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精讀「三禮」?

「三禮」難讀(本人是有基礎的,非專業人士不建議對此問題進行回答),如何拔梳「三禮」,將其中的繁複禮制搞清楚,選擇什麼樣的精讀方式為好?

同類問題:非科班如何研讀三禮呢? - 哲學


三禮之難,難的地方不一樣。

最常見到大家說難的是《儀禮》。其實《儀禮》不難,除了《喪服》說法特別多,各家差別比較大以外,其他各禮就是繁瑣,但重複率高,有些地方弄明白了,後面可以迎刃而解。

其實最難的是《禮記》,因為內容雜,作者多,時代又不一致,而且往往沒有其他材料參證。

《周禮》只是官制,沒有具體儀節,有時候也會覺得缺少具體描述。

有興趣讀三禮的話,要區別是讀經注還是讀疏。經注的話,建議先從《儀禮》、《禮記》,最後《周禮》。註疏的話建議先《禮記》,然後依次《儀禮》、《周禮》。

至於精讀方式,除了一個字一個字地讀,還能怎麼樣?


古人治禮,三禮之外,必須要輔以歷代(尤其是鄭玄注)的註疏,再加上《春秋》內外傳(左傳、魯語)。同時還要結合整個三禮,相互佐證。這其中以《儀禮》為主、禮記和周禮為次。——這三點,都很重要。但願能夠提供幫助。


《禮》之失,煩。

不可沉湎記問之學,當原先王之道,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

以荀子、大戴、家語三本相佐,結合唯物哲學理論,去思考禮存在的意義,進而理解六禮、七教。

這種天文地理、哲學、倫理、政治、社會多學科交叉而有自成一派的學科難點在於,不同學科對於一個研究對象的不同釋義進行總結,並得到針對某種特定環境下的解決方案。這個方案,就是禮的具象。

比如,婚禮中,「父親醮子,而命之迎」這一細節里,父子關係、夫妻關係、公媳關係如何定位,醮是一種什麼禮節、為什麼用醮、用醮有什麼影響,命和迎又意味著什麼,這種細節存在的基礎有哪些,歷史進程中有哪些變化?如果,能清晰理解各種角色之間的關係、婚禮於治國治家的意義,則很容易把握其中的度,反之則容易迷失。

父子公用妻妾是否存在合理性,如何理解蒸?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辯證批判是思考的基礎,不可拘泥於固有的儒學經典理論,也不可作現代主義的教條者。

得到中道後根據六禮順序把三禮放在一起細細玩味,屆時應該能做到張弛有度。

最後的精讀則是再逐字評判,先禮記,後儀禮周禮。唐代的大家都已經坦言禮之難讀,其回穴之多可想而知。讀禮的出發點和歸宿都還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謹慎把握訓詁的度。


推薦閱讀:

德國是怎麼樣從中世紀的爛泥坑裡面走出來的呢?
鐵勒人和突厥人是什麼關係?
經學傳統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什麼影響?
中世紀軍隊可以經商嗎?
唐朝的時候飯館樣式是怎樣的?

TAG:歷史 | 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