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稿費為什麼那麼低?

報紙基本上是千字八十到一百五十,雜誌區別大點,有千字三十,也有千字千元的。為什麼稿費這麼低?有想過碼子人的感受嗎?


還有很多不給稿費的報刊雜誌呢,比如《銀川晚報》《遼瀋晚報》等等,號稱稿費最高的《知音》雜誌旗下第二大刊《打工·知音》雜誌轉載的文章也是一分錢不給的。知識產權法,著作權法很多時候都是廢紙。

為什麼稿費這麼低呢?幾十年不變呢?最重要的是只有低稿費才能保證獨立知識分子不能大量出現,只有讓寫作者依附於體制內才能生存的時候,知識分子才不會有傲骨,才必須唱讚歌,說和諧的話,否則就得失業,不說餓死,至少買不起房。只有唱讚歌唱出花樣的人才能領工資和獎金。


山不來我去,單純的寫作者稿費低,就要學會自我運營,別忘記這是信息時代。

-------------------------------------------

以上就是所有回答,

以下是我的一篇吐槽文;

碼農之名,寫作者的困局

導讀:

近年來,國內的雜誌,質量越來越差,內容越來越俗。電視電腦手機,滿屏的雷劇神劇,萬年老梗,邏輯喂狗,低俗炒作。僅有幾部拿得出手的經典,更是翻拍了一遍又一遍。

何因?

我想除了相關的政策外,還有一點便是劇本題材的缺乏。

這年頭,稍微有些能力的人,都不太願意寫作,而是從事其他的行業。

有能力者不願寫作,但是市場又有需要,被逼急了的製作人只好使些手段。這手段不外乎炒冷飯,又或者硬著頭皮亂寫一通,然後打宣傳戰。炒作,博人眼球,他們最擅長了,只要趁著熱度把錢賺了便好。

那麼,為什麼有能力的人都不願意寫作呢?

碼農之名

當下社會,文字寫作者與莊稼地里刨食的老農一般無二。並非是看不起農民伯伯,而是事實如此。

農民生產作物,被資本家低價收入,稍作加工後,高價賣出。寫作者寫出作品,被資本家低價買斷,稍作加工後,高價賣出。

進出之間,資本家賺的盆滿缽盈,而老農與寫作者,只能卑微的跟在身後,討一些從指縫間流出的殘羹冷炙。

然而,只要能力稍顯不足,又或者僅僅是一場猝不及防的意外,碼農便要面臨窘迫的困境。即使是能力稍強者,碰上個好年份,也只能勉強混個體面罷了。

僅有萬中無一的天才,因為才華出眾,獲得巨大的影響力,被資本家挑中,受到資本的青睞。但即使如此,他們也只能跟在資本家的身後,可憐兮兮的喝一口肉湯。若是運氣好,僥倖能夠分到一塊骨頭,那就必須要高興的搖一搖尾巴,以示感謝。

即使是這些人,他們也只是資本家推出前台的榜樣,才好騙得更多的碼農,義無反顧的奉上自己的心血。

是的,相對於程序員、工程師們謙虛的自稱,碼農一詞,更適合當下的寫作者。筆耕于田,偶爾仰頭,期待資本家的青睞。

(當然,某些善於經營的大神暫且不論,此處只談單純的寫作者,除了寫字別無所長。)

寫作者的窘境

當下的寫作者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將寫作作為一種愛好,並不以之謀生,從某種程度上說,算不得單純的寫作者,所以也不存在所謂的困局。

相對而言,另一類寫作者,他們以寫作謀生,靠碼字賺錢。這類寫作者,才是真正的碼農,他們又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傳統的寫作者,傳承自舊時代的文人,他們以創作傳統文學為主。

這一類寫作者的收入,主要有稿費與版權兩種。 近幾十年來的中國,不知為何,各家媒體機構的稿費都很低。不談僅有歐美的幾十分之一,即使與幾十年前的稿酬相比,也是雲泥之別,不需講具體數據,從酬到費,態度的轉變,就能夠看出很多。

至於版權收入,相對於稿費自然要高得多,但這些與資本家所得相比,卻也是很少很少了。

寫作者嘔心瀝血,絞盡腦汁,寫出作品來。有甚者,還要付出健康受損的代價,才憋出一部優秀的作品來。又經過層層篩選,才有幸被資本家挑中,大手一揮,複印出版銷售,然後分錢。

那麼這些極少數混到行業頂尖,有資格享受版權收入的作家,他們能夠得到多少呢?

據傳民國時期,對稿酬十分計較的魯迅先生,大概能夠拿到四成左右。這些對於當下的寫作者來說,簡直是天書奇談。

當然,我們比不上先生的高度,少拿一成也是應該的。這時,資本家會站出來冷笑道,三成?兩你都別妄想!

在當下,出版收入,一成二算是良心,一成五已經是大師的價格了,再多就不可能了。若實在談不攏,還可以盜版,一分錢你也別想要。

然後還有影視改編,這一類的版權收入,極少極少的人,才有機會能夠拿到,即使拿到了,也沒有多少。

相對於這種傳統寫作者,大多數因為難以養活自己,只能中途退出,另一種寫作者看似能夠輕易的取得成功。

他們依託網路,發表自己文字。不必講究什麼咬文嚼字,文學規範,只要能夠博人眼球即可。

在這一類寫作者中,網路小說作者尤為顯眼。這個群體中有不少大神,憑藉刺激的故事情節,持久大量的更新,輕易的年收入過百萬,甚至千萬。

有了這些大神珠玉在前,無數的小白紅著眼,奮不顧身的跳進這片大海。

其中大部分人,入了海才發現,原來自己不會游泳,所幸入水不深,還能夠趟著海水回頭。

少數反應遲鈍者,到了深水區,才想起來呼救,雖然被折騰的奄奄一息,但好歹被救上了岸。

極少數不自知者,以不懼生死的大勇氣,拚命向前,絕不回頭,然後,被淹死。

最終,偶爾有極少數的一兩個幸運兒,憑藉上帝的眷顧,自己的天賦以及勤奮,登上彼岸,攀上神位。

然後,引得又一輪小白紅著眼,奮不顧身的跳進這片大海。

這類網路寫作者,雖被許多傳統寫作者所不屑,但可笑的是,他們的競爭對手,並不是傳統寫作者,而是影視遊戲等娛樂產業。

雖然在眾位大神的襯托下,網文如今看起來烈火烹油,但是隨著網路的發展,娛樂方式的多樣化,動輒百萬字的網文,在快節奏的當下,前途不甚明亮。

困局之因

綜上而言,當下的寫作者陷入了一種困局,寫作還是生活,這是個選擇,很難。

這種困局,表面看來是因為資本家的剝削,但是在當下的中國,人人平等,資本家為什麼可以在網路如此發達的今日,仍就肆無忌憚的剝削寫作者?當然是因為民眾變相的「支持」!

在中國,寫作這種無法產出實物的生產方式,民眾大多不願意為此付出哪怕一分錢,更不談所謂的尊重創作。

寫作者想要靠寫作變現,只能求助資本家和他們的資本。

只有資本家才能將他們的作品實體化,也只有資本家才能夠對抗那些盜版網站,同樣仍就只有資本家營銷炒作的現代化手段,才能股讓民眾心甘情願的從口袋裡掏出票子。

自費出版不是一般寫作者能夠負擔的起的,當然出一兩本書,只為圓夢不求盈利者除外。同樣,版權維護之路也是任總而道遠,沒有資本開路,困難程度不亞於蜀道。至於營銷炒作,更是離不開資本的投入。

若仍就抱著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想法,最可能的結果就是死在陋室無人知。

逆轉困局?

不記得哪位仁兄說過,提出問題誰都會,最重要是能夠緊接著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否則都是**。

為了不當**,我只好假大空的提出一個方案:營造尊重原創的氛圍,提高讀者的版權意識,最後多報道報道寫作者的慘狀,博取同情。

這樣,顯然是不行的!

與其等待讀者的同情,不如先來一瓶敵敵畏,趁早結束這註定的悲催。

既然被動的等待註定悲劇,那麼只有主動的改變,順應時代的潮流,才能掙得一席之地。

席位雖小,卻總好過有上頓沒下頓的同情施捨。

結束假大空,總結就是一句: 單純的寫作者註定被淘汰,與其自怨自艾,不如乘早改變。

當然,也希望社會制度方面,對寫作者及其作品有起碼的尊重。


推薦閱讀:

如何擺脫想寫東西,卻寫不出東西的困境?
哪些報刊支持在線投稿且有稿酬?
有哪些形容人或事物的好句?
「遍飲方知舊酒香」怎麼對上聯?
如果GTA的背景城市設定為烏魯木齊,應該怎麼設計劇情或人物?

TAG:創作 | 寫作 | 文學 | 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