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申時行?


申時行的無奈。申時行是一個謙虛溫和的人,相比與張居正的大膽激進。申時行在文淵閣八年,被人批判是一張白紙的功績。然而一張白紙的功績不就證明國家一切都已納入規範,機構運轉正常嗎?這八年申時行更多的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原則在調和皇帝與廷臣之間的關係。在練御林軍與立儲的問題上,申時行一直在暗中扮演著自己和事佬身份。看史書,你只能看到申時行任首輔八年,盡心儘力,功績顯赫,最終因立儲一事被迫辭職。在這裡你卻能看到為什麼廷臣反對萬曆練御林軍?為什麼萬曆不能練御林軍?為什麼申時行作為首輔不能幫萬曆分憂?為什麼申時行不能公然加入廷臣反對之列?在這一堆為什麼之中,不能一一道盡,而申時行只需找到御林軍的頭,為其道出萬曆練御林軍時恐出的意外,以及要承擔的風險。就這樣,在皇帝廷臣都不知曉的情況下就可以解決這項難題。(文官們是本朝政府的支柱,全部文臣即以倫理哲學作為基礎推行了現今的統治方式,他們當然討厭皇帝親率禁軍,造成文武均衡甚至武高於文的局面。只是因為他們個個都是忠臣,不便站在對等的地位去和皇帝談判,只能一遍一遍的上奏,目的不達,絕不甘休。)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小問題。在立皇儲一事中,在常洵出生之前,申時行就察覺到了危機,上奏萬曆皇帝應該儘快立常洛為太子,皇帝卻推遲置理。之後萬曆皇帝卻想廢長立幼,廷臣當然親戚反對。面對皇帝的個人意願,以及廷臣所遵守的四書之道,申時行該怎麼做呢?這時我會想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呢?申時行只能溫和的在皇帝面前支持廢長立幼,在廷臣面前卻反對皇帝廢長立幼。你或許是實屬無奈之舉吧。最終的結果一面肯定是不討好的,申時行只能在廷臣的反對聲中下台。他身居首輔,處心積慮的想在幕後不動聲色的解決這個難題,而廷臣卻不能體恤時艱,將折衝於樽俎之間的底細,全盤托底公布,陷首輔於危難之中。申時行所做的每一項考慮與決定都把皇帝與廷臣之間的和睦,皇帝與國家社稷考慮進去。廷臣眼中萬曆貴為人君,應有人君的樣。但是萬曆也終歸是個有血有肉的人,有情感有思想有抱負的人,在自己想做的事做不成,被全是一群不值得信任的廷臣簇擁之下,有思想有抱負又有什麼用呢?假如你是申時行,你,又會怎樣做呢?申時行是無奈的,用書里的話說:如果不用倫理道德作為治國的標準,如何能使兩千名京官對事情有一致的看法呢?又如何能是一萬八千名地方官和衷共濟,或者無端受罰而仍然歌頌"皇恩浩蕩「?我們還有什麼更好的標準去教育全國約一百萬的讀書人,還有什麼更好的標準區表彰他們的祖先,寡母,賢妻?但是一方面這些熟讀經史的人以仁義道德相標榜,以發揮治國平天下的抱負為國家服務,以自我犧牲自詡。另一方面,體制上有存在那麼多的缺隙,給這些人以那麼強烈的引誘。陰與陽的距離越來越遠,找出一個大家都同意的折衷辦法也越來越困難。他,申時行,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可資遵循,他只能與考到的習慣和人事的手腕來應付一切。這,正是他的無奈吧。與此同時,萬曆已經發現他想做的事都不能做到,年輕皇帝的雄才大略,勵志圖新也被消磨殆盡。申時行歸家後曾反省說曾經有過一個絕好的機會能輔助皇帝成為堯舜之君。從這我們彷彿能聽見申時行的嘆息聲。


有一個故事可以說明申時行的處事方式:

在明代,許多退休回家的官員都要買田擴宅,採取的方式多市強取豪奪,所以民憤極大。申時行也想擴展一下他的房宅,他的鄰居是一個做梳子生意的木匠。申時行先同這個鄰居商量,但這鄰居不買他的帳。有人提議通過官府強買,但申時行不同意。他想到一個辦法:讓管家到這家梳子店買了很多梳子,每當有客人來時就贈送一把,並稱頌這梳子如何如何好。逐漸這家梳子店的生意越來越紅火,特地到他店裡來買梳子的人絡繹不絕。但生意好帶來的問題是店面太小,必須另找一塊地方擴大經營規模。於是店主主動找到申時行,請求他買下其店面。這樣申時行在兩三年時間用他慣用的方法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這就是申時行的處事方式。用溫和的方法達到雙贏的目的。

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對他頗多肯定,「申時行用恕道待人」,「有陽剛有陰柔,他必須恰如其分地處理文官集團與皇帝之間的矛盾」,這是說他的平衡。


正在看《萬曆十五年》,黃仁宇先生對申時行著筆頗多。總得來說,申是一個審時度勢的人,也是把時局看透的一個人,他知道大明的矛盾,皇帝與文官,皇權和禮教的的可不調和,他只能採取折中的方式,像一張「白紙」,沒有越雷池,亦無明顯功績,但時艱如此,他能做的也也就這些。

現在只有一個感覺:現在古代電視劇劇本里多將古代官員臉譜化,實際上每個人都不容易啊。


這是一個天秤座的人吧


「蘊藉不立崖異」


申時行,27歲中狀元,入翰林院,數年後以左庶子執掌翰林院,之後遷禮部右侍郎,42歲任吏部右侍郎,43歲入內閣,任禮部尚書,48歲任內閣首輔,57歲辭官回鄉,80歲逝世。這履歷不服不行。


我覺得他倒是像標準老蘇州人,發現做不了的事就誰也不得罪,做好本職工作安然過度就行


有明一朝,皇帝和文官就是2個爭鋒相對的群體。

張居正更是激化了這個矛盾,執政期間吊打萬曆,乃至死後被抄家。

鑒於前任,申時行接過政府班子就做了2件事情:

1修復皇帝和文官集團之間的關係,讓帝國平穩運行

2保護自己身後不被清算

在首輔位置上辛苦維持8年,照顧各方利益,最後被迫辭官。

評價:

大廈將傾,沒有力挽狂瀾的能力。只能當個勤勞糊裱匠。心酸與誰訴?


最具獨立人格的宰輔,對黨爭力所能及禁止,保護了許多人和許多家庭,維持了局勢的平穩,千秋名臣


潤滑劑~


應該是一個外圓內方的忠君人物


有著「從中調劑,就事匡維」的處世和執政原則,對待皇帝的辦法是「顯諫者不若潛移為妙」。因為這種辦法既對皇帝的權威無損,而臣下的目的又可以達到,這比之於臣下在奏章上奚落昏庸的皇帝,而皇帝用荊條痛打犯上的群臣總要高明得多。用王世貞的話就是「蘊藉不立崖異」,就是說他胸中富有積蓄,但是不近懸崖,不樹異幟。


有件事情沒有處理好啊 努爾哈赤罪在千秋啊


明朝那些事已經出來了


看看有沒複製萬曆十五年的


面對危局,無力回天的一位官僚,僅此而已,他在能力範圍內做得足夠了。


申閣老在帝國的轉折點打太極打了八年

帝國順勢進入了滅亡的高速火車

這也是大勢所趨。

他的前任活生生的悲慘例子在他的面前,他懂得了不顧文官集團心中的陰而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只會落得像張居正一樣的悲慘下場。

所以使 "不肖者猶知忌憚而賢者有所依歸" 成了他的終極目標。

這也是他能想到的最後辦法了。


一個老油條而已 還說這麼多


他是不是專業和稀泥的?


推薦閱讀:

帝師孫英雄是個怎樣的人?
有人看過《心理測量者》嗎?我很喜歡槙島聖護。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怎樣才能成為他那樣的人?
你所知道的最酷的人是誰?為什麼覺得他酷?
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錢穆、錢鍾書、錢基博等人是什麼關係輩分?
有誰知道嘎達梅林的故事,他是怎樣的人?

TAG:明朝 | 歷史 | 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