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不喜歡旅遊?

現在旅遊好時髦,朋友圈天天都是旅遊刷屏。。。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就不喜歡旅遊,我覺得很無聊啊,而且很貴啊,而且去完全陌生的地方,樂趣到底在哪兒?萬一丟了怎麼辦額,遇到小偷壞人呢?特別是大城市,都千篇一律,全是樓,都是人,為什麼人們現在越來越喜歡拿旅遊說事兒。。。

曾經一個寒假,收拾屋子,點上香薰,看著喜歡的美劇,覺得超幸福啊,於是發了個朋友圈,有個很愛旅遊的朋友就留言「你這樣不無聊嗎?」。。。我覺得不啊。。。到底為什麼旅遊的人會覺得在家就無聊了呢?我覺得無聊的人換個地方也一樣無聊好不好。。。

有人覺得不喜歡旅遊是一個問題嗎?為什麼我和當代的年輕人這麼不一樣,就是覺得旅遊很無聊。。。


我也旅遊過,雖說旅遊的時候沒什麼不適,但實質上還是覺得無聊。有幾樣美食的確好吃,但跑來跑去吃這吃那也是一件很虛無的事情;有幾處景色的確好看,但不看也沒什麼損失。如果陪別人旅遊的話,核心不在於旅遊,在於人。說到這,我也是個喜歡獨處的人來著。

我也想過不一樣的旅遊,說走就走,在不知道什麼地方下車,隨便找個地方坐著看一下午,或者一直走一直走走到自己走不動了為止。

但想想就覺得沒勁。

其實這沒什麼不可理解的。我是在這個時代長大的人,可以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文學、電視電影、漫畫動畫、體育比賽、音樂……還有學到的各種知識,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思考,和這些東西比起來,旅遊顯得黯然失色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新奇的刺激和更強烈的刺激,才能刺激足量的多巴胺分泌。

最後附文一篇,當年讀到覺得說出了我的心聲。

另一片天空

韓少功

一個蟻窩是一座奇異的宮殿,有門樓,有宮牆,有大殿和花園,還有暗道和密室。

一片落葉是千里山脈,或者萬里沙原。如果手中鏡片有足夠的放大功能,我們還可以看到奇妙的細胞結構,雪花狀的或蜂窩狀的,水品狀的或胞胎狀的。我們還可能看到分子以及原子結構,看到行星(電子)繞著恆星(原子核)飛旋的太陽系,看到一顆微塵里緩緩推移和熠熠閃光的星雲。

但人們不習慣凝視,總是長於奔走和張望。我曾從鄉村進入城市,從湖南遷至海南,還眼睜睜看著不少朋友去了北京或上海,德國或南非。我的機會也來了。20世紀的90年代中期,有人找我談話,動員我去中國作協工作。兩位已入仕途的文學界朋友,也在賓館裡私下勸我直至深夜,說如果你不到北京,不到某個位置,很多東西沒法看到,豈不有點可惜?

我相信朋友的好意,相信自己一旦錯過了北京,確實會錯過很多見識。但那又怎麼樣?我還沒有到過南極洲,沒有到過月球,沒有到過火星,沒有到過銀河系以外的空間。我也不可能看到22世紀以及往後更遠的年代,看到兒童們在幼兒園裡耍弄基因玩具,看到婦人們在雜貨店購買核子炊具,看到太空旅遊的星際列車和激光天梯,看到人類用藥物或晶元改變人性——那樣的世界會不會像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一樣把我嚇暈?從這一點看,即使進入京城,我仍然是井底之蛙,反過來說,即使我能夠風光地活上三輩子乃至三十輩子,也同樣難以做到無所不至和無所不知。我仍然不可能走出自己近乎速朽的身體,不管到了什麼地方,前面仍有地平線和太平間的冷冷攔截。

旅遊是對履歷的一種彌補,旅遊業鼓勵人們對世界展開足跡擴張和鏡頭攻略,引導人們向遠看和向外看。但這種看,不過是把大多數已經在媒體中出現過的場景,來一次現場的核對和印證;不過是把已被他人用眼光品嘗過的場景,再來一次殘渣咀嚼和舊貨收買。其一般過程,是交出一筆錢之後,被交通工具規定了觀察線路,被旅遊設施規定了觀察方位,被講解員規定了觀察時的聯想,還有「到此一游」的擺拍地點以及固定的笑容。旅遊者於是心滿意足:天下第一峰呵,舉世無雙呵,不虛此行呵,諸如此類。

他們離世界越來越遠。

我是個無可救藥的旅者,連黃山、廬山等等都沒有去過。一聽哪裡火就對哪裡怕。在我看來,事情是被人們的野心弄壞的,更是被傳統的空間意識弄壞的。F·佩索阿說,他更願意「遊歷第八大洲」,即蝸居斗室里的個人想像。我沒有他那樣自閉,只是相信空間還有另一種展開方式,相信人們完全可以投入另一種遠行,比方以前面的荒坡一角為目的地,訂一張免費船票或免費機票,於是在手中的石片上俯瞰黃山,在雜草里發現大興安嶺,在身旁的石澗清潭中觸摸太平洋。

只要人們願意,他們還可以自立憲法,發動革命,在細胞、分子、原子的世界裡任意創建共和國。只要人們願意,他們還可以捏一捏火星,搓一搓金星,摘一顆冥王星放人口袋,在細胞、分子、原子的世界裡舉步跨進另一條銀河——這一切只需要我隨便找個什麼地方蹲下來,坐下來,趴下來,保持足夠的時間,藉助凝視再加一點想像,就可以投入另一片燦爛太空。

我終於在一片落葉前流連忘返。

-------------------------------更新-------------------------------

再附文一篇。

轉自 妙途 旅行

記得有一年的八月份,公司邀請來一位旅行攝影師給我們講述他的旅行經歷,和他所認為的理想的旅行方式。他說,他曾受到眾多的雜誌、網站邀請,在25歲前就去過了三十個國家,他的護照上敲滿了鋼戳,他拍了十萬張的照片,泡了各國的妹紙,吃各國的食物上各國的廁所,而且還賺得盆滿缽滿。但他咬牙切切地說,這一切都毫無意義。

他開始有點激動,說現在的旅遊行業所作的一切都是毫無意義的事情。「旅行社做的事情就是一場騙局,他們收了錢,賣給你們一個根本抓不到的夢。」他憤憤地說:「當然,你們還覺得物超所值。」

他說,我們都聲稱自己熱愛旅行,時不時有著放棄學業和工作去旅行的念頭,但卻從來沒問過自己為什麼要去旅行。在他的理念世界中,所有旅行社的客服,所有的導遊都應該是心理學家,因為「人們去旅行應該是為了獲得安慰與力量,受到陌生世界的治癒。」可是,當你看到人山人海的長城與故宮,當你排隊幾小時登上黃山泰山雁盪山,當你在曼谷大皇宮的宮殿內著急尋找著廁所,這種旅行並不會改變你。「我們應該找到與自己契合的旅遊路線,找到能與自己深層次交流的旅行同伴,然後,把自己拋在腦後,用心感受,享受陌生與遙遠帶來的新奇與魔力。

「比如,」 他說:「佛教徒應該去日本京都和泰國清邁,脫掉鞋子向每一尊佛像、每一位僧人表示敬意;不願出門的宅男應該去每個城市的酒吧與遊樂園,在那裡找到人生的刺激點;出入聳立在霧霾之中的巨型寫字樓的白領們,應該去無人走過的田野與村莊,應該在盡情在大草地上打滾。」

「甚至野戰也行。」他笑笑:「也許這樣,你才會覺得心裡缺失的那一片靈魂,被補齊了。」

這其實並不算是多麼新鮮的言論,我見過太多人,一年去兩個國家,卻照樣談吐無聊,頭腦僵硬。太多的人坐十幾個小時的火車或飛機,排隊在當地地標前花三小時拍一張自拍照,分享到朋友圈以供炫耀。太多的人,在出發前興奮難耐,卻在到達目的地後情緒一落千丈,在酒店裡吃泡麵,換個地方繼續宅著。而這些,怎麼可能改變一個人,怎麼可能帶給人力量?

你說你想去盧浮宮的金字塔博物館,看到了達芬奇、梵高、畢加索的畫作,可你對歐洲藝術又有多少了解?你說,你想去布達拉宮撥動轉經輪,可是你並沒有任何信仰,你覺得你去了西藏真的會受到心靈的洗禮?

你可能會說:我一年加班那麼多天,又沒攢到錢,出去旅行一次還要受到這麼多條條框框的限制,還要被你潑冷水,拜託,我只是想出去走走而已,別上升到哲學的層次。

我只能說,這一切都沒有錯,出去走走,看美景,吃美食,來一場瘋狂的購物與代購,如果你覺得滿足,你的辛苦錢花的值得,一切都沒有關係。但是,拋開一切因素,你真的有想過你為什麼要旅行嗎?要知道,一萬元錢的旅行經費,你可以買三個iphone,看五百次電影,買1000個套套。

旅行,真的是一個能讓所有人激動的點子。在進入妙途前,我用攢了兩年的積蓄去了一趟日本、泰國和柬埔寨。我半夜起來搶亞航的廉價機票,為了簽證能否成功而惶惶不安,花一個小時去研究一個酒店是否值得預定,看攻略,換外幣,學外語,替人羅列購物清單,信用卡開始透支~~天吶,一想起來我經歷了這麼多瑣碎無聊的事情,我就真心佩服自己的牛逼,居然一次次遭罪還樂此不疲。

當一切搞定,我前往日本、泰國之後,我懵了。所有那些在互聯網上被形容成仙境的地方,卻滿是人山人海,而且幾乎每分鐘都能聽到中文的大聲叫嚷。我以最慢的速度排隊進入個大熱門的景區,架起三腳架想拍照缺發現幾乎無可能,我想去閱讀每一尊雕像上鐫刻的文字,卻一次次被帶著小紅帽的中老年旅行團衝散。我甚至覺得,這個建築,還沒有我老家縣城的漂亮;這個湖,還沒有母校里的清澈,我就這樣開始抱怨,然後回到酒店,一個人看著陌生的電視節目。

這並不是我一個人的經歷,我也曾跟隨旅行團去歐洲,坐著大巴,上車睡覺,下車拍照,除了午夜在酒店裡和陌生人玩三國殺,完全沒有什麼值得回憶的地方。是的,我看到了盧浮宮,我看到了蒙娜麗莎,但我又得到了什麼?我不知道。我問了許多同行的夥伴,他們說,最大的收穫就是完成了家人給他們的代購清單。

大家賺錢都不容易,真的就心甘情願送錢給大使館,酒店和航空公司?我們真的情願用蜷縮在經濟艙內僵硬的雙腿換來朋友圈的十幾個贊?我回想我的旅行,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那些我記憶最清楚的鏡頭,卻沒有出現在任何一個旅行攻略網站和旅行圖書上:那是同行夥伴的依靠與依賴,那是在旅遊地點與那裡的人與物的共鳴。

我追求的旅行,應該是獨具個性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我實在無法忍受旅行社提供的批量流水線上的旅行套餐,旅行應該是一種精神體驗,批量同質化的旅行線路其實就是一種精神的洗腦,它不但沒發讓我們找到自己,卻讓自己迷失的越來越遠。當然旅行更應該是充滿意外的,這就如同生活,我們永遠沒法按照既定的人生路線生活。如果我們真的能適應變化的旅行,那我們為什麼無法接受生活中的跌宕起伏,如果我們喜歡這些未知,那又何必在生活中謹小慎微,步步維艱,企圖控制一切?

不要欺騙自己,旅行不是萬能葯,尤其是那些千篇一律的旅行,它們所帶來的只是更多的傷害。今天的杭州下著雨,我沒法出門,在房間里看書寫作,聽音樂,訓練冥想;其實有的時候,我覺得,這種生活和千篇一律、枯燥無味的旅行相比,它更能帶給我幫助。

當然,我反對的只是那種枯燥的旅行。但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太多地方,值得我們去走走,我們其實可以隨時開始一次無限時間的旅行。

如果你生活在杭州,你真的去過杭州的每一個展覽館嗎?你真的看過蘇東坡的每一份真跡嗎?你能讀懂蘇東坡筆墨背後的深長意味嗎?你有會去杭州收藏品市場淘些好玩的小物件嗎?你會去坐下來,在孩兒巷的弄堂里和民國出生的老人聊聊歷史嗎?你會去南山路的酒吧和咖啡吧里與陌生的人聊天嗎?你會在吳山廣場上,和晨練的老人一起寫大字嗎?你會在清晨醒來,騎車環繞還未蘇醒的西湖嗎?你其實能做的很多,其實你一點不寂寞。

如果你要往外走,你能不能為自己定製一條最適合的線路?能不能拒絕打卡式的拍照?能不能在出發前多讀點當地文化歷史的書?能不能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旅行伴侶?能不能把一切煩惱拋在腦後,能不能將全部的內心,投入到未知的探索之中?

真的,這才是有意義的旅行。

這裡面說「商品式」旅行的無聊之處還是很恰當的,都說到我心坎上了。

不過作者和攝影師都認為「有意義」的旅行是存在的。

我不會反對。只要你不從根本上否定意義這個東西,那麼你總可以為某些東西賦予意義,比如某種樣子的旅行。

但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樣的。作者舉的幾個例子,在我看來也蠻無聊的。

而且我沒有動力去找尋這樣「有意義」的旅行。

因為我已經有我自認為有趣的事情了。


對我來說,旅遊就是跳進當地人給外地人挖好的坑裡頭,被騙被坑錢,而你還只能默默的忍著。(詳情可參考青島大蝦,深圳海魚這兩個事情)


我也不喜歡旅遊 就算給我足夠的錢 足夠的時間 我也不會去旅遊

當然我也有數次旅遊的經驗

還沒滿17歲的時候就一個人旅遊過十幾天 去了南方的幾個城市 爬過山 看過日出 住過沙發客(當時的我真的好膽大…)

大學時期也跟朋友去澳洲其他城市旅遊過幾次(被硬拉去)…

但這些經驗只是讓我更確定旅遊這種消遣方式並不適合自己。

原因以下幾點

1. 我對大自然的美景、歷史遺迹之類的旅遊景點無感…站在這些景色面前 心理並不會有什麼觸動 也從感受到過他人所謂的「心靈的震撼」。感受基本和看照片沒什麼太大差異。

2. 因為缺乏這種被景色所觸動的「震撼感」,旅遊對我來說只是一種獲取信息方式效率,而且是性價比很低的方式。

舉個例子,我很喜歡日本的古迹,但比起千里迢迢買機票辦簽證跑到日本,我會選擇在網上查找相關圖片和視頻。對我來說,看清楚古迹的構造,設計的花紋才是最終目的…是不是我親眼看見的…照片是不是我照的…無關緊要

3. 我是那種挺排斥戶外運動的人 從小到大體育課必逃 再加上眼睛不好 旅遊這種長時間在戶外的活動基本對我來說是肉體折磨 。

4. 對吃沒興趣+純素主義者 旅遊路上那些美食小吃對我什麼吸引力 反而徒增很多麻煩…

花錢,浪費時間、排隊等車堵車這些顯而易見的原因就不用說了吧…

我的興趣愛好基本就是聽音樂(可以連續聽12個小時音樂,連著聽好幾天)、畫畫(連續畫兩個星期不出門也沒關係)、讀書這些可以讓自己全身心投入而且完全不會受到其他人打擾的活動…

當然了我也不是厭惡旅遊,只是完全對這個沒興趣而已…也許10年旅遊一次這種頻率挺適合我~

總之吧,旅遊只是一種興趣愛好,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實在太正常。

那些勸你旅遊的人,也許是為你著想吧,因為旅遊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樂趣所在…你笑笑拒絕就好

(話說現在我朋友們已經達成了共識,就是去旅遊再也不會問我._.)


最無感的風景類景點:

因為我從小生活著的家鄉的風景已經比得上很多aaaa級景點了,而且小時候每年都會去農村探親,種菜澆樹逗逗豬羊牛馬雞鴨鵝,爬深山摘野菜,喝溪水看水庫游江湖。什麼都見識過了。幾年前去旅遊,給我的感覺是付出的辛勞遠遠大於收穫:長途跋涉,精疲力竭,睡眠糟糕,人山人海,花銷巨大,收穫的只是幾張當地照片,和那還不如我的老家的風景。

其次無感的是以所謂的見識不同的人和事為目標的旅行:

我在北京,所以,光在這一個城市,我就可以有機會見識到從底向上每一個可能的階級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傳奇故事。去雲南小鎮跟一個旅店老闆的聊天未必比在北京四合院門口坐著的老太太聊天讓你覺得更有收穫。何況,我跟老太天變成朋友那就真的是可以見面聊天的朋友,跟雲南的一個旅店老闆聊完之後,即使再興趣相投,離開後也只是萍水相逢相忘於江湖。so,我選擇讓自己跟他人建立起更真實的有深度的連接,我覺得跟自己身邊的人建立深度的連接更有意義。

有點無感的是人文類景點:

這類一定要有歷史背景基礎的人去才好玩,否則真的只是看個熱鬧。起碼要有一個熟悉的歷史的人在,然後可以看到一面牆就知道啊原來這就是那什麼什麼活動留下的歷史遺迹,曾經很多人在牆下幹嘛幹嘛。那邊的房子就是什麼活動的發生地,然後回顧當年,幻想歷史。。。這是很有意思的,不過像我這種對歷史一知半解的人,如果沒有一個歷史專家碎碎念跟我講解上下五千年,那我什麼都不懂,那光看幾個破房子滿足不了我的精神世界,就只能看個新鮮湊熱鬧了。

覺得還可以的是度蜜月式的旅行:

去一片海灘,或者森林木屋,一住就住半個月。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後去旁邊的市場買食物和各種小玩意,一起做飯聊天看星星。這才是享受生活。可惜還沒有機會體驗……希望以後可以跟喜歡的人去呢~嘻嘻


我純粹是為了吃。

如果有好吃的我就喜歡旅遊,如果沒有我就不喜歡。

人各有熱愛,對我而言山山水水怎麼比得上數字、宇宙之美?

更別提去人擠人的景點為了拍張照片發朋友圈,我覺得只是為了表達自己有錢有閑吧。

我倒很喜歡去不同的地方長住一段時間,感受那兒的文化,感嘆不同的歷史進程。。。編不下去了主要還是為了吃點沒吃過的,待幾天哪吃的夠。。。


我也想過這個問題,為什麼我不愛旅遊。但我覺得我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我就是不喜歡旅遊。樓上說了一大堆,走遍世界再問這個問題還有點意思。真是呵呵了,逼著自己做了不喜歡的事發現自己真特么不喜歡這個事,浪費錢和時間。

我走了幾個地方,真的是越走越難受。明兒又要去旅遊,今兒心裡格外不痛快。我終於認識到自己就是喜歡宅在我的屋子裡,躺在我的床上,看著我的小說,吃著我的外賣。

我不逼逼你人擠人的詩和遠方,你也別逼逼我外賣和床。

送你同學四個字,管他屁事


何必懷疑自己,無聊就是無聊,走的累死了,人擠死了,完了還沒啥留下的,我都沒勸喜歡旅遊的人多看書,還都來勸我旅遊,多管閑事的人太多


免費或者花錢少的旅遊可以去,否則盡量少去,不是有錢沒錢的問題,而是很多人旅遊大部分金錢不是花在旅和游上,而是花在交通住宿買東西上,這些錢用來買書買體育健身器材買電子產品買吃的穿的會更有意義,現在也不是古代,那個時候沒有互聯網沒有媒體也沒有攝影器材,只有本人親自去才能看到一個外面的世界,現在不一樣了,即使你不去美國也能對美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除非某個地方對人有特別的意義,否則就不要去,什麼泰國韓國印尼歐洲等等,旅遊節目 做得已經夠詳細了,花大價錢去意義不大,最多照照相裝裝逼而已


我覺得旅遊一定不要跟團,我旅遊就是找個城市,然後在市中心找個酒店入住,每天隨意逛,這樣比跟團輕鬆多了


我是從沒旅遊過,從沒出過自己的城市…

因為內心不喜歡旅遊,心裡覺得花錢到處跑很奔波和辛苦,想到要打包行李和回家整理物品,我就失去了去的原動力。

我也和你一樣,有錢寧願打點自己的家,我會買一些軟裝材料,買花瓶,插上鮮花……做接下來的事:

那就是。

我雖然不想去旅遊,可是我很喜歡看旅遊節目,內地的,台灣的,國外的行腳節目。

旅遊書,畫冊或者電子遊記一類的幾乎都不會放過。至於美景和美食,我覺得打開那些圖片賞心悅目,就好像去過了一樣,而且省了好多麻煩的步驟。

我有時候甚至會閉上眼睛想像自己旅途勞頓,汗流浹背的站在這片景色之前,然後長吁一口氣說「終於到啦!」

睜開眼睛的時候,我沒有花錢,沒有受累,感覺好好。

雖然我沒有真正去過,但長期的閱讀和接收資訊,讓我對各地風土人情和小吃購物都如數家珍,甚至可以告訴別人各國的廉價航空購票和購物退稅情況呢,這不是也很好嘛。


挺喜歡旅遊的,唯一不喜歡的就是住的酒店高檔的太貴,便宜的嫌棄。回來後除了回憶,錢包癟了。喜歡的是去之前的準備工作,而真的看到了風景和建築時,反而沒什麼感覺了。。。


不讀書,行萬里路只是個郵差(加代購的)。

旅遊對我們來說,得不到什麼收穫,只能是累贅。

如今的時代就好在:不用走多遠就能看到海量的知識和各種享受資源,飽含個世界所有大師所創造出的人類文明的精髓。我們能得到各種好奇,欣喜,對抗,震撼和敬畏。

相比之下,旅遊對於我們來說,卡路里和精神消耗高很多倍,而收益又是極低,完敗。


我不愛旅遊,我因工作原因去過很多地方,也在日本工作學習一段時間。相對而言,我更喜歡在家自在地看感興趣的書、畫畫、玩音樂等,這些樂趣有時使我廢寢忘食,這些東西從旅遊中遠遠不能獲得。想看美麗的景色直接搜高清圖片或視頻,那可是專業設備專業人拍的,還有一般人拍不到的視角。我也是素食者,對所謂的美食(幾乎都是葷食)完全不感興趣,對過多的拍照(一般人旅遊的重頭戲),覺得連看的時間都沒有,包括佔去有限的看景點的時間和回家後看照片的時間,很多人拍照是來炫耀的,還有奔波於路途上浪費時間,住賓館各方面都覺得不衛生,哪有在家舒服,想出去玩就到當天能回家的地方,本市公園也不少,有山有水,有商圈,所以即使有錢有閑我也不會去旅遊。


對啊,現在很多人都喜歡講我去過多少個國家多少個地方,不太理解這種打卡式的記錄有啥意義,要是講我去過多少個星球多少個星系那還可以裝裝逼,只在一個星球上逛來逛去有什麼意思。


其實我也是

我是接受不了外面的床和馬桶,我並不是個很潔癖的人,但這些很私人的東西真的受不了公用的,所以我出去住酒店會睡不著,幾天不大大,吃飯盡量吃KFC之類的一次性餐具,刷牙會要紙杯,看過網上說的開水壺煮內褲的,花灑擰開灌腸的,是絕對不會燒開水喝,一般都到周邊的便利店買大桶的水,洗澡不可避免。

家裡買了很多便宜的床單枕套,洗好帶出去一次性用,但還是很難睡好覺

所以這吃不好,睡不香,純粹找罪受啊!

這才前幾天小朋友家長約不得已去了,人家估計都覺得我矯情,譬如絕對不誤,孩子光腳踩在地毯上,不喝人家泡的茶,哈哈,估計沒下次一起玩耍了


旅遊?呵呵

除了花錢和拍照吃東西,還有什麼能做的


大多數是都夾雜著一點錢,說去了地方無聊,我們不是金錢的奴隸,對,你的錢可以干這干那,買個手機,買本書,請老友喝幾頓酒等等,但旅行真的浪費錢,別去了,去了可能也會心疼,有的人確實去過幾個地方,回來之後後悔萬分,你沒做好足夠的資料資源準備,上車睡覺,下車拍照,不是旅行,是為世界GDP做貢獻,認真的準備一次旅行目的地,認真的查看一些資料,帶著腦子去,而不是帶著計較和牢騷還有後悔去,這世上沒有讓人後悔的能力,so,向前走而不是向錢走,錢掙不完,人生很短,有的人不適合旅行,對,但請不要發牢騷,牢騷這東西,真的沒啥可提倡的。

個人觀點


首先,題主不喜歡旅遊是因為還沒有走出去過,所以還沒有找到其中的樂趣,不是誰生下來就說自己喜歡旅遊的,都是經歷了才覺得有意思。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題主顧慮太多,怕這怕那,所以不敢邁步。其實每個人都會喜歡上旅遊,只是方式,程度有所不同。總的來說誰也不希望自己死的時候,回顧一生,自己的足跡就只有腳下的那幾寸土地吧


這麼說吧,題主你出去好好旅遊過么?如果你已經走遍世界,再來說這個話,也許還有點意思…如果沒有,那麼,不知道你是否攀登過高山?感受過跳傘的激情?享受過大海的廣闊?自駕的風馳電掣?人生的精彩,在於太多的未知


我也不喜歡,很無聊


推薦閱讀:

為什麼覺得旅行越來越沒意思了?
美食達人叫你怎麼吃遍杭州
有沒有那麼一瞬間,不想上班,想去流浪?
碟剎一定比V剎好么?
舊金山有哪些不錯經濟型酒店?

TAG:旅行 | 性格 | 旅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