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客戶就是上帝」這句話?
這句話的另一種說法是: 給錢的就是爺!
不是很好理解么?錢是一個企業的命脈,你掌握了他的命脈,當然要把你當爺(上帝)咯。只不過上帝更文藝一些罷了。你看那公務員什麼的,不是你給發工資,當然懶得伺候你了。客戶有選擇的時候,才是上帝。
要是客戶沒的選,那銷售就是上帝了。這句話應該是「客戶兜里的錢就是上帝」,有幾個字不好意思說出來而已。
把口號當做一定會履行的承諾,把廣告當做既定的事實。正是因為有這樣太多的傻瓜。所以這世界上才有那麼多的謊話。
這句話讓我想起了前些年一直在提的「建設服務型政府」,以及近年來越來越受重視的「政務中心」建設。實事求是的說,這兩項工作在全國範圍內算是卓有成效的。相較於往些年到政府部門辦事的「門難進、臉難看、事兒難辦」而言,情況是有所改觀的(至少不敢明目張胆的門難進、臉難看了嘛。)但是,總體狀況仍然很差,群眾仍然相當的不滿意。那麼群眾如何表現自己的不滿意呢?罵貪官、罵政府、仇視富人,只要有涉及地方政府的矛盾、糾紛,就圍觀、就起鬨,所以群體性事件、突發事件近年呈上升趨勢。從2004年的漢源瀑電事件,到河南獲嘉縣群眾抗議污染企業,民眾上街維權。10多年的時間,群體性事件在我們國家的各個地方上演著各種版本,儘管原因有可能是因征地補償低了、城管執法不公打人了、要建設高污染企業了.....,但從根本上講,就是群眾對政府有怨氣、不信任、不理解。群眾為什麼不信任地方政府?原因很簡單嘛,沒有把顧客(群眾)當作上帝嘛,服務意識不強嘛,官僚作風橫行嘛,貪污腐敗成風嘛。要想減少群體性事件,要想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個人覺得,要從根源上做起,就是要認認真真把顧客當成上帝,要維護好社會的公理正義,剎住行政機關的一系列歪風邪氣,用政府誠誠懇懇、踏踏實實的服務,換取顧客(群眾)真心實意的服從。中央高層其實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了,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八項規定等一系列活動就是這個出發點,就是要用黨政機關幹部誠誠懇懇的服務,來換得群眾的支持理解。從目前來看,這些措施搞的還不錯,希望繼續努力!
「顧客就是上帝」這句話來自於19世紀的馬歇爾?菲爾德,當時的他創建了馬歇爾百貨公司。但是,請注意,這,是一條營銷策略,即非哲學思想,也不是法律概念。
所以我是很奇怪很多人把它當作真理一般的存在。
更可笑的是咱們中國人,只想要上帝的待遇而忽略上帝的品德,上帝是仁慈,平等待人的,咱們的素質擔當得起這上帝二字么?當婊子還想要立牌坊,可笑至極。嗯,不抖機靈,上乾貨
最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於是就寫了兩篇關於消費者和服務的文章,這是其中一篇--------------------分割線--------------------
論服務
很早以前,我們就知道一句話,顧客是上帝,但是我們其實不知道這句話的真正意思,為什麼顧客是上帝呢?作為上帝我們的權利是什麼呢?
為什麼在有的地方我們真的感受到了上帝般的待遇,但是在有的地方我們卻沒有這種感覺。
為了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需要討論顧客的本質和服務的本質。
顧客的本質是什麼呢?
顧客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個交易者,每一個顧客都用一定數量的貨幣,交易一定數量的商品或者服務,在交易過程中享受到服務,一部分是交易的正在被交易的服務,還有一部分就是購買的商品附帶的服務,但是所有附帶的服務的價錢都是包括在購買的商品的價錢里的。例如購買傢具附帶的送貨服務,購買電器的各種維修,售後服務。
有些時候,你購買的就是服務和商品的組合,比如說飯店銷售的不僅僅是一道道菜的原料,還有燒菜和端菜的服務,外加吃飯的地方。在這個例子中,服務所佔的比例,可能在整個價錢中佔到不可忽視的一小部分。
也有產業是僅僅銷售服務的,比如說秘書,偵探之類的,性工作者也是。
討論了這些之後,我們需要明白一個概念——所有的服務,都是公平的交易中的一部分,你只能花一定的錢,買到一定的服務。
你去珠寶店買珠寶,銷售小姐殷情地為你服務,給你試各種首飾,但是這個時候你並沒有付錢,你之後也可能不會付錢,那你為什麼還能享受到服務呢? 其實銷售小姐對你的服務是一種投資行為,她在你身上投資了服務,目的是讓你購買她真正的交易品,服務加上珠寶。如果你最後成功的這家店了完成了交易,那麼她的服務的投資就是賺的,但是如果你最後沒有完成交易(大多數都是),她的投資就是不賺錢的。可是銷售小姐並不知道誰在最後會完成這筆交易,她不能只給會完成這筆交易的人提供服務,所以她必須給更多的人提供服務,這就像風險投資一樣,大多數是虧錢的,但只要十個裡面有一個就可以把其它所有的成本都賺回來。只要十個人裡面有一個人買了珠寶,給這十個人贈送的服務都是值的。但是如果一百個人裡面才有一個人購買,那麼銷售小姐提供的服務可能就是虧錢的了,這一個人的珠寶錢可能不抵給這個一百個人服務的成本(做所有事都是有機會成本的)。
所以我們知道了,銷售小姐提供服務的總和,一定不會超過她賣出去的珠寶的價錢(我們這裡可以把銷售小姐看做是珠寶店的擁有者,活著她可以得到所有的銷售收入,但在現實生活中這是不可行的),這就意味著,接受服務的人的總數和每個人接受到的服務的質量,都是有一個上限的,如果接受服務的人數非常大,那麼每一個人接受到的服務的質量就會較低,如果要保證每一個顧客的服務質量,那麼接受服務的人數就會下降,導致不是所有光臨珠寶店的人都能接受到服務,或者說有些人的服務質量會下降,比如說小孩,或者穿著樸素看上去買不起珠寶的人。銷售小姐也可以給不同工資水平的人設定一個不同的服務水平,比如說給穿西裝的一等服務,穿便裝的二等服務,穿著不整潔的衣服的三等服務,小孩四等服務,不管怎麼樣,銷售小姐總會讓總收入大於提供的服務的價錢(這裡忽視了其它的成本比如說水電費,珠寶的成本,但這裡的意思就是服務也算是一種成本)
所以如果那天珠寶店的銷售小姐因為你的收入水平而給你非常糟糕的服務,這不是因為她歧視你(她的收入不一定比你高啊)而是因為在這個收入水平的人給珠寶店帶來的利潤就只值這個價錢的服務,而如果你所在的收入水平的人並不能給珠寶店帶來任何利潤,那麼她願意給你提供服務你就應該感謝她了!
為什麼富人總是會接受更好的服務呢,那是因為富人能給對方交易者帶來更高的收益,富人這個宏觀的群體能帶來更高可能性的收益,所以對每一個微觀上的富人,就會有更好的服務了。但是如果一個有錢人去地攤吃烤串,他會受到更好的服務嗎?不會的,但是窮人卻可能會受到更好的服務,因為窮人做客地攤的次數更多,所以這個宏觀的群體給地攤帶來的收入更高,自然會受到更好的服務。
討論到這裡,我們明白了,服務是一種公平的交易,只不過通常不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個體能獲得免費的服務,是因為所在群體給對方交易者創造的收入,所以,並沒有什麼上帝之說,沒有人應該把服務當作理所當然,只有給錢,才能消費。
我們不是上帝,而是商人啊。
一般用到這句話就說明客戶已經講不出正常的道理了,索性繞開了是非做文章。買賣的雙方應該都是平等的主體,沒有誰是誰的上帝這種說法,因為在現實中我們每個人既是消費者又是生產者,產品最終流向消費環節,所以大家都在這個分工協作體系中,不平等的交易關係其實損害的是整個社會的生產效率。對於在具體交易環節中所存在的信息不對等而產生「買的不如賣的精」,最優解是通過市場競爭手段篩選出優良商家,而不是以保護消費者名義削弱賣方地位。像新消保法里實行無理由退貨後,網購就很容易收到被「試用」過的二手品,最終受害方只會又落到更多消費者頭上。更有一些服務性行業利用顧客的這種不對等心理,表面上一線人員極盡討好之能,而實際在交易中增加了你的成本,或者將這種成本分攤給更廣大的客戶群。就比如銀行前台員工、航空公司服務人員等,實際上客戶是多花了額外的錢去買了這些人俯首服務的尊嚴,而公司將這些額外收益以高報酬的形式返還給這些員工,以讓他們繼續這樣服務。試想如果沒有這項成本,你的真實消費需求將更便宜,要體驗不平等終究要為不平等買單,而且是讓更多人一起買單。
說者把恭維話當真,那是誠心。聽者把恭維話當真,那是sb
看到排名第一銀行工作人員的答案我深深的覺得:「利益才是上帝」
顧客不是上帝!!!
這句話請讓我寫在最前!!!以下正文:
「顧客是上帝」對這句話我最深的印象來自一個小品,舞台上兩個場景同時上演,是兩對夫妻分別去下館子的所見,不過一個的場景設定在國營經濟時代,一個場景在改革開放之後。國營時代,服務員是大爺,給你上水上菜是給你面子。改革開放後,服務員服務周到,處處貼心,讓人賓至如歸,而他一直掛在嘴上的話就是「顧客是上帝」。其實這個小品已經說明了「顧客是上帝」這個理念在中國開始的原因了,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引入,運用各種營銷手段"抓住"客戶成了服務業的通常做法。
但是,隨著經濟越變越好,本來應該越來越向著歐美髮展的那種把顧客置於工作中心的服務思路,很快在中國變了味。「顧客是上帝」成為了消費者「綁架」服務者,服務業的工具。
是的,我們是上帝,所以無論如何都笑著對我服務,表情不對一定是你覺得我買不起。 是的,我們是上帝,所有的需求你一定要滿足,做不到一定是你不好好去做不想做。 是的,我們是上帝,所以有了爭執你絕對不能還嘴,默默聽著就夠了回一句你都是大逆不道。 真奇怪,這麼詭異的說法,除了服務者居然沒有人覺得不對。道歉在我的思維模式中是這樣的:
—— 「對不起,這件事上我有錯,希望你能原諒」。 ——「沒關係,這件事我也有錯」畢竟,矛盾爭執這個東西從來都不是一方能挑起來了。可是在顧客和服務者之間,這永遠是單方的。
在百度上搜索關鍵詞「向服務員+道歉」,跳出來的內容居然都是「服務員向顧客道歉」,甚至有「服務員向顧客下跪道歉」的內容,配圖是一臉悔悟的服務員跪在一臉理所應當的顧客面前,而評論差不多都是「應該道歉」,對於下跪道歉的頂多也就是一句「道歉是應該,下跪就過分了」。 瞬間,有了一顧客絕對是聖人的感覺,好厲害,居然什麼錯都不會犯,什麼錯都沒有。 當然了,因為我們是「上帝」呀,有問題肯定是他們的鍋。在今早之前,我也是這樣認為的一個,但今早事過後,以後再也不會了。(以下我要講一個廢話特別多的事)
——————分————割————線————————事情是這樣的:今早食堂吃飯,心血來潮要了一份1.5的土豆絲,結果阿姨手一抖就給我按成16.5,足足多刷了我10碗土豆絲!!!不行,這必須退錢!刷卡機刷不回去?那你退我現錢呀!什麼,也退不了?!那怎麼解決,你不知道?那叫知道的人來呀!快解決問題呀! 事情到這裡的時候還都一切正常,等那位食堂二樓管事到來之後,事情從普通事最終升級成爭吵了。 食堂管事叔來,開門見山對我說,卡刷了沒法退,你以後每天來拿一碗土豆絲,湊夠15就行了。此時他的態度不柔軟(東北老爺們特有那種粗聲粗氣)再加上讓我干吃十天土豆絲的事,脾氣一下就上來了。——不行,你在逗我嗎,誰要吃10天的土豆是,你趕緊退錢。——不能退錢,我們只是打工的,錢都是直接進賬不過我們手的。——那就現在一起去財務那,總有給出處吧,他退給我就行了。——那要不你想去別家吃的時候來找我,我給那家來說不用刷卡了。——我十天半個月不來吃一頓,到時候你記得我是誰,再說還到處找你,你又不是打飯的,檔口就能找到,誰知道去哪找你。接下來圍繞退錢給我和不能退給我,我們兩人展開了十多分鐘的激烈爭執。在食堂頗為中心的位置,瞬間成為焦點。
那打錯卡的阿姨看不能這麼下去就說,我去取15吧,先補上。那叔的東北老爺們性格一下上來了,這時候掉啥不能掉面兒呀!取什麼取,不去取!!! 火唰地點著了,我去,我就是想要回我的15塊,你要不要這麼橫!我是消費者者,你這麼對我好么?!你工號多少,叫啥名字?讓我拍一下,我要留個證!對了錄音錄像也要拍起來,這都是證據呀!我要去投訴你,就是你,xxx,我要和你們領導說。 這麼一整,那叔好像有點緩過來了,開始有點低聲的解釋勸說,這錢要給你就是我們自己的錢補,我們也是打工,不能讓我們補呀云云。(在這塊插一句,私以為,人就是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商場的售貨丟了衣服要自己補,銀行的收銀少了賬也是要自己填上,怎麼到你這就不行了) 那會兒我也是情緒激動的時候,就一副態度,退錢,不然咱們就往上鬧往大鬧(雖然不曉得上和大在哪)。如此僵持了20多分鐘,期間阿姨取來了15,但叔一直不讓給,終於在我要去找領導辦公室的時候(真的不知道在哪才準備找人問來著),那叔說退給你退給你。說著拿過了錢給我,口裡說對不起給你填麻煩了。這之前的事我其實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什麼,可之後我做的事真的讓我在激動平復後,一直再後悔。叔說對不起時,是種很應付的語氣,那種趕緊結束吧,趕緊把我哄走的語氣。此時情緒難以平復的我大聲說說:「好好說」,時間停了能有一下的感覺,那叔半鞠躬對我說「對不起,我們工作失誤給你填麻煩了」。然後,我帶著那種打贏了的勝利感說了句「算了」轉身就走。 可是!!!走出去我就後悔了!!!!! 冷風一吹我瞬間清醒,我去,我幹了什麼,讓一個年紀比我大的人給我鞠躬道歉,卧槽,你是傻了么!!!就算再不對,讓別人當眾出醜就是不應該,你學的道德禮儀都餵了狗了么!!!(此處省略在寒風中自我唾棄的15分鐘,當時真的有15分鐘,回過神來凍死我了,哈爾濱零下十幾度……) 補救,快點想補救辦法。轉身就去了水果店,買了兩人份的水果,提著就殺回去了。 到了那裡,刷卡的換人了,問新來的,剛剛這裡的阿姨呢,我找她有事。替話這個可能也是知道了剛剛的事,吞吞吐吐的說,到別的地方去了,有啥事?
深吸一口氣,大聲說,我是剛剛吵架的那個,出去想了一下覺得剛剛自己不對,我要找她道歉,特別是剛剛那個叔,能給我聯繫一下不。 我說完話旁邊打飯的都懵了,有兩個立馬就說不用不不用,他們不介意的。 方便的話聯繫一下行么,我想當面道歉,我真的覺得自己有不對的地方。 看我這麼堅定,他們只好聯繫了一下趙姐(我也才知道那個阿姨姓趙),說馬上就過來。 等待的時間還是挺煎熬的,覺得自己委屈,又覺得自己怎麼這麼壞。 阿姨終於過來,來的時候還挺懵怎麼又回來了(打電話的只說剛剛的小姑娘回來要見面)。上去直接就開口了「阿姨,對不起,我覺得自己剛剛做的有不對的地方,不看事情本身,後來我做的就有點過了,這些水果你拿著,幫我跟叔說聲對不起吧」當時阿姨眼睛一下就給濕了,看著我往出走趕緊就去攔,說不能收,道歉收到東西拿回去。 如此兩個人磨了一會,叔終於趕過來了。立正,站好,對著叔說「我不覺得這件事情本身我有錯,但是對你最後的做法真的是我錯了,讓人當眾出醜是我做的不對,對不起,請你原諒我。」說的時候自己眼淚一下就下來了。 和人吵的面紅耳赤的時候我沒哭,覺得叔是在為難我的時候也沒哭,可在對著兩人道歉的時候,眼淚唰的就出來了。不是委屈的哭,也不是丟臉的哭,是真的很對不起的在哭。 對不起,明明是小事卻對著你們發火。對不起,讓一個年長的那麼多的人對我低頭道歉。
可能有人會看到這會覺得我矯情,可我真的在為這件事感到抱歉。 父母從小就教我與人為善與人有路,我卻讓自己在「上帝」身份中迷失。 父母從小就告訴我人都是一樣的,我卻有種莫名的優越感。 從幼兒園開始一直到現在,只要還在上學,就會被教道德禮儀。可是現在的我居然把自己十幾年來受到的教育都丟到了一邊,為為難了別人高興。 已經不只是抱歉了,羞愧,難堪好多的情緒一起湧上來,等離開的時候還都沒有緩過來。——————分————割————線———————— 以上是這件事的全過程 回來後,我一直在反省自己,我怎麼會變成這樣?自己肯定有一部分原因,但市面上所奉行的錯誤的「顧客是上帝」理念也有很大影響。經營者為了好的客戶群體,只要消費者投訴或多或少都要進行一下批評教育,懲罰措施。消費者為了絕對頂端的消費地位,所以我花了錢,是「上帝」所以要供著我捧著我。兩方結合「顧客是上帝」錯誤的理解就誕生了,賺了老闆,享受了消費者,夾在中間的就成了一線服務者。一言不合就是我要找你們領導,一言不合就是工號多少我要投訴你,一言不合就是找新聞媒體我要曝光你。一有不和,就是我花錢了我高興,你不順著我就不對。哪裡來的自信?你是掏錢了,可買的東西是商品和服務,買的不是服務者的尊嚴和人格。所以不要出口成臟罵人全家,服務者和你是一樣的有家有口,服務你也是為生活;不要隨意就要搞事情,可以溝通解決的問題,不要讓人白白丟了工作;不要隨意折辱別人,他賣給了你服務卻沒買給你尊嚴。生為人,立於世,皆不易。大家在這個世上摸爬滾打,已經很難了,為什麼要為了一點芝麻大的小事,互相傷害?我去給叔道歉的時候,在想叔家也許有個賢惠的妻子還有個可愛的孩子吧,他這麼努力的工作,就是為了她們能過的更好吧!多像我爸爸呀,為了我們母女過得更好,一個人扛起了全部,就算在外面受到再多的委屈也會忍下來。所以我反省了自己,也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的對待每個為你服務的人,我們真的不是「上帝」。最後,我真的很抱歉,向在我是「上帝」時候對不起的人。(以及,如果真的是壞的服務者,就不要留手,不要做白蓮花,我們的良心不是用給他們的)(再以及,今早開始情緒一直都很激動,寫了篇亂七八糟的東西,大家只圖一樂就好)之前為了做一次作業曾經很仔細的查過這一句話,現在把我找到的一些資料整理一下分享出來。--------------- 正如前邊的一條回答中提到的那樣,「客戶是上帝「的提出與19世紀中後期的馬歇爾·菲爾德百貨公司的創始人馬歇爾·菲爾德有很緊密的關係,當時馬歇爾··菲爾德和他的手下也就是後來創建了英國塞爾弗里奇百貨的哈里·戈登·塞爾弗里奇一同提出了這種將客戶置於服務中心的營銷理念。但這種說法又不完全對,因為當時他們提出的是」顧客總是對的」(The customer is always
right.)而並非我們所說的「客戶是上帝」。通常西方並不會用上帝(god)這個詞來表示對顧客的尊重,往往代之以"顧客優先"(customer
first),"顧客總是對的"(The customer is always right),或者「顧客就是國王」(The
Customer is King)等。 還有一種比較相近的說法源自日本,日本歌手三波春夫曾提出「顧客就是神」,後來他也曾多次解釋道自己的意思是指自己對著觀眾唱歌的時候就像對著神明祈禱一般。不論他的本意如何,這句話就這樣迅速在服務業中淪為口號了,再加上中國式的意譯,這種說法就產生了。 在當時那個現代服務業還不甚發達的時代,這種營銷手段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是我們也必須意識到,市場營銷的理念是一直在演變的,借用科特勒的劃分法,營銷理念的演進可以分為下面三個時代: 營銷1.0時代:最突出特徵是以產品為中心,基本上是賣方市場的時代;營銷2.0時代:顧客掌握購買主動權,以顧客為中心的時代; 營銷3.0時代:顧客要求了解、參與和監督企業營銷在內的各環節; 「客戶就是上帝」這句話的盛行主要就是發生在營銷2.0時代的,但我們必須意識到有些東西不是一直保持一成不變的,是一直在發展的。因此,我們就可以發現: 1. 客戶是上帝形成於以「顧客」為中心的時代
2. 任何交易的雙方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服務業出售的是服務而不是尊嚴
3. 將客戶比作上帝,是意味著關注客戶的體驗,不代表「上帝」說什麼就是什麼
服務業從業人員在服務時需要尊重客戶的人格、滿足客戶的需求;要為他們提供優質的的產品和服務;要研究他們的心理,將他們視為親人朋友。但這一些當然也需要客戶給予服務人員尊重與支持,畢竟,上帝可不會無理取鬧!
「你們服務這麼差,沒聽說過顧客是上帝嗎?」「上帝你不是萬能的么?怎麼也需要出來買東西?」
原來當上帝的門檻這麼低,其中還不乏耍流氓不要臉的上帝。反正我是不會和上帝做交易的,因為有些上帝的錢真的很難要啊!
套用某前輩的一句話:
你待客戶如上帝,客戶拿你當傻逼。嗯,做到不卑不亢才能更高效的解決問題。幸而這是個沒有競爭的行業。旅客的不合理要求未達成或因個人原因造成損失時,他們會變得骯髒、噁心、齷齪但坦誠而真實。作為自我感覺社會地位很不錯平時上下車都有人幫開關車門的人,和民工一起排隊過閘機檢票,簡直就是恥辱!你既然留有人工通道,為什麼不能讓我過?我的票是合法的,你憑什麼不讓我過?雖然畢業證明上寫著北京某某職業學院畢業,家庭所在地是上海,憑什麼我就不能買北京到哈爾濱的票?北京到上海區間不能分解成北京-哈爾濱及哈爾濱-上海么?你憑什麼不賣我票?即便我網購的車票是13點開車,我18點到的車站,但你們售票員業務素質就是低下取票速度就是奇慢啊!窗口發生糾紛和我有關係么?就是你耽誤了我取票!耽誤了我乘車!
多了就不列舉了。
幸而這是個沒有競爭的行業。《天註定》里幾個故事闡釋了一個道理:冤死之人必有該死之處。
人性里的自私對公共秩序的破壞以及公共資源的浪費怎麼解決?
客戶就是上帝?客戶是否上帝只在企業內部管理模式,再無其他。把客服當成上帝的企業內部必定大量充斥著骯髒、可恥、噁心、齷齪。客戶就是上帝的意思是業務開展以客戶為中心,而非滿足客戶的一切變態需求。天朝很多企業這句話被領導用來要求員工滿足客戶的過分需求,實際是自己才是最終獲益者。客戶確實是上帝,但特么我是信佛的啊!!!
本來是為了表明顧客應當被尊重,現在變得沾滿銅臭,還玷污了上帝的名聲。//先佔個位置,有時間來更。
和「落後就要挨打」差不多意味的句子
一個是服務者用來勸謝自己提高服務質量的,一個是弱者用來勉勵自己進步的
但就跟強者不能拿著「落後就要挨打」為借口去欺負弱者一樣。消費者要是抱著「顧客就是上帝」的態度無理取鬧,只能說要麼是廣告看太多還特么沒腦子,要麼是真把自己當大小姐了尊重是互相給予的,其實就我目前工作經驗看來,所有顧客投訴的根源都在於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滿足,說到底就是為了錢,雖然他們經常說,不是錢的原因。。。舉幾個栗子 1.一乘客拿了20塊錢到售票辦公室說她兩個星期前買了一張船票,售票員找了她一張假幣20,現在過來要求退款。。。excuse me?!2.一對中年老夫妻買船票,但是經濟艙爆滿,只剩下頭等艙,立即破口大罵,說公司把經濟艙的票都藏起來不賣,如果等下上船看到經濟艙有空位一定投訴,但是確實有時候有些人買了票會遲到等等原因趕不上船而導致空位,耐心解釋不聽。不久恰好一對年輕小夫妻拿著經濟艙過來升艙,於是就幫老夫妻換成經濟艙,真的毫不誇張,頓時就變了一個嘴臉,一個勁的謝謝什麼的,彷彿剛剛罵的又大聲又難聽的不是他們一樣3.一位媽媽在網上訂了一張成人票和兒童票,後來自作主張自己在網上又把兒童票退了,檢票進不去讓她補票,她重新買了票後死活要求我們把她之前在網上退票產生的手續費退還她。。。4.這種事是最常發生的,開航前幾分鐘已經停止售票,這個是系統規定,無法更改,但總有人各種要求糾纏,提醒他下次提早點來,有些人馬上就把趕不上航班的氣出在你頭上,說實話真的何其無辜,只要趕得及,我們都會讓乘客乘坐當班航班,但是實在趕不上也不能遷怒工作人員啊5.關於插隊的問題,工作人員只要看到有人插隊就一定會制止,有些被制止的人就會辱罵工作人員,如果有時沒注意有人插隊,照常賣票的話,後面排隊的乘客不去批評插隊的人,反而投訴工作人員,真是撿軟柿子捏,責備工作人員既發了火又不用承擔什麼後果各種情況真的太多了,我覺得人跟人之間還是要相互尊重吧,我真的覺得太多人把自己在生活中受的氣因為一些客觀的無可奈何的緣由發泄到服務人員身上。破口大罵摔東西,甚至想要動手的人真的太多了,你要是深究都是一些極小極小的原因,讓人不禁感嘆這個社會的戾氣真的太重了!每個人在自己的社交圈中都壓抑著繃緊著,所以導致在外面,在一些一面之緣的服務人員面前,怒氣和戾氣就爆發的突然而猛烈。因為他們不需要為他們的大發脾氣付出任何代價,就是因為顧客是上帝!所以常常出現這些人發泄完排山倒海後的怒氣後,有些人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再提各種過份要求然後就離開了。所以出門在外,予人方便,予己方便。就是飯店裡的服務員,你態度好一點,沒準給你的上菜速度比別人快些呢。尊重都是相互的
既然享受了上帝的待遇,就要履行上帝的義務。只享受待遇而沒履行義務的,那叫流氓。
沒錢喜歡裝逼又自以為是的客人才以為自己是上帝。比如顧客去買衣服,對店員的看法:不就是個出來賣的,牛逼啥?店員對顧客的看法:我家衣服你買得起嗎,牛逼個啥?互相太把自己當回事,太不把對方當回事,所以才會有顧客發微博投訴服務員,服務員用開水潑客人的事發生。作為一個銷售來說,我銷售的東西算是比較虛的東西,不像衣服手機車子之類的實物,或者說我賣的是服務(不是大保健!)並且是先付錢才做事,所以我一直覺得在我收到客人的前之前,我永遠是客人的大爺。更直白的說法是:讓我掙錢的才是上帝!並且我覺得做生意是講緣分的,而且我會明確告訴客人:我的價錢肯定不是市場上最低的,我也不做低價,並且我肯定要掙你的錢。如果客人相信我,願意跟我買,不刁鑽刻薄,這樣的客人我絕對把他當上帝。還有部分客人抱著各種貪小便宜的心理,或者一味追求低價大呼別人家才xxx塊,網上才xxx塊,為什麼你家這麼貴?對於這種客人我只想說:別人家便宜怎麼不在別人家買啊?網上便宜那就自己在網上買啊!沒錢老實在家呆著啊,出來逛什麼逛?
作為某個公司的小職員,部門下面有負責客服工作的同事。本人經常和他們說,「顧客可以是上帝,也可以是鳥人」區別對待即可。
圖自蕭秋水
作為一線的客服人員,我只說客戶是上帝,我需要不定期上香上供。客戶是大爺,我們給大爺笑,客戶不爽回復「艹,你,大,爺」時,客服人員仍然可以處之泰然。
點頭哈腰笑成花,心裡想著操他媽。
乙方裝孫入戲深,吹吹牛逼也當真。國外有本小書,叫做《On Bullshit》,我以為應該譯作《論吹牛逼》,這個和前天那個「戲比天大」一樣,都是Bullshit,吹牛逼而已。算是抖機靈吧,在網易雲音樂中看到的,有一首歌叫god is a girl(上帝是個女孩)這首歌至少說明了為什麼女生喜歡買買買,因為顧客就是上帝,而上帝是個女孩
客戶就是上帝根本就是放屁,還不是看在他的錢上。
尊重是相互的。
顧客是上帝,但是我信佛。
明明是客戶就是上當
客戶只是上當
想從客戶口袋裡掏銀子時,客戶是衣食父母。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
看到一樓銀行同事吐槽上帝客戶,我也來吐槽一個,也是一哥們被銀行同事甩了,然後惡意報復銀行。他是這麼乾的,開了十幾本存摺,有活期有定期,然後每天專挑4點鐘左右,隨意找我們的一家行,一坐下就是,掛失,補辦,掛密碼,補密碼,取活期,存定期,取定期,存活期,專挑需要主管授權的業務來做,不玩到8點不走人。如果櫃員做得不好,立刻投訴。行里規定,只要還有客人,相關主管,業務,都不能走,接鈔票的押運人員只能等。十幾號人就等這個客戶辦完。好了,這個時候我們業務人員怎麼辦,答案是,必須微笑著把業務辦完,直到這個人走,為什麼?因為內控抓到你辦業務的時候板著臉或者態度不好就會扣錢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客戶是上帝,上帝不是人。
客戶您是上帝,是神,神都不用吃午飯的,俺們是人,人得吃午飯,謝謝。
我也來說說,手機打字,長話短說。眾所周知(嗯 總有一天我會成為大號噠 。。。)我是做二手房的,這個行業中可能遇到的人千奇百怪,說一個。有個客戶看上了一套房子,斡旋金交了,我們和房東好談歹談"最後談妥幫他轉定,然後大家三方合同也簽了,也就是這買賣成了。但是第二天買方不知道怎麼了非要退款,我們說你這是違約啊,違約要負責任的,房東有權不退定金,居間方有權扣取多餘的誠意金作為服務費並追取拖欠的費用,可是買方死活不行,非要退他的錢,死纏濫打耍死狗,坐在我們店裡不走,叫一幫人圍在店門口影響生意,沒辦法,我們把扣在我們手中的費用給退了,可房東人家不退啊,一兩萬塊錢呢,總不能我們墊吧,然後繼續和買方溝通,買方才不管錢誰出,就是要他錢,最後他放大招了,買方帶著老婆孩子背著鋪蓋卷晚上下班到店裡準備日夜堅守"纏的我們實在不行,最後只能把定金退了,還好房東人還不錯,給我們也退了,還是有好人吶。。。
所以,要不是顧客就是上帝,早叫人打他了沒有語境單純拿一句話出來談看待不合適吧?
作為一名某國際五星酒店一線員工來說,現在真的太多無理取鬧得了,客人抱著巨大的一條狗要住酒店,不讓,那人就開始在門口破口大罵,說本事寵物管理條例是他參與編定的沒有這樣的條款,我們說會有客人怕狗,他說我的狗不要人。。。最後給他找了個放家電得紙箱放進去讓他搬進去了,走了又要把房間做徹底的大清潔。案例2 客人小孩子在房間里撞到頭了,說是我們酒店沒有安全措施,這樣會影響小孩子一輩子的形象,智力等。一邊說一邊那熊孩子滿大堂亂跑,後面跟著保姆外婆輩若干人。。。案例三,兩個熊家長下了車就跑進來到處拍照,小孩子沒人管在我們門口差點被撞到,又說是我們的錯。。。
現在信上帝的越來越越少了
曾經的10086客服,我接聽過最奇葩的客戶是無理取鬧半個多小時,然後要求賠手機充電費的。怎麼說他是無理取鬧呢?因為它要求中國移動全球(注意,即全世界的意思!)接聽免費,撥打全球電話1分錢一分鐘,流量一分錢100G。而且每個月送500元話費。就這樣扯了半個多小時,請示主管可直接掛線。它突然說要投訴,要求移動公司賠他手機充電費。還說他住出租屋,電費1元1度,半個小時賠5毛。哦,忘了說,它是用神州行0月租卡的。用了4年,每月話費從不超過10元。
客戶給商家創造利益 商家依靠顧客這個消費群體生存 所以客戶就像是上帝一樣重要 賦予商家生存的機會
這話商戶真這麼說這麼做了那就是優質服務,換成客戶往往就是無理取鬧。
把顧客當作上帝是為了更好地獲得長期利潤。利潤第一這個最終目的喊出來不太好聽,所以我們才說顧客第一。
一些顧客的素質待提高。
客戶是上帝,可商家說他們信佛。。。
和鑽石一樣,商業里最精彩的騙局。
「上帝」是在這個口號裡面才為大部分的中國百姓熟悉的,跟宗教都沒關係。這個是典型的拍腦袋的口號,嚴重背離國情。是想20年前,父母那一輩,幾個知道什麼是上帝?
客戶是上帝是服務業自律用的。有些客戶還真兒真兒就把自己但上帝了,不論他她配得上配不上這兩個字。
消費者,你不是上帝,你也做不了上帝
一
隨著外賣APP的興起,在街上飛奔著的送餐員也越來越多,因此也常常看到,送餐員因為沒有準時送餐,而被罵被打的新聞。
每個周末的早晨,我都喜歡去吃一碗重慶小面。
在麵館里,也經常會看到有些客人因為一點小事,比如說上面上慢了,就對服務員一呼二吼,大喊大叫。
更有甚者,還有理直氣壯地讓服務員去其他店鋪給他買煙的。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客人的個人素質問題,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很多消費者的潛意識裡,認為消費關係不是一種平等的關係。
消費者就是上帝。
這本來只是一句以消費者為導向的營銷口號。
可如果消費者真把自己當成上帝,這就很可笑了。
二
消費者不是上帝,也做不了上帝。
1.消費關係是平等主體之間的契約關係。
所有的消費關係都是一種契約關係,契約的雙方是消費者和商家。這兩者的地位是平等的,沒有哪一方天然高貴於另一方。
消費者和服務員,沒有高低之分,更沒有貴賤之別,這兩者只是所扮演的社會角色不同而已。
2.消費者購買的是商品或服務,而不是服務員的屈辱。
我們去消費,商家有義務為我們提供正常的商品和正常的服務。
可是商家沒有義務把我們供起來,對我們低聲下氣,奴顏婢膝。
我們也沒有權利對他們頤指氣使,霸道蠻橫。
服務員的服務不好,我們可以正常地維權,但是我們沒有資格不尊重他們,打罵他們。
3.你只是在滿足自己的需求,你並不是在施捨。
很多人在消費時,之所以懷著高高在上的心態,是因為覺得,我之所以在你這裡消費,是看得起你,其潛意識裡有一種「施捨」的成分。
其實,這哪裡是什麼施捨,這只是我們綜合衡量各種因素後,選擇了最能滿足自己需求的店家而已。
消費,永遠是互利互惠的,它從不是單方面的付出。
三
我記得2015年的時候,溫州的一家火鍋店,發生了店員開水澆女顧客的事件。
事件中的林女士因為火鍋加水問題與店員朱某言語不合。
林女士認為朱某服務態度差發微博投訴,朱某得知後與林女士交涉,交涉未果。
而後,朱某到廚房間用塑料方盒盛了熱開水,走到林女士身邊,直接淋到林女士身上。
導致林女士七級傷殘,全身42%面積被燙傷。
店員朱某獲刑22個月,火鍋店賠償23萬。
在事後的採訪中,朱某說:
「從這個女客人一開始和我對話,我就很不舒服,她自始至終稱呼我就是『喂』,從來沒說『服務員』,說話就是很拽的那種語氣。看我的時候就是瞪著我。」
朱某稱他感受不到「尊重」。
在這起事件中,朱某的行為令人髮指,理應受到法律的嚴懲。
可這起事件也在警醒我們,一個很小的消費糾紛為什麼會釀成這樣的大禍呢?
尊重每一個服務從業者,是不是每一個消費者應該學習的一課呢?
四
社會在發展,人們——特別是年輕人的平等意識越來越強。
隨著更多的年輕人進入服務業,如果消費者還不改變那種高高在上的心態,這方面的消費糾紛將會越來越多。
本文首發於我的微信公眾號,「郭小康」。
看到經濟學教材里的 consumer sovereignty 立刻就想到了這個問題,雖然並不是說顧客是上帝,不過說顧客是至高無上的,應該差不多吧?定義如下:
To succeed, businesses must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that consumers are willing and able to buy. This notion is called consumer sovereignty.
私自加上一句
顧客就是上帝(能帶來利益的就要當成上帝對待)
上帝也是顧客(上帝來了也要吧錢掏出來)
顧客是什麼鬼?他們給我發工資嘛?我幹嘛要考慮他們的感受?能吃嘛?我只認董事會這一個爸爸。再說了,就算有再好的市場調研和產品定向,還能頂的上公司採購和供貨商銷售的通力合作(狼狽為奸的勾搭?)嘛?就算公司發現了又怎樣呢?人家大不了搓爐石就跑路了。
這句話是寫給工作人員的,不是寫給顧客的
顧客:我是顧客,顧客是上帝服務者:上帝是個……求(≧?≦)
上帝不是讓你失掉自尊的人
有個客戶說,我不需要你拿我當上帝,上帝那是死人,你那是跟鬼講,我要的只是你的誠意,你的質量保障,你的售後質量。我們經銷商是前鋒,你們原材料商不是啦啦隊,我們不需要你們加油吶喊,你們是守門員,老是擔心龍門出問題,我們還帶球沖個屁呀,我們是一根線上的螞蚱啊,你龍門老是放空門,我都怕我自己哪天蓄意烏龍球啊,你知不知道啊?你懂不懂啊?就知道笑笑笑,就知道開空頭支票,你笑個屁啊?
西方人似乎從來不認為顧客是上帝。相反,在中國,顧客一般會把自己認為是上帝,而不尊重店家。所以,這句話還是不要的好。
把自已當皇帝,勤商愛名,把顧客當上帝,尊敬誠心。(ps,應該是瞎寫的)
拿別人的手短,吃別人的嘴軟。
我覺得是銷售把客戶當成上帝,而客戶不把自己當成上帝,第一句的意思是:銷售把顧客像對待上帝一樣去尊敬去對待,第二句的意思是:而客戶不把自己當上帝,放低身段不給銷售臉色看不認為銷售對自己的好是應該的也不為難銷售,這也許是最好的狀態,也許用詞不當,請見諒
客戶的確是上帝,然而我不信上帝
上帝是個DJ如果我是DJ你會愛我嗎?
嗯,舉幾個例子。(我家只是一個小店,而顧客有一種什麼思維來證明顧客就是上帝呢?)
1.家長不想給孩子買吃的,就說吃的有毒,還問我是不是,每次我都不知道說什麼。說不是人家還不高興,說是……2.煎餅,(我是江蘇的),有粗面和細面煎餅。
顧客說拿煎餅,不會告訴你多少錢,拿什麼樣的,偏偏等你問。你問要粗面的嗎?她說要白的。你問要白的嗎?她說要花的。3.顧客就是有種覺得你就應該了解他,知道他的習性的心理。比如說拿煙,他告訴你五塊的煙,但不會告訴你什麼煙。你要真隨便拿個五塊的,人家就不開心了。要是問他拿什麼煙,他還會嫌棄你啰嗦,說,來了這麼多次還不知道我吸什麼煙啊?
4.關於賒賬。我知道我家對面的那家買東西從來不帶錢。有些人專門從家裡來買東西不帶錢。你要記他的帳,他就會生氣。說,又不是不給你錢。但是等你後來真的問他要錢了,拒不承認。
5.其實開這種小店利潤真的很低。別人占你的兩三毛錢的便宜其實都是他的純利潤。
充話費不送流量的。沖個話費,手續費也就一兩分,外加的手續費我們也沒收,我還能去給你訂個套餐嗎?好吧,我好像跑題了。但是真的是不吐不快。
他們都會有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顧客就是上帝。
這話是告訴那些工作人員。這僅是一種工作理念。不應該成為顧客在語言行為上綁架商家的工具。因為國內太多人把這句話聽進去了,嚴重影響了服務行業從業人員就業體驗。
顧客就是上帝,那服務人員是什麼?顧客付出金錢,得到等值的商品,如果按照規則,這次交易已經結束,全程好像並不需要『上帝』這個角色出現。而服務人員在消費過程中提供的一些幫助,如介紹產品啊、端茶倒水啊什麼的,只不過是為顧客帶來更舒適的購物體驗,讓顧客覺得這次消費更加物超所值而已。服務於人只是他們的工作,不是他們生來就欠顧客。服務人員的付出和顧客的付出並非直接對等。顧客付出金錢,得到商品,服務人員付出勞動,完成工作。那又要說,商品中包含了服務的費用,那請問超市呢?超市並沒有人一對一服務,顧客又給誰當上帝?所以!我覺得這句話本身就只是一個口號而已,而非一種規則。雙方都要認清自己,顧客無需拿這個『仗勢欺人』,服務人員也無需因為這個『俯首聽命』。
答案里好多抱怨的啊。其實這句話你可以理解成一句勸人向善的話。就好像一個美好的願望,因為這個社會做不到,所以提出來警醒大家,要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這是針對所有人的,只要所有人都想著這句話,都想著這個方向靠攏,這難道不是好事一樁嗎?
少一點抱怨,多一點真誠。一起努力吧。客戶就是上帝。客戶永遠是對的,即使他錯了,那也是因為我的錯,才導致他犯了錯。一個做了多年電子商務的人的一點總結。我最近找工作,歡迎有合拍的,有趣的企業找我。
客戶就是上帝,儘可能滿足客戶的各種要求。但是,上帝是慈悲仁愛的,不是無理取鬧的。
客戶是上帝,可這裡是中國。我們有玉皇大帝。
工行95588呼叫中心一則真實案例。一客戶打電話糾結費用問題,客服仔細解釋,客戶仍然認為經過銀監會等等部門審批的收費標準不合理,然後對客服說「你腦子裡裝的是屎啊?」客服回答:「抱歉,我腦子裡裝的是客戶」。然後客服被投訴,罰款,處理
「我向來對「顧客是上帝」的說法不以為然,因為我堅信人人平等,做好自己的本分不等於非要把對方奉為高高在上的神明。這種說法的背後實際上隱含著一切為了賺錢的強烈功利心態。」
摘錄來自: 王東. 「別跟我說你懂日本」。看到這不得不吐槽,新疆農行服務態度簡直令人無語!不知道和經濟發展是否有關,新疆的服務行業態度普遍較差,讓生活在這的人幸福感大大降低。何談顧客是上帝?!
我覺得中國服務業的問題在於兩點。一是從業者把自己當大爺。二是顧客把自己當大爺。
看了些答案,發覺客服抱怨顧客無理要求的許多都是國營壟斷型企業。要看到奇葩客戶得有兩個條件,1.發牢騷的客戶數量要多;2.長期的客戶不滿意。(畢竟會打電話,會找客服的精神病患者是非常少的——絕對的小概率事件。)
突然明白一件事情——如此把客戶當白痴耍,還能長期存活的企業,不是國企還能有誰。相信市場競爭性企業不能讓顧客當」上帝「基本沒幾年就倒了,哪裡能讓客服們有時間看到如此多的奇葩客戶。(滿意的商品和服務不需要找客服)
那些來抱怨客戶不講理的朋友,也看看自己是不是處於壟斷國企。如果是的話也就忍了吧,你們就是所謂的「貴(liu)族(mang)」企業中的平民部門,多半是些爺爺不疼奶奶不愛,丟在外面檔子彈的角色。
當然,你們也有好處。好處就是,只要壟斷國企繼續存在,你們會長期有活干,而且真的是忙,不會報紙茶水混一天的。而且你們將成為客服中的「戰鬥機」。推薦閱讀:
※日本金融業與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如英法)相比如何?
※為何商業能成為迦太基的主要收入來源,而古代中國卻抑制經商?
※為什麼你不應該聽live?
※你會用什麼方法在最短的時間內賺到 100 萬?
※口腔診所為什麼不能做強做大?