私有制主體的情況下政府的財政赤字往往是驚人的。減少赤字,勢必會降低福利,亦或加強經濟國有化程度來實現財政增收。前者背離了民主社會主義高福利的目的,後者違背了民主社會主義立足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初衷。應此,長遠看來,民主社會主義並非社會的正確道路。希臘的債務危機都成什麼樣了

————————————————————

怎麼樣,感受一下,還是那句話,資本家無論如何,不剝削無產階級的剩餘價值,是沒有利潤來源的,如前面所說,透過現象看本質,工人的福利再高也無法改變他們被剝削的本質,和我們國家想比,不過是他們拿了30%,而我們只拿了10%罷了。還有,不知道這位答主關於資本主義國家民選政府的觀點是怎麼來的,要不要我告訴你布希家族、柯林頓家族的背景,再談談政治獻金的合法性?

「在一個所謂的資本主義國家,其競爭力的根源不是如何以更加殘酷的手段壓榨勞動力,那是社會主義國家乾的事情。在這些所謂的資本主義國家,其發展的根本是提高勞動力的水平,保障他們的生活,降低他們創造和創新的門檻。有了一流的人才,才有有競爭力的產品,才能富國強兵。 」

建議跳脫出一些表面的社會現象,無論是發達資本主義的友好與人民生活幸福,還是中國初級社會主義的剝削與腐敗,真正地透過這些現象,從資本主義發展歷史的廣度上進行分析與把握基本事實。

很抱歉有些包括我的回答與一些評論語氣激烈了一點,拋開沒有理智的狀態,我還是很希望能與人平和交流的,不論他屁股坐在何方。


我就想知道,那些扯中國的,不知道中國處於國際經濟體系之中嗎?而且,不知道資本主義剝削在當代有著藉助全球化趨勢同樣全球化的特點嗎?

看到很多答案我都不好意思說是班門弄斧了,雖然我知道知乎上面還是有不少很不錯的人的。

用孤立的靜態的視角去分析,單獨的看待一兩個高福利的發達國家,肯定不會得到正確的結論的。至少是不會得到符合馬克思那一套理論和邏輯的正確結論的。

西方國家將最悲慘的壓榨方式轉移到了第三世界國家人民身上。如原材料開採,勞動密集型的低端製造業產業等。

而對很多發展中國家來講,選擇是很困難的。開放國內讓資本進入,會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可是先富的這批人富起來的過程基本上就是低附加值的商品提供給發達國家的過程或者是充當外國資本在本國國內代理的過程。

然而,如果他們想繼續富下去,就不得不讓周圍的人都繼續窮著才行。只有國內的人越窮,才會在勞動力成本上與其它國家相比越有優勢越能為買辦們或跨國公司們服務。

至於在生產力十分發達的發達的西方國家國內,壓榨與剝削同樣存在。看官不妨想一想,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維持高福利制度的資金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

至於字裡行間流露出「馬克思是錯的」的那些答案,我覺得,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之頑強的一個重要原因或許就是在那裡。。。

..................

還有一點可以補充的就是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的一個好處是在實際工資沒有增長甚至有所下降時可以讓名義工資看起來卻是在增長的。

如果勞動不變,對應的應得的實際工資一定,可是因為存在通貨膨脹的現象,名義工資上其實是有差距的。通貨膨脹普遍被認為是有利於債務人而不利於債權人的。而工人在出售自身的勞動力時卻是不能立刻得到工資的。

(純屬個人的一己之見,班門弄斧而已,不過說實話,這裡的行家裡手,看起來不像多的樣子)


1、冷戰的時候資本主義吸收了多少共產主義的制度?

2、你用當朝的劍斬前朝的官當然隨便斬

但講道理嘛?

3、能花點小錢玩一下育婊的歷史遊戲AC梟雄嘛?人家一個做遊戲的都比你嚴謹一點


看了這麼多答案,總結一下精髓。每個人總希望拿著英國人的收入,被征著開曼群島的稅收以及過著在美國低物價和破產前希臘的福利的生活。


知乎這麼多資本家啊,工人的利益是啥?


消費消費再消費,消費是光榮,消費是榮耀,消費是可以是道德,如果你不消費你就不合群,是不會花錢的守財奴。消費是愛護環境,如果你不消費就等於你不認可我們這種環保商品背後的環保理念。消費是愛國主義,如果你不為美國電影付錢,你就不是美利堅的愛國者,如果你沒有一部三星,你就不是大韓民國的國民。消費是品味,消費是符號,是同類者的象徵,你失去它,就意味著消失一切外在內在的價值,你將不再是人,至少不再是個好人。


更新預告:昨夜被吐槽文章之答主前來評論,倍感榮幸。為表感謝,挑了另一篇批判該答主的文章進行了一番反批判,以表禮尚往來。

至此,本文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批判;第二部分——反批判。

第一部分——批判:

看到有個答主上來就批判剩餘價值論。無可厚非,無可厚非。只要你能準確的指摘剩餘價值的缺點並說出自己的觀點。但是,不論是評論一位「千年思想家」,還是評論一個普通的經濟學、社會學觀點。請務必要在真正理解它的一般規律之後,再闡述你微薄的觀點,而不是上來就說剩餘價值理論荒謬至極。

我在知乎看到過很多對剩餘價值論一知半解,就大肆發表評論,聲稱剩餘價值不對,並指出剩餘價值的所謂「缺陷」,大多看完讓人一笑而過,同時我也希望大家看完一笑而過。看到有些人回復那位答主說講的很通俗,並表示學習了。我覺得大家應該有一種意識,對於那些過於絕對的言論進行必要的辯證思考。

回答西方資本主義如何壓榨勞動人民,為什麼要先貶低社會主義,再貶低剩餘價值論,還搬出了弗里德曼。經濟學家凱恩斯在發表《通論》之前也是「經濟自由主義」的支持者,「剩餘價值論」的締造者馬克思,其本人則是生活在資本主義國家。我想,米爾頓·弗里德曼在發表新貨幣數量論,倡導經濟自由主義之前,應該也深入研究過凱恩斯經濟學吧。

結論:要想推翻一個學說、理論,首先要深入理解它,甚至不惜做它的信奉者。

我不懂剩餘價值論,不做評價,簡單指出這位答主說的不對的地方,以免答主誤導別人。

我們假定資本家把所有的利潤都發給了工人,完全沒有壓榨工人,那麼會怎麼樣呢?公司一分錢的結餘都沒有,又如何擴大生產,購買設備,研發新產品呢?也就是說,如果資本家完全不獲得剩餘價值,那麼社會根本無法發展。

首先,馬克思沒說過要把剩餘價值全部分配給勞動人民。

物質生產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V+M)的分配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為自己的勞動時間內創造的剩餘價值,分配給物質生產勞動者;第二部分是為社會勞動時間創造的剩餘價值,分配給非物質生產部門。這一部分(指第二部分)國民收入用來滿足和提高非物質生產領域勞動者及社會生活文化需要,有相當大的部分是生產資料,用來增加積累和擴大再生產。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譬如兩家公司,一家獲得的剩餘價值比較多,而另一家幾乎沒有。那麼哪一家更好一點呢?當然是剩餘價值多的。

不知道這是在哪裡得來的結論。評價兩家公司的優劣竟然僅僅是剩餘價值。評價任何事物,單一指標都是不可取的。就好比你去應聘,一個月一萬塊錢工資,你很高興的去了,然而車補、房補、五險一金一樣沒有,出差還得自己報銷。我覺得這活兒,一般人幹不了。這就是單一指標的害處。

那麼剩餘價值到底是什麼?其實就是利潤。

我給大家講個笑話:「剩餘價值其實就是……(好殘忍)」。好殘忍,不是笑話殺傷力太大,是這句話殺傷力太大。

先來看看啥叫利潤率,啥叫剩餘價值率

p (p"代表利潤率,m是剩餘價值,大寫C代表預付總資本)

m (m"代表剩餘價值率,m是剩餘價值,v是可變資本)

預付總資本Capprox c+v (小寫c是不變資本,v是可變資本)

為啥說殺傷力大呢?因為馬克思竭盡全力的將利潤率與剩餘價值率區分開來,讓人們知道利潤,即剩餘價值,是由工人的活勞動(即v)創造的,進一步揭示了剩餘價值的源泉和資本家的剝削工人的本質。並由此創造了平均利潤率理論。

我從來沒見過把平均利潤理論反著用,還能講得這麼有道理的。

剩餘價值理論另一個荒謬的論調是,價值全部是由工人創造的,資本家的起的作用不過是提供生產資料,壓榨工人,而本身並不創造價值。事實是這樣嗎?一個沒有喬布斯的蘋果瀕臨倒閉,如果倒閉了,工人會失業,欠銀行的錢就由全社會買單。而一個有喬布斯的公司,利潤飆升,迅速發展,讓智能手機普及,並深深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老喬看到這句話要感動哭了,為啥?因為老喬人生最大的夢想就是當個資本家,這個夢想在2015年年底終於實現了。

馬克思眼中的資本家只出錢不出力,馬克思認為喬布斯是資本家僱傭的管理者(資本主義也是這樣認為的呀),馬克思進一步表示,喬布斯是進行著複雜勞動的勞動者,是被剝削階級。

在自由競爭法制社會,富人靠自己的智慧創造的價值遠遠高於自己的所得。

上面洛克菲勒的例子沒貼,按照馬克思的說法,洛克菲勒既是勞動者又是資本家,既有創造剩餘價值的一面又有剝削工人的一面。但不是每個資本家有勞動者的一面,馬克思談論的是純粹的資本家。這個例子本來很好,因為馬克思說「資本家的最初資本無論是從哪裡來的,經過若干在生產周期,原有的資本就會被他消費掉。資本家的資本之所以還存在,是由於無償佔有工人所創造的剩餘價值而積累起來的。」你完全可以從最初資本的來源著手,來分析資本家的行為。然而,我後來發現這種分析也逐漸脫離了經濟學範疇。

在一個所謂的資本主義國家,其競爭力的根源不是如何以更加殘酷的手段壓榨勞動力,那是社會主義國家乾的事情。在這些所謂的資本主義國家,其發展的根本是提高勞動力的水平,保障他們的生活,降低他們創造和創新的門檻。有了一流的人才,才有有競爭力的產品,才能富國強兵。

這些結論,我不想多說什麼。「以更加殘酷的手段壓榨勞動力,那是社會主義國家乾的事情」不知道社會主義國家跟你有啥深仇大恨。

無論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還是封建主義,都有壓榨勞動力的現象。資本主義在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為了提高絕對剩餘價值,甚至出現了將勞動時間提高到20小時的現象,以及諸如福特製、泰羅制等血汗工資制度。現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所擁有的,先進的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是通過多年來不斷的發展積累起來的。你將落後的中國與西方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相比較,然後得出社會主義不如資本主義、剩餘價值理論荒謬至極的結論。讓我想起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剛剛改革開放,有些人出個國,見到幾個外國人,就敢說:美國人是怎樣的,中國人是怎樣的;美國人怎麼自由民主;美國人對咱們這種做法根本理解不了。基本的理性和辯證在哪裡?這種演繹和推論的方法真的合理嗎?

最後,我覺得。那些生在了中國,而且真正把她當做自己的國家的人。

首先,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這個社會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所有的事情都是值得珍惜的,甚至那些不好的現象。為什麼不好的現象也要珍惜?因為當你吐槽那些現象的時候,它們正在悄然改變;當你抱怨這個社會阻礙你前進時,社會也在悄然發展。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當身邊一切不好都變為美好時,唯獨你沒有改變。與其抱怨,不如堅信一切都會變的美好,讓未來的惋惜變成追憶。

其次,人是鐵,飯是鋼。人,還是要吃午飯的。

2015年11月12日,中午12:55

第二部分——反批判:

之所以選擇這篇回答來吐槽,正如上文做說,「大家應該有一種意識,對於那些過於絕對的言論進行必要的辯證思考」。

還是「引用+評論」的方式,直接切入主題。

(╯‵□′)╯︵┻━┻MD剩餘價值不能粗淺地等同於利潤,剩餘價值是工人在剩餘勞動時間所創造的新價值。我就這麼說吧,資本家攫取的剩餘價值,必須扣除了為擴大生產而預留的資本,餘下部分才能作為資本家的利潤。不過,你也可以這樣理解,資本家可以選擇不進行擴大生產,這樣剩餘價值就等於利潤了。

上面那位答主沒弄明白剩餘價值鬧了笑話,現在看來這位答主也不遑多讓。

再貼一次公式:

p (p"代表利潤率,m是剩餘價值,大寫C代表預付總資本)

m (m"代表剩餘價值率,m是剩餘價值,v是可變資本)

預付總資本Capprox c+v (小寫c是不變資本,v是可變資本)

從公式中我們不難看出,利潤與剩餘價值具有相同的量,因為其來源同剩餘價值一樣,都是工人所創造的價值的一部分。利潤與剩餘價值具有不同的質,剩餘價值是可變資本的增加額,利潤是全部預付資本的增加額。

這位答主說「資本家可以選擇不進行擴大生產,這樣剩餘價值就等於利潤了」。你不能因為再生產理論是考試重點就只看再生產理論,忽視了它與剩餘價值論和平均利潤理論的聯繫。馬克思認為資本家進行擴大再生產所需的全部資本皆來源於工人所創造的剩餘價值,進而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的本質。資本主義支持者提出利潤的概念,認為利潤來源於全部預付資本,資本家擴大再生產所用資本來源於資本家得到的利潤,是資本家「節慾」的結果,從而否定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的說法。

結論,引用一下《政治經濟學教程》中利潤的概念:……當剩餘價值被看做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時剩餘價值就轉化為利潤。所以,利潤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

對了,我還要提一個問題,這段話中答主赤裸裸的邏輯讓我吃驚,剩餘價值多的公司比較好?請問這個標準從何而來?是相對於資本家還是工人階級?是否可以理解巴菲特的公司就比某名不見經傳的垃圾處理公司要好呢?

我們應該否定將單一指標作為標準。要問這個標準從何而來,那馬克思的絕對剩餘價值、相對剩餘價值和超額剩餘價值的概念,都將剩餘價值作為衡量生產力水平的標準。西方經濟學的基本假設之一「經濟人假設」將利潤最大化作為企業目標,既然利潤來源於剩餘價值,那麼剩餘價值亦應當是衡量企業經營成果的標準之一。

我再強調一遍,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具有一定合理性,且正在並且還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推動生產力發展,但這並不代表它是正確的合理的進步的。而且,現在也不全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計劃和國家調控可不屬於這個範疇。

「現在也不全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計劃和國家調控可不屬於這個範疇。」??????

我們學宏觀經濟學,第一節課講國民生產總值,第二節課就講凱恩斯。凱恩斯作為現代宏觀經濟學創始人,主張國家干預經濟,強調財政政策最重要,政府要根據經濟走向「相機抉擇」。事實上,根據鄧小平所說,「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不是劃分社會制度的標誌,其本身不具有制度屬性」,從而計劃和國家調控可以與任何生產關係結合,並且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具有不同的性質。所以經濟手段沒有範疇之說。

我來幫他重新舉個栗子,沒有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計劃體制,比如中國80年代以前,前蘇聯的斯大林模式,人民生活都不太好,而同時期的美國與西方福利都很好,人民幸福。你看,這樣比喻姿勢水平高得不知道到哪裡去了。

嗯,這個例子確實不錯。目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好處體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確實不用跑到「遠古時期」來對比。另外列寧同志還強調「在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條件下,利用商品、貨幣、市場發展經濟」、「利用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至於斯大林模式,跟列寧時期一樣,有深刻的時代背景,不具一般性。

國企就是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產物,國企不追求利潤,追求的是國家、政府對經濟的控制力,宏觀調控的能力。這是國企普遍受益不高的原因,……什麼是國企?賺取利潤並不是國企的目的,在我看來國企只不過是宏觀調控與國家干預生產的產物而已,它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國家對於經濟的控制力,規範市場與打擊不合理競爭即寡頭壟斷,而賺取利潤只不過是國企發揮職能的手段之一罷了。

嗯。我翻了翻政治課本,確實有這麼一說。

怎麼樣,感受一下,還是那句話,資本家無論如何,不剝削無產階級的剩餘價值,是沒有利潤來源的,如前面所說,透過現象看本質,工人的福利再高也無法改變他們被剝削的本質,和我們國家想比,不過是他們拿了30%,而我們只拿了10%罷了。

馬丹,搞了半天,我們才拿一成?! (╯‵□′)╯︵┻━┻

。。。


首先,原始的資本主義對於勞動力的壓榨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說起十九世紀的工人,大家的印象停留在童工、一天工作十四個小時、工傷與職業病、婦女分娩在機器旁邊等等,以此來彰顯資本主義是多麼醜惡。但是實際上的情況是:國家從來沒有立法抓壯丁進工廠,(英國略有例外,如圈地運動)當時的農民也可以繼續進行農作物生產,他們是自願去工廠工作的。

任何事物都需要對比,原始資本主義的作坊設備非常簡陋,和家庭手工業作坊比起來除了有些技術上的優勢,設備的維修、產品的出售等等都極其讓人頭疼。雨果曾經寫過《海上勞工》一書,裡面的開明的鄉紳老爺用重金購買了蒸汽輪船進行貨物販賣,但是一場風暴來臨,就可以讓十年的心血全部付之東流。千萬不要覺得當資本家是多麼開心的事情。葛朗台之所以致富,是因為利用土地賣葡萄,而他弟弟做生意破產,得到的是自殺的結局。

馬克思說有百分之兩百的利潤,資本就可以將性命拋置於腦後。但話也可以反過來說,十七世紀東印度航線的確有時可以賺取幾十倍的暴利,但是那是要靠高的難以置信的死亡率去換的,瘧疾、敗血病、風暴、海盜還有各種不可知的風險(花費三年運來的香料進海水腐爛了),現代人穿越過去,還真不一定有勇氣去做。

這個時候談剝削一切才有意義。你不去剝削,資本便無法生存。馬前卒在一個答案里引用了傑克倫敦的名篇《反抗者》,但是問題是當時的農民連咖啡都消費不起,工人至少能保證自己不至於餓死,工廠破產了就到別的城市,而且還可以養活家人。農民一旦面臨災害,那和中國20世紀的各個饑荒沒有任何差別,不妨去看下愛爾蘭大饑荒,成千上萬的農民死去…那可是發生在如日中天的日不落帝國啊!

後來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加上資本兼并加快,少數的寡頭獲得了重磅的利潤,但不要以為財富可以代代相傳了,不然羅斯柴爾德早就已經統治全球了。你知道歐洲打了多少仗么?一戰二戰不僅讓無數王冠落地,你知道多少工廠被炸毀了政府也無力補償嗎?中國有個電視劇叫《大染坊》,陳六子多精明的一個人,大結局日本人來了不照樣要把所有染廠炸毀?現在的世界五百強和五十年前比幾乎換了一茬,聽說過柯達吧?米高梅公司以前幾乎不可一世,現在可幾乎要破產保護了呢。這樣的例子簡直不勝枚舉。

而且資本家賺多了,工人自然也會反抗,事實上市場再次體現出起天才般的調節作用:工人拿到的薪酬太低,就會買不起產品,人人買不起產品,價格就必須降低,甚至出現經濟危機。到後來工會制度和現代股權制度逐步完善了,所謂的資本主義經濟其實就是現代經濟。你說你工人沒有資本?二級市場上去買啊,西方有可口可樂沃爾瑪,中國有萬科A格力電器,不是說人家剝削你,是你自己不懂沒眼界啊。

所以說剝削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說資本家剝削工人不假,但國家又沒攔著你繼續當農民,為啥那麼多農民工依然往城市跑?西方國家的確剝削髮展中國家,但是幾百年間偉大的化學家物理學家生物學家有中國人嗎?塑料袋TNT汽車流水線誰發明的?要怪就怪祖宗不爭氣。你沒有,我壟斷,那就按照經濟學定律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定價;你自己有,那我們就價格等於邊際成本我賺點經濟利潤補償自己,一切公平交易,很殘酷很真實。

馬克思的經濟學說在經濟學界的地位如同尼採在哲學界地位一樣,影響很大,但現在已經不吃香了。曼昆宏觀經濟學原話就是:新經濟增長模型更好地解釋了經濟發展規律,這正是我們學習索洛理論而非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原因。作為普通老百姓,應該多接觸一下現代經濟學說,就憑馬克思那一百五十年前簡陋到極致的除法公式來解釋全球經濟,你這是在逗我呢?親,你知道世界是由以太構成的嗎?


就馬的經濟學理論中,資本家壓榨工人的事實依舊存在,只不過現在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已經經過社會改革了(這一改革正是由於馬理論的提出,資本家被迫作出的妥協),高稅收和高福利促使社會進行了利益的二次分配,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資本家和勞動人民之間的矛盾,但並沒有消除這一矛盾。

Ps.樓上這些說著剩餘價值論不如廁紙的同志,你們這麼貶低它,你們倒是給個觀點啊。要不就是斷章取義去污衊,要不就是「題主看書少,低能兒」這種無聊的嘴炮。你們能說點實在的嗎?或者…呵


勞動人民又何嘗沒有壓榨過勞動人民?題主逛個街不砍價嗎?

市場經濟只有買方和賣方,雙方何時都在博弈,也在不斷的變換身份,何嘗有固化的「階級」???

請問在題主的公司里,誰是勞動人民?誰是資產階級?按職位分嗎?那從哪一級開始劃線?高管們算老闆還是高級打工仔?

佔有生產資料就叫資產階級?那我去買個十股二十股的,是不是就是資產階級?那恐怕不少公司連保潔阿姨都是資產階級了吧?中國還有無產階級嗎?

郭德綱說,只有同行間才是赤裸裸的仇恨,工人最大的敵人是工人才對,之所以吃虧無非是因為低技術含量的勞動力在市場競爭中沒有優勢,因為你能提供別人也能提供,為什麼春節期間保姆價格暴漲,因為這時候勞動力成稀缺資源了即便沒有太大技術含量…而資本、技術為什麼能「剝削」別人,就因為他們稀缺啊,他們「值錢」啊,這跟階級有什麼關係,純粹就是市場行為啊?至於為什麼現在工人待遇比當年提高了,最大的原因應該是生產力的發展和進步,使生活資源極大的豐富了,而不是資本家變的仁慈或者工會健全吧?底特律工會發達的結果不就是企業不堪重負最終破產,最終不得不把福利降到生產力可以承受的範圍內……當然不是譴責底特律工人和工會,市場嘛有砍價就有抬價,只是大家誰都不比誰高尚就是了…工人當然有要求漲工資的權力,但跟道德有什麼關係?資本家也有要求獲利的權力,但又跟道德有什麼關係?

個人淺見,想聽聽政治學大神們怎麼批駁…


詳見巴蘭和斯維奇的《壟斷資本》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