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歷史或是科學原因導致現在的歌曲長度大多在 4 分鐘左右?


簡單的說是,78轉唱片是直接原因

19世紀末,德國工程師貝里納改進了愛迪生髮明的留聲機,將愛迪生留聲機儲存聲音的留聲筒改進成了唱盤式的留聲機,而後他又做出了現代音樂發展中一個里程碑般發明——唱片,也就是後來被人稱為78轉唱片的蟲膠唱片,它之所以被稱為78轉唱片,是因為由於當時技術的限制,唱片的轉速很高,一分鐘78轉,而這樣一來,一面直徑10寸的唱片最多只能記錄三分鐘的長度,這樣就限制當時主要的唱片音樂「流行音樂」的長度只能在三分鐘左右——其實當時其他類型的音樂很少這麼短的,因為要在三分鐘內完整的表達完音樂家的思想,至少當時的傳統音樂是做不到的。

由於貝里納的發明,使得聲音可以跟方便的被儲存和流傳,也使得他的標準成了業界標準,而流行音樂三分鐘左右的長度也被當做是標準被流傳了下來,即使在更好的儲存媒介和機械技術被發明/發現後,流行歌曲的長度也因為成了習慣沒有被延長。


有,主要和音樂結構有關。常規樂段有兩句到四句,一般反覆一遍,一句四小節,用常見的4拍子計算一共64到128拍。中庸的速度為每分鐘76拍左右,加上引子連接什麼的一段音樂在一、二分鐘左右。常規歌曲有兩段或者三段。後段也反覆或者後兩段聯合反覆,後一般有補充終止或者尾聲,加起來一般在3,4分鐘左右。

當然也有其它原因,比如人的注意力保持時間,歌曲功能等。

這個說的是一般歌曲,有的藝術性強的歌曲和這個出入比較大。比如我的歌曲《北斗七星七座村莊》、《偶然》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Y3MTc0NA==mid=201607677idx=2sn=510dababbfc68ef5d788e643ac32aac9scene=4#wechat_redirect《八月之杯》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Y3MTc0NA==mid=201777263idx=1sn=8ad162b90a25ac6f09907556c91ee3f6scene=4#wechat_redirect《和弦》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Y3MTc0NA==mid=201777263idx=2sn=e3cd0a2d10754c89a45b96d75b343274scene=4#wechat_redirect《煩憂》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Y3MTc0NA==mid=201777263idx=3sn=41a1390dfd199bd6acb3bbd44df1623dscene=4#wechat_redirect什麼的。


聽聽Xjapan的art of life 29分鐘,超強mini大碟!


這跟人的感觀有關吧,比如我們常說的口頭禪『三分鐘熱度』,『不夠』永遠是最吊人胃口的,哈


要是太長了感覺就像好幾首歌了……

比如這個:

「只有神知道的世界 女神篇」OP完整版 (320K)


推薦閱讀:

好的專輯文案是什麼樣的?
播放器是如何跟據數據判斷一個人喜歡什麼樣的音樂?
按中國法律,在未經原作者同意的情況下,於電視節目中改編並翻唱曲目構成侵權嗎?
類似「相信音樂」那樣的職業經理人與職業音樂人共同建立的音樂公司還有哪些?職業音樂人參與音樂公司運營有哪些利弊?
美國、英國和瑞典是如何成為流行音樂凈出口國的?中國離成為流行音樂凈出口國還有多遠?

TAG:音樂人 | 音樂產業 | 音樂製作 | 樂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