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周星馳的電影《功夫》在當時有那麼大的影響?
在我印象中,《功夫》在那一年都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斧頭幫的開場舞流傳度不遜於後來的騎馬舞。《功夫》的台詞以各種形式廣泛流傳。為什麼《功夫》在當時會那麼火?有哪些方面的因素?
亦或是這是我的錯覺,功夫的火爆僅僅局限於模仿慾望爆棚的少年人群中。
真正的影響力都是內在的影響,功夫的境界高出絕大部分華語電影一個層面,功夫的創新,功夫里承載的東西其實很多人沒有意識到。
大隱隱於市,涅槃重生,悟道,勿忘初心,人生如夢幻泡影,仔細想想這些詞,在功夫中都有體現。功夫不是一部世俗電影,是一部超越性的電影。
功夫名為功夫,但絕不僅限於功夫,我認為功夫拍出了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夢想的一種電影類型——現代武俠,而且迄今為止,沒有第二部電影對「現代武俠」的詮釋超過了功夫。
武俠不僅是行俠仗義,當社會不需要你路見不平時,俠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嗎?我認為俠是自我實現,是一種人生境界。阿星打敗火雲邪神不是俠的意義,阿星對火雲邪神說:「想學啊你,我教你啊。」這才是俠的意義所在,這是俠的超越性。
當結局阿星與女孩都變成孩童模樣,豬籠城寨的街坊出現在背景里,乞丐向另一個小孩賣武林絕學時,你才發現,這一切好像一個夢,諸法無我,這是電影的超越性。
星爺用最直接單純的方式給我們講了一個複雜的道理,這也是星爺超越其他徒有虛名的導演所在。
答主當年高2,確實很火,不是錯覺。
我傾向認為這是因為在看電影越來越成為一項大眾娛樂活動後,這是周星馳第一部真正意義上在國內公映的電影。當然這與國家電影引進和審查制度的作用也是分不開的。
前一部《少林足球》(2001)沒有上映的原因,隱約記得是發行流程不符合規定。如果能上映,當時應該也會火。
再往前,確定在內地上映過的電影是《大話西遊》(1994),只在部分地區,且票房慘淡。
在我印象中,在電影院看到過《百變星君》(1995)的宣傳海報;據我哥說,他小時候在影院看過《鹿鼎記》(1992),現在回想起來,這部影片的尺度不太能夠被引進,我記得1997年《泰坦尼克號》上映時都有很多輿論。所以對於這兩部電影(或者更多)的上映無法確定是否正規,不清楚當時國家對電影的引進規範。
總之,我相信當時是在電影院看到以上三部電影的觀眾屬於小部分,周星馳的電影更多流傳於盜版VCD,到04年《功夫》上映時,久仰盛名的大部分觀眾其實是從來沒有機會在大熒幕上看過星爺的電影的。所以當時的宣傳是下了功夫的,官方網站、劇照海報、原聲音樂、劇情小遊戲,等等,非常全面。同時對於廣大星迷來說,在看了那麼多年盜版,終於有個機會可以看看正版的周星馳了,這算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意義。
P.S. 《功夫》是一部很好的電影,屬於星爺2000年轉型之後最好的電影。我那時候就在影院看過《功夫》,後來也斷斷續續在電腦還有電視上又看過幾遍。剛在刷知乎的時候上看到一個問題的回答(具體是什麼問題忘了……)講到功夫開場的舞蹈和鏡頭很有技巧性的就交代了故事背景,然後抱著研究的心態去網上又找出了《功夫》準備研究一下那個開場……結果不受控制的又把電影完整的看了一遍……有點理解它為什麼那麼火了吧,看完開頭你就有強烈的看下去的慾望!
因為真的很好看啊。即便如此《功夫》仍然是被低估了的。
今年十年了,《功夫》3d重映。覺得又將掀起一股潮流。
重看《功夫》時反而會有更多的感觸在裡面。因為誰不曾是那個幻想著行俠仗義,挺身反抗強權與不公的小男孩呢。可後來,又有多少人有意或無意地「背叛」了曾經的自己。 其實,我們何嘗又不想破繭成蝶,一飛衝天,把壞人都一掌拍在地上呢。 哪怕,只是發生在電影里。
當年國內電影總票房15億,《功夫》1.6億,我數學不好,不會算
說實話我當年為了聽插曲反覆看三遍……http://www.xiami.com/song/391164斧頭幫舞蹈現在回想起來也挺魔性
只要《功夫》3D版重映,就沒人再會否認它的經典了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前半句《功夫》做到了,後半句不知道,但看當今華語電影的形勢,估計《功夫》也做到了。PS,我是星爺的鐵杆粉絲。
看過一份影評,周星馳的電影,最出彩的是對白,但這次他提出用動作取代對白。少了搞笑成分,多了深層次電影內涵這是他最用心拍的一部電影了,電影有大俠夢的小男孩就是他自己,imde上8分難得華語片,概括了他所有人生夢,他的頭髮一夜好像都白了
那麼好看的片子,有什麼不正常的嗎?
功夫值得看幾遍,特效細節做的很好,劇情也很緊湊自然,完爆今年30億票房的美人魚
個人覺得 喜劇之王,功夫,大話西遊是周星馳的巔峰
第一次是哥哥在網上開給我看的,那時還小,深層含義啥也看不出,就覺得這電影太尼瑪好看,搞笑了。長大了又看了很多遍,覺得這可能是我這一輩子最喜歡的電影了。
個人認為這部作品是星爺的巔峰。
是周星馳集大成的作品。
具有極高識別度的無厘頭風格日益成熟成熟,CG技術達到成熟的年代,劇情的張弛有度,每個人物性格鮮明飽滿,所有演員的演技都至少達到了「不令人感到尷尬」的水平,豐富的武打場面和不同流派武術帶來的視覺體驗,配樂的成功,還有一點就是它的內涵豐富。
這部電影表達了很多東西:
佛教的慈悲觀(最後頓悟的如來神掌)。
武學的最高境界和佛教的寬恕思想(沒有殺死仇人火雲邪神,還告訴他「我教你啊」,星爺其他作品也有體現)。
人性本善(男主小時候做好人卻被欺負,一心想做壞人,最後卻依然選擇了正義)。
道教與世無爭,無為而治的思想(隱藏身份做普通人的武林高手)。
俠義,懲惡揚善,一身正氣(苦力強,裁縫和小吃店老闆出手救人)。
劇情的走向和周星馳想表達的內容沒有失衡,讓人不感到無聊的同時產生思考。少年看到的只是劇情本身的有趣,武打場面的快感和武俠小說中的俠義,但不同年齡段看這部片子,看到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就像大話西遊一樣。
這是一部被嚴重低估的片子。
PS:這部片子的解讀網上比比皆是,不過依然是「一萬個哈姆雷特」的道理,以上這些僅是我本人的理解,每個人都能看出讓屬於自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